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纪要 > 正文内容

董广阳:食品饮料白酒观点更新

ZML7个月前 (11-04)调研纪要

董广阳:不止食品饮料,整个消费品这两天大幅上涨,说明很多投资,择价格比择时更重要,可能价值确实到了,总会有一些时间点和好的催化剂能够促进股价上涨,这两天就比较明显。

历史经验也有这样的特点,在市场比较弱,比如白酒有一段大的调整之后往往会出现一个特殊的情况。像去年白酒最后一段尾段10、11月份调整出来之后,大家对经济或形势比较悲观时,国家的逆周期政策、相关的缓和政策也会出台,包括很多利空因素也基本上消化完毕,这之后往往会迎来一段缓慢的修复过程。

所以现在行情比较极致,跌的时候大跌,涨的时候大涨,大家都在煎熬的时期,11、12月份其实是非常关键的时期,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

前段时间下跌的核心原因还是经济,一是外资流出,二是对经济持续的担忧。三是对疫情防控方面尤其是消费品的担忧。由于这三个担忧,原来只是导致一部分公司业绩下滑,但是近期原来业绩比较坚挺的公司的担忧也来了,导致了整个市场的信心消失。这三个因素在这段时间应该能得到大部分释放,后续并不能立马全面反转,因为疫情防控形势不可能快速反转,包括基本面有自己的周期也不可能快速反转。

股价下跌得非常快,基本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这段时间是在股价超跌之后对改善的预期的反应。

目前来看,后续10、11月份消费形势的数据不会太好看,12份临近明年春节(1月20日),目前形势还不太了解,但10、11月份开始淡季加上以前的问题,所以还是不会太好。从业绩数据上来讲,我们还得再煎熬一两个季度才能看到改善,有部分板块可能更晚一点,这是目前我对基本面的判断。

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总体来讲,明年经济仍然相对平稳,增长速度不会太快,会比今年好。

一方面经过二十大,新一届党中央和政府在经济上面还会发更多的力。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政策上,包括对疫情的管控、管理上也会有一些改善,这是两个正面的因素。

从其他方面比如微观来看,即从经济的三架马车角度似乎大幅度提升还需要时间。这是一个有利有弊的市场经济背景。在这个情况下,政策货币环境相对宽松,市场比今年大概率要好一些,这是一个大的经济背景假设。

疫情防控目前对生产、制造相对来说还好,但对消费有些影响。

基于以上两大因素,总体来讲,最近大家对市场反应有所期待。A股、港股的很多消费品公司,尤其是以餐饮、旅游、食品饮料相关的个股,最近反应比较明显,市场确实非常期待疫情改善,期待有更多的疫苗、政策、精准化的投放。

对这两个因素的大前提判断,我们假设疫情的改善是一个逐步、分阶段的过程。当然分阶段的过程会带来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第一个阶段年轻人消费会率先起来,他们没有太多顾忌,然后与家庭消费相关的才会起来。从板块表现上来讲,首先也是与年轻人的消费相关的板块、个股会率先有比较强烈的反应。其次与居家相关的家庭消费、出行旅游才会有较大改善。

以上是两个大的宏观经济外部环境的假设变量,具体落实到各个行业上,食品饮料分成两大块,第一块是白酒高端产品,第二块是大众化的产品。高端白酒这块,白酒整体进入运行平稳,龙头公司相对稳健的状态。

影响整个行业自身周期的因素,一是最近传言禁酒令对白酒进行了打压,二是疫情的防控,三是经济的形势,四是行业自身的形势,五是白酒板块中股票持股的程度。

关于经济形势(对白酒)的影响,从历次的经验来讲,白酒的韧性还是有的,如果经济不是特别长,白酒的龙头公司的业绩能够平稳过去。比如2018年经济形势刚开始往下,当时白酒整体算是基本平稳的度过了,这些龙头公司还是有一定的韧性。

如果只是普通的经济形势,我觉得从白酒的基本逻辑来讲,自身是能够对抗周期,但叠加了疫情之后的经济形势影响面确实比较大,毕竟疫情的因素影响了消费的场景,商务消费以及各种民间消费。所以除了比较低端的白酒有一些重度消费者保持之外,中高端酒的消费场景都受到很大影响。

