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纪要 > 正文内容

【深度】现在投新能源车,怎么样?

ZML12个月前 (06-19)调研纪要
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任泽平喊话:现在投资新能源相当于20年前买房!新能源主要包括新能源发电新能源车。今天我们来探讨新能源车。自21年爆发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21年,新能源汽车卖出了352万辆,占汽车整体销量的13%。今年前5月,不论产量或销量,新能源汽车的同比增速也均在在100%以上。算一下,假设新能源汽车的未来的增速保持在100%,那么5年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1.1亿辆,是传统汽车的5倍。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不用5年新能源车将全面替代燃油车进一步,6月8日欧盟通过了一项提案,宣布2035年开始禁售燃油车。无疑又给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吃了一颗“定心丸”。无论是政策还是发展趋势,都预示着新能源车在10年内就能全面替代燃油车。那么,真相到底如何?01分析方法。近2年新能源车发展的很好。在分析这种近些年非常景气的产业时,有2个问题极其重要:近些年景气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景气度未来能否持续?第2个问题是我们关心的终极问题,但回答第1个问题是回答第2个问题的前提。(1)近2年新能源汽车大卖的原因是什么?21年至今,新能源汽车虽然大卖,但未必代表其内生增速。大卖的原因,可能的原因有3种:A.政府大量补贴政府大量补贴,使新能源汽车有较高的性价比,这可能是新能源汽车大卖的原因。但是因补贴而催生的增长,未必能一直持续,万一G没钱了,不补贴了,怎么办?所以,如果G的补贴是新能源车增长的主要原因,这个景气度只能是昙花一现,大概率持续不下去的。B.有钱人尝鲜新能源电动车时髦,现在刚刚开始普及,一些对价格无感的有钱人难免欲欲跃试。但是,如果电动车的增长只是依赖于有钱人的尝鲜,那么渗透率达到一定水平,增长必定受限。因为有钱人终归是少数,有钱人买完了,再卖给谁呢?所以,若有钱人尝鲜是增长主因,后续的增长也大概率不可持续。C.普通大众接受了这是最好的结果。如果普通大众都接受了新能源车,表明新能源车已经全面碾压燃油车了。那么,新能源汽车全面替代燃油车指日可待。这种景气度是可以持续的。(2)新能源电动车的高增速能否持续?新能源电动车的增长能否能持续,其实就取决于一点:对于普通大众,购买新能源车的性价比是否比燃油车高。具体地,这个性价比又取决于另外3点:A.电动车的价格是否平民?买奢侈品的毕竟是少数群体,大众在购物时,最在意的是性价比。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平民化,是普及的前提。B.续航是否令人满意?燃油车加一次油5分钟,加满可开1000公里。新能源汽车充一次电需要多久?充满能开多久?这是2个问题关乎使用新能源车的便利性,直接关系新能源汽车的前途,毕竟普通人买车是来用的,而不是放家里做摆设。C.是否安全?新能源汽车用的是电,理论上危险系数比燃油车高,如果长时间使用,是否足够安全?如果安全没有保障,再节能的产品也无意义。所以,安全性也是关系新能源车前途的重要因素。下面分章节一一讨论。02过去2年新能源汽车大卖的原因。对比一下新能源电动车和整体汽车的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虽然增长快,但汽车整体却是萎缩的,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是因为“代替了燃油车”,而非创造了增量增长。新能源车有什么优势,为什么能替代燃油车?可能的答案无非3个:A.新产品,有面子;B.拿牌照方便;C.性价比高。A、B肯定是2个重要因素。目前特斯拉的提货周期已经延长到了4-6个月,供不应求,表明在初期新产品的确很受欢迎。高端一点的新能源汽车上牌很容易,无需摇号。对比燃油车“3年以上社保”、“摇号”等诸多限制,新能源车确实便利不少。但A、B因素很难成为“可持续性推动因素”。新鲜感转瞬即逝,稀有的时候人们感觉新鲜,愿意尝试;当烂大街了大家就腻了,“新鲜效应”的效果会随之减弱。一个城市所能容纳的车辆是有限度的,新能源车少的时候,政策开下绿灯鼓励一下,影响不大;但是当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了,少数变成了多数,“特权”就必须慢慢关上,不然交通会崩溃。前段时间“五菱宏光上牌受限”就是例证。从长期看,“性价比”才是新能源汽车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下面,我们着重讨论一下新能源车的性价比。新能源汽车以特斯拉、小鹏、理想、蔚来这4个品牌的车型为代表。燃油汽车,用销量最高的5种型号的“中型轿车”和“中型SUV”为代表。对比一下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可以发现新能源车的性价比并不高。