财信电新周观点:硅片年内首跌,欧洲天然气价格回暖20221106
【本周核心推荐】
帝科股份:银浆龙头。
宁德时代、亿纬:锂电池公司龙头。
派能科技、科士达、鹏辉、巨星:户用储能电池增速最为确定;
阳光、固德威、锦浪、德业、昱能禾迈:地面电站逆变器供应紧张,光储逆变器爆发,渗透快速提升,量变+质变,微逆超高景气。
中环、隆基、上机、京运通:硅片环节盈利超预期,迎来价值重估。
通威股份:龙头光伏公司的崛起。
索通、璞泰来、中科:关注负极涨价以及石油焦变化。
厦钨、长远、容百、中伟、德方:中镍高电压成为主流,钠离子磷酸锰铁锂成为新技术热点。
新强联:主轴承的国产化替代。
东缆、中天、亨通、起帆:海风龙头,价格溢价能力高
大金、天顺、海力等:海外管桩高稀缺。
横电东磁:欧洲分布式组件龙头,市占率15-20%,组件单W利润居行业之冠
晶澳、天合、晶科:组件龙头公司,估值具备性价比。
联泓、盛虹、福斯特、海优、赛伍、鹿山、联泓新科:头部辅材公司。
碳谷化纤神鹰:风光氢用碳纤维渗透率加速。
麦格米特:新能源占比增加,增长稳健。
标黄:为最新推荐或着重推荐标的
【重点推荐公司】
电车:宁德派能国轩鹏辉蔚蓝锂芯比亚迪亿纬欣旺达珠海冠宇孚能、璞泰来中科、科达利震裕St德新、恩捷星源、容百振华长远中伟当升、嘉元诺德、壹石通、德方、天奇股份格林美、合纵威达、鼎盛、东岳、晶瑞、永和、天赐、天际、多氟多石大
光伏:帝科、阳光禾望锦浪固德威德业禾迈上能、福莱特信义亚玛顿、隆基晶澳天合晶科正泰、金博股份、福斯特海优、通威大全、中信博意华、盛虹联泓、鑫铂、合盛硅业、横电东磁
风电:新强联、东缆中天起帆、大金天顺润邦振华、碳谷化纤光威中复神鹰、恒润、振江、运达、明阳、电气风电、金风、金雷、华伍股份
储能:南网、派能、英维克、申菱高澜、青鸟消防、博力威、盛弘、科士达、科华
电力设备:国电南瑞、宏力达、炬华科技、思源电气、许继电气四方股份、威胜信息、平高电气、汇川、华明装备、麦格米特、雷赛智能
氢能:中集安瑞科、中材科技、富瑞特装、东岳集团、冰轮环境、潍柴动力、亿华通、美锦能
【核心观点】
1)光伏:硅片因供需错配年内首跌,关注表现落后、但基本面稳健的组件环节
产业链整体价格维稳,硅片供需错配导致价格年内首跌:硅料价格维稳:复投料长单价格306元/公斤以上,N型硅料价格高2元/公斤;硅片供需错配导致价格年内首跌:本周M6/M10/G12成交均价6.27/7.41/9.72元/片,周环比跌幅分别为1.42%/2.24%/3.28%,单瓦盈利5分/W;电池片供应紧缺,价格维持高档:M6/M10/G12成交价格落在1.31/1.34-1.36/1.34-1.35元/W,单瓦盈利继续提升至8-9分/W;组件价格趋稳:本周500W+双玻项目执行价格约在1.95-2.05元/W,单玻价差每瓦1-3分左右;N型电池片、组件:价格维稳。
隆基新品定义组件的消费品属性。隆基绿能11月2日面向分布式市场发布Hi-MO6新品会,共4大系列,其中像极智家(预制优化器等),艺术家(多色调组件)满足终端客户对智能、高效、安全、及美学的需求,在设计、制造、交付和长期生命周期的维护等方面全方位满足客户需要。Hi-MO6主打产品销售端较Perc溢价3-4美分/w,溢价明显高于topcon,光伏组件在分布式市场的中长期逻辑有望从内卷的工业品转向为差异化的消费品,组件企业的竞争则不限于低成本,为终端用户创造的多元价值,也将在组件销售端溢价得到充分体现。短期来看,中环硅片调降主要反映当前大尺寸电池产能紧张,亦无法消纳硅片端的增量(即硅料供应增速月环比近10%),目前显得相对过剩的硅片端利润依然非常丰厚,依然存在继续降价的可能性。Q3末组件企业库存环比基本没有继续增加,而合同负债大幅增加,反应很多库存基本都已经锁价的订单,当前基本保持高周转策略,短期看产业链缓幅降价基本不会对一体化组件企业利润造成影响。推荐表现相对落后的一体化组件(隆基、天合、晶澳、晶科)。我们认为大部分一体化组件龙头Q4经营性单位盈利环比Q3不会有变动(海外价格锁定,运费成本下降,汇率等积极因素,国内销售占比提升影响可控),考虑2023年一体化组件企业的新技术产品放量(如隆基Hi-MO6产品)、一体化比例继续提升等,一体化组件龙头企业单位盈利至少维持22年水平。
逆变器量利双升:a)组串:Q3国产芯片供应有明显缓解,组串企业各家排产提升幅度取决于自身对国产芯片导入的态度,收入增长快于出货增长,储能机单台收入提升;利润端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利润率的提升,来自于储能机占比提升,物料成本改善,此外汇率也有一定正面影响;展望Q4预计组串企业各家环比至少仍有10%以上的出货增长,利润率改善的趋势预计仍将持续;a)微逆板块。高景气度持续,Q4预计环比将继续保持高增速,23Q1环比增速亦保持乐观,近期各家对23年微逆出货指引超出之前预期,反应对终端市场需求乐观预期。重点推荐阳光电源(户储beta+地面相关的α),固德威德业锦浪,估值基本在30-35倍,估值不贵,此外禾迈昱能,考虑23年高增长,微逆渗透率提升+储能放量。
2)锂电:电池、隔膜盈利改善明显,锂电底部反弹
Q3整体毛利率下滑,关注低估值高壁垒的电池、隔膜。Q3整体电池板块毛利率环比-2.4pct。其中锂、电池、隔膜、正极、负极、电解液、铜箔、铝箔、结构件板块毛利率环比分别-4.9pct、-1.7pct、-3.5pct、-2pct、-3.6pct、-7pct、+2pct、+0.2pct。整体而言Q3因为需求低于预期,多个环节产能利用率降低,且部分正极、隔膜、铜箔等部分环节出现降价情况,我们认为Q4毛利率有望随着需求逐步恢复而提升,且估值均处于底部,建议关注降价背景下可以凭借高壁垒和成本优势提升份额的电池和隔膜环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恩捷股份、星源材质。
10月电动车销量符合预期。10月新能源车批发销量预计67.7万台,环比持平(9月环比+6%),同比+84%。Q1-3新能源车销量432万辆,同比+118%。预计11、12月销量68-70、70+万辆。Q4预计207万辆,全年预计640万辆。而10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25万台,环比-2%。比亚迪电动车10月销量持续超市场预期,“蔚小零”销量环比下降。
价格变化:上游原材料:本周电解钴价格下降2.43%至34.25万元/吨,沪镍价格上涨3.69%至19.55万元,碳酸锂价格上涨0.99%至56.15万元,四氧化三钴价格下降2.25%至23.90万元/吨。中游环节:(1)正极价差:LFP价差下跌0.4万元/吨至1.2万元/吨,较2022年初下降0.3万元/吨;NCM523价差下降0.3万元/吨至3.7万元/吨,较2022年初上涨0.3万元/吨;NCM622价差下降0.3万元/吨至5.2万元/吨,较2022年初上涨1.9万元/吨;NCM811价差下跌0.4万元/吨至5.2万元/吨,较2022年初下跌1.6万元/吨。我们认为或源于原材料上涨以及部分加工费的可能下降。(2)负极价差:中端人造石墨价差维持在3.7万元/吨,较2022年初下跌0.3万元/吨,主要源于原材料价格稳定,本周针状焦价格维持0.8万元/吨,石油焦价格维持0.77万元/吨,石墨化价格下跌2.13%至2.30万元/吨。(3)电解液价差:铁锂电解液价差维持在2.6万元/吨,较2022年初下跌1.3万元/吨;三元电解液价差维持在4.4万元/吨,较2022年初下跌1.8万元/吨。(4)铜箔价差:6um铜箔价差维持在5.8万元/吨,较2022年初下跌1.3万元/吨;8um铜箔价差维持在4.5万元/吨,较2022年初下跌1.6万元/吨。我们认为主要是短期铜箔加工费下降。下游环节:动力电池价格基本维持平稳。
22Q3各板块毛利率分析:锂电池板块平均毛利率环比-1.69pct至18.02%,主要源于碳酸锂价格上升,平均净利率8.40%,环比+0.03pct,主要源于期间费用率下降。正极板块平均毛利率环比-3.46pct至11.61%,主要源于库存收益减少,平均净利率6.30%,环比-1.97pct。负极板块平均毛利率环比-1.99pct至22.83%,主要源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平均净利率10.86%,环比-2.31pct。隔膜板块平均毛利率环比-2.59pct至42.75%,主要源于干法等部分产品价格的下降,平均净利率30.15%,环比-0.13pct。电解液板块平均毛利率环比-3.58pct至21.87%,主要源于产品价格的下降,平均净利率13.75%,环比-1.8pct。结构件板块平均毛利率环比+0.17pct至21.15%,主要源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平均净利率9.75%,环比+1.01pct,主要来源于期间费用率的改善。铜箔板块平均毛利率环比-7.05pct至16.98%,主要源于加工费的下降,平均净利率8.77%,环比-1.17pct,主要源于毛利率下降,期间费用率下降。
科达利定增预案点评:公司公告定增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6亿元,将用于江西、湖北、江苏、江门基地的结构件项目投资(各项目总投资10亿元,各投入募集资金8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4亿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2、23年公司实现收入91.7亿、131.5亿,归母净利润9.25亿、14.76亿,对应22、23年估值26.5X、16.60X,强烈推荐。
贵州新能源并网新动态,10月国内储能招中标高景气: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对未纳入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需参与市场化并网的新能源项目,应按不低于新能源装机规模10%(挂钩比例可根据实际动态调整)满足2小时运行要求自建或购买储能,以满足调峰需求;对新建未配储能的新能源项目,暂不考虑并网,以确保平稳供电。10月国内储能招标、中标均维持较高水平,尤其是中标量创新高。继续坚定看好储能赛道,持续推荐海外储能(欧美市场为主)——派能鹏辉科士达(户储电池),阳光固德威锦浪德业昱能禾迈盛弘(逆变器、系统集成和一体机)。国内储能(未来起量可期)——英维克、申菱、同飞、科华、南网科技、上能等。
