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纪要 > 正文内容

【中金快评】政策边际变化,市场逐步布局

ZML7个月前 (11-14)调研纪要

市场从7月份以来有所回调至今,并未完全摆脱低迷的状态。我们下半年策略报告强调“稳而后进”。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疫情防控及地产等两个重要方面的政策出现了积极的信号。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市场情绪最低迷的阶段可能将逐步过去,建议紧跟政策边际变化、逐步布局。我们综合快评如下:


1️⃣市场情绪前期可能已经过度悲观。在二十大召开完毕后,市场情绪进一步走向低迷,尤其受海外资金影响更大的港股市场,虽然近期有所恢复。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前期市场情绪可能已经过度悲观,主要从几个方面来看,1)前期在大陆及近期在海外拜访投资者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投资者情绪上对中国市场的悲观程度,已经超过了2018年下半年的时期,很多投资者不仅是在担心短期的问题,也在担心中长期的问题。从历史经验来看,这往往是市场情绪较为极致的表现;2)从市场交易特征来看,市场估值已经较为极致,特别是港股。同时,A股市场的单日成交也一度跌破6000亿元,对应的换手率也都在接近历史上的底部水平;3)二十大报告及近期的政策进展传递出较多积极的因素,可能受悲观情绪的影响,可能被市场投资者选择性忽略。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前期市场情绪可能已经过度悲观。


2️⃣疫情防控政策边际优化地产政策从供给侧发力,信号意义值得重视。上周五中国公布的疫情防空政策进一步优化,引发了全球关注。的确,这是我们近期在跟国内外投资者沟通中讨论的头号话题。疫情防控等综合因素作用下,近两年中国经济韧性如弹簧般持续压缩,一旦疫情防控政策边际有所优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将是显著的。因此这一方面的进展,尤其值得关注。我们认为,周五公布的疫情防控举措完善,是在逐步改善和优化的举措,具有积极的信号意义,尽管考虑到中国的特殊情况,未来任何的调整将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逐渐的。同时,地产政策此前较多从需求侧发力,重在鼓励地产需求的恢复,而周末媒体报道的地产政策调整,地产开发商融资条件的放松,这是在从“供给侧“发力,改善市场及潜在购房者对地产开发商的预期。我们判断此举在边际上是积极的进展,后续持续看实际的效果。整体上看,疫情政策及地产是市场最为关注的两大相对中短期的问题,我们认为周末的政策表明这些方面已经出现积极的进展。另外,就二十大的信息来看,中国进一步重视高质量发展,重视均衡发展与发展惠及更多群体,重视科技创新与教育,重视绿色发展,重视进一步开放,这些信息整体上也具有积极的中长期含义,市场可能需要逐步消化。


3️⃣政策边际变化,市场逐步布局。我们在前期已经在提示市场“情绪和估值指标在历史区间低位,中期机会大于风险”。近期疫情和地产政策的边际变化,我们认为其信号意义值得重视,建议投资者逐步布局。短期紧跟政策边际变化的节奏来配置,中期根据景气程度及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进行结构性配置把握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主线较为关键。未来3-6个月,建议投资者关注如下方面:1)预期不高、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受影响大的领域,主要是受疫情拖累及地产相关的领域;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如家电、轻工家居及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等;2)高景气、有政策支持、中国有竞争力的制造成长赛道;3)股价调整相对充分、中长期前景有待明朗的领域,如医药、互联网等。在海外持续紧缩后,跟全球需求相关的原材料及航运等可能逐步回避。尽管海外市场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基准情形下我们认为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可能不大。后续我们仍将密切跟踪疫情、地产等方面政策的变化,海外通胀及政策走势,中美关系等变量来综合判断市场的节奏。


祝好。


Hanfeng


文章来自#赚美了#,每天更新最硬核的投研资料,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中金快评】政策边际变化,市场逐步布局” 的相关文章

中金证券:光伏设备赛道研究 - 晶盛机电重磅深度:半导体设备+材料平台型公司,潜在价值几何?

中金证券:光伏设备赛道研究 - 晶盛机电重磅深度:半导体设备+材料平台型公司,潜在价值几何?

我自己理解,硅片降价预示着硅料降价,也预示着过去一段时间的“拥硅为王”结束了,产业链关注核心该回到应该去的地方了,也就是降本增效,那就是HJT等电池技术创新。毕竟说开了,硅料之所以这么缺,是因为上一波周期硅料企业亏肿了,不是因为多高的技术壁垒。保利协鑫的颗粒硅,对西门子法则是杀逻辑的。晶盛机电虽然不是直接的电池技术创新。但公司围绕核心长晶工艺,能做的事情还是挺多的。光伏设备目前是暴利,因为按照专用设备的硅料,订单比较多的情况下,后面的订单盈利水平大幅提高。公司未来的看点,则在于此次定增带来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业务的发力。我之所以比较喜欢光伏设备公司,原因之前也多次说过,就是技术迭代快,导致光伏设备定价能力强,而看似是定做的专用设备,其实盈利能力跟通用设备差不多——所以盈利预测我都是按照净利20%给的、比多数同行商业模式好很多,最重要的是光伏本身就是技术要求低一些的半导体,国内光伏设备龙头未来大多都会向半导体设备这块儿扩张,从而打开自己的第二成长曲线。对于定增的公司,会在答复函和资料中披露详细的自己对未来的规划,这是了解相关公司非常好的资料。可以理解成,就跟IPO类似,企业要把自己说清楚给...