这是今年对白酒消费产生较大冲击的因素,这个因素不像八项规定当年那样如此深远,我相信随着疫情慢慢过去会逐步改善,不至于为此担忧未来5年因为这个因素产生的长久影响就没有消费了。

再回到行业和公司自身。从行业逻辑来讲,前两年属于高位盘整、用时间换空间的过程。白酒行业的上升周期主要是从高端白酒价格逐步打开天花板的过程,是引领这个行业再库存和再杠杆的过程。

2021年开始股价见顶之后回落,又回升,之后又回落,来回了好几次,这是用时间来消化空间估值的过程。最近股价大幅度回落,主要还是担忧经济形势、舆情形势对高端酒价格在高位无法维持,从而产生向下传导的过程,就是飞轮反向运行的过程。当然我们好在有几个点跟以前不同。

第一个是行业自身的周期,虽然结构周期很难再往上升或平稳,但也不至于大幅快速下跌。

2013年八项规定作为催化剂使得需求明显缩了,直接感受到消费的不行,价格是闷杀型的,像茅台酒价格从2000跌到1000出头,具有没有任何反抗的闷杀型的特点。现在跟上次不一样,需求的变化不同。

第二个是市场的库存和杠杆的逻辑有所不同。

虽然高端酒部分在涨的过程中出现金融属性,各个环节加库存、加杠杆的过程仍然存在,但除了茅台外,其他酒如五粮液,经过五六年基本上还是以饮用新的为主,在渠道库存上,企业都是有所控制,所以再加杠杆、再加库存、金融属性化的力度并不强。

也会有一部分,比如名酒企业更高端的产品,在过去两年得到相对好的发展,但去年、今年开始稍微弱化,虽然也有但占比不大,所以他们主体相对来说现在是健康的。

所以,从整个白酒的运行逻辑来讲,,一是需求回落的力度,结构里渠道加库存、加杠杆的健康程度,还有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来看,上一轮的远不如这一轮名酒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再加上数字经济数字化管控的条件上限,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认为这一轮企业的管理水平、渠道掌控力度比上一轮强很多。

综合分析来看,这段时间反映了一定的担忧,确实存在自身的因素,叠加行业环境的因素,比2018年的环境要压力大一点,因为2018年没有疫情,但也不至于像2012、2013年那么厉害,因为类似力度、幅度和应对都弱很多。

企业一方面自身的业绩仍然表现比较强劲,有一定信心。第二相当于抵抗寒冬的被子足够厚,具有数字化的管理能力,第三是他们充分复盘了历史的几轮经验,以防自己再犯错误,这些方面企业都在学习。整体来讲,今年可能比2018年是要弱一点,但比2012、2013年强很多。所以最近的幅度调整算是比较充分的,大部分调整基本完成,接下去可能是摸底,然后期待反弹。如果批价回落继续有调整的一个逐步磨的过程,然后通过时间消化空间,通过业绩的稳定增长,实现估值的回升,这是白酒板块的基本选择。

对于批价目前来讲大概不会往上走,这是客观现实。在行业结构上,客观的现实也是不太会往上走,需要经济和疫情防控的改善这两大因素推动。所以择价可能比择时更重要,我们建议大家关注白酒板块的估值水平。作为一个名酒企业、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商业模式仍然非常强,企业竞争力优势仍然存在的行业和公司,20多倍的估值在长期来讲肯定偏低。

部分公司连股息率都快到3~4个点的水平,虽然有阶段性的因素,但总体说明价值相对便宜。

20~30倍之间的估值水平已经踢掉了2017年以来外资不断流入带来估值国际化的因素,也踢掉了最近的业绩预期下行的因素,因为业绩还在增长。

从幅度上来讲,1300多的时候茅台接近50%,五粮液从高峰下来接近60%,所以这个调整幅度也够了,再下行多少大家可以去想,可能最多在极端悲观下有10%。若(下跌10%)真的出现,历史上来讲如果相信大周期,价值开始呈现,开始慢慢买入。虽然需要时间,因为基本面从回落再到逐步回升需要时间,但这是个时间的生意,投资也是时间的生意,有布局才有收获,所以这是我对白酒的基本判断。

对于个股选择,还是按照名酒品牌优先的特点,新的一轮(行情)起来肯定也必须以高端白酒的重新起来为基础。可能个别的公司会有差异,比如在经营节奏上面,前面调整比较多,后续也会比较早的走出来。回顾2013、2014年,2013年全盘暴跌,2014、2015年经济很差,企业的业绩也在下滑的过程中,但在2014年初茅台、洋河见底回升。