3)风电:2022年至今累计招标93.96GW,其中1-10月累计招标92.49GW,同比增长89.8%;9月弃风率2.2%,同比+15.79%,消纳能力下滑;华能汕头594MW海风招标、中海油海南600MW海风项目启动、东缆近期中标项目公示,包含出口订单;10月中标额前三整机商中标规模占总中标规模超60%,头部厂商表现稳定。
本周新增风机招标3.21GW,其中陆上2.26GW,海上0.95GW。11月合计招标2.65GW,其中陆上2.05GW,海上0.6GW。1-11月累计招标93.96GW,其中陆上71.31GW,海上22.65GW。我们预计今年全年陆上招标有望接近80GW,海上接近20GW(不含国电投框架竞配招标12.05GW),海陆合计招标有望达到100GW,创历史新高,对应明年装机也有望冲击100GW。
9月风电新增装机3.1GW,同比+72.22%,环比+156.20%,景气度拐头上行:10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1-9月,风电新增装机19.24GW,同比增长17.10%;其中9月单月新增装机3.1GW,同比上涨72.22%。注:能源局官方装机数据口径,因并网原因,可能存在一个月左右滞后,行业景气度提升已有一段时间。
我们认为根据能源局历史数据情况,即便不考虑抢装因素,11-12月也是风电并网统计相对集中确认的时间段。例如:21年为海上抢装年,陆上无抢装,当年11-12月风电合计并网28.4GW。由于能源局统计21年海上风电并网量为16.9GW,其中前三季度并网约2.15GW,即11-12月中仅陆上风电并网至少为13.65GW(28.4-(16.9-2.15)),占全年陆上风电并网量的44.5%。
因此我们预计今年若9-10月平均每月3GW并网,11-12月行业景气度环比提升,则全年陆风并网量可超45GW,加上年底5GW以上的海风,预计全年陆海合计并网量可超50GW。
22Q3风电产业链营收环比修复,但盈利承压明显。我们在风电主产业链和零部件各个环节中选取合计31家上市公司进行2022年Q3季度汇总。2022Q3期间,31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12.34亿元,环比增长3.23%,同比减少13.16%;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2.15亿元,同比减少27.55%,环比减少21.40%。31家风电上市公司2022Q3毛利率中位数为18.41%,同比下滑3pct;净利率中位数为6.99%,同比下滑5.2pct。整机环节业绩整体承压,出货量低于预期。风电主产业链整机环节,我们选取运达股份、金风科技、湘电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电气风电进行分析。22Q3风电整机6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6.12亿元,同比-29.81%,环比3.38%。风电主机环节22Q3整体业绩承压,主要系装机量不及预期,统计风机价格下行。装机量层面,2022年内风电装机整体低于预期,主要受1)风电主机快速推进大型化降本提升投资回报率,而快速大型化导致部分前期招标业主要求更换机型,造成风场项目施工进度延后。2)22H1以来国内管控措施加剧,三北地区为国内陆上风电装机核心区域,至今仍受不同程度影响,导致装机施工进度延后。3)风场开发前期手续准备要求较多,2020年及2021年分别为国内陆上风电及海上风电抢装年,大量前期手续完备的风场资源被集中透支,导致抢装年后出现过渡期。塔筒环节整体业绩承压,受行业因素影响出货量不及预期。风电主产业链塔筒桩基环节,我们选取大金重工、天顺风能、天能重工、泰胜风能、海力风电、润邦股份进行分析。22Q3风电塔筒6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1.72亿元,同比-13.08%,环比+31.79%。22Q3国内风电塔筒环节毛利率中位数19.01%,环比22Q2下行0.51pct;22Q3国内风电塔筒环节净利率中位数7.62%,环比22Q2下行3.27pct。风电塔筒环节毛利率下行,主要系部分厂商非塔筒业务Q3盈利下滑,不具备普遍性。单吨净利分结构看,陆塔Q3单吨净利在600-700元,环比Q2上升17-20%;海塔Q3单吨净利在800元左右,环比Q2上升14-23%,预计明年海塔单吨净利可达800-1000元。海缆环节22Q3业绩整体低于预期。海风海缆环节我们选取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宝胜股份、汉缆股份、起帆电缆进行分析。海缆环节主要企业22Q3实现营业收入432.91亿元,同比-5.51%,环比-0.04%;实现归母净利润16.24亿元,同比-19.92%,环比-3.87%。轴承环节盈利承压。风电轴承及轴承滚子环节,我们选取力星股份、五洲新春、新强联、长盛轴承、恒润股份五家企业进行分析。22Q3风电轴承及轴承滚子环节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31亿元,同比+13.65%,环比5.04%;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45.98%,环比-25.04%。
国家能源局提出重点推动风光大基地配套煤电灵活性改造:11月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7080号建议的答复复文摘要》指出未来将重点推动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煤电灵活性改造、“三北”地区和工业园区供热改造,提升煤电机组清洁高效水平和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同时为确保网源协调发展、能源可靠并网消纳,将进一步做好蒙西至京津冀输电通道配套电源规划建设工作。此举措将进一步保障新能源电力供应能力并满足清洁能源外送消纳需求。
9月弃风率上升至2.2%,风电利用率下降:11月1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公布2022年9月国内风电利用率为97.8%,弃风率达2.2%,弃风率同比+15.79%,环比+57.14%。1-9月,全国风电利用率为96.5%,弃风最严重的地区为蒙东,1-9月份风电利用率仅有89.5%;其次为青海、甘肃、新疆、河北、蒙西。随着装机量抬升,风电利用率有待提高。
华能594MW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招标:11月1日,华能电子商务平台发布《华能汕头勒门(二)海上风电场项目220kV海底电缆和66kV海底电缆及附属设施施工招标公告》。公告称此次招标划分为1个标段,招标内容为:1)220kV海缆敷设(含登陆通道施工),包括2回3×1000mm² 127/220kV海底光电复合缆三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海底电缆型号为HYJQ41-F-127/220-3×1000mm²+2×48C),220kV海缆单回长度约为22.0km;2)66kV集电海缆敷设,3×95、3×150、3×240、3×400、3×500、38/66kV海底光电复合电缆及附件敷设施工,总长度约76.28km。项目位于汕头市东部、南澳县南部海域的勒门列岛附近,距离北侧南澳岛最近距离约18.5km,距离西侧汕头市陆地最近距离约14km。项目装机总容量为594MW,拟布置54台11.0MW风电机组,同时配套建设1座220kV海上升压站和1座陆上开关站。计划2023年5月全部风机吊装完成,2023年6月全部机组并网发电。
中海油海南CZ7海上风电600MW项目启动,海风景气度在提升:中海油海南CZ7海上风电示范项目I期第二批采办计划公开,包含风机、塔筒、海缆、升压站等。项目计划采购含塔筒风电机组单机容量8.5-10MW;风机水下基础共71根单桩;集电海缆采用35kV电压等级,送出缆采用220kV电压等级。海南省海风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2021年风力发电量仅为4.9亿千瓦时,占比1.4%,截至21年底累计风电并网容量仅30万千瓦左右,且几乎全为陆风,海风渗透率提升空间大。本次计划600MW+,有望发挥试点效应,便于后续持续开拓地区市场。
东方电缆公告多项中标,在手订单持续增长:11月1日,东方电缆发布公告更新以下海缆中标项目:1)浙能台州1号海上风电工程项目,主要产品为220kV与35kV海缆及敷设施工,中标金额约2.49亿元。项目海缆长度共计93km,其中35kV阵列缆58.8km,220kV送出缆34.2km。按180万元/km的阵列缆采购及敷设单位价值量计算的送出缆价值量约为420万元/km。2) 华能苍南2号海上风电项目,主要产品为220kV海缆及附属设备,中标金额约1.73亿元。项目规模300MW,离岸距离23km,海缆长度为26.95km*2回,海缆单位价值量约326.41万元/km。3) 苏格兰Pentland Firth East项目,主要产品为35kV海缆,中标金额约合人民币1亿元。4) 国电象山1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海缆采购生产及敷设施工项目于7月22日公布中标信息,近日新增项目金额5,766万元,最新中标总金额约为5.4548亿元。项目规模500MW,主要产品为35kV、220 kV光电复合海缆及敷设施工。项目离岸距离25km,按180万元/km的阵列缆采购及敷设单位价值量计算的送出缆价值量约为380万元/km。以上项目合计新增中标金额约5.7962亿元,约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6.5%。公司新增订单后,2022中标海缆订单约68.48亿元,年内中标份额达56%。Q3公司披露在手订单约95.45亿元,其中海缆系统58.12亿元。且订单结构以高附加值送出缆为主,含粤电青州一二500kV超高压交流送出缆项目。
