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调研纪要

#调研纪要#风电海风专家交流纪要

栏目:调研纪要 作者:ZML 时间:2022-09-08 10:25:23
陆风情况1-7月,单机容量5MW及以上的陆风机组招标占比达51%。那也就是意味着整一个的陆风机组大型化的趋势是比较明确的。陆风招标价格方面,1到 5 月份,整个陆风机组的招标价格是一直往下降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整一个下游的招标量虽然很多,但是对于业主而言的话,为了抢资源,有一些项目其实是没有拿到核准文件的,但仍然进行了招标。所以对于整机商而言的话,它们站在 1 到 5 月份这个时间节点的话,他的一个在手确订单不是特别充足。所以他们采取比较低的报价去抢订单的策略,所以造成了 1 到 5 月份......

陆风情况

1-7月,单机容量5MW及以上的陆风机组招标占比达51%。那也就是意味着整一个的陆风机组大型化的趋势是比较明确的。陆风招标价格方面,1到 5 月份,整个陆风机组的招标价格是一直往下降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整一个下游的招标量虽然很多,但是对于业主而言的话,为了抢资源,有一些项目其实是没有拿到核准文件的,但仍然进行了招标。

所以对于整机商而言的话,它们站在 1 到 5 月份这个时间节点的话,他的一个在手确订单不是特别充足。所以他们采取比较低的报价去抢订单的策略,所以造成了 1 到 5 月份的价格持续下降,5 月份它达到了招标价格的最低点,1700块钱。然后6到8月份,价格已经回到了1800 块钱。这个价格的回升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是五月份是1700 块钱,这个价格实在是比较低了。那第二个原因的话是站在六七八月这个时间节点来看的话,大部分的整机厂他们的一个在手确定性的订单其实是比较多了,也没有必要再去低价竞标。所以综合考虑下来,这也是 6 月 7 月份这个价格环比往上升的原因。

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整一个的陆风机组中标价格会维持在 1800 到 2000 块钱的水平,就不会再回到 5 月份的1700的价格水平。从1 到 7 月份的一个陆风机组的中标规模情况可知,排名前三的整机厂是金风、明阳、远景,然后它们的一个市占率达到了52%。


海风情况

讲一下海风机组今年1到7月份招投标的情况,截止到7月末的话,有7.7 GW的平价海风项目公布中标整机商。明阳智能、中国海装、远景能源中标海风规模分列前三,分别为3.1GW、1.5GW、1.0GW。其中明阳的市占率较高,达到了40% 这样的一个水平。

从图上可以看到明中标的海风项目都在广东省。因为他总部就是位于广东省,和广东省政府绑得比较深。基本上 70% 以上的广东省的海风项目的订单都给了明阳。就今年上半年的这个招股标的数据而言,海缆的话,今年截止到 7 月末,一共有5.6GW的项目是完成了招标,有2GW的海缆项目是正在招标。然后我们预计今年还会有 6.2 GW的海缆项目会进行招标。关于下半年的催化点,我们觉得就是从风电行业来看的话,下半年有两个核心催化点。第一个催化点是这个大宗商品价格的往下降。因为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会打开整一个风电产业链的盈利空间。第二个点的话是这个第三季度的一个招投标的情况。刚才也提到了正常情况下的话,运营商是会比较多的。今年上半年去招标,下半年去开工,那今年第二季度的行业招标量是 26 GW左右。那如果第三季度的招标量可以和第二季度季度持平的话,这对于行业来讲的话,就意味着下半年的风电行业的景风电行业的景气度就会比较高。这样子来看的话,就是如果这个 Q3季度的招标量可以达到二十五六个GW的话,那这就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催化点。这些就是我们目前看下来下半年行业的两个可能的催化点。