古井贡在2014年四、五月份换届之后也开始见底回升,其中洋河跟古井从年内的低点到年内高点翻了一倍。在经济形势下行,企业的业绩也下行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从底部到顶部翻倍的过程,这个过程值得思考。

资本市场的反应总是过于极端,跌的时候会跌过头,一旦形势扭、转预期改善,它的涨幅也是超出预期的。比如在2014年那么差的情况下,我们都觉得食品要下岗,不敢预期会有从底部到顶部翻倍的股票,这是值得大家跟踪的。

等到预期充分(消化),利空全部出完,甚至比如在12月份的时候所有厂家打款,都反映了未来还有一些悲观,我觉得像样的反弹或反转至少就要开始了。如果部分公司基本清除了负面因素,处理完外部环境因素,肯定会有更大的弹性。后续还是要回到疫情防控政策以及疫情的蔓延情况,这会影响整个行业的节奏,是一个大前提。

在这种形势下,寻找充分的安全边际去投资布局没有问题,也会有这样的机会。这是白酒方面的基本判断,包括其他酒类比如葡萄酒、黄酒这些公司也在改善,但还需要进一步跟踪和展望,看清一个更长的逻辑,这是白酒和酒类。

另外一个大的板块是大众品,包含啤酒。

对于大众品,我们从去年到今年一直期待它能困境反转,期待在这一轮经济加疫情的挤压中,行业内进一步出清,实现公司业绩的反转,出现明显的两年期业绩持续高增长

从现在往明年看,我们还是希望出现这样的过程,目前来看经济形势能够平稳,不至于更差,疫情形势也不至于更差,应该是向好。货币环境总体宽松,大众品这块已经达到底部,我们更加期待困境反转的过程。

比较典型的是挤压,到了极限。去年只是一些新消费行业受到明显挤压,一级市场的业绩开始变差,传统的像调味品或是其他行业受到影响。

今年、这个行业里最强硬、最具韧性的公司海天、伊利,在三季报业绩里面出现了负增长,这也代表了这个行业的风险传播基本到了末端,最具韧性的公司业绩报表都呈

现出压力,那么还会连续几个季度的变差吗?我觉得应该不至于。总体来讲,企业在经营上并不是被动的、无法预计的犯错,当出现业绩回调,需要承

担业绩损失、股票下跌时,这个过程是企业在进行自我学习和反思。

如果是优秀的企业,经过两个季度左右的学习和反思,尤其是经过两个季度现金流的调整政策之后,是可以逐步改善的。

所以我们觉得大众品的龙头白马的业绩回调,第一说明(风险传播)到了末端。第二,经过两个季度之后,龙头白马的业绩开始逐步改善,同时也说明大众品里其他的大部分公司经过两三年的压力,基本上已经在底部了,业绩已经跌无可跌。

比较典型受到疫情影响的A股的绝味食品,从一二季度开始,业绩已经百分之七八十的下滑,但它的股价已经不跌了,因为大家预期到已经就是这个状态了。

但公司在全国的店还在,无非就是把更多的钱补贴到经销商,让他们维持经营,不期望能赚钱,公司自己不赚钱来维持经销商的运营,是为了长远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只要维持得住,并且熬过去,未来就会有非常大的弹性。

业绩有些滞后不太需要看,更多看企业怎么做,能不能维持运行、扛过周期,这是最重要的点。

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一年大众品的弹性比较大,其中表现不错的是啤酒板块,因为啤酒板块本身就算量不增长、单价不涨,自身结构升级的逻辑还在。

前段时间股价跌回到2020年初甚至更早的价格水平,而2020年前啤酒板块实际上还没有进入结构升级的时代。如果啤酒板块股价突然因为恐慌性的因素,掉到上一个价格战时代的股价,那就完全没有反映这一轮结构升级带来的基本数据的巨大变化和业绩增长,我觉得是偏低了。

所以啤酒个股几次跌到前面低点的时候,都是非常扎实的底部。

如果未来一年疫情放松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相关的还有出行、旅游以及其他因素,与餐饮和相关板块的恢复预期肯定会比较强。

