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纪要#【光大电新】青海新能源开发建设方案:配储比例大幅提升;鼓励压缩空气、光热发展
事件:10月12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2022年青海省新能源开发建设方案》:2022年开工新能源项目共5类、38个,规模合计1455.8万千瓦(14.56GW)。
对各类新能源项目,提出了不同的配套调峰措施要求。
【1】第二批大基地项目:合计7GW,配套调峰措施以电化学储能(0.9GW,3.6GWh)为主,光热(0.4GW)、压缩空气(0.1GW,0.4GWh)同样占据一定份额。
仅配置电化学储能的项目:要求功率配比20%;储能时长4小时。在功率配比和储能时长上,较之前的配储要求均有较大的提升(此前一般10~20%的功率配比,1-2小时的储能时长)。
【2】清洁取暖配套新能源项目:合计1GW, 需配套蓄热式电锅炉(6-8小时)。
【3】“揭榜挂帅”新型储能示范项目配套新能源项目:合计4.27GW,主要鼓励压缩空气(0.56GW,2.24GWh)、制氢、高倍率熔盐储能等新型储能的发展。
【4】增量混改新能源项目和普通市场化并网项目:合计2.28GW,按照15%、2小时建设或购买储能设施。
随着电网消纳的日趋紧张,配储成为了国内风光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当前电网的消纳能力,我们判断2023年将会是国内储能发展的大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配储比例的落实情况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2】功率配比和储能时长要求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投资层面,我们看好:
【2】高压级联技术从0到1的发展;
【3】压缩空气、液流、光热、氢、钠电、飞轮、超级电容等各类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