10月份风电整机商中标统计,明阳、三一、金风前三:2022年10月1日-10月31日,共有23个风电项目的风机中标结果出炉,累计容量达到4890MW。从整体规模上来说,陆上风电项目共19个,规模为4140MW;海上风电项目共4个,规模为750MW。明阳智能、三一重能并列第一,中标规模均为1300MW,均占中标规模的26.6%;金风科技位居第二,中标规模为1250MW,占中标规模的25.6%;中国海装位居第三,中标规模为550MW,占中标规模的11.25%;运达股份位居第四,中标规模为380MW,占中标规模的8%;远景能源位居第五,中标规模为100MW,占中标规模的2.04%。7家整机商中标均价统计:陆上风电含塔筒最高中标均价2373元/kW,不含塔筒最高中标均价2620元/kW;海上风电含塔筒最高中标均价3650元/kW。整机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厂商表现稳定。
690MW陆上风电项目公示中标候选人,金风、远景、运达、中车山东风电预中标:11月1日至3日,中广核、大唐发布5个陆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采购项目中标公示,总装机容量690MW,金风科技(300MW)、中车山东风电(260MW)、远景能源(80MW)、运达股份(50MW)预中标。中广核山西马家梁三期风机采购项目位于大同市,容量为30MW,机位数量6台,单机容量5MW及以上,第一中标候选人为远景能源,投标报价为5700万元,中标单价为1900元/kW;中广核重庆咸宜风机采购项目位于重庆市城口县山脊,容量为50MW,机位数量10台,单机容量5MW及以上,第一中标候选人为运达股份,投标报价为10000万元,中标单价为2000元/kW;中广核新疆塔城老风口风机采购项目位于塔城地区托里县,容量为300MW,机位数量53台,单机容量5MW及以上,第一中标候选人为金风科技,投标报价为51900万元,中标单价为1730元/kW;中广核吉林吉西2-1风机采购项目位于大安市舍力镇和叉干镇境,项目容量为260MW,机位数量52台,单机容量5MW及以上,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车山东风电,投标报价为46488万元,中标单价为1788元/kW;大唐枫香二期风机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容量50MW,第一中标候选人为远景能源,投标报价为8400万元,中标单价为1680元/kW。5个项目中,陆上风电(不含塔筒)最高中标单价2060元/kW(金风科技),最低中标单价1550元/kW(三一重能)。
中广核阳江帆石一1000MW海风风机采购项目公示中标候选人:中广核阳江帆石海上风电场项目场址位于阳江市南鹏岛南面海域,分为帆石一和帆石二两期项目,规划装机容量均为1000MW,本期为帆石一项目,场址用海面积139.1 km2,水深40-48m之间。本期项目风机招标分为三个标段。第一标段装机容量为300MW,第一中标候选人为金风科技,投标报价为116688万元,中标单价为3890元/kW;第二标段装机容量为400MW,第一中标候选人是明阳智能,投标报价为161872.2万元,中标单价为4047元/kW;第三标段装机容量为300MW,第一中标候选人是明阳智能,投标报价为122799.6万元,中标单价为4093元/kW。海上风电(含塔筒)最高中标单价4093元/kW(明阳智能),最低中标单价3767元/kW(东方电气)。
广东目前共有16个市发布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增风电装机20.9GW,其中85%确定为海风新增项目,广东省海风景气度位于全国领先地位;山东依托资源政策优势、风电发展势头正盛,利于海上风电持续放量,国内海上风电步入快速发展期;国内风电制造产业优势明显,海外市场格局逐渐打开。深远海趋势下,看好海缆、水下基础等单w价值量坚挺的板块;海风区位布局壁垒明显,看好布局海风高景气省份的企业。海风出口前景远大,建议关注前瞻布局出口的风电企业。
我们持续看好海风市场的高增速,推荐有码头资源高壁垒属性的管桩环节(大金、海力);海缆(东缆、中天、亨通、起帆、宝胜);国产化有望加速替代进口的轴承(新强联)。其余关注风机(明阳、三一、金风、运达),锻铸件(日月、金雷、宏德)、塔筒环节(天顺、天能、泰胜)、叶片(双一、天顺、中材),法兰(恒润),制动器(华伍),变流器(禾望),变压器(金盘),碳纤维(碳谷、中复神鹰),定转子(振江)。
4)电力设备:
2022年1月24日、4月29日和10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先后进行了2022年营销项目新增批次、第一及第二批次的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主要包括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和专变采集终端(含能源控制器专变)等物资。新增批次中标结果于2022年3月3日公布,共有52家企业中标;第一批中标结果于2022年6月7日公布,有67家企业中标;
2021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2021年营销项目第一批次的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32776299只,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3600646只,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435020只,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5300只;2021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2021年营销项目第二批次的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25291157只,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4678362只,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445660,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22193只;
2022年1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2022年营销项目新增批次的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5482590只,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994225只,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174250只,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4100只;2022年4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2022年营销项目第一批次的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30399222只,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5216261只,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638880只,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19290只;2022年10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2022年营销项目第二批次的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21211760只,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5214630只,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454180只,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27150只。
5)储能:贵州新能源并网新动态,10月国内招中标景气度高,欧洲电价回暖
贵州政策新动态,未按要求配储的(非煤电一体化)新能源项目不考虑并网。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建议的公告。公告中提到,支持煤电一体化项目优先并网,推动煤电与新能源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调度提高消纳能力。对未纳入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需参与市场化并网的新能源项目,应按不低于新能源装机规模10%(挂钩比例可根据实际动态调整)满足2小时运行要求自建或购买储能,以满足调峰需求;对新建未配储能的新能源项目,暂不考虑并网,以确保平稳供电。我们认为,该“意见”虽短期内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贵州新建风光电站的积极性,但是长期来看有利于电网的稳定、风光消纳和储能的发展。