从零部件厂和整机厂去沟通和了解下来的话,从 8 月以来的话,这个零部件厂和整机厂的排产量全都是比较好的,环比也有一个接近 20% 的提高。那目前看下来的话,我们觉得就是下半年的装机量应该是不用特别的担心,我们觉得今年全年的这个装机仍然可以达到50到 60 的这样的一个水平。在整个风电环节,从 2022 到 2025 的一个装机增速来看,海风环节的这个装机增速是会高于陆风环节,所以我们核心是会推海风环节。


推海风环节的话,我们核心会推海缆环节,推海缆环节有两个主要大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这个海缆它的一个进入壁垒是比较高的。第一方面是海缆企业它需要有码头资源,但码头资源是相对比较稀缺的。第二个方面是这个海缆企业它有比较高的技术门槛。如果你是一个陆缆企业,要转而做海缆的话,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积累。第三个方面,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点是:海缆企业要参与现在市场上的海缆招投标,必须要有历史的海缆产品才能够参与。所以这意味着就是对于高电压等级的海缆而言的话,目前只有这个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这三家有产品投入应用,未来该环节格局将维持寡头竞争。

那第二个点的是海缆环节的单GW价值量会维持稳定,甚至会上升。对于风电环节而言,它的这个单GW的就是重量是往下降的。所以对于其他零部件而言的话,它他们这个单GW的价值量通常是会往下降的。但是对于海缆环节,一方面是海风场的离岸距离会变长,因此海缆的长度需求会变长。另外一方面的话是随着风电场的大型化,高电压等级的海缆的占比也会提高。那综合这两个因素,海缆环节的这个单机版的价值量会维持稳定,甚至会往上涨。那这也是海揽环节相对于其他零部件环节较好的点。


海缆环节里面的话,我们核心推的是东方电缆。

推东方电缆的一个因素主要也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对在市面上所有的电缆企业中的话,东方电缆的海缆质地是比较纯的,它的海缆营业收入占比可以达到一半甚至更高的水平。对于其他的海缆企业,它的海缆营收占比大概就是不到 20%。那第二方面的话就是东方电缆在阳江布局。海缆企业的区位是比较重要的点,企业在什么地方有布局的话,就会更容易去拿到这个地方的订单。

东方电缆的业绩的话就是今年第二季度的话,电缆业绩其实是有点不及预期的。核心原因就是疫情的作用下,它他有一部分海缆业务的营业收入没有确认,或者是它的海缆产品需求延后。所以综合作用下的话,就是第二季度的东方电缆,它的海缆收入是不及预期的。我们预测东方电缆全年仍然维持一个13.5%的盈利,核心就是我们觉得就是第二季度延后确认的营业收入会推到第三和第四季度去确认。那这样的话,对他全年的这个业绩可能不会有特别大的作用。所以我们仍然维持今年 13.5%的这个业绩预测。

我们按照东方电缆30%的历史市占率来看的话,那明年海缆的业绩大概是 16 亿,那总的业绩大概是 20 亿。因为其实它今年的拿的订单是比较多的。下半年的话随着阳江的海缆项目的释放,预计下半年也会拿到比较多的订单。明年东方电缆在海览方面的市占率可以达到 40% 的话,海缆业绩可以提高到 21 亿,明年的总的业绩水平就可以达到 25 亿,那公司的市场空间可以达到 680 亿的水平。


敏感性分析表

这个表是根据各个零部件公司他们在制造成本中原材料占比的情况,做了利润的敏感性分析。从表上看到,对于原材料价格波动敏感性最大的是塔筒环节,其次是铸件环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来看的话,塔筒环节的价格是一个项目谈一个价格,所以它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是可以传导给下游的。


在铸件环节推荐日月股份

对于铸件环节而言,它的价格是一年谈一次的,谈完以后就全年基本上是不会变的。所以对于铸件环节而言的话,年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于他们的敏感性会更大一点。所以我们首要推铸件的龙头日月股份,核心就是短期来看,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释放边际的盈利弹性。长期来看日月股份的产能扩张的也是比较快的,因为其实现在国内对铸件产能管的是比较严格的,就是必须要用老的产能指标才能去置换新的产能。所以对于其他大部分的铸件企业而言的话,他们要上新的铸件产能其实是比较难的,但是日月拿到了比较多的这个产能指标,然后它也有一个比较大的扩产计划。所以这个是我们推日月股份的两个原因。

