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纪要#均胜电子(600699)调研纪要20230129
嘉宾:IR项瀛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497亿元,同比增长约9%,其中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153亿元,同比增长约15%;汽车安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344亿元,同比增长约6%。
预计2022年度将实现扭亏为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3.21亿元~3.61亿元,其中预计Q4业绩在1.9-2.3亿元。2022年以来,公司新业务订单获取保持强劲,累计新获订单超75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订单占新获总订单比例已超60%,增长快速,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产生的营业收入将超过60%。
Q&A
22年四季度公司如何客服行业的不利因素?
收入端比市场预期高很多,Q3为128亿元,Q4将近140亿元。虽然海外市场占比收入高,但是海量的在手订单可以穿越行业的不确定性。国内,10月和11月的排产是全年最高的。
Q4的主要影响是汇兑损失,对净利有一定影响。23年预期,净利中性目标9-10亿元,23年收入530亿元收入,10%增速,主要来自汽车电子。
汽车安全业务与22年持平,汽车电子增长到23年的180-190亿元。汽车安全业务22年的一二季度亏损、三四季度开始赚钱,全年还是亏损。
公司未来在汽车电子的智能化业务会如何发展?
汽车安全业务,欧洲和北美主要受成本端影响,由于海外原材料价格高,供应链管理不足。
客户的价格转移机制,22年产生的规模1.28亿美元。
此外就生产产能的转移跟客户进行谈判,已经有3家客户同意。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装配环节还是在欧洲,在接下来好几年逐步实现。国内是90亿体量,天花板是150亿元。
最大的客户增量来自自主品牌,BYD,依托合肥工厂快速起量,拿到的订单量占到它的体量比例非常大。
汽车电子座舱领域,一是跟华为的合作。
广汽A88项目开始生产,由于用的是华为的手机芯片,需要保供手机,所以量有限。
二是5G,目前在谈订单量,今年会有一些落地。智能驾驶,跟很多芯片厂商在谈,英伟达、高通、地平线等新能源,主要针对800V,这个产业链在27年之前对tier1厂商来说是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性,27年800V产品的体量可能跟座舱的差不多。
安全业务的毛利率目标?
远期毛利率20%,净利率目标5%。
未来3年毛利率和净利率是持续提升的过程,23年希望看到毛利率转正。电子业务未来的客户、毛利率?
目前是美系为主,在欧洲的增长不错,除特斯拉之外,面对国内车企的竞争不是那么激烈。
目标毛利率是25%,预计23-24年实现。
净利率5%+。
海外收入结构?
安全业务的海外占比75%,电子业务的海外占比65-70%。
汽车电子业务,国内在宁波,还有在德国、东欧、北美地区汽车安全业务23年收入增长不大的原因?
主要是海外客户,由于供应链问题,大量车交付不出去,需要先处置原有订单交付,才会有新增订单。
新能源客户较传统燃油车客户的汽车安全产品价值量有提升吗?
安全气囊,原来只有主驾和副驾,现在一台车有6个。以前座舱是硬件开发,现在有域控制器等大量的软件部分。
欧洲市场的供应链恢复情况如何?
欧洲和北美的需求比较好,但是没办法在终端体现到。比如4s店都没有展车,订车之后的排期在12个月以上。欧洲客户要求芯片只能采用TI、英飞凌、恩智浦,也因此大大限制欧洲供应链的恢复。
国内的BYD客户的供货情况?
安全业务目前订单还是由上海工厂供应,24年合肥工厂投产之后,产能会迅速打满,产值大概40亿元。
座舱域控的在手订单?
德系客户,主要是大众、奥迪和斯柯达,订单总量超过200亿元。突破有在日系客户和华为合作的客户进行。
智驾域控订单?
非常有限,可以忽略不计。
客户谈判价格传导目前已经有多少比例?
22年的规模是1.28亿美元,23年预计不会比22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