10月国内储能项目招中标景气度延续。10月国内储能招标、中标均维持较高水平,尤其是中标量创新高。在招标方面2022年10月国内EPC&储能系统招标量约2.5GW,与上月几乎持平,继续维持高景气。在中标量方面,据我们搜集到的近50个储能项目统计整理,10月国内储能中标容量约5.1GW/15.5GWh,同环比大增,其中包括中核汇能4.5GWh和中国能建2.25GWh的大规模储能系统招采。中标的企业中,科华数据、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表现亮眼,尤其是中核汇能和中国能建的大规模招标中(需详细项目数据库可联系)。
欧洲天然气价格、电价回暖。正如我们先前预计(上周周报),前段时间欧洲天然气价格和电价骤降是短期供需影响,长期来看随着欧洲天气渐冷,天然气价格及电价将有所回升。本周TTF天然气期货主力合约由上周最低的99.3欧/MWh,回暖至125.4欧/MWh(10月24日),涨幅近26.3%;EEX一年期期货价由上周最低的357欧/MWh(10月25日)回升至375欧/MWh。有消息称,本月预期欧洲或将推出终端居民电价锁价政策,平均终端价我们预期将大概率落在45-55欧分/度,此终端价格下户储系统仍具有经济性。
继续坚定看好储能赛道,持续推荐海外储能(欧美市场为主)——派能鹏辉科士达(户储电池),阳光固德威锦浪德业昱能禾迈盛弘(逆变器、系统集成和一体机)。国内储能(未来起量可期)——英维克、申菱、同飞、科华、南网科技、上能等。
~~~~~~~~~~~~~~~~~~~~~~~~~··
正文:
一、光伏:硅片因供需错配年内首跌,关注表现落后、但基本面稳健的组件环节
产业链整体价格维稳,硅片供需错配导致价格年内首跌:硅料价格维稳:复投料长单价格306元/公斤以上,N型硅料价格高2元/公斤;硅片供需错配导致价格年内首跌:本周M6/M10/G12成交均价6.27/7.41/9.72元/片,周环比跌幅分别为1.42%/2.24%/3.28%,单瓦盈利5分/W;电池片供应紧缺,价格维持高档:M6/M10/G12成交价格落在1.31/1.34-1.36/1.34-1.35元/W,单瓦盈利继续提升至8-9分/W;组件价格趋稳:本周500W+双玻项目执行价格约在1.95-2.05元/W,单玻价差每瓦1-3分左右;N型电池片、组件:价格维稳。
隆基新品定义组件的消费品属性。隆基绿能11月2日面向分布式市场发布Hi-MO6新品会,共4大系列,其中像极智家(预制优化器等),艺术家(多色调组件)满足终端客户对智能、高效、安全、及美学的需求,在设计、制造、交付和长期生命周期的维护等方面全方位满足客户需要。Hi-MO6主打产品销售端较Perc溢价3-4美分/w,溢价明显高于topcon,光伏组件在分布式市场的中长期逻辑有望从内卷的工业品转向为差异化的消费品,组件企业的竞争则不限于低成本,为终端用户创造的多元价值,也将在组件销售端溢价得到充分体现。短期来看,中环硅片调降主要反映当前大尺寸电池产能紧张,亦无法消纳硅片端的增量(即硅料供应增速月环比近10%),目前显得相对过剩的硅片端利润依然非常丰厚,依然存在继续降价的可能性。Q3末组件企业库存环比基本没有继续增加,而合同负债大幅增加,反应很多库存基本都已经锁价的订单,当前基本保持高周转策略,短期看产业链缓幅降价基本不会对一体化组件企业利润造成影响。推荐表现相对落后的一体化组件(隆基、天合、晶澳、晶科)。我们认为大部分一体化组件龙头Q4经营性单位盈利环比Q3不会有变动(海外价格锁定,运费成本下降,汇率等积极因素,国内销售占比提升影响可控),考虑2023年一体化组件企业的新技术产品放量(如隆基Hi-MO6产品)、一体化比例继续提升等,一体化组件龙头企业单位盈利至少维持22年水平。
逆变器量利双升:a)组串:Q3国产芯片供应有明显缓解,组串企业各家排产提升幅度取决于自身对国产芯片导入的态度,收入增长快于出货增长,储能机单台收入提升;利润端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利润率的提升,来自于储能机占比提升,物料成本改善,此外汇率也有一定正面影响;展望Q4预计组串企业各家环比至少仍有10%以上的出货增长,利润率改善的趋势预计仍将持续;a)微逆板块。高景气度持续,Q4预计环比将继续保持高增速,23Q1环比增速亦保持乐观,近期各家对23年微逆出货指引超出之前预期,反应对终端市场需求乐观预期。重点推荐阳光电源(户储beta+地面相关的α),固德威德业锦浪,估值基本在30-35倍,估值不贵,此外禾迈昱能,考虑23年高增长,微逆渗透率提升+储能放量。
产业链整体价格维稳,电池片持续紧缺
硅料:价格维稳:复投料长单价格306元/公斤以上,N型硅料价格高2元/公斤。本周虽然订单已经落地,但整体签单进度略有放缓,硅料价格下跌预期进一步发酵。本周国内市场上基本也暂无硅料库存,部分大厂前期已签长单的发货排期已至11月中下旬,硅料供给紧张的情形有望进一步缓解。
硅片:供需错配导致价格年内首跌:本周M6/M10/G12成交均价6.27/7.41/9.72元/片,周环比跌幅分别为1.42%/2.24%/3.28%。本周价格下跌的直接原因是供应过剩下的被动调整,据硅业分会统计,10月国内硅片产量增加至33.5GW,环比增加8.8%。电池环节扩产步伐放缓,供需错配矛盾在近期集中展现。本周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提升至75%和85%,一体化企业开工率提升至70%-10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提升至80%-100%之间。11月产量预期环比增加5-10%,增量主要来源于企业开工率的提升和几家企业产能爬坡,包括宁夏中环、青海晶科、新疆晶科、内蒙双良、云南宇泽等企业。
电池片:供应紧张,价格维持高档:M6/M10/G12成交价格落在 1.31/1.34-1.36/
1.34-1.35元/W。本周在中国Q4传统旺季、组件厂家争抢市占与出货下,电池片拉货需求维持高档。M10主流尺寸受到组件拉货力道影响,尽管硅片跌价仍未缓解供应紧张之势。预期11月电池片价格仍将维持高档。
组件:价格趋稳:本周500W+双玻项目执行价格约在1.95-2.05元/W,单玻价差每瓦1-3分左右。本周组件成本压力尚未缓解,市场对明年签单大多以长单协议平摊成本波动,国内较少订单签订调价机制。11月Top5厂家维持高稼动,整体测算组件产出量仍有望达到35-37GW,环比10月小幅增长。本周海外均价止稳于0.25-0.265美元/W,部分四季度项目延期至明年,主要是由于汇率波动、通胀加剧、逆变器短缺等因素波动影响,其中欧洲FOB价格为0.25-0.28美元/W,亚太FOB价格为0.245-0.255美元/W,巴西FOB价格为0.245-0.255美元/W,印度本土FOB价格为0.32-0.36美元/W,美国本土DDP价格为0.5-0.6美元/W。
N型电池片、组件:价格持稳上周。当前HJT电池片(M6)/TOPCon(M10/G12)价格约1.45-1.6/1.41-1.45元/W;组件部分价格持稳,HJT组件(M6)/TOPCon组件单面/双面(M10/G12)约2.1-2.2/2.03-2.1/2.03-2.1元/W,海外价格分别0.28-0.3/0.27-0.28/0.27-0.28美元/W。
辅材:胶膜及EVA:目前头部企业反馈11月订单不错,但胶膜价格上行仍需等待龙头动作。近期光伏树脂价格基本稳定在2.3万/吨左右,短期看树脂供应相对平稳,关注11月斯尔邦潜在大修对供应的影响。玻璃:随着需求边际提升,近期库存继续下降,11月新单价格环比涨1-1.5元/平,基本符合预期,Q4盈利环比改善预期较强;工业硅:环比下跌:冶金级553#、441#、421#均价分别为2.085/2.13/2.17万元/吨,环比下跌0.05/0.05/0.03万元/吨。
Q3光伏季报综述:主材维持景气,逆变器量利双升,玻璃胶膜再触底
22Q3利润环比增速继续高于出货增速:Q3光伏板块营收2495亿元,环比增12%,基本与组件企业Q3环比出货增速趋同,部分环节受限电、硅料短缺等因素影响环比增速低于板块;Q3归母净利352.7亿元,同比增115%,环比增23%,增速快于收入,源于对价格传导、以及成本改善;若剔除硅料,中游制造环节Q3利润环比增26%,增速快于出货,中游单位利润继续扩容,源于海外需求整体旺盛,此外人民币贬值有一定贡献。
主材Q3延续景气:硅料价格向上周期,硅片利润环比提升,但出货量仍受到限电及硅料短缺的影响,Q3大尺寸电池供应紧张持续超预期,盈利环比Q2继续修复。一体化组件环节单位盈利整体有一定提升,汇兑继续有一定贡献,此外电池片自供比例、海外部分高盈利订单确认也对利润也有一定影响。短期来看,中环硅片调降主要反映当前大尺寸电池产能紧张,亦无法消纳硅片端的增量(即硅料供应增速月环比近10%),目前显得相对过剩的硅片端利润依然非常丰厚,依然存在继续降价的可能性。Q3末组件企业库存环比基本没有继续增加,而合同负债大幅增加,反应很多库存基本都已经锁价的订单,当前基本保持高周转策略,短期看产业链缓幅降价基本不会对一体化组件企业利润造成影响。推荐表现相对落后的一体化组件(隆基、天合、晶澳、晶科)。我们认为大部分一体化组件龙头Q4经营性单位盈利环比Q3不会有变动(海外价格锁定,运费成本下降,汇率等积极因素,国内销售占比提升影响可控),考虑2023年一体化组件企业的新技术产品放量(如隆基Hi-MO6产品)、一体化比例继续提升等,一体化组件龙头企业单位盈利至少维持22年水平。
逆变器量利双升:a)组串:Q3国产芯片供应有明显缓解,组串企业各家排产提升幅度取决于自身对国产芯片导入的态度,收入增长快于出货增长,储能机单台收入提升;利润端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利润率的提升,来自于储能机占比提升,物料成本改善,此外汇率也有一定正面影响;展望Q4预计组串企业各家环比至少仍有10%以上的出货增长,利润率改善的趋势预计仍将持续;a)微逆板块。高景气度持续,Q4预计环比将继续保持高增速,23Q1环比增速亦保持乐观,近期各家对23年微逆出货指引超出之前预期,反应对终端市场需求乐观预期。重点推荐阳光电源(户储beta+地面相关的α),固德威德业锦浪,估值基本在30-35倍,估值不贵,此外禾迈昱能,考虑23年高增长,微逆渗透率提升+储能放量。