主要缺点有3个:(1)价格偏贵热销的燃油汽车的平均价格为26.9万;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价格为41.7万,价格比燃油车高55%。除了小鹏,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几乎均在30万以上。在中国,能拿出30万的预算来买车的家庭有多少?2021年上海社平月资是10338元。30万的预算是普通工薪2.5年的工资。这个价格水平,注定将大部分人拦在门外。(2)续航里程偏短热销燃油车加一次油,预计可行驶920公里;新能源汽车充一次电,平均可行驶467公里,里程只有燃油车的50.8%。燃油车加一次油只需5分钟;新能源车充一次电,快充的话,平均也需要0.7小时,即42分钟。北京到上海,大约1200公里,开燃油车中间大概加一次油就可以;但是如果开的是新能源车,至少加油2次,一次42分钟。麻烦吗?此外,加油站到处都是,充电桩却难寻,万一半路没电了,还找不到充电桩,拨打122吗?(3)安全性低总体上,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是不如燃油车的。具体地,可分为3个方面:碰撞安全、自燃安全、智能安全。A.碰撞安全燃油车如果发生碰撞,安全气囊把人保护好就行;人没事,问题就不大。但新能源车全身都是电,万一发生碰撞,电路短路、电芯起火,后果不堪设想。这就像酒精炉和电磁炉的区别,酒精炉摔了,即使摔变形,只要不漏油就能用;但电磁炉摔了,即使表明看起来好好的,里面的电路可能坏了,就不能用。B.自燃安全新能源车是靠充电的,但电芯很脆弱,长期快充的话,容易在内部形成不可逆的枝晶,进而造成电池内部短路。就像手机,快充久了电池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可能爆炸。C.智能安全新能源车花样越来越多,越来越像智能手机了,而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但智能化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有时会出现卡顿、“死机”、或者“自动更改程序”等等,像手机一样。但是汽车毕竟不是手机,手机卡了一下,或者黑屏等,大不了重启;但汽车开在路上如果卡了或自动加速、转弯,是会死人的。综上,新能源汽车目前的性价比并不高。过去2年大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G的补贴、上牌简单、以及有钱人“尝鲜”等因素。所以,虽然新能源车过去2年卖得火,但未来能否持续,是存在不确定性的。03新能源车的发展的障碍。新能源车目前的性价比并不高,对普通中产难有吸引力。破局的方向在哪里?2点:技术和资源。(1)技术新能源车与燃油车最大的区别在于动力系统,一个是用电,一个是烧油。新能源车比燃油车贵的主要原因,在于电池贵。所以在技术方面需要提高的,主要在于提高电池的续航、降低电池的成本和提高电路的安全性。目前,主流应用的电池是三元材料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者各占半壁江山。磷酸铁锂电池,是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碳作为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其特色是不含钴等贵重元素,原料价格低且磷、铁存在于地球的资源含量丰富,不会有供料问题。所以优点是:相对便宜。但缺点是:压实密度低,即同重量下,电池不经用。三元锂电池,是指使用镍钴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其特点是使用了镍等贵重金属元素。所以优点是:压实密度高,即同重量下,电池比磷酸铁锂电池经用。但是因为镍、钴比较贵重,并且不太稳定。所以三元材料电池的缺点是:价格相对较高、使用寿命较短。可以看出,不论是磷酸铁锂电池还是三元材料电池,都不完美,或者续航差,或者贵且寿命短。如果开发出一款“便宜、经用、并且寿命长”的电池,是新能源车的破局所在。(2)资源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已经发展到极限了,很难再有性能上的提升。新能源车想进一步发展,必须靠三元材料电池的发展,或靠其它更先进的电池的发展。但是三元材料电池会使用贵重的镍、钴等重金属。目前这2种金属,对进口的依赖都挺高的。现在逆全球化那么严重,又加上地缘冲突,万一进口受阻,新能源车的发展进度将大为受阻。再者,目前全球通胀严重,上游原材料普遍涨价,镍、钴等一旦价格大涨,新能源车的制造成本就又进一步升高,渗透率还能进一步提高吗?原材料问题,也是新能源车发展的一个隐忧。综上,目前技术和资源都面临一些难题,新能源未来的发展进度,不确定性较高。04估值。新能源车是新兴产业,无论是技术、原材料,还是普通大众的接受度,都存在比较高的不确定性。所以,对新能源的投资,最好保持一定的安全边际。安全边际可用估值来评估,一般估值低的安全边际高,估值高的安全边际低。但是,整体来看,不论PE还是PB,新能源车的估值都是偏高的。所以,现在可能并非是投资新能源的最佳时机,除非,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新能源车的发展将取得突破。
文章来自#赚美了#,一个专注价值投资的投研平台,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深度】现在投新能源车,怎么样?” 的相关文章

