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纪要 > 正文内容

士兰微调研纪要20220624

ZML11个月前 (06-26)调研纪要


Q:公司 12 寸产线产出、产品结构
A:正在实施第二期建设,目前产能到 4.5w,产出接近 4w,每天都会有变化,设备都在进。年底目标到 6w。产出结构持续优化,今年重点是 igbt 产能提升,包括先进 mos、电路结构导入。一般消费电子市场疲软,加快新产品结构调试。12 寸以车规、光伏相关产品为主,正在加快产品开发。
Q:igbt 产能?
A:4-5k/每月。
Q:igbt、mos SGT、超结,总的超过 3w 每月,12 寸?
A:12 寸肯定是,SGT、超结、电路都在持续提升。
Q:IPM,今年上半年下游占比,家电工业分别?
A:没有统计过,IPM 主要就是家电工业,未来电动车也会有一定数量,在配合客户上量。IPM,今年总体也比较好成长,目前也受到 IGBT 供应紧张影响。虽然家电市场总量没有增长太快,但内部结构在调,全球供应 IPM 的厂家不多,士兰微还在持续扩量。光伏、汽车是我们重点,最近缺。家电主要是 3、4 代,车规光伏是 5 代。总体市场还是不错。
Q:IPM 最近成长比较大,供给比较紧张,主要是海外供应商交不上货?
A:是,已经相当长时间了,不是短期情况。
Q:需求没有太大拉动,主要是海外交不上货?
A:需求也是有影响的,变频产品渗透率还在提升,结构性的变化,非变频的数量在减少。变频产品一定会用 IPM。
Q:IPM 都是家电和工业,比例?
A:没统计过,家电客户相对集中,国内白电就几家。但工业客户分散,大的有一些但不多,电动机、马达相关都可以用,电动扳手、工具、工业变频器都是有的。全球 IPM 市场,主要就是工业和家电,家电下游集中度非常高,工业分散度相对高。
Q:下游需求,公司角度,Q2 客户需求,环比 Q1?
A:一般消费电子比较弱,手机、家电大的情况是这样,更普通的消费电子影响更严重。1)供给角度,半导体扩产能低水平上来比较多,供给不紧张,2)需求,通胀压力大、美元加息抑制消费需求供应链疫情受到影响,执行不通畅,和经济预期也有关系,一般性产品放缓比较多。但半导体本身就有周期性,和全球经济密切挂钩。对公司来说,大方向是正确的,8、12 寸产品加快高等级产能调整,抓住缺芯机会,光伏汽车缺芯至少到明年年底,对我们形式还是有利的,我们产品宽、大客户战略和客户粘性强,所以不管是家电、工业、光伏汽车,核心我们能供应,受影响相对小一些。还会持续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国产替代还是刚开始的路上,还有很长时间要走。
Q:igbt 产能 5k 每月,到新 2w 的产能,爬坡完成的时间节奏?
A:主要受到设备供应影响,有延误,12 寸设备交期比较长,判断明年上半年基本没问题,现在持续导入设备。也是全球供应链的问题。
Q:已经达产的 3-4w 的产品结构?
A:1)igbt 4-5k 产能,每月都在增加。还有新的产品,水平更高的。2)SGT mos,推高阶的,量逐步上升。3)超结 mos。一般消费的在往下走。总体还是优化产品结构,时间上不够,整个产线拉起来也是去年年初开始,产品结构优化才 1 年半时间,时间还是偏短,正在做。
Q:4w 没有完全满产?
A:4w 的产能基本发挥,结构在调。还有研发、产品导入。
Q:IPM 在车规用在什么结构?
A:电动汽车,纯电。汽车空调。单管、IPM 方案都有,我们都有。
Q:空调升级推动?
A:对。
Q:汽车现在的空调?
A:传统车电力不够,是单管。电动车电力上来后,用 IPM 更好,功率更高。
Q:SiC 布局?
A:中试线有产品出来,正在和客户配合中,装到模块中。今年建立量产线。
Q:SiC 展望,应用前景?
A:车规很快会得到应用。现在主要是,同样的功率输出,里程会多 7-8%,主要解决快充问题。大方向没有问题。
Q:SiC 有和车企送样嘛?
A:有好几家。电动汽车的跑在前面的都有规划。
Q:时间上的安排?量产、交付车企的展望?
A:要看汽车装 SiC 产品的时间节点,我们判断今年年底、明年上半年,但不完全,因为现在消费、经济都不好,有可能延后也说不定。主要看车厂的规划。
Q:就是他们下半年有需求,我们产能没问题?
A:现在都不会多,因为这块制约因素还很多,比如材料都是进口,量比较小。
Q:主要是衬底?
A:对,是个因素。
Q:原来规划今年年底 12 寸 2w igbt,那 igbt 今年年底的新规划?
A:没有新规划,就是这样,主要是设备交期延后。
Q:杭州 3w 规划时间?
A:今年开始,预计 3 年左右。项目启动比较晚,在扩最紧要的东西。是在原有 8 寸线上做的,在考虑 8、12 寸衔接问题,时间会拉长一些。大问题没有,另外设备,今天定设备,动不动就是 1 年时间。
Q:杭州不需要土建?厂房都是有的?
A:不需要。
