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纪要 > 正文内容

东吴证券:汽车板块观点重申

ZML6个月前 (12-01)调研纪要

继续坚定信心!Q4为配置2023年强α个股佳机。

市场悲观情绪已充分反应对2023年汽车国内总量/新能源需求的担心以及整车格局竞争加剧。而我们认为:2023年汽车内外需综合结果或好于目前预期(预测2023年国内交强险底线或2000万辆/新能源批发销量900万辆/汽车出口超350万辆)。


展望未来1年汽车配置思路【精挑细选,精选强α】,板块排序:港股汽车指数>A股零部件>A股整车。


1)港股汽车板块优选【理想+吉利】,其次【长城-比亚迪-广汽-蔚来-小鹏】等。


2)A股零部件严格按照【好赛道-好客户-好格局】视角筛选,同等赛道下油车客户占比越低排序越靠前。首选Tier0.5【拓普集团】。单一赛道中:首选轻量化赛道【旭升股份-爱柯迪-文灿股份】,线控制动【伯特利】,大内饰赛道【岱美股份/新泉股份/继峰股份】;域控制器华阳集团/德赛西威/经纬恒润),热管理【银轮股份】,空悬【保隆科技+中鼎股份】等。


A股整车板块排序:华为(江淮/赛力斯)/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


点评:对于今天汽车板块大涨,我看不少分析解读为购置税减半政策。这事儿,一周前就有相关传闻,大概率不能作为今天大涨的主要原因。我理解的原因,还是外资修复对内地和港股的贝塔看法,引发汽车股大涨;防控趋缓后,参考海外经验,汽车和医药消费是上升的——昨天我所在的一个基金经理群里就有人讨论此事儿;最后,就是地产和疫情政策调整后,大家看到了高层对经济增长的要求,投资者对国内经济信心有所恢复,对汽车政策和骑车消费的信心有所增强。至于看好的智能汽车标的,近期也熟悉过,相对比较简单,就是线性制动和高温铜合金上游为主,因为它们都在渗透率早期,相对阿尔法属性会更强,不是纯贝塔。


文章来自#赚美了#,一个专注价值投资的投研平台,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东吴证券:汽车板块观点重申” 的相关文章

​【天风电新】储能更新:寻找真正有竞争力的弹性标的

​【天风电新】储能更新:寻找真正有竞争力的弹性标的

【天风电新】储能更新:寻找真正有竞争力的弹性标的———————————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并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对表后、表前储能行业的发展方向均给出了指引,显示出国家对储能的重视,为此我们对不同场景的储能发展驱动因素做了对比分析,以预判未来行业需求,具体如下:?应用场景我们认为储能装机的核心目的是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即任何时刻可通过人为调节来满足用电需求的能力,包括调整发电侧(增减发电功率)、用电侧(电力需求时移)、电网侧(调峰调频、内部调度、减少电网改造成本)。用电侧相对简单,就是把一段时间用不到的电从电网或者光伏组件里接收了存起来,等需要用的时候再放出来。发电侧原来主要是通过火电、水电、核电等发电机转速的调整来增减发电功率,而新能源波动性大,除依赖电网调度外,只能通过弃风弃光去降低发电功率,但是有了储能电站,新能源也可以实现瞬时的输出功率调整。电网侧的需求比较复杂,最主要的需求是调峰调频等电力辅助服务,...

宁德时代交流纪要20211105

宁德时代交流纪要20211105

专家工作:主要负责产品开发,工作内容主要是根据主机厂和储能厂的设备方案、技术路线的选择设 计电池,评估电池方案和性能,筛选材料和供应商。会议总结:单看宁德时代有的优势可以总结成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以及行业领先地位带来的研发和扩 产投入产出比更优。研发比较难验证,接下来可以做的是验证一下历史扩产的投入产出比是不是确实 有相当优势,优势是否积累。1.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毛利率一直在掉,怎么看?答:是个长期趋势。有供应涨的原因,也有竞争激烈的原因。宁德和客户都要降价,宁德也会转嫁一 部分到上游,但是上游也扛不住。锂、钴这些本身也比较缺。主机厂话语权相对来说很大。2. 现在下游里有话语权特别强的某一家吗?答:电池不是标品,每家要求都不一样,每家下游只想把自己的电池标准化。价格比较难比较,有的 还会要求单独产线生产。海外的利润空间比国内的更大,海外品质性能要求高一些,审核更苛刻,电 池厂话语权更弱。3. 研发方向主要是下游给还是企业内部?答:研发分为项目开发和前沿开发。项目开发根据客户要求做,前沿没有明确需求,看到一个技术方 向就去做。公司95%以上的研发都是有客户明确需求的项目做。4. 三元和铁锂...

