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纪要 > 正文内容

黑天鹅冲击!

ZML1年前 (2022-06-08)调研纪要
今天市场整体波动比较大,早盘一度强势上涨,10点半左右快速回落,午后又大幅拉升,整个行情跌宕起伏。

今天对市场影响最大的电池龙头,早盘有传闻电池龙头二季度可能低于预期,电池龙头出现大幅调整,下午又有传闻电池龙头中报业绩正常,电池龙头又大幅拉升。

临近中报,业绩对gu价的影响开始加大,最近这一个月整个成长板块出现了无差别的修复行情,大部分龙头公司都有30-50cm的涨幅。

随着临近中报披露,市场对业绩会更加敏感,业绩不及预期的黑天鹅事件可能会时有发生,板块和个股的波动可能会明显加剧,大家要做好应对大幅波动的心理准备。

具体到电池龙头,中报盈利情况应该比一季度好一些,但是上游碳酸锂价格依然非常高,大幅修复的可能性不大。

今天市场表现比较好的主要是医药,互联网和周期领域的煤炭石油,基本也都是小研之前反复提及的方向。

医药
医药板块是一个普涨行情,CXO创新药医疗服务三个方向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修复。医药板块业绩增速最快的还是CXO方向,小研之前也多次讲过,CXO整体业绩增速是没有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国ji关系。目前来看关系有所缓和,CXO板块跟随成长板块一起修复。下面是客观事实,CXO龙头是药明康德药明生物

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主要跟随可选消费修复,医疗服务也属于成长性比较强的方向,前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ZC变动和疫情影响,目前这两个影响因素都有明显好转,ZC基本不会有大的变化,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医疗服务龙头未来依然有望保持比较快的业绩增长。

下面是客观事实,眼科龙头是爱尔眼科,牙科龙头是通策医疗和港股,肿瘤医院龙头是海吉亚医疗

创新药
创新药板块基本见底,5月28日小研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跌到底了,持续买入》来论述创新板块的逻辑,当时基本位于历史最低水平。

创新药的逻辑非常简单,过去几年因为创新药太赚钱,一大推资本涌入这个行业,导致这个行业出现供给过剩,竞争加剧的局面,创新药价格大幅走低,像PD-1这种超级大单品被迫持续降价销售。

未来几年,随着行业利润减少,资本逐步退出,创新药融资难度加大,整个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有序,中小创新药企业逐步退出,龙头药企有望享受更高的市占率和更好的盈利能力。下面是客观事实,创新药板块龙头是恒瑞,百济和信达。
下面为历史文章

互联网
互联网板块逻辑也比较简单,之前反复讲了,和创新药差不多,也是行业格局改善,龙头公司开始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有望回升,龙头是TX,mt和ks,也可借助恒生科技ETF(513180)

随着中报业绩临近,最近逐步开始有公司披露中报业绩,小研会在星辰投研梳理一些业绩超预期的公司,欢迎大家积极关注星辰投研。

下图为今早分享的公司。

总结:临近中报,业绩对公司的影响会加大,公司波动也会加大,后期重点关注业绩情况,积极布局业绩超预期的公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黑天鹅冲击!” 的相关文章

上海辅助生殖行业政策点评20210822

上海辅助生殖行业政策点评20210822

【医药】上海辅助生殖行业政策点评.pdf...

生长激素,持续成长20210905

生长激素,持续成长20210905

【国金医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持续成长(联系人:袁维,赵博宇) 当前观点: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疗效确切应用广泛,国内市场格局清晰。随着头部公司剂型升级拓展中高端市场以及渠道下沉推动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生长激素行业仍具备广阔的成长空间。我们看好生长激素的优异成长属性和后疫情时代的恢复机会,高增长、现金流好、估值性价比高,同时作为特色消费性生物药品种,生长激素面临的政策扰动风险小,值得重点把握。 推荐组合:持续推荐细分品类的龙头公司,长春高新、安科生物等。  附:生长激素行业深度有道云笔记短期情绪波动不改长期价值,坚定看好赛道长期配置价值有道云笔记集采可能持续降低,持续看好高成长价值有道云笔记...

恒瑞医药2021Q3业绩交流纪要20211025

恒瑞医药2021Q3业绩交流纪要20211025

业绩概览2021年Q3恒瑞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4.84%;净利润15.39亿元,同比下滑3.57%;扣非净利润15.02亿元,同比下滑4.87%。恒瑞的研发投入仍然不断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投入41.41亿元,同增23.8%,占营收20.5%。销售情况1、3季报麻药的增速更快一些,造影和肿瘤药持平,其他增速要快一些2、创新药占比40%仿制药占比60%,仿制药占比同比下滑,创新药的增速比仿制药更高;PD-1单3季度的量在增长,但是降价幅度特别大,放量速度短时间内赶不上降价速度。三季报当中也有股权激励的计提,提了一个多亿。如果完不成,前三季度的计提全部充回。3、管理费用下降的原因:收入承压,就提出来精兵简政,资源整合,增绩提效,人事调整在3季报开始,这块会带来人力资源的节约,会在4季度开始反应,明年会反应的更多,3季报其实已经在降了。4、3季报有1个多亿的股权激励费用;如果4季度股权激励费用完不成的话,就把前3季度的计提费用冲回。5、3季报员工:3季报人数比中报人数在减少,具体数据还没有;6、第五批集采:新疆和天津已经在9月就执行了,其他地方在9月底已经按照集采降价在发...

