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调研纪要

#调研纪要#新能源车销量和展望电话会纪要 20230206

栏目:调研纪要 作者:ZML 时间:2023-02-09 10:39:06
要点受春节影响和订单提前透支,新能源汽车一月销量不及预期:• 1月份新能源车的批发量为41万辆,低于预期43万辆以上的水平,环比下降大概45%。• 1月份新能源车零售呈现相对低迷复杂的状况,整体零售量在30万辆左右。•得益于海外市场目前供给相对不足,中国产品海外竞争力较强,加之海运出口能力大幅增长,1月份新能源车的出口表现总体较强。•高端市场的严重低迷,需求萎缩,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高端市场出现严重的销售受阻。•疫情全面放开后带动销量迅速提升,渠道库存压力变大,车企在1月份都比较......


要点

受春节影响和订单提前透支,新能源汽车一月销量不及预期:

• 1月份新能源车的批发量为41万辆,低于预期43万辆以上的水平,环比下降大概45%。

• 1月份新能源车零售呈现相对低迷复杂的状况,整体零售量在30万辆左右。

•得益于海外市场目前供给相对不足,中国产品海外竞争力较强,加之海运出口能力大幅增长,1月份新能源车的出口表现总体较强。

•高端市场的严重低迷,需求萎缩,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高端市场出现严重的销售受阻。

•疫情全面放开后带动销量迅速提升,渠道库存压力变大,车企在1月份都比较谨慎,各主力车企1月份同比和环比均出现较大下滑。

•受特斯拉降价的影响,整个行业和消费者都处于观望情况,厂家不再向经销商加库存,1月份属于自然去库存的阶段。

•新能源车企业已经到了需要解决生存问题的阶段,近期新能源车销量不佳,库存处于暴涨阶段。

•合资和新势力的库存属于生产与销售脱节的被动性库存,未来将通过促销让利消费者形成库存吸纳能力和降价能力。

一季度销售预期整体乐观,政策加持使未来或迎快速增长:

•目前主力企业面临的库存压力较大,各车企对2月份的排产情况相对谨慎。

•特斯拉本月通过出口降低一部分库存,目前库存状况良好,而蔚来、理想和小鹏都处于高库存的状态。

•预计一季度销量将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势,1〜3月份最终将形成同比30%左右的增长。

•4月份同比至少增长130%,1〜4月份合计同比50%左右的增长。

•未来公共领域电动化的政策将进一步推行,中重卡领域的环卫用车和特殊品种用车未来或有较大的空间。

•预计2月份销量环比增长20%,达到近50万台,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总体乐观,预计包含出口在内的总量在850万台,同比增长30%。

完整纪要

市场现状:

Q1.1月份新能源车的整体批发量、零售量和出口量的情况如何?核心原因是什么?

•1月份新能源车的批发量为41万辆,部分厂家会有小幅修正,最终可能在40万辆左右,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甚至微降的状态,低于预期43万辆以上的水平。1月份环比下降大概45%,环比下降幅度甚至大于传统燃油车

•由于12月a级车走势较猛,同时受补贴退坡带来的暂时影响,1月份新能源车零售呈现相对低迷复杂的状况,整体零售量在30万辆左右,包括零跑、上汽大众、北汽新能源、奇瑞和一汽红旗等几家主力企业的批发量高于零售量。而受出口干扰因素和去库存的影响,部分厂家的零售量远大于批发量,比如五菱、哪吒等,其中五菱的批发量大概有4500辆,零售

在2万辆。

•得益于海外市场目前供给相对不足,中国产品海外竞争力较强,加之海运出口能力大幅增长,1月份新能源车的出口表现总体较强。其中比亚迪的出口量在1万辆,特斯拉的出口量大概有3万辆,五菱的出口量在几千辆,东风易捷特2月的出口预计在7万辆左右。

•核心原因主要是高端市场的严重低迷,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高端市场出现严重的销售受阻,包括特斯拉、小鹏和金康赛力斯等企业在11月和12月份都出现需求萎缩、销售受阻的情况,高端b级车的下滑比预期更严重。

Q2.1月份各主力车企的销售增长情况如何?

