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医药】财政贴息助力医疗新基建提速,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有望涌现千亿级需求
事件:2022年9月7日国常会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促进消费发挥主拉动作用,明确提及对医院在“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的支持。9月13日,国常会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以实现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的目标。为响应国常会的决定,近日卫健委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并拟于近期发布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在医院端落地实施的政策。
点评:
(1)医疗新基建投入有望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位水平。“十四五”期间,医疗新基建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关注焦点,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等部委共同编制了《“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强调,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且2022H1国内公共医疗预算、公立医院预算事业收入、医疗专项债、国内医疗卫生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等指标显著提升。以医疗专项债为例,2022H1规模超3000亿元,超2021全年2700亿元。医疗新基建投入有望在整个“十四五”期间维持高位水平,行业高景气度预计持续。
(2)财政贴息贷预计款释放千亿级别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引入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医疗设备更新改造将成为医疗新基建进一步推进的重要一环,补足医疗体系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各省市积极响应政策,已开始执行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需求的调查工作,仅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已上报约180亿元的设备采购需求,由此可推,全国数千亿级医疗设备更新改造需求即将释放。
(3)财政贴息覆盖全面,众多细分板块有望受益。本次贴息贷款使用方向包括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购置,覆盖高校、职业院校、医院、中小微企业等九大领域,覆盖方向和领域较为全面。补贴金额方面,总额约1.7万亿,贷款利息低于3.2%,且中央财政贴息2.5%,补贴后利息小于等于0.7%。贷款期限为2年,申请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涉及到医疗设备生产制造的相关上市公司均有望在短期内受益。
投资建议:受益标的,医疗器械行业龙头迈瑞医疗,大型医学影像设备龙头联影医疗,全球测序仪行业重要引领者华大智造,国产内镜优质企业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化学发光设备核心厂家安图生物、新产业,制药装备龙头东富龙等。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行业黑天鹅事件。
联系人:蔡明子/岑峻宇1592730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