爱尔眼科交流纪要20211105

爱尔眼科交流纪要20211105

IR:李金洲 今年公司实施了大规模股权激励,Q3 计提了 7200 万股权激励费用,扣除后扣非也是正增长。 Q3 去年基数非常高,另外去年高考延期到 7 月,所以去年是历史最高的基数。今年同时也 有疫情反复。公司需要配合当地政府做疫情管控,很多近视手术可以延迟的。受疫情影响的 7 个省份今年 Q3 利润下滑 30%,其他没有收到疫情影响的省份利润增长了 10%左右。此外大家关心公司前十大医院历年的收入利润,也关系其他医院的情况,普通医院这块。公 司做了一个相关统计:上市公司体系内,国内医疗机构(医院+诊所)。这次统计是 2016-2020 年的数据,开业后第三年的增速分析。医院平均利润增速前 5 年非常高,第四年 170%利润, 第五年 220%,第六年 80%,6-11 年都是高增速。前 11 年每年 75%的算数平均利润增速,11 年后趋于平缓,达到 15-20%之间。Q&A: 1.近几年公司开了专病门诊,公司出于什么规划和考虑? 一方面提升患者的诊疗体验,公司开了 5 大专病门诊。2. 未来 5 年维度,公司分级诊疗的布局规划? 5 年后规划会更加完善,公司第一家医院 2...

【国金医药】关于PD-1你不得不知道的五件事

【国金医药】关于PD-1你不得不知道的五件事

【基本结论】1. PD-1/PD-L1是热门靶点,目前已有8个PD-1产品和2个PD-L1产品在中国上市。2. 国产四大PD-1产品在2020年销售额接近百亿,预计2021年会继续增长。3. 国产四大PD-1上轮医保谈判降价60-80%,我们预计2021年医保谈判降价幅度为10-20%,医保政策趋势边际回暖。4. 国产PD-1争相布局患者人数较多的大适应症,预计1-2年内会覆盖5大瘤种的一线适应症。5. 国产PD-1适应症管线深厚,预计未来3-5年持续会有新适应症获批上市,进一步扩展PD-1市场潜力。【推荐关注】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康方生物【正文】1. PD-1/PD-L1竞争格局 PD-1/PD-L1是国内热门靶点,目前在中国进入临床阶段的PD-1/PD-L1药品及候选药品有70个。其中,PD-1相对来说更受企业青睐,目前临床阶段的PD-1有41个,PD-L1有29个, 且PD-1处于研发后期的产品数多于PD-L1。Fig 1. 国内临床各阶段PD-1/PD-L1产品数量(Source: Insight)自2018年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在中国相继获批上市以来,目前国内...

兴业证券2022年度投资策略系列报告:医药行业-2022年度投资策略报告:创新升级,未来已来

兴业证券2022年度投资策略系列报告:医药行业-2022年度投资策略报告:创新升级,未来已来

  迎接新医改下的挑战与机遇,把握升级创新的发展脉络。供给端改革政策持续推进,逐渐规范化、常态化、系统化;新冠疫情影响边际缩小,立足主业寻找2022年投资主线。  创新药:差异化、国际化拉开序幕,新兴技术领域百花绽放。1)创新药加速转型、生长,资本、政策、市场共同助力;2)以国产PD-1为例:借助医保放量同时纷纷出海,寻求ex-China地区合作;3)对于评价药企的“国际化”能力,主要需要通过四个维度:跨国BD合作能力、自主研发产品开展海外临床试验、自主研发产品License-out、自主研发产品在海外展开销售。4)中国药企需要积极探索特色国际化之路;5)在差异化、国际化的药物研发浪潮中,新兴技术是药企展现自身差异化特色、形成研发平台优势的重要因素;6)国产创新药品种丰富,板块景气度逐渐提升。  生物药:面临政策与技术的新变局,着眼未来布局当下。1)政策端:控费降价压力已传导至生物药,合理预期范围与幅度;2)技术端:新冠疫苗研发推动行业技术快速发展、成熟;3)关注疫苗行业新变局,展望未来发展新格局。  卖水人高光赛道依旧,CRO、CDMO维持高光。近年来,CXO赛道表现出其优秀的成长性...

【中泰医药】DRG/DIP新政解读电话会纪要-20211128

【中泰医药】DRG/DIP新政解读电话会纪要-20211128

联系人:中泰医药祝嘉琦/孙宇瑶 15026629852专家不代表中泰医药团队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请勿外传。嘉宾:金总,前任上海市卫生局规划财务处副处长 1、专家对《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政策解读出台背景:2019年5月确定了30个DRGs试点城市,象征着从国家层面的医保支付改革正式开始,20年试点城市模拟运行,21年DRGs实际运用。DIP 20年10月选定71个试点城市,猜测是由于DRG全国很难实施,所以又出台了DIP,因为DIP相对对于信息化的要求较为简单。试点城市进度不一,主要是由于DRG/DIP对信息化、编码技术、病例质量要求很高,很多地方还不具备执行条件;同时存在逆向选择、推诿病人的挑战。内容解读:三年行动计划是对之前的衔接和延续,十四五规划已经提出2025年之前DRG占比70%,这次强调加快进度,统筹地区、医疗机构、病种分组、医保基金四个方面全面覆盖,区别于之前的政策最大的不同是落实到了医疗机构;这几个指标要求很硬,难以忽悠,没有周旋的空间,比较实在。在机制设计上,1)突出病种、权重、系数这几个核心因素,分组是关键,定价是核心,系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