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纪要 > 正文内容

金博股份:继续看好公司平台化转型

ZML8个月前 (09-26)调研纪要

近期我们对金博股份进行调研,对市场关心的负极和碳陶业务做更新如下:


基本面

1、负极

(1)效果:采用碳碳材料后,单吨负极用电5000度以下,较传统坩埚的8000度和1.2万度大幅降低;人员30人,而传统坩埚需150人;厂房5-6千平米,较传统坩埚低50%。

(2)进展:23Q1开始投产,预计23年出货对应5-6万吨负极,主要客户为中科电气

2、碳陶

(1)客户:目前主要是广汽、比亚迪,后面小鹏、小米接触。

(2)产品:除刹车盘外,公司预计年底推出刹车片,碳陶刹车片此前需进口,单片价格500元,单车8片,合计4000元,公司实现国产替代后可以降低到2400元/车,同时也会针对传统铸铁刹车盘推出刹车片,单车价值量预计240元。

3、23年公司业绩拆分

热场:(4000-4500t)*(12-18万元/t+2.2万元/t)=6-9亿元

碳陶:(20-30万片)*2500元/片*15%净利率=0.8-1.1亿元

氢气回收:(4000-4500t)*0.7万m³/t*3.5元/m³*85%净利率=0.8-0.9亿元

碳纸:(10-15万平)*600元/平*30%=0.2-0.3亿元

半导体:1亿元*30%净利率=0.3亿元

高温热处理:1亿元*20%净利率=0.2亿元

负极及其热场:按照出货对应5万吨负极,单吨价值量5000元(23年预计不会自己做负极),对应收入2.5亿元,按照20%净利率看对应利润约5000万元。

综上,23年公司业绩在8-12亿元,其中非光伏业务在2-3亿元,占比超25%。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2、23年业绩分别7、10亿元(23年非光伏业务利润预计达3-4亿元),分别对应39、27倍估值。

由于新业务发展不断超预期,且存在爆发性机会,我们继续看好碳基复材平台型公司【金博股份】。


深度报告链接:

碳碳热场·深度 | 高成长+可延展,降本能力决定想象空间】:

https://mp.weixin.qq.com/s/pUwe49MAn1SMsBupFEwNWA


【金博股份·深度2 | 从光伏碳碳热场走向碳基复材平台型公司】:

https://mp.weixin.qq.com/s/qxIkwBa9GXH76-Ys8PRZ3w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金博股份:继续看好公司平台化转型” 的相关文章

【东吴电新】 9月国内销量大超预期,限电对产业链影响有限--电动车2021年9月专题报告

【东吴电新】 9月国内销量大超预期,限电对产业链影响有限--电动车2021年9月专题报告

9月国内销量大超市场预期,海外季末冲量,缺芯不改向上趋势。9月国内电动车销量大超市场预期,销35.7万辆,同环比+148%/+11%,乘联会9月电动乘用车批发34.7万辆,同环比+184%/+14%;零售33.4万辆,环+33%,零售渗透率21%,环比+4pct,特斯拉、新势力及比亚迪等自主品牌表现亮眼,超预期,全年销量预期提升至320-330万辆(含出口),同比增长135%+。欧洲9月销量环比强势复苏,主流10国合计销量为19.8万辆,同环比+41%/+55%,渗透率24.5%,同环比+11.7/+1.4pct,电动化加速,全年我们预计销200万辆以上。美国9月电动车销5.0万辆,同比+46%,环比+3%,特斯拉为销量主力,传统车企新能源车开始发力,全年有望达65万辆。我们预计2021年全球销量超600万辆,Q4仍有上修空间,2022年维持40%+高增长,销量达到870万辆+。限电对电动车产业链影响较小,中游龙头排产环比持续向上;Q4电池涨价预期强烈。整体来看,限电政策对电动车产业链影响较小,但正负极由于行业高耗能特点及地域分布受到限电限产的影响较大,高于其他电池材料环节和电池环节。...

海通证券:拜登重建更好政策过会众议院对新能源影响分析&近期产业链情况更新

海通证券:拜登重建更好政策过会众议院对新能源影响分析&近期产业链情况更新

拜登重建更好政策过会众议院对新能源影响分析近期产业链情况更新 张一驰...

