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纪要 > 正文内容

牟一凌-最确定的等待20221023

ZML7个月前 (10-24)调研纪要

Summary

摘要


1 A股反弹放缓,全球处于金融紧缩下的混沌期

继上周反弹之后,本周A股主要指数中仅有中证1000/小盘成长取得正收益,而与宏观经济更相关的大盘风格则出现了大幅下跌。行业上仅有8个板块上涨,消费板块出现大幅下跌。正如我们此前提到的,如果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反转信号迟迟未出现,则反弹的持续性就会降低。而与之相反,本周美股在10年期国债快速上升并突破4.20%的背景下,出现了大幅反弹,更值得关注的是能源股领涨全市场。金融紧缩在过去一段时间压制了长久期资产与大宗商品的价格,反而给与了投资者基于过往经验去期待金融紧缩结束后长久期资产反弹的空间。近日,非美央行相继释放了加息放缓的信号,而美联储也传递出了加息“边际放缓”的预期,尽管路径仍然波折,但是全球市场正将进入下一个“揭晓时刻”。在我们看来,未来真正的变化在于金融紧缩放缓后的世界并不像投资者所预期的那样。

2 当下的位置:应该可以乐观一点

考虑到当前A股的风险补偿水平,投资者应该可以乐观一点:在相同的点位之下,当前全部A股的CAPE估值水平处于较低位,低于历史均值;而以10年期国债计算的全A风险溢价仍处于历史+1倍标准差以上。在全球紧缩下,以10年期美国国债计算的全A风险溢价只是到了历史均值,这从一定程度可以部分解释以北上配置盘为代表的资金在近期仍持续卖出金融和消费行业的行为。目前市场处在以两融为代表的交易资金活跃度回补中,结构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全市场投资者都在混沌中等待下一场景的出现,修正本已混乱的预期。市场的机遇大于风险:即便市场可能有“破”的风险,但是大部分的“破”又会带来“立”的机遇。

3 最确定的未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的反弹正在孕育

历史来看,大部分时间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大宗商品也会在衰退初期大幅上涨,随后下跌,然后在衰退尾声止跌反弹。背后原因可能是进入衰退前商品价格已经计入了大量宏观下行预期,而进入衰退后反而可以交易供需基本面,同时伴随着美元的走弱。在以往衰退预期形成中与随后的实际衰退期,通胀回落的结果其实是需求回落叠加产能过剩共同带来的。但这一轮可能会有所不同:由于本轮商品价格上行过程中上游生产商的资本开支并未明显增长,供给刚性其实很强,因此面对加息带来的需求回落压力,价格即便会有所回落,但也主要是由需求和需求预期走弱导致。一旦市场因为美国经济预期走弱最终形成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的预期,大宗商品反而随时可能全面反弹,就如1979年沃尔克所面临的一样。这一点市场似乎已经在向我们预演:9月27日美元指数见顶之后,大宗商品也出现了明显反弹。在美元真正确定走弱后,大宗商品的全面反弹有望开启。不过供需基本面决定了不同品种的涨跌幅度。在人民币走弱概率较大的未来,有滞必有胀是重要主线。

4 混沌中的未来:短久期资产的时代

投资者要逐步迎接从长久期开始向短久期资产全面过渡的时代。劳动力相对资本,实物资产相对金融资产,资源相对于制造、重资产相对于轻资产,价值相对于成长,前者全面占优的时代正在到来。对于上述远期图景,我们也并未作好充分准备。在模糊时刻,我们也只能把握其中部分的机遇,维持对于大宗商品对应行业的年度级别推荐:油、有色金属(金、铜、铝、钼)、资源运输(油运、干散)和煤炭;成长关注:国防军工,信创。

风险提示:海外加息超预期;国内经济波动收敛;通胀超预期回落。


报告正文


1、A股反弹放缓,全球处于金融紧缩下的混沌期

继上周反弹之后,本周A股主要宽基和大部分行业指数均出现了下跌。具体来看,本周主要指数中仅有中证1000/小盘成长取得正收益,而与宏观经济更相关的大盘风格则出现了大幅下跌。行业上,仅有8个板块上涨,主要集中于TMT+医药板块;而大部分板块均出现明显下跌,尤其是大部分消费板块(以食品饮料、家电为代表)。正如我们此前提到的,如果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反转信号迟迟未出现,则反弹的持续性就会降低。