中金证券 | 看好库存去化+需求回暖+节前备货带动1月行业开工率环比改善

中金证券 | 看好库存去化+需求回暖+节前备货带动1月行业开工率环比改善

【中金电新和公用事业】看好库存去化+需求回暖+节前备货带动1月行业开工率环比改善报告链接:https://note.youdao.com/s/aGTvRJDP 上周(12.20-12.24)光伏震荡回调(沪深300:-0.7%/HSCEI:-0.2%)。海外贸易摩擦消息影响市场情绪,光伏产业链震荡回调。美畅股份、信义能源收涨3.2%、0.2%。其余收跌15.4%(锦浪科技)~收跌1.0%(中环股份)。【上周光伏主产业链价格延续缓跌。】1)硅料:根据硅业协会,国内单晶复投料/致密料成交均价环比下跌4.9%/5.1%至239/236元/千克,我们测算当前行业硅料库存多于硅片,短期内硅料将继续缓跌。2)硅片:单晶166/182硅片报价持稳于4.95/5.75元/片,单晶210硅片报价下降0.35元/片至8.2元/片。3)电池:市场报价方面,单晶166/182电池片报价持稳于1.05/1.10元/瓦,单晶210电池片报价下滑0.02元/瓦至1.08元/瓦。4)组件:单晶单面/双面组件报价均下降0.01元/瓦分别至1.92/1.94元/瓦。5)辅材价格持稳:3.2mm/2.0mm镀膜玻璃均价环比...

恩捷股份公告与中创新航签订22年保供框架协议

恩捷股份公告与中创新航签订22年保供框架协议

小编:恩捷股份是全球隔膜龙头,产能和价格基本上是明牌,机构预测差异居然这么大,请檫亮眼睛。-----【长江电新】恩捷股份公告与中创新航签订22年保供框架协议,点评如下。1、22年中航承诺向上海恩捷采购且上海恩捷承诺向中航供应不超过25亿元的锂电池隔膜,并且中航向恩捷支付1亿元预付款;每月具体供应量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调整幅度不超过当月保供量的±10%。2、中航近几年电池出货快速增长,恩捷过去一直是中航的隔膜核心供应商,份额约70-80%,21年恩捷给中航的单月出货也从1000+万平快速提升至年末的单月超2000万平。本次保供协议的签订再次验证公司的龙头地位。3、同时,本次系恩捷与宁德、海外某大型车企、Ultium Cells(LG与通用合资)签订供货协议之后,第四次与下游一线电池企业签订供货协议。我们认为一方面侧面验证22年湿法隔膜行业供给紧张的明确性;另一方面,中航采购的基本为涂覆膜产品,支撑恩捷涂覆产品占比提升的逻辑。因此,我们认为恩捷22年量利齐升的高增长逻辑持续得到验证,是锂电材料中业绩兑现确定性最高的公司之一。4、预计公司2022年出货50亿平,归属净利不低于50亿元;2023...

中金证券 | 新能源车中游2021回顾:踏浪而行

中金证券 | 新能源车中游2021回顾:踏浪而行

【摘要】 行业近况:我们对2021年新能源车中游产业链进行全年回顾。评论 全球渗透率临界突破,动力电池加速放量。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实现销量664.9万辆,同比增长113.2%,其中中国、欧洲市场受补贴和新车红利持续释放,以及燃油车缺芯带来的供给转向,渗透率 不断创新高,12M21分别达到21.3%、29.5%;美国市场在特斯拉新增产能释放以及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 转型驱动下,渗透率趋势向上,12M21达到6.3%。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296.8GWh,同比增长113.4%,其中中国市场154.5GWh,同比增长141.5%,海外装机量142.2GWh,同比增长89.5%。全球头部格局稳固,锂电产能扩张提速。2021年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比亚迪/SKI/三星SDI全球装机 分别达96.7/60.2/36.1/26.3/16.7/13.2GWh,分别占比33%/20%/12%/9%/6%/4%,CR3达到65%、CR6达到 84%,集中度较2020年基本持平。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二、三线电池厂受益低基数、下游需求高景气 下放量提速,比亚迪、SKI、国轩、中创新航等增幅均...