美国汽车电动化政策解读专题会议纪要

美国汽车电动化政策解读专题会议纪要

政策迎来历史性拐点,电动化大爆发在即——美国电动车专题会议纪要.pdf...

宁德时代2021中报数据推送20210825

宁德时代2021中报数据推送20210825

  宁德时代中报数据推送 ▍21H1营收440.7亿元,同比+134%。宁德时代2021H1实现收入440.7亿元,同比+134%,归母净利润44.8亿元,同比+131%,扣非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185%。分季度看,2021Q2实现收入249.1亿元,同比+154%,环比+30.0%,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112%,环比+29.4%,扣非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137%,环比+34.3%。公司2021H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57.4亿元(去年同期为58.3亿元),同比+342%,从历史上宁德时代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来看,其增长速度高于净利润增长,更能反应公司的经营情况。表:公司分季度经营情况(单位:百万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公司分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信证券研究部 ▍研发投入维持高位,产业链龙头地位继续保持。2021H1公司综合毛利率27.3%,同比+0.1pct分季度看,公司21Q2毛利率为27.2%,同比-1.8pct,...

【广发机械】宁德时代产业链公司整理

【广发机械】宁德时代产业链公司整理

【广发机械】宁德时代产业链公司整理.xlsx...

【东吴电新】电动车2021中报总结:景气度持续向上,价格弹性环节盈利高增

【东吴电新】电动车2021中报总结:景气度持续向上,价格弹性环节盈利高增

       电动车2021中报总结:景气度持续向上,价格弹性环节盈利高增.pdf投资要点电动车2021年需求旺盛,销量持续超预期,板块业绩逐季大幅向上:2021年H1国内和海外电动车分别销120.6/128.3万辆,同比+201.5%/+126%,超市场预期。我们所选取的99家企业2021年H1总体营收5,102.59亿元,同比增加59.16%,归母净利润321.76亿元,同比增加191.73%。龙头表现突出,中游环节盈利同环比持续向上,具备价格弹性环节盈利大增;2021Q2环比进一步提升,实现营收2,803.69亿元,同比增加49.27%;实现归母净利润197.25亿元,同比增加143%,环比增长58%,各环节满产满销,盈利能力亮眼。2021H1子板块业绩均大幅提升,中游环节供需紧张,部分价格弹性环节业绩最为亮眼,上游紧随其后:2021H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序依次为铜箔(22284.89%)>负极(940.30%)>正极(553.43%)>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334.90%)>电池(317.54%)> 上游...

亿纬锂能2021Q3业绩表交流纪要

亿纬锂能2021Q3业绩表交流纪要

消费电子板块出货稳定,三元供不应求,新建产能逐步释放;动力板块三元软包、铁锂稳定出货,四季度铁锂有新产能释放;全产业链布局基本完成,明年下半年陆续释放产能 二、Q&A 1、主要业务的收入、利润率水平? 过去动力电池、消费对半分,今年动力占比高,消费47亿,动力67亿,毛利率三季度 23.7%,环比下滑,主要是在动力板块,消费板块毛利率稳定。 2、净利率情况? 本部净利率三季度比二季度有 2 个点的下滑,和毛利率下滑一样,动力板块原材料的上涨。四季度跟三季度不会有太大差异,四季度新产能能满产运行一个月。原材料价格得到供应商支持,也和客户沟通尽可能共同承担成本上涨的压力。 3、单三季度销售费用环比增长明显? 基于产能规划持续加强销售团队,还有前几年的电池到了质保期,帮助客户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更换电池等。 4、少数股东损益三季度比二季度下降一些,原材料压力? 不能从少数股东权益倒推三元软包的情况 5、动力电池铁锂放量的原因? 环比三季度增长一部分来自铁锂,荆门基地为储能的...

安信:新能源需求井喷,碳化硅产业投资正当时20211107

安信:新能源需求井喷,碳化硅产业投资正当时20211107

新能源需求井喷,碳化硅产业投资正当时...

宁德时代发布定增方案更新

宁德时代发布定增方案更新

宁德时代发布定增方案更新,我们整理如下:1、募集资金及项目有所调整,募集金额从582亿元调整为450亿元,主要减少了补充流动资金93亿元,湖西二期扩建项目31亿元的融资,以及车里湾项目的融资额从54亿元调整为46亿元。需要强调的是,宁德时代的方案调整,没有涉及项目本身投资的变更,且公司在手现金充沛、融资渠道通畅,预计不会影响产能建设进度。2、根据公司披露,2021H1产能65GWh(半年)、2021年1-3季度产能106.4GWh(三个季度),且已建成投产的产线在爬坡并稳定运行后将达到220GWh到240GWh产能,公司产能释放速度好于预期。预计公司2021年末有效产能超过200GWh、2022年末超过350GWh,2022年有望支撑250-300GWh的出货。3、经营数据方面,三季度公司总产量43.2GWh、销量29GWh,其中动力电池销量26.9GWh、储能电池销量2.2GWh(储能Q4是出货高峰),预计Q4销量有望加速释放。Q3动力电池毛利率21.8%,较上半年下降1pct,基本保持平稳。储能毛利率34-35%,依然稳定于高位。...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发展方向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发展方向

清华大学研究报告: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发展方向 https://docs.qq.com/pdf/DT0lSdFVHc1RSVUJ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