与之相反的是,本周美股在10年期国债快速上升并突破4.20%的背景下,出现了大幅反弹,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能源股领涨全市场。同时,从大宗商品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商品均跑输股票,这与1970s美国滞胀时期,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率大幅下降但中枢确定抬升之后,股票跑赢对应商品的特征较为相似。


2、当下的位置:应该可以乐观一点,等风来

尽管对于A股底部反弹的持续性我们无法确定,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个位置可以乐观一点。因为从预期收益率的角度来看,当前A股的“性价比”或是给予投资者的风险补偿水平,都处于历史高位。具体而言,在相同的点位之下,当前全部A股的CAPE估值水平处于较低位,低于历史均值;而以10年期国债计算的全A风险溢价仍处于历史+1倍标准差以上。

尽管如此,反转的胜率信号其实并未真正出现。我们看到不同投资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1)以北上配置盘为代表的资金在近期仍持续卖出A股,尤其是金融和消费行业,这可能与他们对于政策预期的变化有关。而在美债利率大幅上升的环境下,其实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计算的A股风险溢价已经不再那么具备吸引力。

(2)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近期两融的活跃度触底回升,而普通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仓位在经历了前期的大幅下行之后有所企稳。这可能意味着的是预期收益率较低的两融投资者的信心开始有所恢复,而前期较为悲观的公募投资者虽然不再降低仓位,但也没有大幅加仓。

目前压制A股的主要因素在于国内基本面的预期,而压制美股的主要因素在于美联储加息节奏与幅度。上述因素是未来市场能否持续反弹甚至出现反转的关键。

当下来看,A股投资者已经消化了前期国内基本面下行的现状,但预期并未出现明显好转,这也是为何反弹并未持续的原因:信贷结构仍有待改善,政策预期仍有待验证。

而美股则在交易美联储加息放缓: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联邦基金期货所隐含的加息节奏和幅度分别是:2022年11月加息78BP、2022年12月加息65BP、2023年2月加息37BP、2023年3月加息10BP、2023年5月停止加息。海外市场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加息最快的阶段已经过去。但值得担忧的是10月美国短期/长期通胀预期反而有所回升,这可能会让市场预期与美联储实际行动之间出现较大差异。

所以其实目前国内基本面预期扭转和海外加息节奏放缓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当下急于押注悲观或者乐观的一面可能“性价比”都不高,这也是我们认为目前博弈“困境反转”的投资者需要持续关注的地方。市场底部反弹阶段,价格信号本身并不能成为入场的理由,压制因素能否出现真正的改善才是关键。


3、未来最确定的等待:海外滞胀

历史上看,美国进入一般衰退期,其实大宗商品也会在衰退初期大幅上涨,在衰退尾声止跌反弹。在近五十年内的六次衰退中,大宗商品从衰退开始至结束以收跌为主,其中金属价格跌幅较大;美元指数与黄金基本收涨。但过程值得关注:商品价格在衰退初期大幅上涨后持续回落,在衰退接近尾声时止跌反弹。这可能是进入衰退前需求下行就已经被大幅计入商品价格中的原因。

但容易忽视的因素是:通胀的回落还来自于前期价格上行过程中所增加的资本开支带来的供给过剩。所以以往衰退时期,通胀回落的结果其实是需求回落叠加产能过剩共同带来的。但这一轮可能会有所不同:由于本轮商品价格上行过程中上游生产商的资本开支并未明显增长,供给刚性其实很强,因此面对加息带来的需求回落压力,通胀即便会有所回落,但是不太可能大幅回落(中枢比之前高),而且回落的斜率也不能参考此前的衰退时期情形。

因此如果本轮通胀回落的来源仅有美联储加息而没有供给弹性增加,那么就会导致:一旦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大宗商品反而随时可能爆发,就如1979年沃尔克面临的困境一样。我们看到9月27日美元指数见顶之后,大宗商品也出现了明显反弹,尤其是原油。


4、以开放的态度等待未来

无论是A股还是美股,各自市场的投资者都在前期市场持续下行之后,寻找乐观的理由,布局各自的“困境反转”方向。但是未来当美元走弱真正走进现实时,才迎来市场定价修正最大的时刻:这一次,可能将会变成以大宗商品的反弹为主。投资者要趁上述的一切真正来临前,逐步迎接从长久期开始向短久期资产全面过渡的时代。劳动力相对资本,实物资产相对金融资产,资源相对于制造,重资产相对于轻资产以及价值相对于成长,前者全面占优的时代正在到来。

