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政策调整引发的大跌点评
【中信建投策略】
“正常化浪潮”下,市场进入震荡期 2022年即将过去,这是全球结束“疫情时代”,走向“后疫情时代”过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一系列应对疫情的临时性政策难以为继,不得不取消并回归“正常化”的事件。
无论是年初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缩表骤然加速,随后大幅加息,还是年末的国内防疫政策调整,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正常化浪潮”往往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
今日日本央行政策调整,引发市场对其退出YCC政策的担忧,或将加剧当前A股市场的震荡走势。 日本央行今日宣布将收益率目标从±0.25%上调至±0.5%左右,但同时将1-3月日本国债购买规模提高至9万亿日元/月,政策调整明显早于市场预期(我们原本预期调整将在黑田东彦行长任期三个月结束后发生)。受此影响,全球跨市场资产同时出现波动,日元大涨,美日国债收益率跳升,日经指数、恒生科技、沪深300大跌。
我们认为其重要影响在于:
1)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之后,日本国债收益率成为全球债券收益率维持低位的最后一个锚,如果日本央行退出收益率曲线控制操作(YCC),可能引发全球债券收益率出现一波上涨。
2)套息交易(carry trade)变化将造成全球跨市场资产波动。由于日本央行YCC对日本国债定价的扭曲,基于低息日元套息交易在全球十分流行。然而日本央行的政策调整可能动摇市场对其长期宽松的信心,引发套息交易变化并造成全球跨市场资产波动。
3)日本投资者作为国外金融市场最大的持有群体之一,其本国利率水平的抬升将增加其资金回流的动力,也意味着大量资金从其他国家流出。
4)贴现率提升和日元升值可能对日本经济产生负面冲击。
对于A股来说,我们认为其短期影响类似与今年9月下旬英国养老金“崩盘恐慌”的影响,加剧了市场的震荡和调整。从中长期来看,日本央行的政策如果确定出现调整(今天发布会上黑田东彦表示,现在讨论退出宽松政策为时过早,并称今天日本央行的决定不是加息,也不意味着退出收益率曲线控制),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详见前文4点),未来仍需密切关注。
总的来说,在当前政策“正常化浪潮”下,市场已经进入震荡期,国内外的投资者可能都要经历“阵痛”。在上周日的策略周报《震荡消化,等待基本面修复》中,我们明确指出,“政策利好对于预期提振效果达到阶段高峰,后续仍待实质性相关产业政策出台,真空期市场缺乏动能。”“基本面修复尚需耐心等待,市场需要震荡消化。”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战略上应继续保持乐观,战术上可以短暂回避,等待内外冲击充分消化。配置思路上看好当前更具性价比的科技成长方向。
———————— 派点请多支持!!
中信建投策略陈果团队·大势研判·夏凡捷
点评:部分投资者对日本央行放宽收益率曲线很恐慌,这个对A股影响有限,对美股和港股的影响会大一些,因为A股确实是更加封闭一些。此外,A股今年因为一些政策担心,影响了资金流出——部分恐慌资金抵消了部分流入,所以A股本身存在外资回补的需求。对于美股,国内主流看法是认为加息进入尾声,这个确实不假,流动性收紧确实进入尾声,但基本面方面,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引发美股盈利预测超预期下修。对于A股来说,很多企业盈利不佳,已经被投资者充分预期;而从政策周期角度来看,明年上半年会持续见到政策出台,下半年就有往见到政策之下的盈利增长。那么整体来说,A股明年还是机会很多,先价值后成长,只是价值和成长的思维不大一样,就像今天很多价值股复苏条线大跌一样,本质上还是预期炒作很充分,但大家慢慢发现兑现业绩很难,比如近期很多地方的出行情况很差,对此乐观者认为都阳了就出来了,但必须承认很多人是担心阳而减少出来的;比如地产,大家发现表述没超预期,核心高质量发展为主,只是短期要借助经济周期中的地产行业来拖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