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早间速递】端午假期重要宏观信息一览
重 点 推 荐
宏观 | 端午假期重要宏观信息一览
固收 | 资产荒演化论
金工 | 新能源主题基金有所回暖,小盘风格配置比例有所提升
电子| 下游扩产稳步推进,国产份额持续提升
环保 | 质谱仪行业:高精密、广应用,国产替代预期加速
本日精选

端午假期重要宏观信息一览
从全国数据看,假期期间疫情基本稳定,5月30日-6月4日全国新增确诊+无症状连续6日处于100例以下。上海、北京本土新增阳性病例均连续处于单日30例以下的水平,本轮国内疫情进入扫尾阶段。上海北京等城市均初步开启统筹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的常态化防控。央行6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在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继续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方面重点发力”。央行同时指出近两周多地房地产市场高频数据显示交易的活跃性正在上升,下一步将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央行指出“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的作用,调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演化超预期,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政策稳增长力度不及预期。
本摘要选自报告:2022年6月5日
报告作者:郭磊 S0260516070002;王丹 S0260521040001

2022年5月,信用债短端交易拥挤,部分个券一级投标的倍数非常高,资产荒引发市场关注。我们通过回顾2015-2016年、2018-2020年两轮资产荒的演进过程,为现阶段信用债投资提供借鉴。相比2018-2020年资产荒,目前的收益率水平和波动率都较低,后续利率债波段交易的资本利得可能较难超过信用债的票息优势,信用利差可能保持在低位震荡。展望后续,我们正处于第三轮资产荒后期阶段,但尚未到末期。目前评级利差处于低位、期限利差处于高位,接下来可能出现类似2018-2020年资产荒第三阶段(2019年5月至11月),压缩期限利差的行情走势。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本摘要选自报告:2022年6月5日
报告作者:刘郁 S0260520010001;肖金川 S0260520030002


新能源主题基金有所回暖,小盘风格配置比例有所提升
权益市场展望:从基金配置、宏观经济看权益市场风格、行业走势。从基金配置的视角来看,在当前基金对于成长风格的配置从高位回落的情况下,风格层面关注均衡配置。行业层面,在基金行业抱团趋于发散的阶段,行业间的收益延续性可能相对较弱,当前行业层面关注分散配置;从宏观经济的视角来看,当前宏观经济或将进入PPI同比-CPI同比增速差收窄、社融增速企稳回升的状态。历史上来看,该情形下大盘风格有望占优。综合来看,当前在规模风格方面看好中大盘风格表现,在成长/价值风格方面看好均衡配置,行业层面则看好分散配置。
风险提示:本文仅在合理的假设范围讨论,文中数据均为历史数据,基于模型得到的相关结论并不能完全准确的刻画现实环境以及预测未来。
本摘要选自报告:2022年6月5日
报告作者:李豪 S0260518070001;罗军 S0260511010004;张超 S0260514070002


下游扩产稳步推进,国产份额持续提升
2019年-2021年,受到下游应用需求的驱动以及疫情对行业供需关系的影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经历了一轮高景气周期。2022年,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有望再创新高。并且,未来1-2年的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有望在高位基本保持稳定。在此背景下,产业链公司的增量将更多地来源于市场份额的提升。对于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而言,其驱动力除了行业规模的自然扩张,还包括在国内市场的国产替代。5月,本土晶圆产线招标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行业扩产稳步推进。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在5月的设备中标中表现突出。在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趋稳,份额提升贡献主要增量的逻辑下,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稳步提升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份额,未来成长动能充足。
风险提示:基本面不及预期;融资收紧;供给侧改革出清影响情绪。
本摘要选自报告:2022年6月5日
报告作者:许兴军 S0260514050002;王亮 S0260519060001;耿正 S0260520090002


质谱仪行业:高精密、广应用,国产替代预期加速
质谱仪“科学仪器的皇冠”,技术壁垒高筑,应用领域广泛。原理突破难+技术高精特尖+工程化成为阻碍国产仪器发展的三座大山,而技术力不足带来的品牌力弱更是使得国内质谱仪市场常年被海外龙头垄断,2020年进口依赖度仍高达74%。近年来,国内厂商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从服务和定制化产品切入市场,具备国产替代实力。政策东风渐起,2025年国内质谱仪市场达248亿元,核心技术企业有望突出重围。关注质谱仪自研及产业化能力突出的企业。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高端通用零部件采购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产业化失败的风险等。
本摘要选自报告:2022年6月5日
报告作者:郭鹏 S0260514030003;代川 S0260517080007;许洁 S0260518080004

法律声明: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