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产销预期已降至冰点,看好电动车板块迎来新一轮机会
核心要点:
1、电动车中游估值历史分位数20%:年初以来下降48pct,位于历史18%分位附近,主要是对于明年数据的担心,我们认为长期来看车型驱动,景气度将持续高涨,当前估值错配:8-10月电车销量数据打破悲观预期,当前是最好的布局时刻。
2、要正确理解当前电动车发展主驱动力——车型而非补贴——将电动车定义为供给创造需求的消费品。电车销售的核心与燃油车做产品的比较,目前认知驱动已经凸显,主要体现在:1)新能源车用户年龄结构较燃油车年轻化,认可自动驾驶、移动互联、加速性能、直营直销的透明化定价模式;2)新车上市的主导优势在逐步削弱,认知驱动下中后位车型突围;3)政策驱动减弱,城市带加速向二三线城市渗透,电车认可度快速上升,当下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属性迁移:根据我们的六力模型框架,汽车属性从制造过渡到消费兼科技(电动智能)。
圈层模糊:供给端产品定义从硬到软刻度,需求端消费者购车弹性放大,同时电车体验感减弱 ,综合作用导致竞品模糊,以价格分竞品的方式或失效,长期看有望重复手机的同质化竞争。
马太效应:新能源规模效应门槛提高,成为胜负手,补贴退坡叠加碳酸锂涨价放大规模效应,马太效应下集中度将快速提升,纯电市场被迫高端化;混动平替油车行业红利依然存在。
双龙会:理想对标苹果,通过大单品战略放大规模效应优势;比亚迪对标三星,凭借垂直一体化优势扩张份额。
3、30%渗透率不是瓶颈:国内和欧洲车市具备很大差异,欧洲人均汽车保有量0.6台/人,是中国近3倍,对于汽车消费的需求弹性很大,俄乌冲突、供给困难、经济衰退等影响下今年整体乘用车市场低迷;国内在疫情缓解、供给修复后整体乘用车市场活力有序恢复,刚需和增换购需求强势;欧洲车企缺乏全新设计的优质车型,国内具备明显的车型多样化趋势,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国内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更低。
4、2023年销量展望:车型方面,2022下半年到2023年国内至少有45款新车型上市,美国32款车型上市,欧洲17款车上市,这些车型将在23年贡献饱满增量。销量方面,预计国内/欧洲/美国23年销量达到1000/200/300万辆,全球销量预计超过1500万辆。
5、首推电池板块+自主车企龙头、看好碳酸锂板块:自主龙头长安+比亚迪,电池盈利翻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半年报业绩大超市场预期对板块一个很好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