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宜上佳2022年11月7日调研交流纪要
1、 石英坩埚业务进去的初衷和未来规划?
A:去年底就开始跟踪,5、6月份就开始了,碳碳是包裹石英坩埚,从使用上是有些穿插,拉晶过程中就关注到石英坩埚。不是品类界限的鸿沟,内在还是有些联系。原料端不一样,客户端一样。石英坩埚难度大的原因是原料的依赖,成品率,使用寿命。观察后,选择并购切入。
未来规划:目前晶熠阳2个厂房,4条线,3万只产能(一条线大约8000只产能)
。二期扩产规划10条,晶熠阳2条线,在江油新材料产业园上8条。在江油扩产,有能源优势,还有运力运费地缘优势。第三期要看二期扩产的情况。
二期扩产完成后,14条一共11万只产能。
2、 扩产周期
A:设备、人员协同等,短的周期3个月,长的半年。本部问题不大,江油明年最多不超过2季度。
3、 明年5-6万只的消化能力?
A:据说尤妮明的砂破10万了,石英取代了19、20年碳碳坩埚一锅难求的地位。
公司对行业前十也做了调查,虽然晶熠阳不大,但是也是很有特点的,团队从业时间早,技术带头人年轻,也有十几年经验,也有研发实力。
4、 砂子来源,怎么保供?
A:太平洋,挪威这边,都有渠道,可以稳定供应。随着产能扩充,也会和合作方沟通保证供应,也是现在的主要工作。目前团队有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供货渠道,才能组成这样的团队。缩量不锁价。
5、 收购的估值也算便宜,对标同行业,怎么看这次收购的估值。另外收购没有对赌。后面对管理层的股权管理?
A:从评估报告看,评估基准是7.31日,受原料影响,整体都不是特别亮眼。所以按照评估报告是低估的。晶熠阳从9、10月份出货量和业绩上还是非常令人惊喜的,上个月达到3000只的出货量。今年做到1.2个亿,但是并表也就最后1-2个月,最重要是明年的业绩。留了10%的股份,当时实控人也是因为家庭原因选择出售。
6、 二期、三期产能扩产,也会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与碳碳热场和碳陶刹车片比地位。
A:从量上看和碳碳热场并驾齐驱。碳陶还是0到1的过程。如果二期、三期产能超过预期,可能超过碳碳热场。因为寿命的原因,石英需求远大于碳碳热场。
7、 希望两个方面的市场份额
A:悲观和乐观的角度的说市场预期23、24年分别是76-124万只,85-160万只。按我们二期的产能算市场份额的话是10/76。
8、 砂子采购的比例和价格,未来依托上市公司会不会锁定砂子的价格,或者延伸砂子业务
A:目前不能说晶熠阳 ,锁量是团队能力,锁价不会做这个事,锁量尽量做。未来关注石英坩埚,也在关注更前段,能不能往上延伸,还得看矿上能不能做,晶熠阳也在实验不同的砂厂。
9、 明年产能扩张比较快。锁量是国外还是国内比较多
A:国内国外都有,如果没有原材料也不会盲目扩产,跟探探热产比起来,一条线投资小的比较多,但是也不敢轻易扩产。
10、 石英坩埚和碳碳热场的协同作用
A:一定会有比较好的协同作用,有客户就要求来一个整体的打包方案,因为有时候说不清是碳碳热场还是石英坩埚的问题,不用东采购西采购。
11、 石英坩埚技术壁垒,目标做到行业的市占率水平
A:石英坩埚按照程序,原材料非常重要。经过对晶熠阳的了解,不是说100%的进口砂,产品就一定稳定。有的企业也是进口砂,也不能保证一致性,工艺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没有好的工艺,也会把好料浪费。然后再说装备,装备虽然都是外购,但是都要回家调试,方方面面构成了综合成本和综合性能。
12、 石英坩埚的价格问题。目前比较高的水平能持续多长时间,
A:尤妮明进口砂已经破10了,一个是美国矿山环保问题,还有矿山本身构成问题(矿山含有云母矿),美国不能把不用的扔了,开采出来还要处理云母矿,所以扩产受到制约。目前就美国进口料的情况,彻底打破供应紧张,短期还有点困难。巴西、俄罗斯、印度的料扩产需要时间,供过于求的的局面还有相当一段时间。公司需要抓住窗口期,把内功练好,自动化等等都是未来应对利润率的平衡变化的手段。
13、 公司36寸坩埚占比
A:32和36寸坩埚大概4:6的样子。小锅不做,主要32、33、36。
14、 小尺寸和大尺寸的利润率
A;一季度,不管是因为挪威料的不稳定还是疫情,行业都没有比较好的利润率,目前下半年不管是32、36的利润率都是高于上半年。
15、4条线3万的产能是否打满,明年产能情况。
A:全部满产,现在每月3000只,折算全年是超过的。明年预计的产能:明年江油8条线算半年的产能,新增本部2条线算3个季度的产能,原有4条线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