其他辅材:a)光伏玻璃Q3盈利底部确认:Q3因组件排产不佳影响,整体供给略显过剩,整体处于价格下行阶段,成本端基本平稳,单位盈利环比Q2下降,但好于Q1。近期玻璃价格上调1-1.5元/平,整体涨幅基本符合预期,但上涨时点较预期提前,分析原因一是行业目前没有库存压力,综合供需边际走势判断,短期库存大概率会呈现平稳下降,回顾历史上当前库存状态满足涨价条件,二是成本上涨驱动,进入冬季天然气等燃料预期要上涨,玻璃盈利处于历史低位,二三线企业利润已无下降空间,有涨价传导成本上涨的诉求。目前看二三线企业基本处于盈亏平衡,已不具备持续扩张能力,光伏玻璃作为一个高成长的行业,我们认为当前盈利状态不可持续,行业盈利底部再次确认,Q4盈利预计将有一定修复。仍重点关注福莱特;2)胶膜龙头优势明显:Q3树脂和胶膜价格均有明显波动,龙头单平利润仍保持在高水平,较二线企业单平利润高出0.5-1.5元/平,体现了公司成本优势和风险控制能力非常显著。目前行业胶膜排产趋势较好,Q4出货环比有望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行业层面利润环比Q3改善。我们认为23年更需要关注供应链对胶膜行业的影响,电池新技术将显著增加N型胶膜的需求,而POE树脂或成为战略资源,行业龙头更具有技术、供应链、成本等方面优势,胶膜市场格局更加稳定;此外胶膜行业当前利润水平已与18-20年基本相当,实际盈利水平已回到合理水平,行业盈利并无继续向下调整的风险,而龙头超额利润主要得益于公司长期经营积累的综合优势,这种优势并无变化甚至在加强。重点推荐福斯特。
二、锂电:电池、隔膜盈利改善明显,锂电底部反弹
电池、隔膜盈利改善明显,锂电底部反弹
Q3整体毛利率下滑,关注低估值高壁垒的电池、隔膜。Q3整体电池板块毛利率环比-2.4pct。其中锂、电池、隔膜、正极、负极、电解液、铜箔、铝箔、结构件板块毛利率环比分别-4.9pct、-1.7pct、-3.5pct、-2pct、-3.6pct、-7pct、+2pct、+0.2pct。整体而言Q3因为需求低于预期,多个环节产能利用率降低,且部分正极、隔膜、铜箔等部分环节出现降价情况,我们认为Q4毛利率有望随着需求逐步恢复而提升,且估值均处于底部,建议关注降价背景下可以凭借高壁垒和成本优势提升份额的电池和隔膜环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恩捷股份、星源材质。
2. 电动车10月销量数据一览:比亚迪持续超市场预期,“蔚小零”销量环比下降
10月销量符合预期。10月新能源车批发销量预计67.7万台,环比持平(9月环比+6%),同比+84%。Q1-3新能源车销量432万辆,同比+118%。预计11、12月销量68-70、70+万辆。Q4预计207万辆,全年预计640万辆。而10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25万台,环比-2%。
比亚迪2022年10月电动车销量21.78万辆,同环比+169%/+8%,超市场预期,高端车型销量比重上升显著。我们预计海洋网络纯电车型及海洋军舰系列护卫舰07有望于Q4上市有望为其销量再添东风。
特斯拉2022年10月交付中国制造电动车7.17万辆,同环比+32%/-14%,其连续3个月迈入7万+交付层级,符合市场预期。这主要是疫情影响下,特斯拉销量受直营模式及物流约束影响显著。
造车新势力“蔚小零”2022年10月的销量环比均出现下滑,其中蔚来销量1.01万辆,同环比+174%/-8%;小鹏销量0.51万辆,同环比-50%/-40%;零跑销量0.70万辆,同环比+92%/-37%,略低于市场预期。这主要是因为各家造车新势力产能爬坡速度跟不上交付的速度,从而导致交付量下降。
3. 价格变化及分析: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逼近60万元/吨,预计后续或持续上涨
3.1 价格变化
上游原材料:本周电解钴价格下降2.43%至34.25万元/吨,沪镍价格上涨3.69%至19.55万元,碳酸锂价格上涨0.99%至56.15万元,四氧化三钴价格下降2.25%至23.90万元/吨。
中游环节:(1)正极价差:LFP价差下跌0.4万元/吨至1.2万元/吨,较2022年初下降0.3万元/吨;NCM523价差下降0.3万元/吨至3.7万元/吨,较2022年初上涨0.3万元/吨;NCM622价差下降0.3万元/吨至5.2万元/吨,较2022年初上涨1.9万元/吨;NCM811价差下跌0.4万元/吨至5.2万元/吨,较2022年初下跌1.6万元/吨。我们认为或源于原材料上涨以及部分加工费的可能下降。(2)负极价差:中端人造石墨价差维持在3.7万元/吨,较2022年初下跌0.3万元/吨,主要源于原材料价格稳定,本周针状焦价格维持0.8万元/吨,石油焦价格维持0.77万元/吨,石墨化价格下跌2.13%至2.30万元/吨。(3)电解液价差:铁锂电解液价差维持在2.6万元/吨,较2022年初下跌1.3万元/吨;三元电解液价差维持在4.4万元/吨,较2022年初下跌1.8万元/吨。(4)铜箔价差:6um铜箔价差维持在5.8万元/吨,较2022年初下跌1.3万元/吨;8um铜箔价差维持在4.5万元/吨,较2022年初下跌1.6万元/吨。我们认为主要是短期铜箔加工费下降。
下游环节:动力电池价格基本维持平稳。
3.2 具体分析
碳酸锂:截止本周五,市场上工业级碳酸锂主流报价在56.5-57.5万元/吨,较上周上涨2.5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58.5-59.5万元/吨,较上周上涨1.3万元/吨,氢氧化锂(粗颗粒)价格在56-57万元/吨,较上周上涨1.2万元/吨,氢氧化锂(微粉级)价格在56.8-57.8万元/吨,较上周上涨1.2万元/吨。供给端来看,受青海天气影响,盐湖提锂产量有所下降,且矿端部分厂家检修,缩减产量。需求端,考虑到下游持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以及储能需求,我们预计碳酸锂价格或仍将维持高位。
正极磷酸铁锂:电池级碳酸锂主流报价逼近60万元/吨,散单价已突破60万元/吨,磷酸铁锂成本持续上升,我们预计后市将继续跟随上调报价。
负极材料:目前负极出货增速放缓,电池厂主要以去库存为主。整体来说,负极材料市场整体稳价向好运行。
电解液:新型电池起量逐渐带来新型锂盐LIFSI的需求增加,但是LIFSI当前价格较贵,产能有限。我们预计未来随着部分厂家产能的持续增加,LIFSI成本或伴随规模化效应降低。
4. 22Q3各板块毛利率分析:
22年Q3锂电池板块平均毛利率环比-1.69pct至18.02%,主要源于碳酸锂价格上升。22年Q3除鹏辉能源、亿纬锂能、派能科技和珠海冠宇外,其他电池企业毛利率均有下跌。宁德时代毛利率环比下滑2.58个百分点,主要系Q2 部分业绩来源于对Q1 订单的涨价追溯,使得Q2 基数偏大。孚能科技毛利率环比-9.68pct,主要系大客户戴姆勒产业化周期长,公司产能建设过程中的摊销较大。
22Q3锂电池板块平均净利率8.40%,环比+0.03pct。主要源于期间费用率的下降。
22年Q3正极板块平均毛利率环比-3.46pct至11.61%,主要源于库存收益减少。22年Q3容百科技、德方纳米、长远锂科、振华新材毛利率下跌幅度大于行业平均。振华新材下滑较多,环比-7.40pct,主要系低价库存消耗所致。其次是容百科技环比-6.4pct,主要系库存管理问题,高价备货的镍、钴原材料价格于生产期内下行。德方纳米环比-6.09pct,长远锂科环比-5.08pct。
22Q3正极板块平均净利率6.30%,环比-1.97pct。主要源于毛利率的下降。
22年Q3负极板块平均毛利率环比-1.99pct至22.83%,主要源于原材料成本上涨。22年Q3除杉杉股份外,其他负极公司毛利率水平均有下滑,贝特瑞(-3.90pct)、中科电气(-2.22pct)、璞泰来(-1.64pct)环比跌幅较大。主要源于上游原材料以及石墨化代工价格上涨。杉杉股份毛利率保持小幅增长(+0.96pct),主要由于石墨化自供率的提升减轻了原材料价格上升带来的压力。
22Q3负极板块平均净利率10.86%,环比-2.31pct。主要源于毛利率的下降。
22年Q3隔膜板块平均毛利率环比-2.59pct至42.75%,主要源于干法等部分产品价格的下降。星源材质毛利率下滑最多,环比-9.00pct至41.07%,恩捷股份毛利率环比-2.17pct至49.06%,沧州明珠毛利率环比-3.01pct至15.54%。隔膜板块整体盈利能力较高,主要是因为隔膜持续紧张,且头部公司涂覆、湿法、海外比例提升推高整体价格,又通过提车速幅宽等降本。
22Q3隔膜板块平均净利率30.15%,环比-0.13pct。
22年Q3电解液板块平均毛利率环比-3.58pct至21.87%,主要源于产品价格的下降。22年Q3天赐材料、多氟多、新宙邦毛利率水平高于行业平均,但多氟多(-11.02pct)环比跌幅较大,主要系六氟磷酸锂核心原料碳酸锂价格上涨,成本承压导致毛利率下滑。
22Q3电解液板块平均净利率13.75%,环比-1.8pct。主要源于毛利率的下降。
22年Q3结构件板块平均毛利率环比+0.17pct至21.15%,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22年Q3旭升股份、斯莱克、科达利毛利率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旭升股份(+2.96pct),斯莱克(+4.89pct),科达利(-2.69pct)环比跌幅较大,主要系Q3下游客户推迟采购,公司新投产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较慢,导致毛利率环比下滑。短期随着铝的价格下跌,结构件毛利率有望改善。