Q:MCU,主要用于什么行业?fabless 模式,未来会打算转成 IDM 吗?
A:数字工艺,外面产能挺多,目前资源配置角度不会投产线。MCU 市场已经在缓解了,车规还比较紧张,其他都不紧张了。MCU 芯片比较小,扩点产能就上来了,成熟工艺。我们不会做这方面的工艺,主要是研发。
Q:这块产品,会重点研发系列做全吗?
A:MCU 家电、工业有大量应用,前段时间受制于外部产能影响,投片量得不到满足,现在逐步改善。本身是功率产品配套的东西,会持续做好。没有战略次要的问题。半导体都比较成熟了,功率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比如器件要用 MCU 作为完整方案。32bit MCU 我们自己开发水平也很高,整机系统都在上量。去年受制于产能,但设计能力是有的。如果可以投片,市场是存在的。
Q:家电、工业,我们作为市场替代者,替代的机会大吗?
A:已经在进行中,水到渠成的问题。1)产品性能,接近国际大厂,成熟产业。2)要有产能匹配,下游大厂比较集中,各行各业都有头部企业,头部企业量比较多的,要能接得住。3)相对供货紧张的时机,打破国际大厂的格局。过去供应紧张,目前车规、光伏功率也很紧张,抓住机会突破,就有机会。3 个要素都要有,否则替代不容易、很长时间。我们过去十几年发展,很多产品都是一点点攻破的,要有信心,会努力争取。
Q:MCU 主要是 32bit 家电、工控,有 8bit、16bit 吗?
A:家电、工控都是 32bit。
Q:搭配 IPM 集成产品,还是单品销售?
A:解决方案提供,他可以用我的 MCU 也可以用别人的,看客户选择。有 MCU 的供货能力,使用的机会很多。
Q:今年总营收预计 100 亿,现在看,目标调整?
A:目前没有调整。
Q:MCU 占比很小,未来增速怎么看?
A:增速空间还是很大,过去主要是外部产能影响,一旦有所缓解后,量会上去。
Q:后半年车规光伏起来后,毛利率比较高?
A:汽车主要是主驱,空调等也在推,我们做模块多,需要建设模块产能,前期还是投入阶段,毛利影响因素比较多,单管影响因素比较少。就看产品。汽车目前推主驱,单管用在空调等其他部位。总体都需要量,量上到一定水平后,毛利率自然会提升。
Q:igbt 1.5w 对应的产值?配套装车辆?
A:igbt 用的地方比较多,士兰微 igbt 应用最广的,家电、工业、光伏、汽车都有。这里面主要看市场情况,包括客户端进展情况。Igbt 产值不是简单的多少,今年年底到 1.5、2w,未来还会持续上升。下游所有大客户都进去了,现阶段家电工业多一些,光伏汽车配套还在跟进,下半年、明后年量一定上去。
Q:1.5w 已经包括的 IPM,主要是 IPM?
A:IPM 还有其他 6、8 寸的 IGBT,12 寸肯定是按照车规、光伏等级建设,当然希望越多越好,但客户上量也是多种因素影响,12 寸还有拓展空间,产能不会有特别问题。
Q:配套 200 万辆车,需要对应多少 IGBT 产能?
A:不多,1.5w 片绰绰有余。
Q:模块封装产能,2w 到 10w 爬坡时间?
A:正常半年时间差不多。现在持续推进中,取决于芯片供应量上来,目前芯片还是不够的。刚才说的都是计划到达。封装产能持续扩建,也会提升工艺水平,不仅仅是产能建设问题,会有相互匹配的过程。半年时间差不多。
Q:封装产能爬坡和芯片爬坡节奏比较像?
A:不完全一样,芯片 12 寸已经可以生产了,设备还没到,供应问题在逐步解决。我们有很多车型,更高功率输出的工艺还在优化。封装能力也在建设,设备陆续在到,解决可靠性、散热问题,相对来说,技术难点比芯片少,但我们在建设自动化,提升可控性。尽量减少人的使用。我们 IPM 水平高,就是很多环节自动化。12 寸芯片是自动化的,根据不同需求提升工艺水平,同时设备还在上量,供应链在提升,都是需要持续优化的。
Q: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个爬坡节奏是线性的吗?
A:管理上没有线性的问题。今年这两个目标会同时实现。10 万只产能不算多,更多产能都在建设。10 万只目标全部发挥满半年时间差不多,也有可能超预期。芯片产能,现在也是要到年底 6 个月。
Q:封装规划?
A:车规封装产能现有基础上再扩大 6 倍。
Q:扩大 6 倍,是不是说,无论是 igbt 代工能力、封装技术,已经可以大部分满足车规 igbt的需求?
A:能力还在持续扩展,封装能力建设也有 3 年时间,芯片能力在未来 3 年还有进一步提升,杭州 12 寸也是 3 年规划。规划角度,应该可以满足。
Q:按照车规模块扩产计划,未来 igbt 代工用量也很大,23 年 igbt 目标产能?
A:到时候看公告。
Q:igbt、高端 mos 占比超过 2/3,接近 3w?
A:2/3 就是 2w 多片。等到今年年底结构调完。
材料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直接后台联系删除