•比亚迪在1月份的批发量较高,目前处在库存逐步建立的过程中。由于1月份市场属于波动期,各车企相对谨慎。比亚迪在1月的销售量为15万台,同比增长61%,其中零售量在11万台左右,出口垔为1万台,库存在3万台左右。

•得益于长安Lunmn和深蓝SL03两款车型的强势表现,长安汽车1月份同比增长170%,达到26,000辆,呈现高增长的状态。

•上汽乘用车1月份的销售量达到18,000辆,同比增长26%,其海外工厂的生产和出口拉动销售增长,同时国内市场的科莱威、木兰等车型在12月表现强劲。但插电混动目前在国内市场空间不大,上海在12月份已停止插混上牌,导致其环比下降40%。

•理想L8和L9获得良好的市场认可,销售表现良好,同时本月L7上市,形成了车型扩张带来的市场增量,1月份同比增长23%,达到15,000辆,环比下降不到30%,基本符合一定时间周期的下滑特征,目前在高端车订单方面相对充足。

•蔚来受益于政策延续的影响,其et5车型保持强力增长,实现了其他车型的总体平稳增长

1月的销售量在8500台左右,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46%。

•东风易捷特总体表现不错,同比下降9%,其产品表现相对较强,出口状况良好同时国内市场也有一定的贡献度。

•小鹏1月份的销售量为5200台,同比下降60%,环比下降54%,调整期的下滑压力较大。

•赛力斯汽车受去年华为收购带来的体系增量影响,同比增长400%,环比下降56%。

Q3.1月份新能源车批发量低于预期的原因是什么?

•去年12月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全面放开后带动了整个市场的恢复,销量迅速提升,渠道库存压力变大,车企在1月份都比较谨慎,部分车企出现剧烈下滑的情况,主要是对经销商的库存进行有效消化。

•受特斯拉降价的影响,整个行业和消费者都处于观望情况,厂家不敢向经销商加库存,1月份属于自然去库存的阶段。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高端车出现需求萎缩、销售受阻的情况。特斯拉降价获得一定效果,但其他车企面临严峻的调整压力。

Q4.理想1月份销量增长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理想L8和L9自推出后,市场表现相对不错,价格虽有小幅上升,但通过产品升级,使各类用户都有较好的选择,同时新车型推出及时,带动需求快速提升。

•理想在高端市场中更加细分,L7、L8和L9差异化车型的相继推出,使30万〜40万的产品有

几万元的梯度差异,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各类车型。

Q5.1月份特斯拉的销量情况如何?特斯拉二、三月份的需求预期如何?

•1月份特斯拉的销量为是66000台,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10%。12月出现超预期调整,1月回归正常水平,形成了同比和环比的较强增长。

•特斯拉二、三月份的需求预期相对乐观,其目前整体运行状态符合预期。1月采取有效的降价举措,加上其它车企的降价延期效应,给特斯拉带来了更大的收益。

•目前特斯拉modely和model3两款车型的竞争力较强,降价后特斯拉的性价比更高,尤其是model3的价格已经降到主流中高端b级轿车的水平,预计2月份后特斯拉的需求将会有进一步的大幅增长,未来仍将有持续的订单。

Q6.为什么车企降价会令消费者产生观望情绪?

•消费者倾向于涨价下单而降价观望,目前2月份的降价尚不清晰,特斯拉突如其来的降价打乱了消费者和车企的信心,问界、小鹏、广汽埃安等新能源车跟降,消费者观望情绪加强。

•目前来看高端新能源车的消费群体主要是35岁左右的年轻人,与换购的中老年消费群体不同,年轻消费者还背负房贷,在今年还贷的风潮下消费者再去购置新车的压力将增大。

Q7.行业整体库存情况如何?除特斯拉外的车企降价策略是什么?

•新能源车已经到了需要解决生存问题的阶段,近期新能源车销量不佳,库存处于暴涨阶段,各车企均不对外发布库存真实状态,以免失去投资者信任或承受更大的融资压力。

•合资新势力的库存属于生产与销售脱节的被动性库存。尤其小鹏汽车由于销量暴跌导致库存深度达到2〜3倍,远高于0.5的正常库存水平。

美联储连续加息至5%,全世界需求萎缩,去年12月新能源车市场出现明显的放缓趋势,匕级车市场需求骤减,特斯拉本轮降价为争取订单确保产销稳定,其他车企包括传统车企必然跟进。

•由于消费者降价预期过高,对于性价比不高且与特斯拉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只有通过降价才不会流失订单,并能够吸引尚未降价车企的订单。

•比亚迪引领涨价风潮后由于产品力和用户粘性较强,其插混系列表现将保持强劲,而长安、哪吒、深蓝、零跑、荣威等车企则进退两难,可能会在2月中下旬通过推出新款或者其他手段降价。

•主流车企采取经销制模式,未来将通过促销让利消费者形成库存吸纳能力和降价能力,从而获得生存空间,未来几个月降价促销将是重要信号。

未来展望:

Q1.2月份车企的排产情况如何?2月份销量预期是怎样的?

