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纪要#华阳集团调研纪要20230109
音频放在“赚美了公众号”,需要请移步收听。
讲到这个电子外后视镜,实际上我们不得不先说一下这个内后视镜,那么华阳呢也是在2016年的时候呢,在美国的CS展上看到了这个后视镜的这个行业的鼻祖----美国的静态,它做了这个这个流媒体内后视镜这样的产品,华阳看到了CS展上这样产品以后,第一时间做出了这个demo。公司第一时间从预研到量产,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16年开始做预研,然后17年就量产。这款产品一直到目前出货量达到了五六十万台。
在2017年我们在做电子内后视镜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个东西可以用来做电子外后视镜。相关法规当时已经在海外在讨论了,所以说呢海外是一定会通过的。然后国内也会跟随通过,今年2022年的话呢就就通过了这个这个法规了。
目前外后视镜前端的产品它的方向是完全不一样的。华阳通过这几年的这个努力做出来的产品的这个质量相对来讲还是不错的。0公里不良小于10个PPM,现场生产现场的不良小于100个ppm,12个月的故障率小于300个ppm。
简单讲一下这个外后视镜产品有什么好处吧。一是使用CMS,风阻系数降低了0.01,运输的商用车来估算,相当于一年可以节省油费大概7000块钱。二是HRD摄像头毫米级别精度,带有微光夜视,可以对大灯做到光线抑制,带有去除雨雾算法。三是延迟业界最低,目前公司CMS的第一代的产品延时大概是30毫秒(相当于一米的距离,相当安全),属于业内最优秀最先进的,而国标要求为200毫秒,第二代产品由于功能增加延时达到80毫秒(相当于2米左右的距离)。四是显示灵活度高,200万像素的摄像头在显示的过程当中,只显示1920×720这个区域中间的一小部分,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要和信号的输入,不需要机械结构,也不需要电子结构,可以直接通过软件的调节,把其他周边地方显示出来就行,包括缩放、放大等这些功能。
问答:
Q:关于产业链的,国外法规落地比咱们国家要早嘛,那像国外的话,很多它的主控芯片控制器里面的芯片的话都选用那个fpga制作的,国内的情况如何,您接触到的国内的这个厂商,包括像华阳,您觉得比较好的那个主控新的方案是什么?
A:这个芯片其实很简单,所以一般的芯片就差不多就够了,摄像头其实也不难,像华阳自己做的200万像素的摄像头,华阳的摄像头在这一块的表现是非常好的,因为当时跟长城在在供电子内后视镜的时候是做过横向对比的,发现华阳的摄像头做的是要比海外的摄像头的供应商做的要好,包括稳定性,EMC的干扰,还有散热啊等等。
摄像头其实很简单也不是很难,然后摄像头一般都是200万像素,Foa的话一般都可以做到大概水平70度,或者60度垂直40度
芯片的话就更简单。
Q:镜头那个东西的,是不是镜头这边份额还比较高一点,
A:现在市场本来就不是很多,所以您说谁氛围高我们也不太清楚,因为我们至少我们的摄像头都是自己自己做的,从那时开始。
因为华阳集团本身就有参股新华,从做那个激光头开始的,所以认识的话新华那边有做,然后摄像头的话我们华阳数码特有做总成,但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讲好像都不是不是太大的问题。
Q:我们接下来是能够先看到商用车的落地呢,还是乘用车的落地会比较快一些?商用车场景更加特殊一点,商用车单车价值量会不会更高一些?
A:商用车和乘用车来讲的话,商用车的单车的价值量应该会更高一点,因为商用车它要求的这个屏可能会更大。对,你屏一般要求更大一点,但是摄像头的话要看具体的这个情况,有可能要两边各两个摄像头,因为它有那种一类镜二类镜和三类镜,它那个会大很多的。
Q:那就是刚才说的这个落地节奏上面呢是商用车和乘用车之间,哪个我们可能先看到。
A:乘用车会更先看到,
Q:乘用车接下来能在哪些车型上用,明年可能有多少款车,有有这样的这个预期吧。
A:目前的话因为这种产品相对来讲比较新,然后有一些车厂的话签保密协议,所以我们只能说拿了拿了传统车厂的项目,然后新势力的话可能做好了会转量产
Q:然后我想问就是你刚才也说啊这个行业其实刚刚开始啊就是特别蓝海,我想问一下就是国内有还你还看得上的这种同行吗
A:国内来讲的话,实际上我们看的比较多的可能就是东莞远丰啊,因为他一直以来在做电子内后视镜,他们是走这个精品,他一直在做一些电子类后视镜的后装产品,最大的客户就是就是上汽通用的后装业务,比如凯迪拉克啊,还有别克啊等等这些的后装产品。前装的话是因为只有顶配才有,是美国静态的非常贵,低配的这些后装产品一般都是远丰的,在他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在长城这个电子后视镜这一块跟我们做了一些正面竞争,所以他们一直在研究类似电子外后视镜的一些产品。
Q:我想请黄宇总再详细分享一下我们的竞争优势,特别是能否详细的说一下我们的专利的壁垒,相较于外资供应商来说,目前是什么样的水平?
