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纪要 > 正文内容

邬博华:碳中和带来两大投资主线,光伏风电、电动车,2030年前都看好

ZML11个月前 (07-15)调研纪要
核心观点:

1、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是“一加一减”:“加”方面,是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发电端和以电动车为代表的用电端来增加无二氧化碳排放的清洁环节;“减”方面,即减少化工、钢铁、火电等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

2、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是一个涵盖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和储电的完整闭环,加减环节在其中都有相关的投资机会。

3、中国在光伏上基本具备了全球最强的优势,基本全球90%以上的光伏产品都来自中国,中国制造业都会享受光伏全球发展的红利。

4、中国的电动车发展领先于国外五六年的时间,现在产销量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产业集群优势和市场份额优势被培养起来,且逐渐进入了不需要政策扶持的自然行业投资阶段,其中的一些优秀公司是大家最重要的投资方向。

5、现在比较确定地看好以光伏、电动车、风电设备等为主的低碳特征环节的投资机会,行业的估值是合理且被低估的,明年及持续到2025年、2030年,都值得重点关注。

近日,长江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电信行业首席分析师邬博华在一场直播中分析了碳中和带来的投资机遇,作出了上述判断和分享。


以下是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机会很多

问:2030年实现碳达峰, 2060年实现碳中和,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曲线是非常陡峭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路径去实现碳中和?

邬博华:一定是采用一加一减两个方式。

“加”方面,即增加无二氧化碳排放的清洁能源的环节,包括发电端和用电端。

发电端传统以火电、燃气为主,可以用清洁的风电和光伏等来替代传统的火电,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用电端一个比较重要的产品是电动车。传统汽车靠汽油驱动,汽油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虽然不是很大,但比较分散,处理起来相对麻烦。用电动车取代传统的燃油车,将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我们可以增加环保、节能低碳等领域的投资,来减少传统方式上的二氧化碳排放。

“减”方面包括部分二氧化碳排放较多的领域如化工、钢铁、火电等。虽然我们短期内还是要接受火电,但可以增加投资令燃烧更充分,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一加一减之间,我们就能为最终实现2030年和2060年的目标做出贡献。

由于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是一个涵盖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和储电的完整闭环环节,上述“加减”中都有些相关机会和公司参与到这些环节。

“中国光伏称霸全球”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发电端机会明显

问: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从全局的角度看投资机会在哪里?

邬博华:从2020年到现在,从整个资本市场的波动中可以看到市场选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路径,比如光伏、风电和电动车,这些都是2020年以来二级市场非常热的一些环节。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和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动车的投资链条非常清晰。

细看下光伏,大家知道中国的光伏是称霸全球的,基本全球90%以上的光伏产品都来自中国,但10年前光伏还是一个非常贵的能源,发电成本在6-8毛钱之间,远高于火电的3-5毛钱。

经过10年发展,现在全球的光伏产品基本都来自中国的企业,硅片90%以上的产能,硅料、电池片、组件环节70-80%的产能都集中在中国。还有一部分产能是中国的优秀企业在海外设置的,作为能源提供给全球。所以,目前作为制造业的一个分支,中国在光伏上基本具备了全球最强的优势,是无可替代的。除了中国支持光伏的应用外,欧洲、美国及印度、沙特、巴西等国家都非常重视光伏,以此作为未来最重要的电力来源。

经过10年发展,光伏发电成本已经降低到了3-4毛钱的水平,在很多地区都低于火电的成本,在看到非常清洁、没有排放,同时成本更低的能源方式的出现,一定会对替代传统能源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在这个领域内,中国的整个制造业都会享受到全球大发展的红利,这是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端的投资机会。

锂电产业链走在全球领先位置,电动车产业集群和市场份额优势明显

第二个是电动车方面(用电端),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传统的燃油车领域中国企业还是与国际的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2014年开始,我国家率先扶持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动车行业,给了很多的补贴资金来支持电动车的销售,弥补了高成本带来的价格差距,使行业开始释放出比较多的量。

经过大概六七年的扶持,现在中国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渗透率已经超过了10%。基于电动车比较高的全球市占率,整个锂电产业链的生产、技术、设备投资和产业集群也都走在了全球最领先的位置。

2019年欧洲紧随中国,加入到推广电动化的浪潮中,拜登上台后美国也加入进来。中国、欧洲、美国相继推广电动车,对整个行业的需求释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动化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不可逆的行业趋势。

在我国领先于其他国家五六年的时间里,产业集群优势和市场份额优势被培养起来,整个电动车领域都有优秀的企业创造出投资的机会。

光伏和电动车行业虽然一开始都需要政策扶持,但现在都逐渐进入了不需要政策扶持的自然的行业投资阶段,里面的一些优秀公司是大家最重要的投资方向。

在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里,我们需要靠发电的努力,也需要靠用电的努力,同时整个配电、售电等环节都会产生比较大的设备投资和资本开支,基本可以成为大家投资的主要方向。
2030年前,都看好光伏风电、电动车等低碳投资机会