功率半导体IGBT行业进展分析

功率半导体IGBT行业进展分析

第1部分 行业格局的整体判断看好的三个原因:1.从长远格局来看,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以碳中和为主线,新能源的占比提升带来的需求上升。2.国产替代比例的提升,以斯达半岛和时代电气为代表的国有替代商,技术上追赶非常快,目前来看量产上可能还有一定距离,但是从技术上来看基本上都达到了英飞凌第七代的产品水平。二线/三线的供应商就也在不断的追赶,车规级目前来看是相对比较难,壁垒比较高。光伏是这两年才开始进行替代的,工业级/消费级的壁垒相对低。3.从产能上看进入了释放周期,包括中车时代电气二期/士兰微/华宏无锡新厂的产能释放等,从全产业链做好了准备。近期的催化剂只是短期的因素,但是长期来看,我们觉得行业的发展刚开始,是方兴未艾的,我们认为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IGBT需求量目前还没有看到边际上的下降,所以景气度还是比较高的,需求量还是有保证的,瓶颈还是在供给上面。我们认为整个IGBT行业首先是壁垒的问题,对于功率半导体/MOS/二极管的估值还是贵不少的,高估值的溢价主要原因来自于高壁垒,尤其是车规级,目前来看IGBT现在是比较明确的窗口期。整个技术的进展是一方面,但实际上也跟下游的配合度息息...

安信证券:长城沙龙品牌发布会纪要20211119

安信证券:长城沙龙品牌发布会纪要20211119

时间:2021年11月19日 19:00-21:30主讲人:沙龙CE0文飞、沙龙智行CTO杨艳青、沙龙智行智能化中心高级总监杨继峰一、沙龙的品牌定位(沙龙CE0文飞)沙龙是造梦新势力:1. 文飞,你为什么选择沙龙?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过度内卷(10车9 SUV),技术形态单一(智能堆料、科技竞赛)、同质化审美(前脸考灯、造型撞衫)。但汽车不仅是Automobile、motor,汽车作为工业产业,是具有机械工业的魅力产品。针对“卷”,沙龙看不惯,就去改变。机甲龙体现了沙龙颠覆行业、颠覆审美的突破,目的是激发行业的想象力,沙龙就像是人与科技的握手。2. 怎么敢打豪华纯电的主意?前三季度国内豪华纯电市场同比增长600%,渗透率高达15.3%,但传统豪华品牌BBA占比不到1%。35万以上的燃油车中SUV/轿车占比为1:1,35万以上的BEV中SUV/轿车为10:1,因此35万以上BEV市场轿车还有很大的空间。沙龙要打造品牌标杆(40万以上豪华纯电第一品牌),产品标杆(全新机甲科技品类),智能标杆(独立研产全栈能力)。3. 机甲是什么?机甲品牌就是“圆了每个英雄梦”的极致“外挂”(硬核科技、智能拉满...

中信证券:保隆科技传感器交流纪要

中信证券:保隆科技传感器交流纪要

中信汽车,保隆科技传感器业务负责人汪超公司最早做传统零部件业务,02年了解到美国市场强制安装胎压监测,认为这个东西出来可能会冲击气门嘴业务,本身也高度相关,然后就去开发TPMS,投入大量的资源。基于这个产品,想解决产业链自主化的问题,芯片的集中度高,全球只有1~2家,尝试利用MEMS、信号芯片等去开发模块的方案,做了一些原型产品,功能基本都能实现,但是尺寸大、功耗大,而且成本没有优势,后来这个项目就搁置了。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压力传感器相关的技术,然后去市场调研,发现应用范围很大,所以就进入到了压力传感器领域,单车要用到十几个。同时,接触了很多客户,2015年时很多客户告诉我们,随着消费者对于车辆舒适性的要求,光雨量传感器也有需求,最早是合作开发,原型产品出来得到很多主机厂的兴趣,而且国内也没有什么供应商,于是一直去投入去做,逐步掌握光学技术,软硬件技术,现在已经第4代了,接近国际tire1的供应商,如海拉、法雷奥,这几年也拿到了很多车厂的项目,包括合资品牌;速度和位置传感器,也开发了很多新产品,用于变速箱里面的,悬架系统的,座椅调节的,都有,部分已经量产。现在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品...