22Q3结构件板块平均净利率9.75%,环比+1.01pct,主要来源于期间费用率的改善。
22年Q3铜箔板块平均毛利率环比-7.05pct至16.98%,主要源于加工费的下降。22年Q3嘉元科技毛利率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环比-6.88pct至18.02%;诺德股份毛利率环比-7.28pct至15.84%,下跌较多。主要由于设备壁垒打破以及PET铜箔的潜在竞争,行业加工费整体下降。
22Q3铜箔板块平均净利率8.77%,环比-1.17pct。主要源于毛利率下降,期间费用率下降。
5. 科达利定增预案点评
公司公告定增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6亿元,将用于江西、湖北、江苏、江门基地的结构件项目投资(各项目总投资10亿元,各投入募集资金8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4亿元)。
本次募投建设符合公司扩产计划,进一步加快公司产能建设,实现“12+3”全球化产能基地布局(国内:惠州、江苏、大连、福建、四川、深圳、湖北、江西、江门;国外:德国、瑞典、匈牙利),今年产值预计90亿+,明年产值预计接近150亿,2025年产值预计达到270亿;
10月新能源车销量环比持平,11月下游电池厂排产普遍环增5-10%,公司也将跟随电池厂产能释放节奏,排产环比提升;公司4680电池结构件客户进展顺利,已经开始给国内外大客户定点供货,4680的壁垒更高,公司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是国内唯一海外大规模配套的结构件公司,预计明年海外基地实现批量出货;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2、23年公司实现收入91.7亿、131.5亿,归母净利润9.25亿、14.76亿,对应22、23年估值26.5X、16.60X,强烈推荐。
6. 贵州新能源并网新动态,10月国内储能招中标高景气
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建议的公告。公告中提到,对未纳入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需参与市场化并网的新能源项目,应按不低于新能源装机规模10%(挂钩比例可根据实际动态调整)满足2小时运行要求自建或购买储能,以满足调峰需求;对新建未配储能的新能源项目,暂不考虑并网,以确保平稳供电。
据统计,今年1-8月贵州风光能源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9.66%,2021年贵州风光发电量占比7.55%、弃风率0.5%、弃光率0.4%。可见贵州新能源发电占比与其余省市相比并非很高,弃风弃光问题与其余省比也并不严重,在新能源发电占比并不高、弃风弃光并不严重的贵州尚且出现了新能源侧强制配储政策的趋严倾向,因此我们认为贵州此“意见”背后体现出的政策趋严将不会只存在于贵州这一个省,它是一个信号,新能源配储项目管理趋严将成为普遍的趋势。贵州的情况也并非个例,例如,河北省在今年9月8日公布《河北省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拟调整情况公示》,因为不满足接入和消纳条件而取消了共近4GW的风光电站项目。
我们认为,该“意见”虽短期内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贵州新建风光电站的积极性,但是长期而言该动态体现了新能源电站配储的监管趋严,长期看有利于风光消纳和储能的发展。双碳目标下风光新能源装机量和发电量快速增长,风光不稳定性、不可预测性和波动性与电网平稳运行之间的矛盾逐步激化,催生了调峰调频需求,新能源配储的是宏观层面的必行之事,储能的发展空间巨大。
10月国内储能招标、中标均维持较高水平,尤其是中标量创新高。在招标方面2022年10月国内EPC&储能系统招标量约2.5GW,与上月几乎持平,继续维持高景气。在中标量方面,据我们搜集到的近50个储能项目统计整理,10月国内储能中标容量约5.1GW/15.5GWh,同环比大增,其中包括中核汇能4.5GWh和中国能建2.25GWh的大规模储能系统招采。中标的企业中,科华数据、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表现亮眼,尤其是中核汇能和中国能建的大规模招标中。
继续坚定看好储能赛道,持续推荐海外储能(欧美市场为主)——派能鹏辉科士达(户储电池),阳光固德威锦浪德业昱能禾迈盛弘(逆变器、系统集成和一体机)。国内储能(未来起量可期)——英维克、申菱、同飞、科华、南网科技、上能等。
三、风电:2022年至今累计招标93.96GW,其中1-10月累计招标92.49GW,同比增长89.8%;9月弃风率2.2%,同比+15.79%,消纳能力下滑;华能汕头594MW海风招标、中海油海南600MW海风项目启动、东缆近期中标项目公示,包含出口订单;10月中标额前三整机商中标规模占总中标规模超60%,头部厂商表现稳定。
招标数据层面:本周新增风机招标3.21GW,其中陆上2.26GW,海上0.95GW。11月合计招标2.65GW,其中陆上2.05GW,海上0.6GW。1-11月累计招标93.96GW,其中陆上71.31GW,海上22.65GW。我们预计今年全年陆上招标有望接近80GW,海上接近20GW(不含国电投框架竞配招标12.05GW),海陆合计招标有望达到100GW,创历史新高,对应明年装机也有望冲击100GW。
9月风电新增装机3.1GW,同比+72.22%,环比+156.20%,景气度拐头上行:10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1-9月,风电新增装机19.24GW,同比增长17.10%;其中9月单月新增装机3.1GW,同比上涨72.22%。注:能源局官方装机数据口径,因并网原因,可能存在一个月左右滞后,行业景气度提升已有一段时间。
我们认为根据能源局历史数据情况,即便不考虑抢装因素,11-12月也是风电并网统计相对集中确认的时间段。例如:21年为海上抢装年,陆上无抢装,当年11-12月风电合计并网28.4GW。由于能源局统计21年海上风电并网量为16.9GW,其中前三季度并网约2.15GW,即11-12月中仅陆上风电并网至少为13.65GW(28.4-(16.9-2.15)),占全年陆上风电并网量的44.5%。
因此我们预计今年若9-10月平均每月3GW并网,11-12月行业景气度环比提升,则全年陆风并网量可超45GW,加上年底5GW以上的海风,预计全年陆海合计并网量可超50GW。
22Q3风电产业链营收环比修复,但盈利承压明显。我们在风电主产业链和零部件各个环节中选取合计31家上市公司进行2022年Q3季度汇总。2022Q3期间,31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12.34亿元,环比增长3.23%,同比减少13.16%;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2.15亿元,同比减少27.55%,环比减少21.40%。31家风电上市公司2022Q3毛利率中位数为18.41%,同比下滑3pct;净利率中位数为6.99%,同比下滑5.2pct。整机环节业绩整体承压,出货量低于预期。风电主产业链整机环节,我们选取运达股份、金风科技、湘电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电气风电进行分析。22Q3风电整机6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6.12亿元,同比-29.81%,环比3.38%。风电主机环节22Q3整体业绩承压,主要系装机量不及预期,统计风机价格下行。装机量层面,2022年内风电装机整体低于预期,主要受1)风电主机快速推进大型化降本提升投资回报率,而快速大型化导致部分前期招标业主要求更换机型,造成风场项目施工进度延后。2)22H1以来国内管控措施加剧,三北地区为国内陆上风电装机核心区域,至今仍受不同程度影响,导致装机施工进度延后。3)风场开发前期手续准备要求较多,2020年及2021年分别为国内陆上风电及海上风电抢装年,大量前期手续完备的风场资源被集中透支,导致抢装年后出现过渡期。塔筒环节整体业绩承压,受行业因素影响出货量不及预期。风电主产业链塔筒桩基环节,我们选取大金重工、天顺风能、天能重工、泰胜风能、海力风电、润邦股份进行分析。22Q3风电塔筒6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1.72亿元,同比-13.08%,环比+31.79%。22Q3国内风电塔筒环节毛利率中位数19.01%,环比22Q2下行0.51pct;22Q3国内风电塔筒环节净利率中位数7.62%,环比22Q2下行3.27pct。风电塔筒环节毛利率下行,主要系部分厂商非塔筒业务Q3盈利下滑,不具备普遍性。单吨净利分结构看,陆塔Q3单吨净利在600-700元,环比Q2上升17-20%;海塔Q3单吨净利在800元左右,环比Q2上升14-23%,预计明年海塔单吨净利可达800-1000元。海缆环节22Q3业绩整体低于预期。海风海缆环节我们选取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宝胜股份、汉缆股份、起帆电缆进行分析。海缆环节主要企业22Q3实现营业收入432.91亿元,同比-5.51%,环比-0.04%;实现归母净利润16.24亿元,同比-19.92%,环比-3.87%。轴承环节盈利承压。风电轴承及轴承滚子环节,我们选取力星股份、五洲新春、新强联、长盛轴承、恒润股份五家企业进行分析。22Q3风电轴承及轴承滚子环节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31亿元,同比+13.65%,环比5.04%;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45.98%,环比-25.04%。