第二个问题的话呢就是想请教一下也就是摄像头屏幕和控制器大概的分别单价质量是多少,然后相比于现在的外后视镜的成本来说大概是会贵还是便宜多少
A:现在的话它的售价还是有很大弹性的,大概从2500,最高到4000,比如说商用车等等。因为有功能安全的要求,所以说在这一块还是有一定的这个价格的成本在里面。(目前华阳产品价格约3000,等于再造一个华阳)
Q:想了解一下2022年12月初签订的项目都是具体在和谁合作呢?
A:我刚才已经说了,因为签这个保密协议这些都是新的东西,所以说可能不方便透露。
Q:好的,那可以透露一下其他的比如说进度如何或者什么时候能出货吗?
A:理论上现在开始做量产开发10个月左右,或者是看看明年或者下半年。要具体要还还是要看车场的这个新车的进度吧。
Q:那么是前装还是后装呢?
A:前装前装前装我们不做后装。
Q:领导好,我请教请教问题,咱们摄像头因为毕竟是电子器件嘛,我不确定它在可能千分之1或者万分之1的概率下,如果出现临时的故障的话,这个毕竟是个比较重要的安全件,一般我们会采用什么应对措施嘛来来解决这个后视镜无法显示的问题。
A:这个的话在标准里面有显示有显示有显示它会提醒,提醒完了以后就ok了。
Q:我不是很明白提提醒是啥意思。
A:怎么讲呢?也说首先我只要是电子的东西就一定会坏了,那从功能安全的角度来讲的话,你可以坏,但不能因为你的功能丧失,而使得车内的人员或者是行人的生命安全受到这个伤害。
所以说呢一般情况下出现问题的话呢,他会第一时间提醒,一旦提醒提醒了以后,驾驶员知道了以后,那么他就可能会开双闪,然后减速,然后慢慢的停靠在路边,然后车停下来以后,那就相当于进入到了安全状态,这汽车功能安全里面要求了,所以说呢坏了就提醒就行了,提醒完了以后让他不要再开了,然后等待这个重启,只要进入安全状态就可以了所以说呢在坏,其实这个事儿不是很重要,重要的谁能够让它很很少的这种降低它的故障率,这个质量问题。
功能安全讲的安全的这个生命安全的问题,而那个我们最努力的要做的是要解决它的质量,提高它的质量。就我自己车上装了我们自己的摄像头,用了大概七八年五六年的样子,好像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个丢失的问题。
当然我们在软件的这个过程当中呢,我再讲一下,就在我们的软件的过程当中,因为有公共安全嘛,首先如果说它故障了以后,我们会在软件的一些进程里面会做一些重启,快速的这个重启,如果重启车还是不行的话,然后再提醒,提醒完了以后,驾驶员就把车停到路边,进入安全状态。
Q:然后下面问题是咱们CMS的单车价值量多少呢?公司现在呢是产品毛利是多少呢?谢谢。
目前来讲的话,我们大概价格从2500多到4000这样子,也包括商用车和乘用车,然后毛利这一块应该还没有真正起到一定的规模效应,所以说这个不太好讲,因为我没有去问你的意见。
Q:黄总你好,我这边主要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第一的话呢就是我想请黄宇总再详细的能否分享一下我们的专利的壁垒,相较于外资供应商来说,目前是什么样的水平。第二个问题的话呢就是想请教一下我们的2000的SP是大概是怎么分?也就是摄像头啊屏幕和控制器大概的分别单价质量量是多少,然后相比于现在的外后视镜的成本来说大概是会贵还是便宜多少,谢谢。
A:
我们现在的话它的售价还是有很大弹性的,因为根据不同的这个客户的不同的这个可视范围,大概从2500,然后最高的可能到4000,比如说商用车啊等。然后跟这个传统的后视镜相比,它的价格的话呢实际上差不太多吧,也不能说谁更便宜,因为传统的后视镜的话,如果有c镜的话呢相对来讲就非常贵。但是呢从电子后视镜的这个功能和特点来讲,它一定是比传统的后视镜要有优势的,所以说呢如果便宜的话呢,那当然要看具体的客户要求,那就是这个降本还增效啊。同时很多车厂它需要的是这个创新需要的是这个差异化,所以对价格应该没有那么敏感,所以我们也不用老盯着这个价格。
然后另外的话呢对于专利这一块,我们现在一共有39项专利,目前的话有这个6个在做实审,然后有4个受理,其他的全部都是已经授权的。
比如说这个入射光线的定向采集装置和其制造方法,比如说这个车载摄像头图像的处理的方法和装置,还有这个自由旋转的硬件接口定义,还有球头的固定方法,还有它的防尘防水结构设计,这些东西全部都我们都做了这个专利。
同时这个美国静态的那个电子类后视镜的其中的专利,比如说电EC的电子建设,他如果申请了专利呢,我们就很难去做这方面的东西。有很多需要去做的设计,比如甚至包括这个调光的光线算法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到用户的体验。
所以说呢这些的算法的话都是可以作为专利来去申请的。所以我们当时在内后视镜这一块,因为专利的问题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去绕开,所以就目前来讲我们还做了很多的专利的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