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调研纪要

#调研纪要#信创ERP带来的机会电话会纪要

栏目:调研纪要 作者:ZML 时间:2022-12-09 10:10:16
ERP概念定位:早期定位:企业资源管理计划,财务销售采购生产制造相关的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软件,CoreERP。近些年企业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企业内部与管理经营相关的软件,大的概念。四类厂商:一:SAP、Oracle等外企,世界500强覆盖率高,90%以上,中国高端市场占据20年;二:国产头部(第一阵容):用友金蝶和浪潮。用友央国企,金蝶民用、南方市场、云化市场,浪潮国资委下属企业、国企;三:垂直厂商:单一领域有专业性、竞争力更强,钢铁宝信,人力资源东软、摩卡,生产制造鼎捷,综合天花板较低;四:......

ERP概念定位:早期定位:企业资源管理计划,财务销售采购生产制造相关的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软件,CoreERP。近些年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企业内部与管理经营相关的软件,大的概念。


四类厂商:

一:SAP、Oracle等外企,世界500强覆盖率高,90%以上,中国高端市场占据20年;

二:国产头部(第一阵容):用友金蝶和浪潮。用友央国企,金蝶民用、南方市场、云化市场,浪潮国资委下属企业、国企;

三:垂直厂商:单一领域有专业性、竞争力更强,钢铁宝信,人力资源东软、摩卡,生产制造鼎捷,综合天花板较低;

四:初创公司(小微市场),或ToC转ToB的企业:会算账、云账房,CRM领域销售易,EPM元年等;华为阿里腾讯ToC转ToB,头条飞书、华为WeLink、企业微信、钉钉。第一类全球管理实践、高端市场盘、利润、毛利高;第二类在高端市场相对国外厂商有一定差距,营收体量规模也有差距,小微市场上又面对第三四类厂商的竞争;第三类的行业天花板较低,与行业关联性较大,例如房地产行业下滑对业务打击较大;第四类缺少实践经验,对ToC更熟悉,路径有待验证。各有优势和不足。


海外ERP厂商在国内战略:贸易战长期激烈,可以预期逐步脱钩。一类像Oracle裁员、老客户流失,消极应对;二类是SAP利润很高,有大量央国企老客户,积极应对,降价打价格战,但缺乏交付、服务,研发不在中国,长期未来不确定,目前基本盘很稳。第三类将研发中心、数据中心、知识产权移至中国,参考汽车行业,但暂时没有软件巨头采取这种方法。


国产ERP与海外ERP对比:软件和硬件不一样,不涉及芯片等核心科技,技术没有被卡脖子,一是在品质、案例、实践经验等上面有差距,试错成本高、周期长,需要国产软件持续进取,也需要国内企业要给国产软件试错机会,是会有一定的过程;二是品牌、人才、生态体系的差距,国外软件在国内的积累,很多企业领导在大学期间是学习国外软件成长起来的,对国外软件更熟悉、更有好感。国产替代不是一蹴而就,人才、生态的转移正在进行,毕马威、中软国际正在与用友金蝶签约交易。


突破可能:完全科技,不存在黑科技,只是经验、案例的差距,可以实现品牌、实践、生态的赶超。


替换程度、市场空间估算:定性,国外软件价格体系商业环境与现在不同,以前偏信息化,现在偏重数字化市场。SAP在中国一年营收100亿,主要是服务费、产品费,带动周边业务大约250亿,合同盘子大约350亿;Oracle去年中国40亿,周边生态20多亿;SAP与Oracle的ERP相关项目在中国450亿到500亿左右,不一定全能替换,总体几百亿的市场会有,但释放周期、是否成为全国企业风气等不确定。但用友金蝶浪潮收入都有机会翻倍,增量潜力巨大。


1.做了华为的标杆案例后是否更容易赢得招投标。通用性能力输出,一是人才团队的培养,二是能力变成模型进入标准产品,模型化沉淀很多,后者更重要。通过项目案例,增加大量代码提高稳定性、多语言、高性能、体验、合规等,实现打磨。

2.未来投入大型企业的国产化替代的过程明年开始机会更多,后年有机会形成普遍共识。与大型央企第一个条约的条款一定很苛刻、成本很高,营收上需要2、3年才能体现,利润更是要到25、27年后。影响信创进度的主要因素在于交付能力和亏损由谁承担。目前沉没成本高,主要靠老客户养新客户新项目,周期较为漫长。

3.SAP100亿收入成分。主要收入是服务费,50%-60%。SAP产品有刚性的22%服务费,没有转订阅的意愿。SAP的订阅机制更像是分期付款,增加模块需增加费用。

4.金蝶用友浪潮竞争情况。信创最大的影响是一级央国企,所以信创市场是蓝海市场,大家都有机会,同时大客户都难以独自吃下

5.SAP利润高的原因是否也在于产品化好。SAP的语言最复杂,系统非常难扩展,公司特点在于建立了全球管理最佳实践,例如SAP的总账系统有两千个参数,确实绝大部分企业不需要开发只需要配置,产品化能力强,但本身平台和技术拓展能力较弱。SAP比较强势,难变通,在信息化时代CoreERP好用,但数字化时代不做产品变更的问题较大。


海通计算机团队

郑宏达/杨林/洪琳/于成龙/杨蒙/杨昊翊


文章来自#赚美了#,一个专注价值投资的投研平台,www.zhuanmeile.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由网络合法获得,版权归原撰写方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

有话要说

  



微信公众号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