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建筑央企异动简评
(天风建筑)
今日上午建筑央企异动,大基建央企指数上涨4.24%,主要建筑央企均有较多上涨,如八大建筑央企A(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化学/中国中冶)分别涨3.9%/ 4.2%/ 3.8%/ 10.0%/ 4.0%/ 2.6%/ 2.6%/ 3.6%。我们推测今日异动或源于昨日易主席发言发酵,同时建筑央企持续政策催化呵护(融资边际放松、稳增长、潜在一带一路等)、基本面持续改善(包括业绩较好增长韧性持续性、国企改革持续推进、转型升级效果逐步进入见效阶段)、历史底部区域的估值水平亦扮演核心支撑。建议投资者持续重视建筑央企性价比、投资价值,重点关注中建/交建/电建/能建等。潜在一带一路催化值得重视,重点关注北方国际等。
信息视角,证监会易主席昨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具体单独探讨了上市公司结构与估值事项,并明确他指出“目前国有上市公司和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市值占比将近一半,体现了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地位”,“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同时单独指出“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中证报今日刊文点评指出“我国亟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完善契合各类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特点的估值方法,扭转当前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大幅“折价”的趋势”。
基本面持续改善,有催化有持续性。
八大建筑央企22q1-3收入增长增速中位数13%,归母净利增速中位数13%。基建投资较好弹性预计有持续性,同时应重视建筑央企份额持续提升蕴含的业绩较快增长韧性/持续性等。国企改革持续推进,中建已推行多期股权激励并酝酿下一轮,中铁作为第2家股权激励央企效果明显,后续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或成为建筑央企必选项。同时中国化学的实业项目员工跟投等,建筑央企多元化激励改革持续深化,效果正逐步显现。同时应注意,建筑央企亦在积极求变求转型,电建/能建新能源布局有效果有前景,化学转型实业“卡脖子”己二腈项目已顺利投产,中铁战略强化水利水电布局等,十四五或能看到较多建筑央企收入结构、利润结构明显优化。近日一带一路标志项目、印尼和东南亚的首条高铁、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雅万高铁在G20峰会期间进行了试验运行及全面检测,标志着该项目取得圆满成功,一带一路蕴含较大增量基建需求,后续进一步催化值得重视。
融资边际放松,投资者交流价值传达持续有积极变化。
2022/10证监会明确允许部分存在少量涉房业务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此前制约建筑央企权益融资的约束基本被取消。中国能建此后亦公告正筹划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预计募集金额150亿元以内,主要用于服务公司转型需要。客观融资需求、主观内部激励/改革要求等,建筑央企在投资者沟通、传达公司价值方面趋于积极主动,近年感受较深刻,对于企业价值发现等有较好积极意义。
估值历史底部区域,极具性价比。
主要建筑央企估值均处底部区域,近5年分位数视角,PE_TTM: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化学/中国中冶分别为2.1%/ 0.7%/2.2%/11.3%/45.3%/0.9%/6.2%/2.8%;PB_LF: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化学/中国中冶分别为1.0%/ 0.7%/0.6%/4.5%/58.4%/7.8%/21.1%/7.5%。(注:中国能建回A为2021年)。主要建筑央企均在历史底部区域,有安全边际有性价比。
点评:看下来,表面是领导讲话刺激建筑央企大涨,深层次还是四季度的市场风格问题——不管是历史经验、基金经理排名还是缺乏增量资金,资金在当前确实更偏好机构持仓少的超跌板块和主题。低估值可以有超跌反弹,但不是什么大逻辑,按照当前数据来看,29个行业大类有小一半在历史最低的10%分位数,肯定不能说这些板块都有机会。建筑央企低估值的背后,是主业没增长空间和分红较少,至于市场关注的一带一路增量,这个也被证明过很难给业绩带来多大提振,反而各类隐藏的风险不小。当然,如果国企改革,尤其是更加注重分红和市值管理等,央企肯定会有一些机会。从当前来看,这方面是有动作的,只是暂时没看到超越以往的情况;四季度炒作部分建筑央企有一定的合理性,尤其是政策是支持这些地产央企在地产行业做大做强的,这些企业是有一定逻辑基础的,但多数更多还是偏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