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纪要 > 正文内容

【国金电新】中环硅片调价点评

ZML7个月前 (11-01)调研纪要

1、测算实际调价幅度,信号意义更大。中环本次调价较近两个月前的9/8报价调降3-4%,典型产品P型210/182-150μm报价9.73/7.38元(参考隆基10/24报价182-155μm报7.54元),假设以每5μm厚度成本差/价差约1.5分/W进行简单折算,中环本次报价实际比隆基最新报价仅低不到1%,所以我们认为本次中环价格调降更多是一个“信号”属性的事件,而并不代表行业供需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价格博弈拐点临近,降价从硅片开始符合预期。我们此前多次明确预演此轮预期中的降价周期的开启方式:即在当前组件价格下,当组件厂的订单排产增幅无法跟上硅料/硅片供应增幅时,则将触发负反馈过程(不同于去年Q4硅料供给无增加背景下负反馈只能通过降排产触发),并率先由“仍享有超额利润的过剩环节(硅片)”的降价开始体现。考虑到9-11月硅料月度供应量环比增幅预计分别达到20%/10%/10%左右(部分增量来自于爬坡期产能的偏低品质料),组件排产虽保持增加但略低于该增幅,因此上述触发负反馈的条件确实逐渐形成。

3、年内需求存刚性,短期内产业链价格仍有支撑。此前国内需求9月开始拉货启动,反映Q4内需强度/刚性超预期,当前主流硅料企业新签订单价格持稳(爬坡期产能释放的次级料价格有松动),且11月产量签单比例基本过半。我们认为从硅片降价到硅料实质性降价之间,还需经历“硅片降开工”的过程(即令硅料环节感受到累库压力),年内时间所剩无几,留给产业链降价的时间和空间均非常有限。

4、此前我们已多次阐述硅料降价对其他环节盈利变化的影响和逻辑,此处简单重申,按利润转移幅度从高到低排序:1)储能;2)电站开发/EPC;3)组件产业链产能增长慢于硅料的主/辅/耗材(电池片石英砂、胶膜粒子)。

5、板块行情历史多次证明:强基本面背景下的情绪低迷阶段正是布局良机,继续重点看好:储能、一体化龙头alpha硅料、设备、高景气辅材等方向,同时建议关注海外自建产业链主线(设备+自动化/能耗优势制造商+北美本土龙头供应链),以及调整充分的核心辅材龙头(胶膜、玻璃)。

([玫瑰]国金电新 姚遥/宇文甸/李轩宇/张嘉文/胡竞楠/商鸿宇)


硅片降价点评:历史性的一刻,供给释放上游正式进入下行通道,需求旺盛,电池、组件盈利能力讲显著提升【中信建投新能源朱玥】

今日官宣硅片降价,同时我们观测到电池继续供不应求,组件价格仍然坚挺

1、上游正式进入下行通道,由于硅料日渐充沛,虽然价格并没有变化,但充足的硅料供给,已经让硅片开工率上升

2、硅片降价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此前已经多次提示,“电池的盈利未来不仅来自于自身价格提升,更来自于硅片降价”

3、当前组件排产提振,下游需求十分旺盛,但硅片由于硅料供给充足,产能利用率提升,供给释放,此前一些推硅片的认为石英砂卡住硅片生产这个事情并没有发生,也符合我们当时对于石英砂“软约束”的判断。