日月股份今年上半年的这个业绩是一个亿左右。预计它今年第三季度的业绩可以达到1.1亿,第四季度的这个业绩可以达到 1.8亿这样的一个水平。全年业绩可以达到4亿的水平。预计明年随着它的一个产能扩张,然后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下降,它的毛利率提高,我们认为明年它的业绩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估计明年它的业绩可以达到 10 个亿,那给他 35 倍的这样的一个估值水平,日月它的一个市场空间大概是在 350 亿左右。


技术的变革会不会导致零部件企业产能切换过于频繁,然后产能跟不上?然后导致叶片模具的供应紧张,整体装机不行?

今年叶片紧张的核心原因是大型化的特别快,而且加上疫情的影响,下游的量不行,所以叶片厂和模具厂都没有准备好,没有备好货,所以下半年需求起来了,叶片厂的产能就会有一定的跟不上。我们觉得就是对于今年下半年而言的话,叶片模具的这个产能就是会有一部分的制约。但是就是据我们了解,我们跟叶片厂沟通下来,正常情况下,叶片厂的库存周期是在一个月,现在就是7月份,因为下游的需求比较紧,那他们的库存周期是在一周左右,就是特别紧张的地步。对于下半年而言的话,就是叶片产能会有一部分的制约,但是可能不会对装机产生一个比较大的作用。


为什么现在卖方都会把零部件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就是从商业模式上来说,零部件到底比主机好在哪里?但是中报年报一出来之后其实发现零部件并不赚钱,那反而就是其实像有一些主机厂又很赚钱,而主机厂之间的这个差距又很大,所以这个行业到底该怎么去给估值?

看中零部件企业的一个核心原因是因为就是对于国内的整机商,它出口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目前来看,国内的风电市场是占了全球的风电市场 50% 左右。那对于整机商而言,它天然没有一半的市场空间。但是对于零部件企业,产品是除了可以销售给国内企业之外,也是可以卖给国外的企业的。所以的话,就是对于这个零部件企业而言的话,他们的这个市场空间会相对于比较大一点。


主机厂其实也在做一体化,有一些也自己做叶片,然后自己做塔筒,那未来像主机厂的话,它的这个规模和融资能力,营收规模不断地扩大,那零部件到底有没有壁垒呢?

对于整机厂它做一体化这个事情的话,其实是特别早就开始了。就是比如说金风,金风一开始他就是做的一体化,自己做叶片,但是到了后面风电行业在比较低谷的时候,它们成本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金风大概也是在十年前,把这个叶片厂给卖了出去。所以现在它的叶片就是采用外部的方法去做的。整机厂做一体化的核心原因一方面是行业处于比较高景气的时候,它的产能不会被制约。另一方面的话就是它通过做零部件,它能够掌握就是比较关键的零部件技术,在技术方面可能会比较优比较好。我们觉得就是整机企业它不会全部从头到尾的去做零部件,就会像金风一样。零部件外包给相对应的第三方零部件企业去做,这个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模式。


外海风未来几年的装机情况?

欧洲市场在 2025 年之后就是 2025 到 2030 年,它的这个海海风起量会起得特别快。截止到去年整一个欧洲市场,它的这个海风的总装机规模大概是在 30 GW左右。按照他自己给的这样的一个指引的话,到 2025 年他的这个装机规模大概是 50 GW,到 2030 年大概是140 GW。


江苏地方的整改的影响?

