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纪要 > 正文内容

【国盛计算机】智能汽车2023展望:机会大于风险

ZML7个月前 (11-11)调研纪要

机会1:新车密集发布+消费复苏,年底汽车销量有望高增。1)随着上海疫情得到控制,全国范围内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宏观经济逐渐回暖。从社零数据来看,今年6月起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就走出了负增长,回到正增长阶段,代表着国内消费逐步走向复苏。2)另一方面,下半年新车密集发布,迎接车市“金九银十”,根据新浪汽车统计,8/9/10月新车上市数量分别高达97/77/59款,显著高于上半年,其中不乏理想、小鹏、岚图等主流智能汽车品牌的新车。二者叠加,年底汽车销量有望重回高增。

机会2:自动驾驶+V2X政策持续加码,智能化渗透率提升势头不改。2022年1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重磅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对试点准入条件、试点车辆上路通行等内容作出详细规定,体现了国家对ADAS发展的重视力度。另一方面,自2016年以来,V2X支持政策持续出台,为车路协同技术路径发展保驾护航,国内V2X示范项目亦是频出,为车路协同落地应用打下范本。我们认为,无论是车端还是路端,智能网联汽车支持政策都持续加码,体现出汽车智能化大势所趋的走势,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外部压制加快自主化共识,国内产业链加速替代。2022年8月26日,英伟达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实施一项新的出口管制要求,将限制向中国和俄罗斯销售用于服务器的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A100和H100。高算力人工智能芯片断供,或将阶段性影响国内自动驾驶的发展进程。但外部压制只会强化自主化共识,国内产业链加速替代。高层定调坚定不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国内企业在先进工艺产能、核心芯片能级、关键设备和基础材料配套支撑能力不断提升,14纳米先进工艺规模实现量产,90纳米光刻机、5纳米刻蚀机、12英寸大硅片、国产CPU、5G芯片等实现突破。

建议关注自动驾驶+V2X领域的投资机会。1)自动驾驶领域,在智能化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大趋势下,以及短期刺激政策加速需求恢复向好,智能汽车产业链将迎来高景气和高增长。推荐关注在英伟达、高通、Mobileye三大主流芯片生态中,具备先发卡位优势,且具备较强软件开发能力及Know-how积累的优质标的:德赛西威中科创达经纬恒润。2)V2X领域,建设交通强国成为国家战略,车路协同迎来千亿市场空间。而ETC作为V2X的初级应用形态、最广泛的车路协同基础设施,有望成为V2X建设的切入口。推荐关注ETC领军金溢科技,有望拔得V2X建设的头筹。公司在高速ETC的领先地位对公司拓展智慧公路和V2X路侧产品有积极帮助,在V2X车路协同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风险提示: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提升速度低于预期;经济下行风险;供应链管理风险。



原文:https://note.youdao.com/ynoteshare/index.html?id=88225c63f7f81fa443a46667f6895c17&type=note&_time=1667786865786



正文

1.消费复苏+新车密集发布,年底汽车销量有望高增

下半年宏观经济回暖,消费走向复苏。今年二季度,国内消费受到客观环境影响,随着影响因素得到控制,宏观经济逐渐回暖。从社零数据来看,今年6月起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就走出了负增长,回到正增长阶段,代表着国内消费逐步走向复苏。

下半年新车密集发布,迎接车市“金九银十”。进入8月以来,车企新车发布逐渐密集,以迎接车市下半年的传统“金九银十”行情。根据新浪汽车统计,8/9/10月新车上市数量分别高达97/77/59款,显著高于上半年。

我们认为,新车密集发布+叠加消费复苏,年底汽车销量有望重回高增。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9月乘用车销量已经大致回到疫情前年初水平。随着C端消费能力的回暖与新车型的发布,年底有望迎来车市行情的热销。

2.自动驾驶+V2X政策持续加码,智能化渗透率提升势头不改

工信部、公安部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国家级政策持续支持ADAS发展。2022年1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对试点准入条件、试点车辆上路通行等内容作出详细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车辆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推进了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管理体系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代表着国家政策对汽车智能化的持续支持。

1)试点准入有哪些条件?

根据征求意见稿,试点城市应当具备支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地方性法规或管理政策、组织协调机制等政策保障条件;具备与申报试点的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设计运行条件和道路交通管理实际相适应的公共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高精度地图等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试点道路的交通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具备良好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基础、省级或市级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平台、汽车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能力、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等安全管理条件。

试点产品应当符合《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等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要求,符合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产品过程保障要求,符合模拟仿真、封闭场地、实际道路、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软件升级、数据记录等测试要求。通过产品过程保障和测试,确保试点产品符合自动驾驶功能产品技术要求和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相关通行规定,保障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过程中的安全性。

2)车辆上路通行有哪些注意事项?