•目前主力企业面临的库存压力较大,各车企对2月份的排产情况相对谨慎。

•其中特斯拉本月通过出口降低一部分库存,目前库存状况良好,而蔚来、理想和小鹏都处于高库存的状态,已经达到1万多台的库存水平,尤其是理想在12月份达到2万台的库存水平,库存持续大幅增加,而1月份尚未使库存得到有效消化,对整个行业增长带来一定的挑战。

•后续各车企将进入稳定生产、提高销量的阶段。疫情结束后,受到需求分流和消费升级的影响,导致购车的需求并不旺盛,其中12月和1月市场相对低迷的状态,使蔚来、理想和小鹏等高端产品都面临小幅压力。

•2月份销量环比肯定会有增长,受舂节影响时间较短,企业进入正常的生产周期,同时2月份的销售时间集中化,比一月份多出几个工作曰,对销售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Q2.按照当前的增长态势来看,整个一季度的销量预期是怎样的?

•预计一季度销量将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势,增长幅度并不会特别大。

•其中1月份基本处于持平状态,2月份环比增长20%左右,3月份环比增长也在20%左右,整个一季度合计销量同比30%左右的增长。

•4月份同比至少增长120%-130%,1〜4月份合计销量同比增长40%-50%。

Q3.目前公共领域电动化的现状如何?未来公共领域电动化政策的执行力度是怎样的?

•目前乘用车的体量相对较大,2022年已经达到600万辆的市场规模,而商用车领域的规模大概在40万辆左右。当前中国在商用车领域相对落后,面临竞争环境不规范,行业极度复杂的现象。

•公共领域的新能源化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公共邮政和市政环卫等领域,涉及面极广,车型丰富,小品种多批量使其结构十分复杂,采购极其混乱,但国家也在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公共领域的电动化发展。

•在卡车中,2022年纯电动的比例大概在4%,氢能源车的比例大概在0.5%,插混的比例在0.1%,96%的车都是燃油车,其中重卡有98%的燃油车,皮卡有99%的燃油车,微卡有94%的燃油车,所以卡车领域的电动化尚未进行有效的推动。同时市政领域的公交车、运输车、渣土车和洒水车等基本都属于质次价咼的广品D

•2022年37%的客车是新能源客车,其中大客中新能源的占比为72%,中客是66%,轻客是33%,微客是35%。

•公共领域电动化的政策基本符合预期。开展公共领域电动化试点,与2020年和2021年的政策协同相关,以期达到新层次。公共领域电动化目前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将获较好的推动发展。

•尤其是氢能源的运输车和公共服务用车将会获得极好的发展,同时对换电重卡的发展也有较大利好,2022年大概有30万的市场规模,未来将有几十万台的增长空间,为很多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

Q4.未来三年公共领域新能源车的总量能否达到200多万辆?原因是什么?

•2023年-2025年这三年公共领域新能源车的总量达到200万辆的规模,属于最大限度,实际上应该难以实现。

•公共领域本身没有太多可用车型,同时要求一车一桩等相应配套设施和其他要求相继提出,预计未来三年公共领域新能源车的总量在100多万台的规模。

•城市物流用车已经形成价格较高的轻客、轻卡和微客这类产品的大规模布局,批量较大的城市公共领域电动化用车基本都采用融资租赁等金融模式,增长空间不大。

中重卡领域的环卫用车和特殊品种用车,批量较小,未来规模能够发展起来。公共领域新能源车主要为提升环保水平,技术的提升基本不太能够现实。

Q5.预期2月份新能源车订单表现如何?

•一月份车企订单小计,2月份车企仍在降价阶段,大量订单撤单等待低价重新下单或现货提车,因此1~2月份车企订单数量相对较少,最多持有一个月左右的订单维持低速运行,同时许多车企采取降价促销的手段增加订单。

•舂节后有开工潮和开学潮的两大用车购买热潮。2月份最大的优势在于开学潮,但去年9、10月疫情严重时有接送需求的消费者已完成购买,今年开学的购车热情可能不高;开工潮主要带来传统燃油汽车订单的增长,去年12月融资租赁公司下单大量新能源车,因此今年的购车热潮大部分来自于去年补贴车型的订单释放。

Q6.预期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规模有多大?4月份市场销量估计乐观的原因是什么?

•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总体乐观,预计包含出口在内的总量在850万台,同比增长30%。

•特斯拉出口量是不确定因素,欧洲工厂产品技术水平更高,产品更先进,可能抢占中国工厂的出口份额。

•预计4月同比增长100%以上,原因有以下几点:

•插混产品的推广,在比亚迪1000〜2000亿插混电动车销售额的市场份额下,吉利和长城将全力布局插混电动车市场,3~4月插混市场将有较大增长;

•去年4月的低基数影响;

• 2月份车企降价完成;

• 3〜4月份将有大量新车发布,同时3~4月份是新一届政府上台开展工作的节点,企业营销完全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由网络合法获得,版权归原撰写方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

有话要说

  



微信公众号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