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计算机】上海市印发汽车发展实施方案:25年L2、L3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超前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路网设施
9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在推动自动驾驶产业上迈出重要一步。《方案》明确了上海市未来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目标:25年L2和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方案》明确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到2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本市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具备高度自动驾驶功能(L4级及以上)汽车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核心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核心装备初步实现自主配套。大规模、多场景、高等级、多车型应用初具规模,智慧交通生态加速融合。智慧道路基础设施实现重点区域覆盖,基本满足车路协同、智慧交通、智慧出行应用需求。规则、标准、监管体系实现突破优化,基本建成系统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体系。
重点任务:
1.技术突破:聚焦车规级芯片、人工智能算法、激光雷达、车载操作系统、智能计算平台、线控执行系统等关键领域,组织实施一批攻关工程。推动5G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多源融合感知、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交通系统时空数字孪生等共性交叉技术方案落地,实现“车-路-网-云-图”一体的自动驾驶融合感知与规划控制。构建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重点研发虚拟仿真、硬件在环仿真、实车道路测试等技术和验证工具,完善网络及数据安全、软件升级等测试和评价技术。
2.抢抓新终端布局:培育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快推进车路协同技术赋能自动驾驶落地应用。探索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推动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量产,支持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应用落地。加快培育融合生态的智能座舱终端。支持打造集生活、办公、社交、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座舱终端,提升“一芯、一云、多屏”集成度。加速开发万物互联的智能通信终端。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低时延、高可靠、高带宽应用需求,开发车载智能通信终端,扩大终端应用规模。鼓励在特定区域、特定场景行驶汽车预装智能通信终端。
3.夯实新基建配套,超前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路网设施:实施智能化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支持现有开放测试区域加快推进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识、交通管理及信息发布系统智能化升级,开展智能路侧设备规模化、标准化建设试点,鼓励建设多功能杆。加快5G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建设落地,构建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探索完善车用高精度时空服务体系。支持具备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的企业在政府部门开放的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范围内开展高精度地图业务,探索地图众包等新型模式。
此外还对如何推动汽车产业链发展生态、L4自动驾驶、完善智能驾驶法律法规等方面落地提出了具体落地举措。
上海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具备先发优势,有望成为城市标杆,将拉动全国智能汽车快速发展。我们认为,此次上海市政府的《方案》是继深圳人大常委通过《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后,国内又一座大型城市在推动自动驾驶产业上迈出的重要一步。2021全年,上海市汽车产量283.32万辆,占全国汽车生产总量的10.68%。仅次于广东省,是全国第二大汽车生产中心。新能源汽车产量63.2万辆(同比增长160%)。截至2022年1月,上海已累计开放615条1289.83公里测试道路,开放道路里程居全国第一,累计为25家企业发放了325张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牌照,企业数和牌照数均居全国第一。
软件和硬件并重,智慧的车和智慧的路充分协同。我们可以看到此次《通知》意在拉动汽车全产业链发展,对车规级芯片、智能计算平台等关键硬件和汽车操作系统、高精度地图等软件都进行全面推动。同时多次指出了要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管是道路改造路侧单元建设还是网络卫星互联网建设等,上海市已经对于全域交通智慧化做了设想。总体来看,上海作为我国汽车重镇,示范效应明显,同时此次明确智能网联汽车25年70%的生产比例目标将拉动全国智能汽车快速发展。
建议关注:
智慧的路:金溢科技
车云一体:商汤集团
《通知》 全文链接: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20905/a6882b588ee14f1683d7b6873e668732.html
海通计算机团队
郑宏达/杨林/洪琳/于成龙/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