中金证券 | 白酒区域专题报告1:徽酒消费升级加速,龙头增长空间广阔

中金证券 | 白酒区域专题报告1:徽酒消费升级加速,龙头增长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安徽本轮白酒消费升级强劲,且高新产业驱动下,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可持续性较强,我们预计未来3年次高端扩容增速可达25%+。我们认为,本轮价位升级中,具备系统性优势的酒企更易致胜,推荐古井贡酒。理由安徽是白酒产销大省,消费升级强劲,且可持续性较强。安徽白酒约300亿元规模,众多品牌区域割据。近年来,省内白酒消费升级强劲,我们预计未来三年次高端复合增速有望达到25%+,地产酒主导价位竞争。高新产业发展驱动本轮消费升级,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可持续性较强。复盘徽酒发展二十年,我们认为徽酒正从单一价位单一模式的突围走向系统性竞争。上个十年,多家徽酒抓住主流单品价位扩容的机遇,依靠渠道优势成功突围。这个十年,具备系统性操盘能力方可致胜。具备系统化竞争优势的古井龙头地位稳固,与龙二的差距逐渐拉大。展望未来,区域升级势能仍在,徽酒龙头空间广阔。徽酒仍享受区域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红利,“一超两强”格局不断演化。我们认为,古井次高端产品进入收获期,周边板块化和泛全国化布局初步成型,相对于竞品系统性优势显著,省内龙头地位将持续强化。口子窖持续享受价位升级红利,聚焦次高端培育,改革稳步推进,需观察改革落地的...

中金证券:新能源车电池涨价预期落地20220316

中金证券:新能源车电池涨价预期落地20220316

事件3月以来,特斯拉、比亚迪等诸多品牌宣布年内第二波提价,以反映电池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年初至今汽车板块回调幅度较大(港股尤甚)、超过大市,市场对行业需求、电池及原材料涨价以及持续的供应链瓶颈存在担忧。我们认为当前板块估值回到底部,多数细分板块估值已回落至显著低于历史三年均值、具备吸引力,电池价格谈判、相应车企涨价落地形成初步的利空出尽,系统性风险释放,建议关注中长期布局机会。评论电池涨价影响落地,车企跟进调价形成初步利空出尽。成本端来看,我们认为2022年电池涨价影响较大,根据车企反馈目前成本提升幅度在10-20%、单车在万元,而年初至今除铝以外的主要汽车大宗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小,单车成本涨幅不足千元、相比去年改善明显,非主要矛盾。近期,车企电池采购谈判逐步落地,作为对冲,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也陆续调高终端零售价,幅度在数千至1万元不等(图表1),我们预计后续会有更多车企跟进,体现了畅销品牌订单充沛、需求信心足,从涨价幅度来看较好地对冲了电池涨价的影响。我们预计后续新能源持续的高景气度将进一步缓解市场担忧,维持全年新能源乘用车500万辆以上销量判断不变。低估值带来中长期买入机会...

中金证券 | 光伏:组件价格上涨,欧盟理事会通过碳税机制

中金证券 | 光伏:组件价格上涨,欧盟理事会通过碳税机制

行业近况上周(3.14-3.18)光伏产业链涨跌互现(沪深300:-0.9%/HSCEI:4.3%/光伏产业指数:-3.1%)。晶科能源、大全新能源、金博股份收涨18.5%、7.7%、6.5%。其余收跌9.2%(海优新材)~收涨5.8%(阿特斯太阳能)。评论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组件涨价,硅片、电池、玻璃、胶膜持稳1)硅料报价持平,成交价微涨:根据Solarzoom,上周单晶硅料报价持稳于249元/千克。根据硅业协会,国内单晶复投料/致密料成交均价环比上涨0.49%/0.57%分别至248/245元/千克。上周个别企业已开始签订4月订单,少量企业散单价格在区间高位成交,推动均价继续微幅上涨。2)硅片报价持平:市场报价方面,单晶166/182/210硅片市场报价持平于5.50/6.65/8.85元/片。3)电池报价持平:市场报价方面,单晶166/182/210电池片报价持平于1.11/1.15/1.16元/瓦。4)组件报价上涨:单晶单面/双面组件报价均上涨0.01元/瓦分别至1.86/1.88元/瓦。5)玻璃报价持平:根据卓创,3.2mm/2.0mm镀膜主流均价分别持平于26/20元/平...

中金证券 | 歌尔股份:1H22预报超预期,重申看好ARVR硬件龙头

中金证券 | 歌尔股份:1H22预报超预期,重申看好ARVR硬件龙头

业绩回顾1Q22业绩符合我们预期,1H22预报超出市场预期歌尔股份发布1Q22业绩:营业收入201.12亿元,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9.01亿元,同比下降7%,扣非归母净利润8.78亿元,同比增长46%,位于此前业绩预报中值偏上,符合我们预期。同时,歌尔披露1H22业绩预报,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0.77-24.23亿元,同比增长20-40%,对应2Q22,预计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76-15.22亿元,同比增长45-99%,符合我们预期,超出市场预期。我们认为公司2Q22业绩增长强劲主因:1)VR出货量高速增长,公司下游多个客户产品需求旺盛;2)公司在2Q21切入PS5组装,初期有一定拖累,已于1Q22已实现盈利,推动业绩增长;3)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业务持续发力。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消费电子已进入后智能机时代,AIoT、可穿戴及ARVR产品有望接棒推动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歌尔以“成品+零件”及“大客户”为发展战略,加速布局泛家庭娱乐终端产品,有望把握消费电子发展的下一个十年机遇,成长为全球头部的电子制造平台。发展趋势智能硬件高速增长,未来成长可期。根据公司1Q22披露,智能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