         
文章来自#赚美了#,一个专注价值投资的投研平台,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士兰微调研纪要20220624” 的相关文章

酱香酒热潮下的高端白酒竞赛

酱香酒热潮下的高端白酒竞赛

【东兴证券】酱香酒热潮下的高端白酒的竞赛.pdf...

爱尔眼科2021年中报业绩发布会20210826

爱尔眼科2021年中报业绩发布会20210826

时间:2021年8月26日嘉宾:董事长陈总,财务总监刘总,董秘吴总第一部分:管理层发言上半年公司按发展计划步步为营地有序推进。爱尔眼科在国内以连锁模式逐步发展,在海外发展重点地区,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保持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公司在国内国外疫情反复的情况下仍有良好的增长,实现门诊量490万人次,同比增长80%;手术量40.5万人次,同比增长70%。门店收入73.5亿,同比增长76%,比19年增长54.7%,实现归母净利润11.16亿,同比增长65%,比19年增长60%。扣非净利润12.3亿,同比增长111%,比19年增长76%。公司坚持回馈社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专业优势,实施可持续的视觉健康扶贫,足迹遍布全国30个省市区,先后开展了“红十字光明行”、“慈善光明行”、“侨爱心•光明行”、“健康扶贫•光明助困”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集善扶贫健康行”、“万人眼健康乡村振兴光明行”等主题公益活动,为贫困人口基本的眼健康服务,为中小学生及贫困人口建立眼健康档案,投身于健康中国战略。具体工作分为七个方面:1、全面强化医疗质量管控,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公司以国家“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抓手,进一...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投资者开放日交流纪要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投资者开放日交流纪要