按照《征求意见稿》,试点使用主体应当按规定为试点车辆购买保险、申请办理注册登记;要求符合资格条件的车内安全员处于车辆驾驶座位上,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及周围环境;监测车辆运行状态,加强日常安全管理,确保试点车辆自动驾驶功能只能在限定范围内激活。试点车辆上路通行期间,试点使用主体应当加强车辆运行安全保障,如实记录车辆运行数据信息,并按照有关部门要求提供车辆运行相关信息。在车辆注册登记前,申请试点使用主体变更的,应当按照试点使用主体相关要求补充提交相关材料。

试点车辆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交通事故的,试点城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处理。属于试点车辆一方责任,车辆处于自动驾驶系统未激活状态下的,由车内安全员承担;车辆处于自动驾驶系统激活状态下的,由试点使用主体承担,但有证据证明车内安全员存在过错导致违法行为或者事故发生的除外。试点汽车生产企业、自动驾驶系统开发单位、设备提供方等相关主体对交通事故发生有过错的,承担责任一方可以依法追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

试点使用主体应当对试点车辆上路通行期间收集的数据加强管理,数据存储、传输、处理应当符合汽车数据安全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试点车辆产生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违法违规责任,由车内安全员、试点汽车生产企业、试点使用主体、自动驾驶系统开发单位等相关主体依法承担。

V2X支持政策持续出台,为车路协同技术路径发展保驾护航。2016年,发改委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出台《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车路协同标准规范制定,促进车路协同技术应用推广。之后,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等多个部委密集出台了系列政策,要求促进智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车联网部署,促进车路协同行业发展。2020年2月,发改委、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将智能汽车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并从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督、网络安全等多个维度提出了车联网行业未来发展的战略任务。各项政策的出台和落地为我国车路协同行业制定了清晰的战略定位与完善的成长体系,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V2X示范项目频出,为车路协同落地应用打下范本。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等新基建建设,车路协同是自动驾驶与新基建的交汇点,也是新基建在自动驾驶行业的重要投资。自2016年上海市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以来,上海、杭州、重庆、无锡、北京、武汉等多个地区大力开展示范区建设,上汽集团、中国一汽、长安汽车、百度、美团、京东等具有C-V2X应用场景主营业务的企业也积极参与。

L3加速落地,汽车智能化中期渗透率提升明确:2022年7月5日,深圳颁布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7月5日,深圳人大正式公布《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规定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运用特区立法权,对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从道路测试、准入登记,到使用管理、交通违法及事故处理等进行全链条立法,全力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扫除法律障碍。

2022年8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发展目标:

到2025年,本市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

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具备高度自动驾驶功能(L4级及以上)汽车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


核心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核心装备初步实现自主配套。


大规模、多场景、高等级、多车型应用初具规模,智慧交通生态加速融合。


智慧道路基础设施实现重点区域覆盖,基本满足车路协同、智慧交通、智慧出行应用需求。


规则、标准、监管体系实现突破优化,基本建成系统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体系。


我们认为,无论是车端还是路端,智能网联汽车支持政策都持续加码,体现出汽车智能化大势所趋的走势,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3. 外部压制加快自主化共识,国内产业链加速替代

2022年8月26日,英伟达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实施一项新的出口管制要求,将限制向中国和俄罗斯销售用于服务器的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A100和H100。高算力人工智能芯片断供,或将阶段性影响国内自动驾驶的发展进程。但外部压制只会强化自主化共识,国内产业链加速替代。

高层定调坚定不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2年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2022年9月14日,上海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先进工艺产能、核心芯片能级、关键设备和基础材料配套支撑能力不断提升,14纳米先进工艺规模实现量产,90纳米光刻机、5纳米刻蚀机、12英寸大硅片、国产CPU、5G芯片等实现突破。

4. 建议关注自动驾驶+V2X领域的投资机会

自动驾驶领域,在智能化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大趋势下,以及短期刺激政策加速需求恢复向好,智能汽车产业链将迎来高景气和高增长。推荐关注在英伟达、高通、Mobileye三大主流芯片生态中,具备先发卡位优势,且具备较强软件开发能力及Know-how积累的优质标的:

德赛西威:1)深耕英伟达生态,基于英伟达芯片的高端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量产时间领先全球;2)基于英伟达的芯片,积累了丰富底层软件开发平台和开发能力;3)广泛的客户基础;4)智驾订单饱满助业务规模快速提升。


经纬恒润:1)ADAS渗透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2)ADAS销冠Mobileye中国区紧密的合作伙伴,合作基础良好;3)以研发服务创业,具备深厚的汽车软件研发KnowHow;4)疫情等短期因素不改长期发展节奏。


中科创达:1)卡位高通生态,与高通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2)公司具备强软件开发能力,后续高通生态拓展中具备强先发优势;3)业务模式升级,未来基于高通芯片平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成功推出,公司有望实现向自动驾驶产品+技术提供商转型;4)业绩稳健。