目前光伏和电动车行业的估值水平处于一个合理偏低的位置。

对于投资而言,把握时点其实就是把握估值的波动。我们希望在低估值的阶段去投资,然后享受未来。如果既有业绩的增长也有估值的提升,这样的投资机会是相对比较合适的。

所以我们现在还是比较确定地看好以光伏、电动车、风电设备等为主的低碳特征环节的投资机会。

今年一季度整个市场的波动比较大。其实去年一些表现亮眼的光伏环节,在市场波动的时候也呈现了比较大的下行跌幅。

但是当内外因素稳定后,行业的反弹和市场表现也是更加突出的,很多光伏公司已经回到了前期比较高位的水平,说明市场对行业和公司的认可其实还是没有发生变化,电动车也是如此。

在5月底到现在这一轮的反弹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中长期逻辑、业绩表现也比较好的新能源环节股价都表现不错。在这个估值只是合理甚至比较偏低估的位置,投资机会还是比较确定的。

明年及持续到2025年、2030年,这个行业的投资机会值得大家作为一个重点方向来关注。无论从估值的综合分位还是短中长期的判断来看,都比较值得大家去做配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邬博华:碳中和带来两大投资主线,光伏风电、电动车,2030年前都看好” 的相关文章

SOLARZOOM光伏新能源智库报告目录

SOLARZOOM光伏新能源智库报告目录

SOLARZOOM新能源智库报告目录更新日期:2021-8-23  19:10在光伏成为全球第一大主流能源的那天,因为其克服了“时间不可移动性”缺陷,将没有白天与黑夜。SOLARZOOM新能源智库为国家能源长期利益最大化目标提供服务的每一天,也没有白天与黑夜!——SOLARZOOM新能源智库【导读】为了便于广大客户及时了解到我们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的最新观点,我们发布本报告目录,本页面将给出重点报告的链接。请大家务必收藏本页面。【联系我们】 分析师:马弋崴,13482510838(手机微信同号),mayiwei@solarzoom.com销售经理:缪雅辰,15901919777(手机微信同号),miaoyc@solarzoom.com置顶报告【全程视频回播】HJT全产业链生态圈的首次集结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48ee3304a0b28e8499baf34b754f9d25&sub=A193FCA1BE574ADA9610899F9462D794一、有原创内容的每日报告第三只眼睛看光伏2021-8-16...

长江电新:锂电高频价格+光伏行业数据库

长江电新:锂电高频价格+光伏行业数据库

【长江电新】20210903-锂电高频价格数据库.xlsx【长江电新】20210904-光伏行业数据库.xlsx...

兴业证券-兴证策略·ESG研究系列:ESG投资框架下如何理解近期产业政策调整?如何应对?

兴业证券-兴证策略·ESG研究系列:ESG投资框架下如何理解近期产业政策调整?如何应对?

投资要点 #本文基于ESG 投资框架来给出近期全球产业政策调整的投资策略。 一、近期产业政策调整驱动因素:反垄断+结构性通胀+社会责任意识觉醒。 综合来看,近期中外产业政策调整的驱动力可以区分为三个方面:反垄断更多影 响行业竞争格局;结构性通胀更多是缓解短期供需压力;社会责任意识觉醒则是 在碳中和等时代大背景下对经济发展方式(从效率至上到兼顾公平)和公司经营 模式(从最大经营效率到社会价值最大化)调整的呼应。 二、ESG 投资框架下如何理解近期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2.1 市场层面:ESG 投资可弱化市场波动。首先,从反垄断相关产业政策调整来 看,政策强监管导致部分业务大幅调整,未来行业竞争结构相对更加公平。强监 管政策目的在于“除弊”,短期“洗洗”过后,科技龙头公司发展远景更健康可持续。 其次,结构性通胀相关的产业政策调整未引发市场过度关注。最后,从游戏等近 期社会关注事件来看,后续ESG维度下相关投资可减缓未来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

【东吴电新】电动车2021中报总结:景气度持续向上,价格弹性环节盈利高增

【东吴电新】电动车2021中报总结:景气度持续向上,价格弹性环节盈利高增

       电动车2021中报总结:景气度持续向上,价格弹性环节盈利高增.pdf投资要点电动车2021年需求旺盛,销量持续超预期,板块业绩逐季大幅向上:2021年H1国内和海外电动车分别销120.6/128.3万辆,同比+201.5%/+126%,超市场预期。我们所选取的99家企业2021年H1总体营收5,102.59亿元,同比增加59.16%,归母净利润321.76亿元,同比增加191.73%。龙头表现突出,中游环节盈利同环比持续向上,具备价格弹性环节盈利大增;2021Q2环比进一步提升,实现营收2,803.69亿元,同比增加49.27%;实现归母净利润197.25亿元,同比增加143%,环比增长58%,各环节满产满销,盈利能力亮眼。2021H1子板块业绩均大幅提升,中游环节供需紧张,部分价格弹性环节业绩最为亮眼,上游紧随其后:2021H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序依次为铜箔(22284.89%)>负极(940.30%)>正极(553.43%)>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334.90%)>电池(317.54%)> 上游...