联系人: 马帅(18321356964)/ 贺鑫(18818270136)时间:2021年10月30日上午9:00~11:00 地点:上海爱尔眼科医院第一部分:上海爱尔眼科介绍(1)未来布局计划上海地区目前四家医院开业,未来2-3年内完成六家医院布局,每家医院都是二级以上,徐汇区爱尔眼 科医院作为总院,其他五家医院作为分院实现集团化布局和区域化管理,目标3年内全部纳入上市公 司,建立完6家医院后开展门诊部。(2)上海地区医院介绍① 徐汇区爱尔眼科:作为总院,重点打造国际化服务部门,目前已经全部装修完成,下周进入到医保 状态,预计11月上旬搬入;总面积2.6万平方米,一共14层,医疗用房11层,每层楼按照专科分开; 交通便利,位于15号线出口,医院下有200个停车位; ② 金山区爱尔眼科:是目前金山区最好的眼科医院; ③ 嘉定区爱尔眼科:嘉定区拥有较大的屈光市场; ④ 青浦区爱尔眼科:位于青中地区; ⑤ 松江区爱尔眼科:预计在春季之前可以取证; ⑥ 浦东区爱尔眼科:已经选点,位于地铁6号线和13号线口,交通便利;位于商业园区,未来计划打 造医疗产业园,租金600-700万/年。图:徐汇区...

深圳爱尔眼科医院投资者开放日交流纪要

深圳爱尔眼科医院投资者开放日交流纪要

联系人: 马帅(18321356964)/ 贺鑫(18818270136)时间:2021年10月30日上午9:00~11:00 地点:深圳爱尔眼科医院2017年,深圳爱尔获得全国民营医院三星级单位称号,2018年获得深圳市民营医疗机构五星级诚信医 院。2019年在科研方面有很大突破和进步。2020年至今,爱尔眼科在疫情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派出 8人队伍一个月时间圆满完成社区核酸检测任务。今年提出的口号是规范经营,创新服务,实现高质量 发展。从去年开始,爱尔眼科在科研上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今年已经拿到6篇SCI文章,3个专利,集 团同意在深圳成立眼科研究院。爱尔集团医教研统一发展,有自己的大学和培训基地,且最近两年不 断和名牌大学签约,包括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和安徽大学,有培养硕博和本科生的基地。Q:爱尔医院如何与公立医院竞争? A:公司与竞争对手保持友好和谐、竞争合作的关系。第一,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眼科投资连锁机 构,医生资源、设备采购资源有优势,可以最早用到最先进的仪器设备。第二,医疗网络已经遍及欧 洲、美国和东南亚,这种全球化的布局和有特色的分级连锁模式有别于其他单体眼科医院。Q:...

昊海生科3季报及近况、战略方向交流纪要

昊海生科3季报及近况、战略方向交流纪要

昊海生科3季报及近况、战略方向交流嘉宾: 黄凌Kelly IR总监王晓倩 IR经理时间:2021年11月4日一、 基本情况财务数据:2021Q1-Q3营业收入12.75亿元,同比+43%,归母净利润3.10亿元,同比+175%,扣非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218%,研发投入1.14亿元,同比+35%,占收入9%(之前是6%/7%的水平)。2021Q3营业收入4.24亿元,同比+6.9%;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6.63%,研发费用0.4亿元,同比+46%,销售费用1.64亿元,同比+7%。业务:主要经营眼科、医美、骨科和外科,其中眼科和医美是最大的两个板块。眼科:作为最大的板块,眼科的发家产品是眼科粘弹剂,2020年市占率超过45%,连续十二年排行第一。1)粘弹剂与人工晶状体:基于眼科粘弹剂在中国市场的营销范围覆盖,从2016年开始启动白内障手术的另一个更高值耗材——人工晶状体,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完成了上游原材料到生产端以及下游经销商团队的布局,通过2016年起的6次并购,我们获得了6个做人工晶状体的品牌,这6个品牌在2020年销量达到了100万片,按照手术量看,占全国30%...