东吴证券:【光伏设备】迈为中标REC 400MW HJT整线订单,创首次出海记录

东吴证券:【光伏设备】迈为中标REC 400MW HJT整线订单,创首次出海记录

【光伏设备】迈为中标REC 400MW HJT整线订单,创首次出海记录【东吴机械】事件:近日迈为中标REC的HJT整线设备订单,用于REC位于新加坡的400MW异质结电池生产线。迈为设备性能超REC预期,HJT整线设备首次出海REC与迈为的合作始于2019年REC新加坡600MW的HJT示范线,该线的设备选型为梅耶伯格的PECVD、PVD以及迈为的丝网印,2019年10月10日量产。自此REC开始对迈为的整线设备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此次400MW订单落地基于REC对迈为设备的大量可靠性测试、效率测试,认为迈为设备的性能达到甚至超出REC的预期。此次落地的HJT整线订单采用210半片技术,设计产能约为11200半片/h(整片为5600片/h)。海外市场更偏好HJT,REC坚定选择异质结不同于国内的技术路线之争,海外偏好HJT路线,HJT设备市场空间广阔。在海外判断组件是否合适的唯一标准是LCOE,尤其是在一些温度较高或者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比如北美、中东、日本、印度,都是偏好HJT的地域。尤其是在美国这种高附加值的地方,业主会对更高发电效益(双面率达到90%)、更低BOM成本的HJT组件有...

天风证券:继续重点推荐璞泰来、贝特瑞/中国宝安

天风证券:继续重点推荐璞泰来、贝特瑞/中国宝安

1、基本面: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然专家指出“原料用能指的是化工生产原料,使用能源产能,但不排放CO2,并不意味着新能源高能耗环节可以无限展开”。但从产业调研情况来看,部分省发改委已经下达通知到企业,为新能源发展开路。2、我们一直强调负极的产业逻辑:量层面“放量+好客户+市占率提升”,盈利层面“一体化降本”,而非石墨化涨价-负极涨价-负极盈利扩张。因为1)从Q3报表端看,石墨化涨价对负极盈利是不同程度的侵蚀;2)即使往后看负极跟涨,带动的盈利提升时间太短,实在太短视,毫无意义。3、璞泰来:明年预计30个亿利润,对应42X PE。上修盈利的部分1)负极单吨盈利随着宁德高镍占比提升而提升,而非之前想象的大幅下降;2)涂覆膜出货量从30亿平上修至40亿平。后年预计利润增速50%,对应28X,继续保持“重点推荐”。4、贝特瑞:明年预计27个亿利润,对应29X PE。上修部分出货30万吨,此前预期25万吨,其他无变化。而中国宝安持有68%股权,对应24X,继续保持“重点推荐”。...

金博股份交流纪要20211224

金博股份交流纪要20211224

Q&AQ:碳陶的制动刹车相比传统刹车的优势?刹车制动领域本来主要是金属级别的刹车片,公司应用碳陶复合材料有两个性能优势,刹车制动优越性能和刹车轻量化性能。比如能解决商用车因为质量大刹不住等原因,传统金属刹车片会有热衰减,碳陶在恶劣环境下的衰减不明显;碳陶密度2.0,传统铸铁密度3.0,碳陶能减重,对于续航里程有限的新能源和氢能源车比较重要;全生命周期刹车盘不需要换,且刹车距离减少三分之一。公司力争将碳陶复合材料的成本降低到2000-3000元以内,能普及应用。碳陶材料除了制动材料还有很多应用场景,公司会从制动材料开始做。Q:车企对碳陶材料成本上升的容忍度?海外碳陶制动盘在100万以上的豪车中就是选配件,公司不会走这个路线,一般车企价格在5000元以内可以接受。Q:三季度销售费用增加的原因?三季度销售费用增加主要是两块,一块是新材料首批应用的保费支出,是国家的扶持政策,主要是针对新开发的材料保险,具体金额1306万元;另一部分股权激励Q3有312万。Q:公司在颗粒硅的产品价值量?颗粒硅是硅烷法,是在反应腔体进行反应,现在主要是以石墨热场为主,公司正在研发,短期不会有很大的收入弹性...

