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纪要 > 正文内容

疫情后消费复苏专题研究

ZML1年前 (2022-06-06)调研纪要
1、 武汉及南京疫情后的消费复苏
社零增速分别历时 8 个月 和 4 个月稳定转正。
房地产市场修复速度快于社零,武汉历时3个月转正。
2、越南疫情后的消费复苏
经历了21 年 6 月-10 月疫情严重冲击,社零与服务总额 分别下滑 11%/28%/33%/31%/18%,但并未对经济产生伤筋动骨式的影响;随着共存及确诊人数下降,越南消费逐渐修复,22 年 3 月-5 月分别增 10%/13%/23%。
3、新加坡疫情后消费复苏
合拳助力恢复经济,消费缓慢恢复,仅21.11和21.12、22年3月 达到 19 年 101%/104%/101%,其余月份均较 19 年有所下滑。
4、中国过去两年消费复盘
我国先后经历六轮疫情冲击,坚持动态清零,20 年 5 月商品 房销售率先强劲反弹,20 年 9 月社零增速回正,较2019年开始有较大增长。
21 年 7 月起,商品房销售首次出现负增长,社零增速略乏力,这与 7、8 月份江苏、河南、湖南、湖北等经济大省出现疫情相关,同时与部分产业政策调整有关。
从 22 年 1、2 月份社零增速看,中国经济仍保持着强大 韧性,三月份开始的多地疫情打乱了经济的修复。
5、政府密集出台刺激措施,消费有望加速修复
政府消费券一方面用于补贴旅游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另一方面通过补贴汽车家电等,带动更多增量消费。消费券具有良好的刺激效果,关联消费倍数在 3.5—17 倍之间。
伴随着上海全面复工复市,以及各地地产政策加快落地,商品房销售面积能否率先见到向上趋势是本轮全国社零消费的前瞻性指标。修复之路虽然漫长,逆周期调控措施快速逐步落地,我们对于消费逐步恢复力度没必要过于悲观。
影响消费复苏最大的变量和潜在风险点仍然是疫情是否会频繁出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疫情后消费复苏专题研究” 的相关文章

长江证券:策略交流20220411

长江证券:策略交流20220411

领导晚上好,今日市场大幅回调,其中,成长股回调幅度最大(新能源链、电子链),价值股、ST板块指数相对抗跌。在上海的我们团队,这些天心情也跟大家一样比较沮丧。但对于股票市场分析,我们还是不能用宏大叙事的视角来看问题,还是分析下市场的【主要矛盾】究竟是什么?▍简单的复盘:(1)其实所谓【政策底】在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就看的比较清楚是要“稳增长”的,但之所以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初A股表现弱、债市表现强。核心问题还是来自于市场认为【稳增长没有抓手,金融数据都没见改善预期】,甚至当时的地产政策依然是扭扭捏捏。(2)因此,当时1月份时我们也跟投资者讨论过,跟18Q4的比较,同样属于【政策底到金融数据底之间的尴尬局面】,即便剩余流动性很宽松,但信用崩坍预期下,风险资产的偏好很差。(3)领导应该还记得,今年2月中旬有过两周(俄乌冲突前)市场的显著反弹。那波反弹的触发因素回头看就是公布了1月社融数据大超预期之后,因此从市场表现来看,【稳增长能不能落地】就是市场的主要矛盾。(4)俄乌冲突的两周,全球市场都被黑天鹅带走,这种一次性风险偏好冲击是全球的。但3月第二周开始,海外开始企稳,但国内依然很弱。充...

【招商策略】疫情受控后,A股下一个阶段关注点是什么?——A股投资策略周报(20220529)

【招商策略】疫情受控后,A股下一个阶段关注点是什么?——A股投资策略周报(20220529)

当前部分地区疫情大幅好转,市场持续反弹将近一个月。后续来看,在当前经济、政策和外部环境组合下,市场创新低的可能性较低,而政策落地效果也会随着疫情好转反映到后续数据上,稳增长板块相对收益可能持续,特别是新基建板块面临全球需求共振。总而言之,沿着新开工和施工提速受益板块及疫后经济活动恢复主线的传统周期品、新能源基建等板块可以予以重点关注。核心观点【观策·论市】当前部分地区爆发的疫情已经大幅好转。站在当前时点,市场普遍关注:1)指数会不会二次探底甚至创出新低?对比4月中下旬的指数低点面临的经济、政策和外部环境预期组合下,市场跌破彼时低点的可能性较低。2)政策层面,近期政策的最终落地效果到底怎么样? 前期因为疫情爆发影响的部分政策落地的担忧将会逐步消退,而随着“增量政策工具”的不断落地,若数据持续改善,则经济和企业盈利拐点向上的预期可期,若担忧政策落地效果不佳,则可以期待后续政策进一步超预期。3)外部层面,海外通胀会不会继续超预期?美联储5月份议息会议纪要显示对通胀预期则有逐步筑顶的迹象,随着需求因素和货币因素的同时走弱,即使供给端因素尚未缓解,但价格高度可能已经被压制。4)配置层面,稳增长还...

一支穿云箭,上海复活

一支穿云箭,上海复活

上海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制,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不合理限制。白名单是一种准入制、审批制,取消意味着全面回归市场化轨道,恢复城市的流动性。作为国内供应链、产业链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作为生物医药研发生产最重要的基地,作为最大就医流入地,上海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将撬动全国经济大盘的复苏。上海不仅是上海人的上海,还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承载重要功能,甚至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这句话没有说错。超大城市自有其生命和使命,上海将保持开埠以来的惯性,穿越任何诋毁和质疑,持续向卓越进化。01生物医药产业复活上海复活,将提振市场对生物医药的信心。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2021年产业规模超过7000亿元,为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最为活跃的地区,拥有生物医药领域的院士、长江学者占全国1/5,产业人才占全国1/4。近年来获批的创新药占全国的1/4至1/3。2025年,初步建成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地,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10000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达到2400亿元,推出可用空间累计26000亩,建成6个百亿级产业园区。现有医药产业园包括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

关键是信心!