从排序来看,我们优先推荐与餐饮相关、啤酒相关的个股。

还有一些个股现在也比较便宜,都回到了历史上比较低的估值状态。经过一轮大的调整,从市值看,我们不要求他们高速增长,但未来几年稳健成长还是存在的。

如果不抛开大家对消费的担忧,消费虽然从长期来讲重点偏向于制造,消费热度可能不如以前,但从龙头公司所占市场空间的机会来讲,目前这些公司的估值水平都比较低,我觉得属于可以布局的时期。

不用过度担忧说资本市场从此变了,就此估值水平又会大幅变化,估值中枢要下移很多。

估值中枢最终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外全球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估值水平会有所回落。包括美债、人民币汇率有所下降,这些因素会导致外资的资金成本明显改善、估值水平不如前面两三年,比如东部只有四五十倍的估值水平,但二三十倍即使在之前也是有的,所以我们觉得大不了估值回到2017年以前的水平。

2017年的平均水平是大部分公司在20~40倍之间的估值空间里进行调整。如果是在流动性好或者经济周期向上的时候,就往上看,如果是在差的、反过来的时候就在那个地方做底部。

对于乳业,其实不太受疫情影响,但疫情太过严厉的时候,没有人员流动,那影响就比较明显。但是股价也确实跌到很便宜,把一个阶段性的因素考虑了长期的影响,在短期中反映出来,无论是伊利还是蒙牛,这种估值确实是历史上的最低谷,也就10年才来一次。

前段时间伊利只有1,600亿左右的人民币市值,而收入今年有1000多个亿,利润今年90多个亿,明年100亿左右,分红每年有70亿,股息率接近4个点,是估值水平的十五六倍。作为一个典型的快消品牌,以及产业链竞争优势非常明显的品牌,这显然长期是低估的。

包括蒙牛,前段时间因为港股不断下跌,蒙牛的市值跌到了1,000亿港币,大约800亿人民币的市值。而蒙牛去年的收入有887亿,利润有50亿,市值跌至不到一倍PS、16倍PE,这绝对是对中国消费品明显的低估。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不确定什么时间会扭转,但现在的位置已经明显偏离均衡价值的水平,如果不考虑追求短期收益率,只看现有领域,我觉得现在确实进入一个布局投资的时间点,虽然未来经济、疫情并不完全确定,但只要资本市场在,就不会有亏钱的机会。

这是我对食品饮料的基本看法,无非是用时间换空间和收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董广阳:食品饮料白酒观点更新” 的相关文章

秋季糖酒会20211006

秋季糖酒会20211006

秋季糖酒会...

【白酒跟踪】白酒动销平稳,建议逐步布局高端白酒和地产酒龙头!

【白酒跟踪】白酒动销平稳,建议逐步布局高端白酒和地产酒龙头!

 1、目前接近年底,配额逐步切换至22年,本波疫情接近尾声,白酒需求回暖,高端白酒需求企稳,经过一年估值消化,布局价值凸显,目前茅五泸对应2022年估值在38X/29X/33X,建议重点关注高端白酒。地产白酒受益于区域经济,消费持续升级,尤其是安徽地区,建议重点关注有国改预期的古井、边际持续改善的洋河、正在推进股权改革的今世缘等。近期建议关注12月份五粮液、汾酒等公司的经销商大会。  2、茅台仍在延续开箱政策,省内直销平台常态化发货,箱散茅批价企稳,茅台批价企稳,11月20日箱/散茅批价3500元/瓶和2680元/瓶,较上周上涨50元/瓶和60元/瓶。丁书记勤勉且接地气,改革决心大,经销商评价很高,上任以来致力于茅台酒商品属性回归,通过抽签制提高茅台购买公平性和自营放量难题,治理边际改善,明年量价空间充足,预计量增约10%左右。  3、五粮液基本面和市场情绪处于底部,由于疫情+消费淡季+配额切换等原因,近期批价有所松动,950-970元,主要系经销商回笼资金准备打款22年配额所致,终端成交价维持在1050+,经销商全年发货基本完成,库存1M左右。目前市...