国家能源局提出重点推动风光大基地配套煤电灵活性改造:11月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7080号建议的答复复文摘要》指出未来将重点推动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煤电灵活性改造、“三北”地区和工业园区供热改造,提升煤电机组清洁高效水平和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同时为确保网源协调发展、能源可靠并网消纳,将进一步做好蒙西至京津冀输电通道配套电源规划建设工作。此举措将进一步保障新能源电力供应能力并满足清洁能源外送消纳需求。
9月弃风率上升至2.2%,风电利用率下降:11月1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公布2022年9月国内风电利用率为97.8%,弃风率达2.2%,弃风率同比+15.79%,环比+57.14%。1-9月,全国风电利用率为96.5%,弃风最严重的地区为蒙东,1-9月份风电利用率仅有89.5%;其次为青海、甘肃、新疆、河北、蒙西。随着装机量抬升,风电利用率有待提高。
华能594MW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招标:11月1日,华能电子商务平台发布《华能汕头勒门(二)海上风电场项目220kV海底电缆和66kV海底电缆及附属设施施工招标公告》。公告称此次招标划分为1个标段,招标内容为:1)220kV海缆敷设(含登陆通道施工),包括2回3×1000mm² 127/220kV海底光电复合缆三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海底电缆型号为HYJQ41-F-127/220-3×1000mm²+2×48C),220kV海缆单回长度约为22.0km;2)66kV集电海缆敷设,3×95、3×150、3×240、3×400、3×500、38/66kV海底光电复合电缆及附件敷设施工,总长度约76.28km。项目位于汕头市东部、南澳县南部海域的勒门列岛附近,距离北侧南澳岛最近距离约18.5km,距离西侧汕头市陆地最近距离约14km。项目装机总容量为594MW,拟布置54台11.0MW风电机组,同时配套建设1座220kV海上升压站和1座陆上开关站。计划2023年5月全部风机吊装完成,2023年6月全部机组并网发电。
中海油海南CZ7海上风电600MW项目启动,海风景气度在提升:中海油海南CZ7海上风电示范项目I期第二批采办计划公开,包含风机、塔筒、海缆、升压站等。项目计划采购含塔筒风电机组单机容量8.5-10MW;风机水下基础共71根单桩;集电海缆采用35kV电压等级,送出缆采用220kV电压等级。海南省海风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2021年风力发电量仅为4.9亿千瓦时,占比1.4%,截至21年底累计风电并网容量仅30万千瓦左右,且几乎全为陆风,海风渗透率提升空间大。本次计划600MW+,有望发挥试点效应,便于后续持续开拓地区市场。
东方电缆公告多项中标,在手订单持续增长:11月1日,东方电缆发布公告更新以下海缆中标项目:1)浙能台州1号海上风电工程项目,主要产品为220kV与35kV海缆及敷设施工,中标金额约2.49亿元。项目海缆长度共计93km,其中35kV阵列缆58.8km,220kV送出缆34.2km。按180万元/km的阵列缆采购及敷设单位价值量计算的送出缆价值量约为420万元/km。2) 华能苍南2号海上风电项目,主要产品为220kV海缆及附属设备,中标金额约1.73亿元。项目规模300MW,离岸距离23km,海缆长度为26.95km*2回,海缆单位价值量约326.41万元/km。3) 苏格兰Pentland Firth East项目,主要产品为35kV海缆,中标金额约合人民币1亿元。4) 国电象山1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海缆采购生产及敷设施工项目于7月22日公布中标信息,近日新增项目金额5,766万元,最新中标总金额约为5.4548亿元。项目规模500MW,主要产品为35kV、220 kV光电复合海缆及敷设施工。项目离岸距离25km,按180万元/km的阵列缆采购及敷设单位价值量计算的送出缆价值量约为380万元/km。以上项目合计新增中标金额约5.7962亿元,约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6.5%。公司新增订单后,2022中标海缆订单约68.48亿元,年内中标份额达56%。Q3公司披露在手订单约95.45亿元,其中海缆系统58.12亿元。且订单结构以高附加值送出缆为主,含粤电青州一二500kV超高压交流送出缆项目。
10月份风电整机商中标统计,明阳、三一、金风前三:2022年10月1日-10月31日,共有23个风电项目的风机中标结果出炉,累计容量达到4890MW。从整体规模上来说,陆上风电项目共19个,规模为4140MW;海上风电项目共4个,规模为750MW。明阳智能、三一重能并列第一,中标规模均为1300MW,均占中标规模的26.6%;金风科技位居第二,中标规模为1250MW,占中标规模的25.6%;中国海装位居第三,中标规模为550MW,占中标规模的11.25%;运达股份位居第四,中标规模为380MW,占中标规模的8%;远景能源位居第五,中标规模为100MW,占中标规模的2.04%。7家整机商中标均价统计:陆上风电含塔筒最高中标均价2373元/kW,不含塔筒最高中标均价2620元/kW;海上风电含塔筒最高中标均价3650元/kW。整机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厂商表现稳定。
690MW陆上风电项目公示中标候选人,金风、远景、运达、中车山东风电预中标:11月1日至3日,中广核、大唐发布5个陆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采购项目中标公示,总装机容量690MW,金风科技(300MW)、中车山东风电(260MW)、远景能源(80MW)、运达股份(50MW)预中标。中广核山西马家梁三期风机采购项目位于大同市,容量为30MW,机位数量6台,单机容量5MW及以上,第一中标候选人为远景能源,投标报价为5700万元,中标单价为1900元/kW;中广核重庆咸宜风机采购项目位于重庆市城口县山脊,容量为50MW,机位数量10台,单机容量5MW及以上,第一中标候选人为运达股份,投标报价为10000万元,中标单价为2000元/kW;中广核新疆塔城老风口风机采购项目位于塔城地区托里县,容量为300MW,机位数量53台,单机容量5MW及以上,第一中标候选人为金风科技,投标报价为51900万元,中标单价为1730元/kW;中广核吉林吉西2-1风机采购项目位于大安市舍力镇和叉干镇境,项目容量为260MW,机位数量52台,单机容量5MW及以上,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车山东风电,投标报价为46488万元,中标单价为1788元/kW;大唐枫香二期风机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容量50MW,第一中标候选人为远景能源,投标报价为8400万元,中标单价为1680元/kW。5个项目中,陆上风电(不含塔筒)最高中标单价2060元/kW(金风科技),最低中标单价1550元/kW(三一重能)。
中广核阳江帆石一1000MW海风风机采购项目公示中标候选人:中广核阳江帆石海上风电场项目场址位于阳江市南鹏岛南面海域,分为帆石一和帆石二两期项目,规划装机容量均为1000MW,本期为帆石一项目,场址用海面积139.1 km2,水深40-48m之间。本期项目风机招标分为三个标段。第一标段装机容量为300MW,第一中标候选人为金风科技,投标报价为116688万元,中标单价为3890元/kW;第二标段装机容量为400MW,第一中标候选人是明阳智能,投标报价为161872.2万元,中标单价为4047元/kW;第三标段装机容量为300MW,第一中标候选人是明阳智能,投标报价为122799.6万元,中标单价为4093元/kW。海上风电(含塔筒)最高中标单价4093元/kW(明阳智能),最低中标单价3767元/kW(东方电气)。
广东目前共有16个市发布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增风电装机20.9GW,其中85%确定为海风新增项目,广东省海风景气度位于全国领先地位;山东依托资源政策优势、风电发展势头正盛,利于海上风电持续放量,国内海上风电步入快速发展期;国内风电制造产业优势明显,海外市场格局逐渐打开。深远海趋势下,看好海缆、水下基础等单w价值量坚挺的板块;海风区位布局壁垒明显,看好布局海风高景气省份的企业。海风出口前景远大,建议关注前瞻布局出口的风电企业。
我们持续看好海风市场的高增速,推荐有码头资源高壁垒属性的管桩环节(大金、海力);海缆(东缆、中天、亨通、起帆、宝胜);国产化有望加速替代进口的轴承(新强联)。其余关注风机(明阳、三一、金风、运达),锻铸件(日月、金雷、宏德)、塔筒环节(天顺、天能、泰胜)、叶片(双一、天顺、中材),法兰(恒润),制动器(华伍),变流器(禾望),变压器(金盘),碳纤维(碳谷、中复神鹰),定转子(振江)。
其他重要新闻:
中国电建签约埃及单体容量最大风电项目:中国电建与阿米尔能源公司在迪拜签约埃及500MW苏伊士湾风电项目。该项目是埃及单体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东南300公里处,工程内容包括500兆瓦风电场区的基础施工、风机吊装、测风塔、升压站建设等。
