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808
科技+智造”周周谈.mp3">8-7-华创-联合-“科技+智造”周周谈.mp3
8-6-中信建投-证券金融部“两融半月谈”策略会(军工).mp3
科技+智造”周周谈.mp3">8-7-华创-联合-“科技+智造”周周谈.mp3
8-6-中信建投-证券金融部“两融半月谈”策略会(军工).mp3
兴业证券2022年度投资策略系列报告:军工行业--“十四五”需求里程碑式兑现,聚焦基本面把握结构性机会:https://www.zhuanmeile.com/%E8%B0%83%E7%A0%94%E7%BA%AA%E8%A6%81/xing-ye-zheng-quan2022-nian-nian-du-tou-zi-ce-lue-xi-lie-jun-gong-xing-ye-shi-si-wu-xu-qiu-li-cheng-bei-shi-dui-xian-ju-jiao-ji-ben-mian-ba-wo-jie-gou-xing-ji-hui-o47.html...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一、市场观点及行业看法2020年的观点是“聚焦比较优势,回避犀牛风险”。比较优势行业指的是科技和消费行业,犀牛风险的行业指的是房地产行业,目前看这句话对了一句半。今年科技板块表现强势,但消费股表现普遍偏弱,房地产行业是市场爆发最大的风险的板块。我们当时判断今年的基金会有很多个位数的平均收益,好一点的基金可能会有双位数,首尾差距非常大。目前的基金收益也在这个判断范围之内。我们预计明年的市场可能会比今年市场稍微乐观,明年的主要观点是“碳中和、稳消费”。碳中和明年的景气度会延续,风险不大且估值不贵。景气度的维持是解决交易拥挤的核心因素。明年边际变化更大的是经济纠偏:今年由于政策的压制,以调结构为主。因为去年基数较低,今年的经济增长没有太多压力。今年房地产和消费数据都很差,如果明年不进行经济纠偏或者稳消费的举措,经济会有很大压力。科技尽管发展的很好,但是拉动的GDP和行业从业人员都非常有限。中国的GDP结构里50%-60%来自于消费,所以明年稳消费是最核心的。消费和信心是正相关的。如果我们对自己可持续拥有的收入出现一些怀疑时,消费就会缩减;明年如果我们对于自己的收入有信心...
2022年A股核心关键词:碳中和、制造业、中小盘 当前时代背景:人口大变局、能源大转型与制造大升级 2022年A股核心关键词:碳中和、制造业、中小盘。 宁组合拓展深化:储能及电网、军工、消费电子等。 茅指数好于2021,但预计表现中规中矩。 A股盈利下行周期优先高景气,次选高ROE。围绕“高景气赛道持续扩张”、“困境反转”与“产业迭代新兴赛道”。 行业重点关注:智能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消费电子、军工、食饮、农林牧渔等。 风险提示:经济不及预期,疫情超预期。把握时代主线,决胜景气中小盘.pdf...
站在这个时点,我们未来对板块怎么看?机会在哪儿?第一,从城镇化到碳中和能源革命。因为中国的真正崛起,能源革命是一条很夯实的产业链,而且对中国是非常有利的,我们看到了这里所带来的机会。机会来自两个替代,第一,电力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第二,电力能源里,清洁能源对火电、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我们可以看到,风、光的能源对于清洁能源,从目前的占比不到10%要到70%,6倍空间。而电力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的空间是三倍。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风电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所带来的空间是几十倍,中国在这个领域又占优势地位,这是第一个带来的机会。这里面的机会主要表现在:第一,替代的过程中运营商的机会。传统的火电运营商以前面临的环境是它终端的价格是确定的,但是煤炭的成本是不确定的,导致它的估值非常低。未来面临的情况是通过对风电的转型,它的资本开支是固定的,而且资本开支逐年单位是下降的,而且它的利润率是稳定的,甚至慢慢是提升的,会对它们重新估值。这是运营商,包括新能源的运营商和老的火电运营商转型新能源带来的机会。第二,因为清洁能源、新能源的增加对电网、对供给侧、配电侧、输电侧带来的冲击也好,带来的机会也好,我们...