目前了解下来,江苏地方的整改会在今年年底会全部的完成。然后江苏的竞配项目的话会在明年启动。我们了解下来的话没有外溢到其他省,只有在江苏省有出台这样的政策情况。

7月份的装机数量是不及预期的,那对整个三季度整体的这个装机你怎么看就是环比大概能增多增加多少?或者从您了解到这些上市公司的出货指引的来看的话,大概能够增加多少呢?

7月份的话仍然是受到疫情的这个作用。所以下游的装机是有一点不及预期的。正常来看的话,8 月份有一些零部件企业和或者一些整机厂环比都有近 20% 的一个增长。那目前来看的话,我们仍然是有维持这个全年 55 到 60 的这样的一个装机预期。

从风电价格来说,我们看到很多降价都比较厉害。所以的话就是您刚推荐的除了海缆跟铸件之外,就是您现在了解到的这些零部件行业里面的话有还有哪一个?

没有那么卷的话,就是主轴承环节,就是因为这个环节都还没有实现国产替代就是国内有能力做的,这些企业相对会比较少。所以这个环节卷的程度可能没有那么高。


海力风电怎么看?

海力风电我这边跟的不是特别多,但核心是这样的,今年它的这个盈利能力就是相对同比较差的一个核心原因是因为它产能它受到限制了,它预期产能大概也就不到 30 万吨。然后所以它总的这个销量受到限制,那它自己也是在有一个比较大的产能扩张。

对于下半年的话他的渗透率公益之下的话可能会有哪些方向会比较受益?

风机企业的话,目前出海走得最好的应该是金风。金风预计的话今年的今年他总的出货是16 GW。然后接下来走得比较好的应该是明阳。明阳预计今年它的海外订单可以达到1GW。这个目前就是整机厂里面出海比较好的两家企业。整机厂出海的核心一个点是因为你要在海外得到贷款的话,必须要有国内的产品在海外的空电厂进行运营,就是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它才会去购买。所以这就是给这个国内的风机企业出海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我想问一下的话就说对于下游电厂的运营商,比如像三峡这种的话,他们的一个投资逻辑,还有未来的一个比如说利用的释放,业绩的增速这些怎么看?

风电运营商他们的一个 IR 大概可以达到 10% 以上的这样的一个水平,它们的 IR 是比较高的。下游业主的IR基本上可以达到 6% 的这样的一个水平。那么对于运营商而言的话,如果他们做风电这个项目的话,他们的这个利润相对而言是比较高的。我觉得就是传统的运营商和现在的运营商相比,优势在于比较大的这种国企或者央企它们在贷款上面,在资金成本。

我们看这个风光都是一体的,就是从这个风电和光伏的这个市值的角度,你怎么看?

其实风电和光伏相比一个核心的区别是在于就是光伏是有一点偏半导体的,就是它的这个成本的迭代是相对而言比较快的,就它可以降本降得比较快。但是风电的核心它本质是一个打铁行业,就是它的这个成本是没法像光伏一样降这么快的,它核心是一个制造业,所以这个我觉得是造成了它们两个市值差距比较大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目前来看风电的话,与历史上有两个较大的改变:一是之前主要是政策端进行推动,补贴,装机就多。但现在处于平价时代,影响因素从政策的波动变成了未来的成长性。二是之前风电产能扩增的意愿不是特别强,随着平价时代的来临,下游的需求起来了,因此扩展的意愿也变强了。

现在海风即将走入平价时代,是不是有点像当年光伏步入平价时代的生命周期,这样的话它是不是处于一个比较好的位置?

是的,预计海风的全面平价应该会在明年的下半年可以达到。现在的这个时间节点会有一点像陆风还没有平价的时候,所以如果平价了之后,它的可能需求量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起量,所以整个行业也会比较关注海风这这一块。估值的话其实要看各个环节。就如说我们说海缆环节,它的估值大概可以到 30 倍。


文章来自#赚美了#,一个专注赛道股投研的平台,www.zhuanmeile.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由网络合法获得,版权归原撰写方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

有话要说

  



微信公众号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