长江电新:光伏10月排产跟踪:环比下调仍维持高强度,22年需求增速或上移,继续看好光伏!

长江电新:光伏10月排产跟踪:环比下调仍维持高强度,22年需求增速或上移,继续看好光伏!

1、硅料环节,9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为4.28万吨,环比小幅增加0.2%,与8月份产量基本持平,低于原计划创新高的产量预期,主要是由于江苏和内蒙地区受限电因素影响,个别企业被迫停产、减产。10月根据各硅料企业生产运行计划,协鑫和天宏检修企业逐步恢复,东立进入检修,在硅粉供应保障充足的前提下,10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将环比持平,但根据目前的硅粉供应情况看,各硅料企业按计划产出存在难度。2、硅片环节,9月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已逐步恢复至80%以上,一体化企业基本维持满产运行,新建产能稳步释放,国内单晶硅片产量继续增加至18.8GW,环比增幅为6.2%。10月当前仍保持9月排产水平,一线开工率80%左右,一体化企业维持满产,后续保留调整可能,主要视硅料供应及下游价格接受度而定。3、电池环节,9月电池片有硅片供应的厂商基本满产,爱旭四期、五期的产能新开启。10月长假期间国内不少电池企业放假、减产,166尺寸等小尺寸产线减(停)产最为明显。节后提产的观望情绪浓厚,或主要取决于下游对涨价的接受程度,10/9通威发布最新报价,本月166和210电池分别上涨0.06元/W、0.08元/W,均至1.12元...

广发电新迎接板块双击催化20211031

广发电新迎接板块双击催化20211031

广发电新迎接板块双击催化20211031...

探寻光伏行业“确定性”系列之三:“拥硅为王”再现,平价时代硅料逻辑重塑-211031

探寻光伏行业“确定性”系列之三:“拥硅为王”再现,平价时代硅料逻辑重塑-211031

  行业观点  光伏平价时代需求向上弹性十足,中短期硅料供给决定装机上限:随着光伏持续降本提效、而化石能源发电因燃料短缺成本大幅上升,光伏相对优势持续扩大;平价后光伏摆脱补贴依赖和规划束缚,终端需求将具备极强的向上弹性,并呈现出对成本承受力的持续提升,中短期光伏新增装机量将基本由供给瓶颈环节产能决定。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2021年全球多晶硅产量约57万吨,按在建产能释放节奏,预计2022年新增产量约22~27万吨,合计可满足约260~280GW组件生产需求,同比增加35-45%,硅料仍大概率以供应链瓶颈的角色决定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上限,并继续摄取显著的超额利润。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复盘:产能刚性且扩产周期长,更易出现供不应求导致涨价的现象:复盘2004-2008年、2010-2011年、2020-2021年的三次“拥硅为王”,直接原因都是阶段性供需错配,但从本质上看,在高成长的行业,作为技术/资金壁垒高、产能相对刚性且扩产/爬产周期长的环节之一,叠加例行检修、生产事故等因素,硅料的确比其他环节更...

【海通电新】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可再生能源获定向放水

【海通电新】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可再生能源获定向放水

央行公布,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提供贷款利率与LPR大致持平,并要公开披露相关信息;支持领域包含风/光/抽水/氢/储能/电网/源网荷储/分布式整县/电力输送调峰等可再生能源相关的众多领域。 针对碳减排的定向放水。我们认为该政策核心要点是为了碳减排相关领域注入流动性,目前风光电力企业,国企的贷款利率在参考LPR下浮10%-15%,而民企贷款则可能上浮0-10%;实际贷款情况以项目为单位不会完全相同,我们认为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部分项目利率或有可能略有降低,但应该更侧重于宽松的资金、金融环境; 大致流程:商业银行按照LPR贷给碳减排项目,之后找央行索要总金额60%利率1.75%的资金,政策中提及的期限1年可展期2年,主要是针对银行间的流动性,意味着总体流动性宽松局面可以延续大概3年左右时间; 总体利好运营商,民企/分布式/储能等可能边际影响更大。大型风光项目贷款流程成熟完善,但一些中小分布式项目可能还有贷款难现象,另外民企的利率劣势可能在宽松环境下也获得明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