4、现在目前产业链最紧张的环节是电池重回2020

5、一体化组件公司明显受益,大部分一体化组件公司电池产能充沛,在这次产业链利润转移过程中充分受益,非一体化企业或电池产能较少的公司,出货和盈利空间将再次被挤压

6、预计这次电池在新技术的引领下,红利期将显著超过上一轮2020年166切182的阶段。

7、继续看好钧达为代表的新技术电池;晶澳、天合、隆基等一体化组件龙头

点评:硅料产能释放进入拐点,带来硅片开工率提升,也就是大家看到的硅片价格率先下跌。换言之,石英砂需求明显提升,考虑到不少硅片企业开始加大使用小尺寸坩埚等,导致单GW硅片所需的石英砂明显增加;对于是否硬缺口,市场有一定争议,但对于石英砂此后紧张加剧,市场是没有疑问的,调价改为月度、定价权从外企开始逐步向国内企业转移。至于周末几份超预期光伏财报披露后,走势不佳的原因,主要是近期市场减量博弈明显,机构持仓较多的企业面临资金流出压力,而走好的更多是政策利好的、超跌无机的一些方向,跟基本面关系不大,等市场恢复正常后,大概率还是会反应基本面的变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国金电新】中环硅片调价点评” 的相关文章

国金证券:《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vs《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详细对比

国金证券:《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vs《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详细对比

附:《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vs《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详细对比第一章 总则【陈述】由“为规范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改为“为优化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新增“集中式”】本办法适用于作为公共电源建设及运行的集中式光伏电站管理。  【新增】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包括规划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引导、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确定第三章  确定年度开发建设方案【变更】光伏电站年度开发建设方案,原则上每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由12月末改为6月底】。【变更】取消“向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报送”的说法,下方权限到各省能源局。第五章  电网接入管理 【新增】允许发电企业投资建设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变更-审批周期缩短】项目单位提出接入系统设计报告评审申请后,对于接入系统电压等级为500千伏及以上的项目,电网企业应于40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回复意见(原先全部为60个工作日内)。【变更-审批周期缩短】对于接入系统电压等级为110(66)~220(330)千伏的项目,电网企业应于30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回复意见;对于接入系统电压等级为35千伏及以下的项目,电...

国金证券:德国拟立法加速可再生能源建设,新能源赛道长期景气,持续推荐

国金证券:德国拟立法加速可再生能源建设,新能源赛道长期景气,持续推荐

事件据外媒报道,2月28日德国经济部提出一份待立法草案,拟将100%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提前15年至2035年。为完成此目标,草案提出光伏新增装机从2022年的7GW逐步增加到2028年的20GW,陆风新增装机从2022年的3GW增加至2027年的10GW,海风新增装机从2030年的30GW提升至2045年的70GW。评论德国能源独立信心坚定,全球可再生能源建设将加速:欧洲40%天然气依赖俄罗斯进口,近期俄乌冲突升级,为降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欧洲各国必然会加快新能源的推进速度,摆脱对石油天然气的过度依赖。当下“能源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近期第二批大基地项目也是类似,德国本次草案只是全球各国重视能源独立的一个信号,我们预计各国新能源发展均将进入新的加速阶段。光伏风电:去年12月德国新政府联盟提出过2030年实现80%以上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的目标,本次草案将目标细化,据此计算2021-2025年德国光伏装机CAGR将达到32%,德国光伏市场高增确定性强;随着各国新能源发展加速,预计全球新增光伏风电装机将保持高速增长。氢能与燃料电池: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加速将增加储能...

国信证券 :新材料论坛——碳纳米管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20220309

国信证券 :新材料论坛——碳纳米管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20220309

嘉宾:高工锂电研究所(GGII)资深研究员刘老师高工锂电研究所(GGII)所长于总主持人:国信证券电新首席分析师王蔚祺主要内容:1.回顾2021年锂电池产业链情况2.碳纳米管导电剂行业情况介绍3.2022年产业预测一、回顾2021年锂电池产业链1.正极材料:锂矿供应不足,成本上升,三元材料涨价程度高。2.电解液:六氟磷酸锂供不应求,头部企业(天赐)陆续投产;DMC因为华鲁30万吨投产,价格答复下跌,12月底达到1.3万元/吨。VC因为限电限产放宽,供给上升,价格下跌3-5%,NMP由于上有DBO等材料涨价导致价格持续上涨超100%3.负极:因为冬奥会临近限电限产,供给j紧张。涨价,12月底石墨价格超2.8万元4.锂盐:锂矿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5.隔膜:产能紧张,出现小幅度涨价锂电池结构:铁锂装机占比上升,相比2020提升10pct,接近50%(特斯拉、比亚迪、五菱MINI都使用铁锂,带动装机)。三元比例下降;锰酸锂比例下降,因为涨价后,下游接受程度低,钴酸锂因为数码电池比例上升;因为锂电池成本上升,钠电池商业化快速发展,4680电池也逐步步入商业化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50万辆(+...