六大新财富团队2022年军工推荐逻辑与标的20211225 发现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找新财富分析师的观点,今天特意整理了今年的五个新财富军工团队2022年的年度策略和重点推荐个股。 1、长江年度策略 长江的策略态度比较鲜明地认为中间环节明年的机会更大,选股要看容易出现非线性盈利扩张的企业。看好主机厂、有品类扩张能力的公司、平台型公司。 一、核心逻辑:中间环节+非线性盈利扩张 1、景气传导至中间环节:景气沿工序正向传导,大额定金逆工序拨付当前中间加工环节和分系统环节在营收、业绩端均有增速提升的趋势。而大额定金拨付自下而上逐级进行,当前中间环节或深度参与产业链资金的分配。 2、中间环节迎供给释放:上游或处再次扩产前期,中间产能逐步爬坡上游企业当前处于再次扩产前期亟需下一轮产能投放。而中间环节布局的产能即将爬坡且产能弹性较大,未来景气度兑现或将超预期。 3、产业变革下中间环节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或将实现盈利的非线性扩张下游主机厂可通过供应链管理进而实现莱特定律下的成本管控,而中间环节可通过品类扩张和产业链纵向延伸实现配套级别的跃...
核心观点1、年初以来的震荡,主因新能源板块的回调连动+市场对终端需求的担忧。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对终端需求过于悲观,存在预期差。12月零售销量环比+16%,改善明显。2、供需错配下部分需求观望滞后,11、12月的建库奠定年底冲量的基础,期待折扣放大后的需求拉动。3、智能电动变革不断加速,重塑产业秩序,于变化中寻找投资机会。今年的汽车板块行情将会是beta共振的行情。如何掘金细分板块?1、零部件>整车:零部件格局重塑,业绩快速增长+新定点催化,自主加速崛起;整车商业模式大变革,软件收费打开市场空间,估值相对便宜,但格局未定。2、零部件:智能化增量>电动化增量。智能化将是今年的核心主线,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齐加速,看好声学+线控底盘+域控制器的加速渗透。电动化加速轻量化发展,特斯拉引领一体化压铸,加大行业扩容的同时提升行业集中度,持续看好。3、整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特斯拉德州工厂和德国工厂投产在即,产能瓶颈逐渐突破,销量有望突破150万辆;蔚小理今年开启新车周期,驱动销量加速增长;传统车企坚定看好自主崛起。如何优选标的?1、零部件:客户维度(新势力产业...
长江军工组:关于1·20军工低预期事件的决策过程还原、影响效应分析与投资策略新变化本文是简化版,详尽版内容过多仍在打磨,详情敬请微信/致电作者,王贺嘉,17749706158导言版:内容有点多,逻辑框架和主要结论都在此部分年初至今,长江国防军工指数下跌16.06%,这波调整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三点:一是以新能源和半导体为代表的成长板块回调带来的风险偏好降低;二是稳增长和逆周期主线确立带来的板块资金轮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2021年年报业绩不及预期。特别是自航空工业集团于1月12日在京召开2022年工作会以来,公众号披露去年实现全年净利润仅同比增长8%;尽管航空工业是军民融合型央企,这份成绩单与去年的半年报高增长以及机构投资者切身感知的产业景气所形成反差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市场担心,集团下属军工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被集体压业绩的可能性,尽管国企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在市场一致预期之内,但是边际预期上担心的是“黑天鹅”事件。作为卖方分析师,业绩预测多半是要被打脸的(脸皮厚且硬是职业需要,我们也是心理健康的高危岗位),但应当尽职做到深耕产业研究和紧跟基本面,我们审慎做出了一些基于产业链草根调研和...
问:想问一下冯总,今年年初以来,军工板块的下跌是暂时的回调还是基本面的一些变化,原因又有哪些?冯福章:关于板块下跌的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这市场风格的变化,因为从去年年底以来,大家对美联储的加息、经济前景以及股市流动性的担忧,带来了以新能源为主的科技赛道的调整,这可能影响成长股的估值,军工也在其中,所以也是迎来了一个杀估值的时期。第二个,在去年年报的业绩预告以及一些市场的传闻方面,有不少公司的业绩是低于预期的,尤其是有一些权重比较大的个股业绩低于预期,导致大家担心2022年的业绩也不可预测。这两个我认为是主要原因。那么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像担心军品价格的调整,也是一个原因。在2015年,很多人认为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可能会提高军品的价格,我们的观点是不一定,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或者过去定价并不充分的产品(像软件著作权),或者是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市场需求紧迫的产品,定价会提高。但是对于一些总装线,对于一些机械加工,或一些供应比较充分的、竞争激烈的这些领域可能会面临一些降价,但降价的幅度还是可控的。所以产品价格的调整带来了一部分投资者对未来两年、甚至更长周期的行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