Orsted加大越南海上风电投入:Orsted和T&T集团已与越南计划和投资部的国家创新中心 (NIC) 签署了一项关于海上风电的协议。两家公司签署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以提高越南新兴海上风电领域的技术能力并建立技术专长。
龙源江苏射阳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EPC中标候选公示,折合单价为9.97元/W。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99.6747亿元,折合单价为9.97元/W。平价海风项目全投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四、电力设备:
2022年1月24日、4月29日和10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先后进行了2022年营销项目新增批次、第一及第二批次的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主要包括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和专变采集终端(含能源控制器专变)等物资。新增批次中标结果于2022年3月3日公布,共有52家企业中标;第一批中标结果于2022年6月7日公布,有67家企业中标;
2021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2021年营销项目第一批次的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32776299只,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3600646只,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435020只,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5300只;2021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2021年营销项目第二批次的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25291157只,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4678362只,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445660,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22193只;
2022年1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2022年营销项目新增批次的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5482590只,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994225只,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174250只,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4100只;2022年4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2022年营销项目第一批次的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30399222只,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5216261只,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638880只,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19290只;2022年10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2022年营销项目第二批次的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21211760只,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5214630只,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454180只,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27150只。
五、储能:贵州新能源并网新动态,10月国内招中标景气度高,欧洲电价回暖
1. 贵州政策新动态,未按要求配储的(非煤电一体化)新能源项目不考虑并网
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建议的公告。公告中提到,支持煤电一体化项目优先并网,推动煤电与新能源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调度提高消纳能力。对未纳入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需参与市场化并网的新能源项目,应按不低于新能源装机规模10%(挂钩比例可根据实际动态调整)满足2小时运行要求自建或购买储能,以满足调峰需求;对新建未配储能的新能源项目,暂不考虑并网,以确保平稳供电。
据统计,今年1-8月贵州风光能源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9.66%,煤电2021年贵州风光发电量占比7.55%、弃风率0.5%、弃光率0.4%。贵州新能源发电占比与其余省市相比并非很高,弃风弃光问题与其余省比也并不严重,在新能源发电占比并不高、弃风弃光并不严重的贵州尚且出现了新能源侧强制配储政策的趋严倾向,因此我们认为贵州此“意见”背后体现出的政策趋严将不会只存在于贵州这一个省,新能源配储项目管理趋严将成为普遍的趋势。 但是贵州储能监管趋严的另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因为贵州整体发用电情况是发电量大于用电量,且无大量的特高压外送路线,因此本地对发电量增长的需求不大。二是贵州清洁能源中水力发电占比较大,占全省发电量的27.9%,清洁能源装机的压力小,当前新能源及储能装机均体量不大。因此贵州该意见的背景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我们认为,该“意见”虽短期内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贵州新建风光电站的积极性,据我们测算,假设储能配置比例10%,配储时长2h,EPC价格取国内当前招标平均数2.1元/wh,由于储能装机后很少使用,暂不考虑10年后电芯重新更换成本。测算得出,贵州省配储光伏项目资本金IRR为4.14%,贵州省配储陆风项目资本金IRR为5.31%,因此贵州省非煤电新能源一体化的风光电站配储目前均不具有经济性,因此储能配置监管趋严将在短期内影响风光的装机。但是长期来看有利于电网的稳定、风光消纳和储能的发展。
2. 10月国内储能项目招中标景气度延续
10月国内储能招标、中标均维持较高水平,尤其是中标量创新高。在招标方面2022年10月国内EPC&储能系统招标量约2.5GW,与上月几乎持平,继续维持高景气。在中标量方面,据我们搜集到的近50个储能项目统计整理,10月国内储能中标容量约5.1GW/15.5GWh,同环比大增,其中包括中核汇能4.5GWh和中国能建2.25GWh的大规模储能系统招采。中标的企业中,科华数据、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表现亮眼,尤其是中核汇能和中国能建的大规模招标中(需详细项目数据库可联系)。
3. 欧洲天然气价格、电价回暖
上周周报中我们提出如下观点。欧洲短期的供需关系不影响长期的天然气供应紧张:一、欧洲今年10月-次年3月的天然气需求量共约2800亿立方米,现有的储气量必然不够,仍将实时动态补充。二、欧洲目前刚入冬,仍未进入严寒的阶段,据去年的天然气消耗量统计(去年系暖冬,今年预期时已经减少了12-15%的天然气用量),3-4周后天然气的每周需求量将超过88亿立方米/周,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且开始消耗库存储气量。因此长期来看天然气供需格局不会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的阶段,预计至明年3月底,欧洲天然气储存量将消耗至仅剩300-400亿立方米。
正如我们先前预计(上周周报),前段时间欧洲天然气价格和电价骤降是短期供需影响,长期来看随着欧洲天气渐冷,天然气价格及电价将有所回升。本周TTF天然气期货主力合约由上周最低的99.3欧/MWh,回暖至125.4欧/MWh(10月24日),涨幅近26.3%;EEX一年期期货价由上周最低的357欧/MWh(10月25日)回升至375欧/MWh。有消息称,本月预期欧洲或将推出终端居民电价锁价政策,平均终端价我们预期将大概率落在45-55欧分/度,此终端价格下户储系统仍具有经济性。
继续坚定看好储能赛道,持续推荐海外储能(欧美市场为主)——派能鹏辉科士达(户储电池),阳光固德威锦浪德业昱能禾迈盛弘(逆变器、系统集成和一体机)。国内储能(未来起量可期)——英维克、申菱、同飞、科华、南网科技、上能等。
原文:https://docs.qq.com/doc/DUFFWSVVreUltT2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