国金证券市场热点跟踪220317

国金证券市场热点跟踪220317

【国金市场热点跟踪220317】美联储加息点评【宏观赵伟】3月议息会议声明中,美联储加息25bp,并表示将持续加息、缩表在即。议息声明中,美联储删除了疫情的负面影响,着重强调通胀压力,讨论了俄乌冲突的可能影响。作为季末会议,美联储公布了最新的经济预测(SEP),大幅上调了2022年通胀预期,并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期。利率点阵图中,美联储大幅上修2022-2024年的利率预测,暗示本轮加息周期的幅度或超上轮。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抗通胀为首要任务,淡化经济衰退风险。但鲍威尔的渐进式措辞中透露偏温和的政策立场,使得市场对美国“滞胀”及政策收紧的不利影响的担忧明显缓解,美股上演V型反转,10Y美债利率延续上行。重申观点:尽管市场对加息预期的消化相对充分,未来对缩表预期的进一步消化,可能使得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延续高波动,黄金配置价值凸显。安踏体育销售数据改善时间【纺服杨欣】短期受疫情、高基数影响流水仍将承压,但品牌势头强劲向上,有望在三季度迎来明显改善。一季度增速先升后降,预计整体平稳度过。1)根据渠道调研数据,1-2月以及3月上旬,安踏大货流水分别同增20%/28%,FILA品牌同增1...

国金证券 | 恩捷股份点评:在美投资9.16亿美元建设湿法涂覆膜项目,为全球市占率目标赋能,重点推荐

国金证券 | 恩捷股份点评:在美投资9.16亿美元建设湿法涂覆膜项目,为全球市占率目标赋能,重点推荐

事件:5月5日,公司公告总投资9.16亿美元(约合60.6亿人民币)在俄亥俄州建设10-12亿平隔膜生产线。点评:1、项目基本情况:建设产品为湿法涂覆膜(10-12亿平),设备采用日本制钢所,项目建成总周期预计在15-18个月(建设厂房+设备入场/调试+产能爬坡/客户认证),预计4Q23-1Q24年开始逐步投产。公司目前与LG、松下、北美大客户、C等均在洽谈中,未来会根据客户在美产能规划计划建设美国二期项目。2、单平投资/项目成本:按照规划产能中值11亿平测算,美国项目单平投资额为5.5元/平,较匈牙利项目单平投资成本更低(5.9元/平)。人员成本上,美国项目计划招募1200名员工(一期),其中俄亥俄州支持公司从中国招募100-200人,此外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公司PE等原材料将从美国本地、韩国采购,不涉及25%的额外关税。3、美国锂电增长潜力大,赋能恩捷远期市占率目标。21年,拜登计划将美国新能车渗透率从5%提升至50%(30年),8年实现10倍增长。美国锂电布局目前以汽车厂商合作电池厂商为主,包括福特合资SK规划129GWh产能(25年逐步投产)、通用合资LG规划115+GWh电池(...