长城基金:龙宇飞长城消费增值 200006 路演纪要

长城基金:龙宇飞长城消费增值 200006 路演纪要

 路演时间:2021.11.18 路演基金经理:龙宇飞一、消费行业观点1、核心观点:未来 1-2 个季度应该高度重视,往后看半年到一年可能有超预期的机会2、三个因素导致近半年消费板块走弱(1)非正常基数:20 年全年收入集中体现在 Q2-Q4 导致单季高基数;费用投放、社保减免等则是非常低的基数(2)成本压力:21 年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压力大增,PPI-CPI 剪刀差创 1996 年以来新高(3)需求疲弱:疫情影响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政策担忧如双减、房地产等2、展望未来半年,三个因素可能依次反转(1)非正常基数在 21Q4 到 22Q1 出现反转(2)PPI-CPI 剪刀差应该在近期会均值回归。历史上,剪刀差向上扩大(利润向中上游转移)通常持续 8-18 个月,向下扩大(利润向中下游转移)通常持续 12-63 个月,竞争格局好的公司率先转嫁成本,21Q4 就能看到毛利率的改善,大部分行业在 22Q1-Q2 毛利率明显向好。(3)需求端:今年基数低,明年不会更差。短期看疫情,长期看共同富裕能否落实3、股价先于基本面 1-2 个季度见底,可以判断 9-10 月的底部是有效的。但因...

天风证券研究所所长赵晓光:再论深度研究20211207

天风证券研究所所长赵晓光:再论深度研究20211207

尊敬的各位来宾,欢迎大家参加“百泽中国”年度策略会,这也是最近少数能线下开的策略会。去年九月我们北京“掘金产业”策略会,我的演讲题目“什么是深度研究?”当时这个演讲获得了不少共鸣,作为一家第一梯队的研究机构,必须要矢志不移的以深度研究为根基、为最核心价值观。在过去的几年,我们做了很多实践和探索,获得很多思考和感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再论深度研究”,跟大家做个分享。五个逻辑解读深度研究重要性我们认为专业化、立体化、深度扎根的研究,包括宏观趋势、中观产业到微观企业,在未来几年变得更加重要,不仅是越来越重要,而是指数级的重要。主要是五个逻辑,让我们必须迫切的意识到深度研究重要性。逻辑一:投资决策体系越来越多维度、复杂化和立体化过去我们对某个行业、某个企业的投资决策,主要是基于对产业本身的研究逻辑。但过去一年我们感受到来自于外部环境、政策、流动性多维度的影响,其实是对整个产业影响是远超预期的。比如说年初,政府对教育为代表的、互联网为代表的行业的各种规范政策,带来的是很多龙头公司80% 以上幅度的下跌。过去只是基于消费品和互联网的商业逻辑持有的伟大护城河公司,在政策面前没有抵抗力。同时,在过去几...

安信证券:医疗服务板块大跌点评,附:《对卫健委调研文章的反馈材料》

安信证券:医疗服务板块大跌点评,附:《对卫健委调研文章的反馈材料》

【安信国际医药】医疗服务板块大跌点评今天医疗服务板块大幅下跌,主要由于网传文件质疑民营医疗融资,市场由于悲观情绪大幅下跌我们认为国家对于医疗服务的政策支持方向没有改变,并强调民营医疗服务在相关专科领域的定位和优势。2021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明确,“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临床专科,重点发展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儿科、麻醉、影像、病理、检验等临床专科”。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意见中明确:“积极支持社会力量深入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扩大服务有效供给,培育专业化优势。在眼科、骨科、口腔、妇产、儿科、肿瘤、精神、医疗美容等专科以及康复、护理、体检等领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我们认为国家对于民营医疗服务的政策支持方向没有改变,而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机构各自定位各有不同。政策确立公立医院的基本临床医疗定位,使用医保资金保障基础医疗体系。而对于民营医院而言,除了在肿瘤、儿科等科室有重合外,大部分是需要自费的可选消费医疗领域,较少使用医保资金,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