长城基金:龙宇飞长城消费增值 200006 路演纪要

长城基金:龙宇飞长城消费增值 200006 路演纪要

 路演时间:2021.11.18 路演基金经理:龙宇飞一、消费行业观点1、核心观点:未来 1-2 个季度应该高度重视,往后看半年到一年可能有超预期的机会2、三个因素导致近半年消费板块走弱(1)非正常基数:20 年全年收入集中体现在 Q2-Q4 导致单季高基数;费用投放、社保减免等则是非常低的基数(2)成本压力:21 年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压力大增,PPI-CPI 剪刀差创 1996 年以来新高(3)需求疲弱:疫情影响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政策担忧如双减、房地产等2、展望未来半年,三个因素可能依次反转(1)非正常基数在 21Q4 到 22Q1 出现反转(2)PPI-CPI 剪刀差应该在近期会均值回归。历史上,剪刀差向上扩大(利润向中上游转移)通常持续 8-18 个月,向下扩大(利润向中下游转移)通常持续 12-63 个月,竞争格局好的公司率先转嫁成本,21Q4 就能看到毛利率的改善,大部分行业在 22Q1-Q2 毛利率明显向好。(3)需求端:今年基数低,明年不会更差。短期看疫情,长期看共同富裕能否落实3、股价先于基本面 1-2 个季度见底,可以判断 9-10 月的底部是有效的。但因...

国泰君安:酒鬼酒更新 | 2022规划积极,开门红战役在即20211208

国泰君安:酒鬼酒更新 | 2022规划积极,开门红战役在即20211208

继续推荐高成长!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目标价317.13元。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1-23年EPS分别为3.13元、4.66元、6.57元。2022继续全国化,内参高增确定性强,酒鬼仍有较高弹性。近期我们高频线上调研酒鬼酒渠道及终端:1)内参:根据渠道调研估测,2022内参初步规划收入增速接近50%-70%,当下内参在高端市占率不到1%,我们认为内参省外仍有招商空间,既有经销商亦能贡献增量,内参现阶段仍属供给决定;我们推测2022内参省内以价为主,增速或控制在低双位数,省外以量为主,增速或维持高双位数至三位数,推测内参2022年增速大概率可实现区间上限。2)酒鬼:根据渠道调研估测,2022酒鬼系列省内、省外增速差异较大,省内考虑到基数原因或维持低双位数增幅,省外仍具备较高下沉空间,2022省外增速规划普遍高于省内(其中安徽、江苏、上海等新开辟战场酒鬼系列增速或接近翻倍),我们认为温和信用环境及消费升级将继续保证2022次高端需求韧性,酒鬼2022将进一步挖掘宴席端潜力,我们估测酒鬼系列2022年收入增速或保持在30%以上,考虑到酒鬼系列7成收入在省外,若省外表现超预期,酒鬼系列增速或展现...

山东地区沱牌舍得经销商交流纪要20211210

山东地区沱牌舍得经销商交流纪要20211210

(经销商2021年开始签约沱牌系列,经销商原来做牛栏山有光瓶酒的基础)沱牌,市场接受度比较高,全国性品牌,单品里面主要是20-30元价格带的大曲、50元价格带的沱牌六粮(零售价格58)、70价格带T68(零售价格78),这三款产品占比最大的是六粮(60%),其次是20-30元价格带的大曲(30%),70元价格带(10%)。低端酒虽然亲民,但是20-30元价格带的消费者越来越少了。六粮是舍得沱牌的战略性大单品,各个市场的公交车都以沱牌六粮为主,这个产品也是复兴公司接手后推出的首个光瓶单品。T68酒,78元价位,光瓶酒消费者能接受的还比较少的,预计还要2-3的过程才能形成这个价格带。渠道利润情况:利润最大的是58这个价格的六粮,也是动销率最高的,对标的产品是玻汾(玻汾在50元价格带是量最大的,消费者也最认可的)。从香型来讲,玻汾是清香,六粮是浓香(消费群体更大),各个环节的利润率空间都比玻汾要高,如果卖一瓶玻汾挣6-7块,卖一瓶沱牌六粮可以挣30元,相当于卖5瓶玻汾,渠道对沱牌六粮的认可度比较高,主要是利润驱动,其次也有品牌支持。沱牌六粮今年6月才上市,山东的招商从4月份就结束了,招商的速...