5月上半月高频数据要点 & 光伏国际贸易动态更新

5月上半月高频数据要点 & 光伏国际贸易动态更新

1. 5月上半月高频数据要点(1)疫情:海外相对平稳,美国近期反弹值得关注,北美区对BA2.12.1免疫保护偏低;国内形势改善,上海预计6月全面复工,其他地区新增中枢继续回落;货运、航班、私人出行有所改善,公共交通和接触性消费继续走弱;(2) 经济:5月以来,工业生产边际改善,中下游好于上游,但底部回升初始阶段整体尚不如4月;工业需求底部回升出现在4月中下旬,因此5月以来稍好于4月,但改善斜率不高;上海全面复工的6月将是观察本轮疫情过峰后复苏斜率的关键窗口;(3)信用:地方债发行重新提速,6月前后将迎来集中发行;1个月 V.S. 2个月期限票据利率走势明显背离,反映了市场对极度宽松流动性持续时间的预期;#post-content-ad#(4)流动性:继续保持非常宽松,DR007向下偏离政策利率50BP+,类似20年3-5月;流动性预期指标录得0.28,2019年以来的90%分位数,市场几乎一致认为极度宽松的流动性仅仅是阶段性的,6月经济的复苏斜率是重要观察指标;(5)房地产:5月1-16日30城成交同比-51%,4月下旬以来似有企稳迹象;月底会议之后,需求刺激的政策力度和城市能级进一步...

【国金电新 重磅深度】2022年光伏中期策略——全球光伏需求迎盛世,寻找高景气中的高景气

【国金电新 重磅深度】2022年光伏中期策略——全球光伏需求迎盛世,寻找高景气中的高景气

国金电新光伏2022中期策略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行业观点光伏终端需求强度持续超预期,需求曲线定价逻辑至少持续至2023H1。俄乌战争等因素催化化石能源及电力价格持续上涨,驱动2022H1需求曲线上移快于瓶颈环节的硅料供给释放,令产业链价格表现超预期;当前中美欧对新能源的宏观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背景下,预计下半年终端需求及产业链价格维持强势,全年组件产出预计超300GW,2023年预期增速40%以上。主产业链:硅料续享超额利润,一体化组件盈利维稳,辅材格局、逆变器结构变化重于短期盈利波动。预计硅料在2022H2难见20万/吨以下价格,超额利润保持丰厚,中长期虽周期属性突出但龙头优势稳固;一体化组件在硅料供应逐步宽松过程中,预计盈利水平整体维稳,但利润结构或有变化,且各企业产能结构、新品放量进度、采购及库存策略等因素或造成表现分化;玻璃、胶膜普遍受益硅料放量带来的需求增长,重点关注相对较多的新进入者对竞争格局的影响;集中式电站装机反扑将驱动大型逆变器、储能及跟踪支架增速上台阶。硅片环节再审视:盈利变动趋势或同步硅料,核心耗材短缺放大龙头优势。2022H2硅料供应仍偏紧的背景下,硅片环节...

国轩高科:向上布局资源+向下绑定龙头车企,资源和需求红利释放——公司深度研究系列【国金电车】

国轩高科:向上布局资源+向下绑定龙头车企,资源和需求红利释放——公司深度研究系列【国金电车】

国轩高科(002074.SZ)向上布局资源+向下绑定龙头车企,资源和需求红利释放>>投资逻辑资源端布局完善,我们预计公司23年权益碳酸锂自给率有望近60%,充分享受碳酸锂红利。公司目前布局碳酸锂产能:(1)加工产能:国轩科丰2万吨、宜丰国轩和奉新国轩各5万吨。预计22、23年公司碳酸锂当年产量分别达到1万吨(国轩科丰)、3万吨;(2)矿:公司控股宜春白水洞、水南矿段两大项目,预计后续还有增量。(3)自给率:按照公司出货量估算,预计公司23年权益碳酸锂自给率将接近60%,是全球碳酸锂自给率最高的电池厂之一,在碳酸锂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运行下,将深度受益碳酸锂红利。中游材料布局完善,公司积极布局完善产业一体化,目前公司已完成中游正极、负极、隔膜、铜箔等近乎锂电全产业链布局。如携手星源布局隔膜(持股合肥星源27.69%)、携手中冶瑞木布局正极(持股中冶30%股权)等。未来几年产能和装机量迈入加速增长期。预计22年公司电池产能将达到100GWh,25年规划达到300GWh,公司目前已拥有合肥(新站、经开、庐江、肥东)、南京、青岛、唐山、南通、柳州、宜春等十大生产基地,并于2021年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