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强联交流纪要
22Q3是新强联上市以来第一次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有:
1)上游圣久,二期规划产能24万吨,老的一期9万吨,但是目前原料价格比较高,导致成 本端压力比较大。而且一期设备在做异型环锻件的改造,二期在走专利。司原先规划圣久 要在今年完成产品的自产,但是现在还有外购,这也影响了部分的成本。而我们的目标是 要做到在生产端拥有成本优势;
2)从7月份开始我们主轴销售价格降幅有10%左右,导致产能不变的前提下,产值下降 了;3)Q3双列和三排发货量减少;
4)产品结构问题,公司的单列主轴轴承生产量比较小,对于业绩贡献度不大。调心的设 备因为疫情导致交付延期,所以产能上不去。主轴轴承整体的出货量减少导致公司综合毛 利率的下降。
但是,目前新强联整体变换很大,我们有新产区,预计在明年投产。整个产业链布局也在 调整,到明年会逐步完善。公司目前正处于稳步上升过程中,产能释放需要时间,不能单 看一个季度。23H1会好转,但是真正体现在业绩里会在23H2,甚至可能在24年。此外, 单从订单方面看,公司不存在问题,公司的订单量一直非常饱和。
Q:我们明年轴承的订单确定性如何?
A: 偏变轴承整个行业都很饱和,其中大兆瓦偏变轴承的主要产能还是来自于新强联。国 内主机厂成本压力比较大,所以国内主轴承的有价格优势,新强联即使不降价,我们也有 信心把产品都卖出去,但是我们仍然选择降价,主要是基于新强联本身的成本优势。很多 竞争对手虽然进入主轴领域,但是成本很高,因此我们选择降价可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Q:客户拓展方面如何?
A: 大的主机厂只有金风和运达没有业务接触,其中金风我们也在持续接洽中,十分有信 心进入他们的合作供应商名单。在20年抢装期中,我们产能排得太满导致没有去接运达订 单,但是我们和运达保持了持续的交流。
Q:Q4产品价格会继续下降吗?
A: 不会,我们价格不会变动了。我们认为我们的主轴产品性价比极高。
Q:在三一和远景的份额会继续提升吗?
A: 三一的偏变份额基本都是我们的,但是他们的主轴是瓦轴和洛轴,主要是因为三一采 用调心主轴承。虽然我们有能力生产调心,但是缺少设备导致产能上不去。在和三一远景 的交流中,我们得知他们对于新强联调心主轴承的期待非常高。
Q:明年给三一、远景的供货以何种类型轴承为主?
A: 以单列和调心为主,今年已经给三一发货很多单列。
Q:自制的滚子产能如何?
A: 滚子全部外采,我们对于滚子要求很高,每一颗滚子都要经过高水准检验。
Q:明阳转向双馈,是否会导致份额流失?
A: 明阳的调心需求主要是在23年,公司也在加速调心主轴承的生产进度。调心生产不了
主要是缺设备,从技术路线来说,单列的技术难度高于调心。
Q:公司锻件产能什么时候会上来,可以不外采锻件?
A: 现在就已经几乎不外采,外采是短期行为。圣久锻件现在产能大概在33万吨(一期9万 吨,二期24万吨),其中二期的24万吨全部采用异型环锻件设备,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
本。此外一期的产能也全部都在改造过程中,预计今年年底能改造结束。
Q:异型环锻件设备改造后将本幅度在多少?
A:2020年,特钢成本在4500元/吨,去年特钢涨幅在10-20%,今年特钢价格略有下降,
但是成本仍然在5000元/吨。锻件的毛利率不高,但也有10%+,目前的出厂价格在7000-8 000元/吨。此外,公司的异型环锻件采用整体淬火技术,在热处理结束以后整体就已经成 型,这样也降低了很多成本。
Q:偏航变桨轴承的价格明年会有降价吗?
A: 偏变行业比较饱和,新强联在大兆瓦的偏变轴承中的市占率很高,产品性价比也很 高,因此不太会降价。
Q:Q3发货量少的原因是什么?
A: 主要是产品结构的调整,21Q3主轴发货量比今年多一倍。独立变桨的发货、确认也都
比较少。我们的压力主要在生产端,订单一直是饱和度,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产量减少。
Q:Q3主轴轴承在所有出货量占比如何,对比21Q3如何?
A:21Q3比例在25%,数量在400多套,今年出货量在200多套。
Q:公司主动降价的主轴轴承主要是多少兆瓦的?
A: 公司主轴轴承本身型号就比较少,主要集中在3-4MW和6.25MW。
Q:降价是为了扩大份额,但是今年的份额也并没有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整个市场的份额是有限的,去年市场上很多轴承厂打出口号要进军主轴轴承,但是今 年这种声音就不多了。我们降价更多的也是为了去拓展很多潜在的主机厂客户。此外,轴 承厂商要进入一家主机厂的供货商名单的时间需要很长,不能急于一时,新产品落地后还 需要一段时间的挂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