V2X领域,建设交通强国成为国家战略,车路协同迎来千亿市场空间。而ETC作为V2X的初级应用形态、最广泛的车路协同基础设施,有望成为V2X建设的切入口。推荐关注ETC领军金溢科技,有望拔得V2X建设的头筹。公司在高速ETC的领先地位对公司拓展智慧公路和V2X路侧产品有积极帮助,在V2X车路协同领域具备先发优势。目前,公司与北汽、一汽、重汽、东风、奇瑞、宇通客车、陕西重汽、长城华冠等建立合作关系。

风险提示: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提升速度低于预期;经济下行风险;供应链管理风险。


文章来自#赚美了#,一个专注高成长股投研的平台,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国盛计算机】智能汽车2023展望:机会大于风险” 的相关文章

军工专题

军工专题

长江军工-电话会议纪要20210822军工行业分析研究框架:https://www.zhuanmeile.com/yanjiukuangjia/jun-gong-xing-ye-yan-jiu-kuang-jia-jgq.html军工研报:【长江军工】随笔!“买机弹、配两端”的底层逻辑.pdf【国盛军工】持续强烈推荐:紫光国微、抚顺特钢.pdf【国盛军工】-以航发产业链2021H1为例,验证军工高景气度.pdf【国盛军工】强CALL军工,高景气高增长调整是加仓良机.pdf【德邦策略知行吴开达团队】A股核心军工产业链.思维导图.pdf【国盛军工】国防军工深度:科技立国、军事强国的战略性产业,高景气高确定性溢价凸显.pdf广发中证军工ETF投资价值分析.pdf军工路演电话录音:海通证券8月6日军工持仓分析.mp38月24日天风军工.mp38月17日 兴业全球军工.mp3...

安信证券:把握时代主线,决胜景气中小盘

安信证券:把握时代主线,决胜景气中小盘

2022年A股核心关键词:碳中和、制造业、中小盘 当前时代背景:人口大变局、能源大转型与制造大升级 2022年A股核心关键词:碳中和、制造业、中小盘。 宁组合拓展深化:储能及电网、军工、消费电子等。 茅指数好于2021,但预计表现中规中矩。 A股盈利下行周期优先高景气,次选高ROE。围绕“高景气赛道持续扩张”、“困境反转”与“产业迭代新兴赛道”。 行业重点关注:智能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消费电子、军工、食饮、农林牧渔等。 风险提示:经济不及预期,疫情超预期。把握时代主线,决胜景气中小盘.pdf...

安信证券:台积电为何力捧?智能汽车全产业链机会解读

安信证券:台积电为何力捧?智能汽车全产业链机会解读

主讲人:汽车首席 邵将;计算机首席 吕伟;新能源首席 邓永康;电子首席 方竞;通信首席 马天诣主持人:CES 2022有诸多智能车和激光雷达的创新,我们本周也组织了激光雷达的配套江浙沪联合调研,有不少投资者参与。目前,不少智能汽车板块的上市公司开始公布业绩预告,业绩高成长。上周的台积电格外强调汽车产业链,他们认为其是未来几年增长的核心动力,也再度印证了我们预测的智能车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一、汽车首席 邵将2022年长短周期共振开启,电动智能黄金时代已来。1. 依据民生汽车投资时钟定位,乐观及中性假设下2022Q3有望开启新一轮行业复苏期:当前处于汽车行业滞涨期的秋季,秋季行业的投资逻辑主要是补涨滞涨,行业预期芯片正常化对渠道库存的回补并非是中期逻辑,仅仅是2019年四季度以来的本轮汽车周期末期的库存回补。根据我们此前外发的《2022年民生汽车投资时钟展望——汽车行业2022投资策略系列一(周期定位篇)》,乐观(2022年行业增速8%)及中性(2022年行业增速3%)假设下,2022H2汽车行业将开启新一轮复苏。2. 基于朱格拉周期视角,零部件板块有望开启十年长牛:行业上一轮朱格拉周期的...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20119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20119

天风总量20220119.mp3 讲透系列7舍得.mp3 智能汽车系列之十二:新能源电机前瞻趋势探讨20220118.mp3 碳碳热场_平台型新材料赛道,第二曲线推升成长性.mp3 东吴电新_工控&电网2022年度策略_20220118.mp3 消费预期差系列一:稳增长,低估值,成本改善,提价20220118.mp3...