天风证券:光伏板块新年第一天调整点评

天风证券:光伏板块新年第一天调整点评

【天风电新】光伏板块调整点评———————————今日光伏板块调整幅度较大,但基本面并无大幅变动,我们重申当前光伏产业排产好转、需求旺盛,未来有望持续超预期:基本面量:从产业链调研结果看,组件端排产环增10%+,各辅材环节排产均有明显提升,行业需求或可不断超预期。利:近期硅料成交价格在22-23万元/吨,已经基本达到博弈平衡点,下游需求也随之启动;随硅料产能爬坡&;新产能投放,预计Q2后将有硅料更大幅度的降价,从而带动地面电站装机启动。市场或担心需求超预期的情况下,硅料供给紧张导致组件价格无法下跌,或组件价格下跌但压缩产业链利润,但我们认为:1)硅料价格下跌是由其供需关系决定的,终端需求若大幅超出260GW(硅料供给),则硅料可保持在高价,反过来看,如果硅料价格不下跌,也说明了可接受高价的下游需求就可达到260GW,大超预期。2)经过21年的市场教育,下游客户对组件价格上涨的接受度有所提升,而在需求旺盛的背景下,产业链总利润一定向上,利好各制造环节。投资建议光伏排产拐点已至,行业需求持续向好,继续看好三类标的:量利双升具有业绩弹性的跟踪支架【中信博】、光伏玻璃【福莱特】&...

​电动车基本面跟踪:2022电池成本涨价5-15%大概率成功

​电动车基本面跟踪:2022电池成本涨价5-15%大概率成功

#成本压力理顺:行业下游需求旺盛带动上游供需逆转,在锂矿、负极石墨化等原材料持续涨价基础上。本次年底谈判22年顺价机制下游接受度较高,预计分别涨价5%-15%不等:A车企:原本就有顺价机制,基于20年Q3 金属价格做相应顺价,预计至今传递20%成本压力;B车企:战略客户,受到涨幅报价10%上涨,最终谈判为5%上涨;C车企:传递5-6种材料的上涨压力,差价超5%以上就顺价,大约传递20%的成本压力;D车企:原本没有材料联动机制,目前受到报价20%的增长,董事长谈判价格中,希望分别承担部分。#涨价对需求影响较小:电动车是车企兵家必争之地,行业目前是抢占市场份额的时候,不会主动减供给:A车企:不减需求,亏着也要卖;B车企:行业供应链博弈一下,希望能减少一些我们的压力,但是终端不涨价,总体要市场;C车企:目前维持全年50万+的规划,没有减少需求;D车企:不排除终端变相减少让利;E电池企业:订单没有减少,不会因为涨价主机厂就减少订单;F电池企业:车企有蹲点抢产能,二季度产能预计会紧张。#下游车企博弈,电池利润修复:材料具备周期性,中游向下游传递成本压力,下游车企根据自己的订单水平和行业竞争力自主...

东吴证券 | 光伏设备板块观点重申:2022年确定性最强板块,回调是最好的布局点

东吴证券 | 光伏设备板块观点重申:2022年确定性最强板块,回调是最好的布局点

光伏设备板块观点重申:2022年确定性最强板块,回调是最好的布局点【东吴机械】近两周光伏设备板块回调较大,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交易面而非基本面原因,建议近期重点布局。重点推荐晶盛机电,迈为股份,奥特维,金博股份。1、硅片环节设备:2021年全市场扩产约150GW,且主要是新增产能为主。市场担心硅片扩产告一段落,设备商22年订单同比下滑。根据产业链调研,21年硅料价格高企导致硅片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均非常低,166以及以下尺寸的设备开工率在50%左右,存量产能的更新周期会在22-23年集中释放——即小尺寸替换大尺寸,硅片产能并没有过剩,先进产能仍然较少。且随着硅料价格在下半年回落,硅片企业盈利会企稳,同时传导到新增产能将继续扩产去提高市占率。我们看好长晶设备龙头晶盛机电(除隆基外,市占率90%)和切片设备龙头高测股份(独立第三方切片业务逻辑顺,开始进入业绩兑现期)。2、电池片设备:技术路线之争进入分化期——预计22年HJT扩产30GW左右,TOPcon扩产多少则视HJT降本曲线而定。21年是PERC尾声之年,所有设备企业的PERC订单21年都同比20年有50%左右下滑,故21年HJT和TO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