中信建投:汽车零部件行业成长路径与投研框架 - 价与量,升级与破局

中信建投:汽车零部件行业成长路径与投研框架 - 价与量,升级与破局

核心观点汽车零部件成长路径及投研框架:价与量,升级与破局 驱动要素分析量的维度,主要是讲市占率,驱动力源于全球汽车降本(尤其是中国市场)压力以及新势力供应体系变化使 得汽车产业族群向中国转移,本土零部件凭借自身的成本和快速响应能力持续加速承接来自合资、外资、新 势力的新订单;价的维度,汽车行业消费和科技属性增加,来自于增量配置的军备竞赛、电动化差异性部件、 智能化纯增量部件带来的单车配套价值量提升。 量:由突破合资的逻辑转变为深度绑定强势自主品牌+新势力的逻辑基于我们前期的整车投研框架《变局与变革》,本轮自主品牌基于自身核心能力提升(平台,市场需求把控, 电动等),并经过与合资充分内卷后(合资补产品,减配降价)后份额快速提升,我们预计后期强势自主+新 势力本土份额有望突破80%(当前仅30%),合资份额将逐步被侵蚀,之前零部件成长路径大多为自主-合资全球,当前我们认为该路径将逐步转换为强势自主+后期可持续成长的新势力,并深度绑定。 价:基于消费&科技(电动和智能)属性增加带来的增量配置或差异性部件增量消费升级属性:整车厂在中短期科技无差异化的背景下...

长江证券: 乘联会2021年11月销量点评-芯片继续改善 新能源高增长延续

长江证券: 乘联会2021年11月销量点评-芯片继续改善 新能源高增长延续

      事件描述       乘联会发布2021 年11 月中国乘用车产销数据。       事件评论       11 月芯片改善持续进行。1)行业情况:11 月芯片继续缓解,乘用车批发219.1 万辆,同比-4.9%,环比+9.2%。生产端复苏更加明显,11 月产量227.0 万辆,同比-2.0%,环比+14.2%,绝对量与环比均强于批发。2)车企情况:11 月各车企恢复情况不一,蔚来、理想、小鹏环比改善明显(10 月受芯片影响较大导致基数偏低),环比增速分别为197%、76%、54%,传统车企广汽丰田、广汽埃安、吉利汽车环比表现突出,增速分别为39%、24%、22%,上汽大众、长城汽车、比亚迪环比也有不错表现。3)未来展望:芯片恢复延续,叠加春节前旺季需求,销量仍有望向上。另外,发改委介绍“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有关情况,鼓励有条件地区实施新一轮汽车下乡,后续如果相应政策出台,行业复苏持续性值得...

中金证券 | 2022年展望:电动方兴未艾,智能华丽开篇

中金证券 | 2022年展望:电动方兴未艾,智能华丽开篇

总论:产业变革已至,景气趋势不改,把握成长机遇我们预计2021年/2022年汽车销量总量分别为2,562/2,722万辆,YoY+4.2%/+6.2%。展望2022年,我们预计乘用车生产批发继续保持高增,乘用车批发销量有望达2,276万辆,YoY+8.1%,其中新能源销量达50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达22.0%;商用车销量预计为446万辆,YoY-2.2%,其中,中大客车/重卡/轻卡销量分别为11/130/210万辆。2022年国内电动自行车销量有望达5,400万辆,YoY+14.9%。乘用车:需求稳健、加库存催化产销,关注电动智能下的新趋势供应链紧张背景下,2021年乘用车终端消费需求态势良好,新能源与智能化加速渗透,自主品牌内销市占率与出口表现较为亮眼。展望2022年,我们预计1季度加库周期持续,2022年产量、批发量将达到2,310/2,276万辆左右,同比增速分别超过10.5%/8.1%,全年上牌量有望达到2,186万辆。新能源突破500万辆确定性强,快充、换电需求提升。供给端来看,新能源产品多点开花,产品结构“中段发力”,混动或迎来爆发元年。同时,智能硬件预埋+软件服务模式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