关键是信心!

这个周末整体消息面比较平淡,但有一件事非常超预期,那就是北京上海的复工复产。在上周初时,北京疫情还明显处于胶着状态,但在上周下半周疫情快速得到了控制,实现了社会面的基本清零...北京这轮疫情绵延这么久,说实话非常超预期,但目前来看也有一些证据表明这种长时间的疫情反复并不光是病毒传播力过强的问题。我们也看到公安机关在行动,对于这种发国难财的人,企业,就应该从重处罚,从严处罚,往死里处罚。他们这些检测机构的行为影响了无数北京人民的正常生活,更影响了无数北京服务业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了非常巨大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在这些蛀虫被挖出来后,我们看到了北京疫情的迅速好转,目前已经转入了逐步复工复产阶段。上海疫情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也开始迎来了希望。本周末,上海发布《上海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的通知,取消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制,加快复工复产。最近听说上海的朋友也能出门了,预计生活会逐步正常起来了...笼罩我们头上三个多月的奥秘克戎阴影真正的在散去了。这是本周末对于北京上海人民来说最好的消息,也是本周末对于A股市场来说最好的消息。复工复产后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在上海和北京开启复工复产后,有三个方面的...

真实的医药行业数据

真实的医药行业数据

去年以来随着医药板块的大跌,有多种看空行业的观点,其中之一就是认为2020年以来的抗疫支出(核酸、疫苗、方舱、治疗等)消耗了大量医保资金,导致医保控费的压力进一步增加,那么真实的国内医疗行业、真实的医保收支情况究竟如何?本文给大家展示一组数据。01中国医疗费用结构分析首先来看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情况,自2012年的2.8万亿增长至2020年的7.22万亿,复合增速12.5%,占GDP的比重从5.22%提升至7.1%,整体行业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当然如果大家把GDP增速也放到这个图里就会发现与医疗卫生费用增速是同向变动,医疗卫生费用的增速总体是长期明显高于GDP增速,也就是说相比于经济总量,医药行业确实呈现长期的“超额收益”。增长趋势我们认为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下行,但有一个基本的逻辑我们认为不会改变,那就是医疗行业的增速还是会确定性的高于GDP的增速,医疗健康的需求增长会长期好于大部分的消费品。医疗卫生费用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和个人三部分的支出,个人卫生支出比较好理解,就是居民自费的所有医疗支出;政府卫生支出也比较好理解,包括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各种财政补贴、医疗保障补助以及其他行政开支;社会卫...

【浙商地产】中期投资策略:寻找确定性强的小而美

【浙商地产】中期投资策略:寻找确定性强的小而美

图:深圳福田区CBD;来源:百度作者:杨凡联系人:王逸枫来源:浙商证券房地产研究团队感谢关天彬对本报告的贡献投资要点01、2022年地产问题不仅限于地产1)2022年政策放松持续推进,市场拐点尚未出现:2022年以来中央各部委陆续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进行积极表态,全国累计134个城市出台超230次放松政策,但政策放松后基本面回暖仍然乏力。从15个已进行四限放松的城市情况来看,放松后的周平均成交面积普遍仅略高于放松前的成交水平,说明政策端的放松效果仍未完全传导至需求端。2)地产需求修复不应局限于地产政策:购房需求由资格、意愿和能力三方面因素决定。限购政策放松主要解决购房资格问题,限贷政策放松降低购房成本,提升居民购买力。受当前宏观经济下行与疫情反复的影响,2022年调查失业率迅速攀升,2022年前4月新增失业率高于2008年和2014年,对居民收入预期冲击较大。因此,地产需求修复不仅是地产政策的问题,政策需同时发力于稳经济、稳就业和稳收入预期。02、扭转局面的政策力度预期1)本轮周期基本面较2008年周期更差:从投资和需求两端数据来看,本轮周期房地产基本面降幅较2008年周期底部更大,且...

天风问答 | 房地产:基本面在真实复苏吗

天风问答 | 房地产:基本面在真实复苏吗

天风研究所房地产韩笑团队对基本面复苏的交易价值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回答了下面四个问题:1、基本面在真实复苏吗?2、销售复苏有没有交易价值?3、本轮销售复苏节奏如何?4、从信用分化到销售分化 基本面在真实复苏吗?根据我们高频数据统计,5月重点城市新房高频销售面积同比降幅相比4月收窄8pct,其中苏州、无锡、广州、上海、青岛、成都等改善明显;5月百强销售金额环比增长5.7%,销售面积环比增长18.4%;5月重点城市二手房高频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10pct。量价指标交叉验证近三周基本面在真实改善,我们认为不完全是网签的滞后效应,体现疫后需求自然复苏和因城施策的共同作用。销售复苏有没有交易价值?地产股投资的传统逻辑在于政策博弈,核心假设是政策放松带来地产基本面的改善和公司业绩的兑现。前几轮宽松周期内,估值底同步政策底,领先基本面底2个月左右,且之后基本面与估值面互相验证驱动上涨。(1)12年政策边际放松,全国销售温和修复(四季度开始快速修复),PB震荡提升25%。(2)18年底因城施策边际放松,虽然基本面没有明显反应,但PB修复了近30%(政策预期+业绩高峰)。(3)20年疫情之后5-7月销售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