对于上述远期图景,我们也并未作好充分准备。在模糊时刻,我们也只能把握其中部分的机遇,我们维持对于大宗商品对应行业的年度级别推荐:油、有色金属(金、铜、铝、钼)、资源运输(油运、干散)和煤炭;成长关注:国防军工,信创。


5、风险提示

1)海外加息超预期。如果美联储继续超预期加息,则对于需求的抑制将会持续,此时大宗商品以及相应的股票可能会重新下跌。

2)国内经济波动收敛。如果国内经济波动收敛,则意味着经济弹性不足的同时也无深度衰退的风险,叠加宽松的流动性,对于成长股有利。

3)通胀超预期回落。如果通胀不及预期,大幅回落,则会影响市场对于长期通胀的预期,通胀粘性的逻辑可能会被证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牟一凌-最确定的等待20221023” 的相关文章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20115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20115

国金医药行业2022年度投资策略【个股推荐】电话会议.mp3光伏半导体风电年度策略20220113.mp3君晟-长江机械赵智勇20220115.mp3民生迈瑞医疗20220113.mp3半导体光刻胶深度20220113.mp3君晟-中泰电新苏晨20220115.mp3...

民生证券:需求年均翻倍以上增速,强烈看好储能赛道

民生证券:需求年均翻倍以上增速,强烈看好储能赛道

 【民生电新】需求年均翻倍以上增速,强烈看好储能赛道   1、中国储能市场的经济性分析?     发电侧:光伏配储整体IRR为 6.33%,低于仅光伏发电8.48%,现阶段靠政策强制驱动。     电网侧:调频服务理想情况下IRR约18%。市场化电网调频服务由性能决定收益。     工商业:光储一体化度电成本约0.32元,低于大部分地区平时电价;独立储能电站峰谷价差大于0.9元/KWh时,经济可行。   2、中国储能市场的规模有多大?(开工口径统计及预测)     发电侧:政策强制推动装机渗透率提高下,预计2025储能装机规模将到72.64GWh,22-25年CAGR为68%     电网侧:调频经济性凸显以及少部分调峰需求带动下,预计2025储能装机规模将到3.82GW...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222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222

新能源汽车产业观察2022年1月.pptx【民生电子】汽车电子黄金十年,国产替代砥砺前行 Final.pdf爱尔眼科20220218.mp3新能源汽车电话会议:产业链产销两旺,重视当前布局良机20220220.mp3...

公司深度|天赐材料(002709.SZ):一体化构筑成本壁垒,新型锂盐带来成长性【民生电新】

公司深度|天赐材料(002709.SZ):一体化构筑成本壁垒,新型锂盐带来成长性【民生电新】

报告摘要■电解液+磷铁:一体化循环构筑成本壁垒。电解液:a)6F成本优势:(1).浓硫酸和氟化氢尾料循环。(2).液体六氟磷酸锂技术优势,单位投资额接近固体投资额的1/10,并且单吨物料成本可节省约0.41万元。(3).6F自供降本效应明显,自供比例达100%时,电解液总成本可缩减0.56万元/吨,6F成本占比可降至58%。b)全面覆盖添加剂系统,降本体系添砖加瓦。磷铁:6F副产物硫酸可作为磷铁生产原料,形成一体化循环体系。废旧电池循环:通过参股成熟回收企业和建立子公司多维布局,提升碳酸锂和金属盐自产率。■LiFSI新型锂盐带来成长性。LiFSI较LiPF6具有更强导电性、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受益于高镍三元趋势,空间广阔。工艺方面,公司LiFSI具备成本优势,据我们测算,物料成本为10.4万元/吨,较可比公司低4.47万元/吨;产能方面,公司扩产进度全球领先,远期规划产能超10万吨,占全球规划产能49%。■行业周期属性明显,全球产能加速扩张。(1)行业属性:轻资产+周期性,价格受上游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与市场供需关系影响明显,竞争核心在于对上游原材料成本把控能力。(2)需求:LFP...

