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电新】风电塔筒更新:重视23年单桩业务出货量+单吨净利超预期的可能性20220724
?23年需求:
整体需求:不完全统计,国内海风已招标7.6GW(不含竞配),结合各省竞配项目情况,预计22年海风合计招标量有望到20GW,23年桩基到15GW,按20万吨/GW的用量计算,预计23年国内单桩需求在300万吨。
需求分布:据不完全统计,当下各省已启动但未并网的海风项目主要分布于广东(约9.25GW)、海南(约4.2GW)、山东(约3.91GW)、浙江(约2.58GW)、广西(2.7GW)、江苏(约2.65GW),23年单桩需求将集中在南方的两广+海南+浙江。
?23年供给:
23年国内单桩产能合计约250万吨(集中于江苏、山东两省),供需缺口为50万吨,具体看:
大金——约50万吨(主要在山东蓬莱)、海力——约50万吨(主要在江苏)、天顺——近30万吨(江苏射阳);润邦——约25万吨(主要在江苏);天能——预计在20万吨(位于山东、辽宁、江苏、广东);泰胜——约15万吨(主要在江苏);
其它——其它企业单桩产能非常分散,具体看,塔筒+单桩产能混合:水电四局15万吨、中信重工12万吨、福船一帆合计15万吨(在福建),仅单桩:中交三航局舟山6万吨,除此还有振华、长风等,预计其它企业单桩产能合计在60万吨。
?单吨盈利
21年:受海风抢装潮影响,以海力为例,单桩单吨净利在2000元/吨+;
22年:海风装机较少,预计单桩单桩净利在900-1000元/吨;
23年:单桩市场可能出现供需失衡(尤其是南北区域的结构性失衡),预计23年单桩单吨净利有望达到1300元/吨+(超出年初的预期),且存在继续超预期的可能。
?塔筒和单桩产能是否可以互换:
理论上可以互换,但单桩转塔筒较简单(会损失很大产能),塔筒转单桩较困难,这是由于基地要靠海才能做单桩(陆上单桩运输困难),且塔筒厂房较小、单桩厂房和设备要大很多(单桩的单GW用量是塔筒的3倍),因此企业一般不会对二者产能进行互换。
?结论 :
预计23年国内海风单桩市场可能出现供给失衡的情况,尤其是南北地区的结构性失衡,预计23年各企业的单桩出货量(产能不足可能会进行外协)、单吨盈利均有超预期可能性。
若单桩供不应求,预计最利好大金重工(单桩产能大、阳江基地地理优势明显)和海力风电(单桩产能大、拿订单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