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调研纪要

#调研纪要#国君电子:看多半导体自主可控

栏目:调研纪要 作者:ZML 时间:2022-10-24 12:17:41
【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推荐点评】举国体制支撑半导体自主可控,“0-1突破”将成重点1、半导体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必要性和持久性强,举国体制将为长久政策抓手。半导体自主可控的紧迫性来自美国制裁,10月7日美国BIS法令出台后,对中国大陆的存储、先进制程、超算等带来经营持续性冲击。半导体自主可控的必要性来自“修昔底德陷阱”,芯片产业如无法缩小差距实现一定程度自主可控,在未来的数字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将难以摆脱底层技术安全问题。半导体自主可控的持久性来自技术壁垒,按照目前的技术差距,我国还需要很长时间......

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推荐点评】举国体制支撑半导体自主可控,“0-1突破”将成重点

1、半导体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必要性和持久性强,举国体制将为长久政策抓手。半导体自主可控的紧迫性来自美国制裁,10月7日美国BIS法令出台后,对中国大陆的存储、先进制程、超算等带来经营持续性冲击。半导体自主可控的必要性来自“修昔底德陷阱”,芯片产业如无法缩小差距实现一定程度自主可控,在未来的数字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将难以摆脱底层技术安全问题。半导体自主可控的持久性来自技术壁垒,按照目前的技术差距,我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追赶海外先进水平。如若本土产业无法短时间形成良好的市场化正反馈,举国体制将成为长久的政策抓手。

2、本土Fab产线、设备、材料在五年制裁过程中进步可圈可点,有差距但也不再是完全空白。从2018年特朗普政府制裁中兴通讯/华为开始,五年的国产化替代,本土厂商进度可圈可点。在Fab端,YMTC、CXMT、SMIC等产线具备一定国际化竞争力,先进工艺产线打通,NAND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化供应体系。在设备端,除光刻机、量测设备等,大部分环节国内设备均由所突破。在材料端,硅片、CMP抛光液/片等材料已经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只是在产能规模和客户覆盖度上需要进一步提升。五年的国产替代已经达成一些初步成果,各环节优秀的龙头公司做出突出贡献;给予优秀的团队和人才更长的时间和更好的资源,半导体自主可控不是天方夜谭。

3、半导体设备材料估值视角将重新偏重“0-1突破”,看重整线的自主可控而非低效率的重复扩张。随着近几年行业CAPEX上行,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营收利润大增,头部企业估值水平逐渐从“PS”向“PE”切换,重复性订单对企业业绩的提升成为估值重点,甚至造成了容易做的环节大家都抢着做(清洗等),难做的环节反而没人做。此次BIS制裁将整线的自主可控提升到重要高度,头部的优质设备企业将承担更多攻坚克难的任务,空白环节的”0-1突破“将带来重要的价值重估。

4、推荐各个环节的头部企业,政策受益、存储占比低、美籍问题小、H线等方向重点推荐。重点推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长川科技芯源微富创精密。重点关注:拓荆科技华海清科万业企业至纯科技新莱应材彤程新材

欢迎联系国君电子团队: 王聪 / 舒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由网络合法获得,版权归原撰写方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

有话要说

  



微信公众号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