四论光伏跟踪系统:筚路蓝缕,风雨兼程【民生电新】

四论光伏跟踪系统:筚路蓝缕,风雨兼程【民生电新】

报告摘要■跟踪系统装机稳步提升,未来空间广阔。2021年全球跟踪系统新增装机达54.5GW,YoY+23%,渗透率持续提升。从跟踪系统装机的区域市场占比情况来看,南美、中东和欧洲市场快速增长,美国仍为第一大市场,2021年,美国、拉丁美洲、亚太和欧洲为前四大市场,占比分别为47.3%、19.0%、13.5%和13.2%,其中,欧洲、拉美等市场快速增长。其他市场来看,中东和非洲市场在2021年也呈现显著增量。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跟踪系统新增装机将达到187GW,4年CAGR达41%。在假设组件大功率化情况下,跟踪支架单W价格逐年下滑,2025年全球跟踪系统市场空间达801亿元,4年CAGR近34%。■行业集中度维持稳定,中国企业筚路蓝缕。从跟踪系统的厂商装机排名来看,2021年Top10厂商总份额保持稳定,集中度达88%,同比下降3Pcts。从具体排名来看,NEXTracker仍居首位,装机达16GW,市场份额上升1Pcts,达到30%。国内企业方面,中信博实现装机2.8GW,排名第7,市场份额达5%,同比下滑约3Pcts。天合跟踪排名跌出前十。帷盛凭借其在中国出货量超过1GW,使...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629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629

6-28-天风-TMT一周谈.mp36-27-长江-军工-如日方升 - 军工行业2022年度中期投资策略.mp36-27-长江-策略-剩余流动性框架看本轮“流动性小牛市”.mp36-27-长江-餐饮行业深度报告:快餐连锁化加速,老乡鸡引领新中式风潮.mp36-28-民生-“618”后美妆行业新趋势.mp36-27-东吴机械 - 光伏设备观点更新:安徽华晟&金刚玻璃发布会,电池片设备核心变化干货分享.mp36-28-方正-韦尔股份-百年变局、自主崛起-方正证券智能电动车线上策略会.mp36-28-安信证券2022年中期线上投资策略会:高善文《吹尽狂沙始到金》、林荣雄《2022年A股中期策略》.mp36-28-安信-军工- 中航重机 - 2022年中期策略会.mp3...

【民生电子|炬光科技】业绩高增超预期,多点开花步入增长期

【民生电子|炬光科技】业绩高增超预期,多点开花步入增长期

公司发布22年H1业绩,实现营业收入 2.64亿元,同比增长 21.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69万元,同比增长 107.53%。其中2Q2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2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49万元,同比增长 102.48%。公司业务线多点开花,步入利润释放期:【半导体激光原材料】预制金锡陶瓷热沉导入产品国内主流激光器厂,东莞量产线预期于2022 年将实现数百万只产品交付。【光学领域】在高分子光学阵列微透镜方面取得突破,一维高分子材料微透镜导入客户;光学镀膜实现高损伤阈值光学镀膜及 DUV 镀膜技术自主可控;开发精密皮秒激光切割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精度。【激光雷达领域】除大陆集团(Flash面光源模组)+B客户(基本完成产线建设,进入量产前验证),公司与某新客户在线光斑发射模组项目进展顺利,有望22 年内获得项目定点并进入量产开发阶段。【泛半导体制程领域】光刻应用下游需求旺盛,光场匀化器增长 88.64%;在显示面板制造,紫外固体激光退火线光斑系统预计将于 2023 年初完成样机的组装;固体激光剥离线光斑系统领域,已中标第一个国内...

牟一凌:秩序的重建20220918

牟一凌:秩序的重建20220918

1、普跌过后市场的方向:来自3、4月的信号本周尽管只有四个交易日,然而上证指数在周二小幅收涨后,市场随后连跌三天,整周跌幅达到了4.16%,成为整个2022年唯三的单周跌幅达到4%以上的交易周,而最近一次恰好是2022年3月的第2周(3月7日至3月11日,跌幅达4%),而在那以后上证指数在随后的两个月中(8周)仅有一周实现了正向收益。这不禁让投资者开始担忧本周市场的大幅下跌(尤其是周五的前期强势股补跌),是否是未来新一轮下跌周期的开始。事实上,本周并没有一级行业涨跌幅大于0,今年以来类似的全市场普跌场景仅发生了5次(包含本次),前三次分别发生在1月28日当周(仅1个行业周涨跌幅大于0)、3月11日当周(所有行业周涨跌幅小于0)与4月22日当周(仅1个行业周涨跌幅大于0),均发生在年初那一轮市场下跌周期中;而最近的一次则发生在7月15日当周(仅1个行业周涨跌幅大于0),恰好也是宣告自4月底以来市场反弹行情结束,本轮下跌周期开启的起点。在2022年1月至4月的三轮周期中(以普跌周为起始点与终结点),在周期的末尾,即市场普跌时均经历了前期强势的行业补跌的情况,我们以煤炭与地产为例,作为整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