消费复苏 - 2022年度线上策略会 | 精酿啤酒行业介绍

消费复苏 - 2022年度线上策略会 | 精酿啤酒行业介绍

主题:精酿啤酒行业介绍时间:2021年12月13日嘉宾:精酿啤酒行业专家 马总一、摘要 发展情况:国内精酿啤酒的定义是参照美国的定义,目前并无统一的标准;大品牌纷纷成高端渠道(相当于精酿啤酒的范畴),用原有传统渠道去带高端渠道;在近五年,国内有大量精酿酒爆发,大多由美国或者进口过来,加上国内自有小酒厂,以及大品牌着手研发高端啤酒,国内一城市对精酿的认可程度和精酿啤酒的覆盖率在大幅提高。与工业啤酒区别:原料工艺和酿造时间成本不同;精酿啤酒口味丰富,口感更好,靠品质取胜而非业啤酒以量取胜;精酿啤酒具有一定社交和文化情感属性。市场规模:精酿啤酒市场长坡厚雪,目前精酿啤酒在国内渗透率较低,未来渗透率若提升到5%,市收入规模将达到千亿。集中度:行业还在持续整合中,现在精酿啤酒的市场和从事精酿的人员非常杂;大企业的优势在于备,稳定性和营销渠道;小企业的优势是研发比较快,灵活性强。二、Q&A环节1.精酿啤酒行业发展情况Q:介绍一下精酿啤酒的发展历史。A:首先是目前为止精酿啤酒在国内是没有自己的概念的,用到的都是美国精酿协会对精酿啤酒的念。美国精酿协会对精酿啤酒的定义:每年总产量小于...

白酒专家交流纪要20211215

白酒专家交流纪要20211215

一、茅台 1、价格情况。预期涨价,不知何时会来。茅台比较特殊,涨价受很多因素干扰,渠道现在认为会涨, 但是不一定会马上就涨。现在还有增配的量,价格是 1479 元。 2、渠道情况。茅台增加直营,严控经销商配额。上海最高峰时候 62 家专卖+渠道。 3、库存情况。账面上看不到经销商有什么库存,货源分散在经销商、酒行、黄牛手中。 4、市场反馈。消费者普遍买不到平价茅台,基本上靠运气,或者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抢购。行情波动受 政策影响较大,上周五晚上通知 2022 年开始不需要拆箱,第二天中午正式通知每个经销商,一天半时间 整箱茅台价格掉了五六百,恐慌性的抛售。这印证了——库存都在二批和一些黄牛手中,他们对这个市场 比较敏感,而且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因为经销商不是很在乎,多赚两百、三百,他们是不会有这种恐慌性 抛售的。最近价格有所回升。 二、五粮液 1、价格情况。现在基本上是 969,经典五粮液价格混乱。很多渠道商对五粮液评价偏负面,主要因为 操作经常变。一开始渠道商对经典五粮液的评价很高,一开始做高端团购,需要经销商申请才可以经营, 最后一段时间内没有量,现在基本上...

华创证券:董广阳2022年消费行业观点20211223

华创证券:董广阳2022年消费行业观点20211223

消费整体复盘和展望:今年受到三重压力,增长降速、成本上升和估值消化,今年表现较差。但三季报已经见底,包括各家企业提价、有些公司已经计提存货减值,度过了最差的时刻,明年将逐步复苏,但无法确定哪个时间点。看好白酒,尤其是茅台,春节是旺季,人情消费是刚需,茅台明年增长加速,基酒测算量增10%,价格不管是直提还是结构性提都会有增量,年底明年一季度很大概率提价;其他次高端和区域酒今年走得很强,明年增速可能放缓,收益空间收窄。看好啤酒,3-5年级别的高端化已经不断在报表端展现,接下来仍然延续,明年疫情进一步减弱扰动,量价齐升,当前估值不算高位,也比较难下去。未来价格还能继续提,现在高端价格带可能是以后的中端价格带,像白酒一样。看好乳制品,17年以来,两家巨头冲千亿收入,花费了比较大的成本建渠道打品牌,盈利率是有下降的,目前进入了品牌势能转化为利润的阶段,叠加今年成本提升打开提价空间。调味品谨慎,竞争仍在激化,渠道变革有冲击,估值仍然偏高社区团购的影响:一是超市流量,但可以迁移;二是价格冲击,在于渠道掌控调整;三是竞争格局变化,对于品牌格局比较稳定的品类,冲击较小,对于品牌分散的品类是弯道超车。&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