国盛证券 | 紫光国微: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6%~160%,超市场预期

国盛证券 | 紫光国微: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6%~160%,超市场预期

紫光国微: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6%~160%,超市场预期事件:1)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9.00~21.00亿元,同比+136%~160%),扣非归母净利润(17.00~19.00亿元,同比+144%~173%)。单季度来看, 2021Q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43~6.43亿元,同比+263%~427%,环比-24%~+10%),扣非归母净利润(3.41~5.41亿元,同比+377%~656%,环比-39%~-3%)。2)根据公司公告,紫光集团已收到北京一中院《民事裁定书》,裁定批准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重整计划,并终止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重整程序。一方面,在国微电子贡献上市公司主要业绩的情况下,2021Q4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反映了特种集成电路的高景气度,而国微电子作为国内特种芯片的核心卡位企业,其业绩表现也进一步验证了军工产业的高景气度;此外主营智能安全芯片的同芯微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主营通用FPGA的紫光同创实现扭亏为盈。另一方面,紫光集团重整进程持续推进,目前已经通过法院裁定批准,未来国有资本入驻将有利于紫...

中泰证券:车载显示专家交流纪要

中泰证券:车载显示专家交流纪要

【中泰家电】车载显示专家交流纪要时间:2022.2.7【车用投影】#应用场景&市场概览#家用投影、车用投影哪个市场的前景更大?消费级增长了5年以上,车用去年可能是元年,其实都属于CAGR超过20%的非常好的市场,只是发展顺序上有先后,但最后容量可能是差不多的。车用投影的应用场景包括哪些?大灯:已经落地。比如投影车灯,奔驰已经在用了。另外特斯拉modely也展出了dlp车灯投影的方案,可以在墙上投影等。HUD:传统是W-HUD,现在在做ARhud,要做到图像和真实场景的融合。液晶的在分辨率、亮度、可靠性都没有dlp投影稳定。迎宾灯:可以在地面上投影一些画面,比如欢迎的文字、图画等。车内:①透明件:挡风玻璃、后车窗(可以投影一些变道信息等提醒后车)、天幕等等。这块是不可能用led屏幕的,因为必须透明,所以只能去做投影。②不透明件:中控平台、座椅靠背等投影。上述车载投影现在基本是选配,哪些有可能演变成必选?其实上述说的那些投影场景,车厂都是愿意去尝试的。现在车厂其实说不清他到底要哪个,哪一个会爆,所以都在尝试;我们能感受到的是近1-2年车厂的尝试热情明显增加。原因:①5年以前,大家对...

远川:新能源车线下研讨会

远川:新能源车线下研讨会

本期远川“迎风国潮”活动探讨了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现状,到场嘉宾包括42号车库创始人大吉和悠跑科技底盘专家陈文越,以及来自于整车、电机、芯片、晶圆厂等公司的数十位专家。在研讨会上,各位嘉宾畅所欲言,就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下为会议纪要:主持人:感谢各位参加“迎风国潮”系列的研讨会,就像我们在海报里面宣传的,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韵脚,时代韵脚最强的影响便是中国产业的崛起。这一期我们聚焦在新能源车领域。今天的嘉宾主要有四位,希望大家进行多角度的探索,但是也不要陷入自己的信息茧房当中。因此,我们根据市面上的研究报告以及与产业专家的交流,为大家准备了提纲,包括未来几年比较重要的一些事情,比如如何判断爆款和零部件智能化等等这些大的方向判断,大家可以围绕提纲进行讨论。今天的活动时间大概是3个小时。首先我们邀请几位嘉宾做一些主题的定向分析和交流。分享完后大家可以自由提问。话不多说,我们首先邀请第一位嘉宾。嘉宾1:感谢远川组织了这次活动。这也是第一次来参加远川的活动。我事先也看到提纲,作为纯智能电动车的媒体,我们主要做产业的深度报道,以及一些私域流量。在我们的用户社群里面,大概会有10万人...

国盛证券:总量-两会投资机会展望电话会20220305

国盛证券:总量-两会投资机会展望电话会20220305

【国盛宏观熊园团队】核心结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手段很务实,就是继续“放水、放地产、放基建”;继续提示,不要低估国家全力稳增长的决心与力度,短期内经济将趋于筑底回升,二季度经济动能大概率强于一季度,仍要高度重视稳增长链条的投资机会。1、这是一次“直面困难、坚定信心、必须爬坡过坎”的会议,也是一次督促各方“努力作为、好好干活”的会议,还是一次纠偏“一刀切、层层加码”、强化政策落地的会议,指向的是当前刺激政策已经出台了不少,但稳增长效果并未显现,本质上因为很多政策目标通常是“既要又要还要”,背后均有各种硬约束。2、三大关键目标:>GDP目标5.5%左右,属于预期的上限,指向稳增长仍是硬要求、各类政策也会持续加码;>赤字率降至2.8%左右,属于预期的下限,但考虑近2万亿结转结余,实际支出是增加的;>新增专项债规模3.65万亿,持平预期也持平去年,但节奏明显前置,也会扩大投资范围。3、政策总基调延续“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跨周期和逆周期相结合;做好六稳六保”等,其中,稳增长是硬要求,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新增“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