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纪要 > 正文内容

中信建投:海外储能再更新--需求能否持续?

ZML10个月前 (08-16)调研纪要

核心要点:

1.欧洲电价情况、户储发展现状及明年需求情况:

(1)电价:去年上半年上网电价在0.1欧/度,德国零售价已经在0.3欧/度,周边其他国家在0.2欧/度左右。今年上网电价从0.1欧/度涨到了0.3欧/度,零售电价更高。电价短期没有下降可能,当地预测今年入冬用气高峰时电价可能上涨三倍。

(2)排期:越头部的光储分销商排期越紧张,热门的产品型号已经排到明年二季度。供给端提前锁单,若产能仍不够分销商会寻找品质认可的二线品牌替代。

(3)微逆:微逆前期安装费用较高,但不需要并网申请。适用于对电站要求高的客户或总功率小的电站,渗透率偏低在个位数,增速较快。

(4)需求:欧洲户储今年翻倍至5-6GWh毫无问题,明年需求仍翻倍,装机保底增速50%,如能解决供应链和安装人手明年70-80%没问题。

(5)动机:户储安装的动机为环保、经济与备电焦虑,德国以往主要为经济性,今年备电焦虑大幅上升,其他国家主要是电价上涨带来经济性。

2. “气转电”,光储+热泵成为趋势

(1)光储+热泵:目前取暖大部分还是天然气为主,有气转电的趋势在,光储+热泵成为趋势,但热泵交期也很久,一年到一年半的都有。

(2)热泵经济性:一套空气源热泵终端投入3~4万欧元,现在天然气家庭支出四五千欧元,上了热泵以后天然气支出能降低至1/3~1/4左右。

(3)热泵品牌:热泵厂家目前还是欧美日韩品牌为主,国内以品牌出现的少见,未来头部传统做热泵的厂商,以及做一些核心部件的厂商有一些机会。

3.国内主要公司欧洲竞争力及发展状况

(1)逆变器格局:光伏逆变器头部企业是华为、阳光。第二梯队是固德威、锦浪、首航与古瑞瓦特。微逆在欧洲主要是禾迈和昱能,其中昱能在法国的分布式市场特别好。

(2)电池格局:户储电池主要品牌是比亚迪与派能。其他如储能市场市占率高的ATL大量做代工,锦浪、德业、ATL都是以代工形式进入,鹏辉、瑞普以代工或给集成商供应电芯的形式出现。

(3)品牌建立较难:国内品牌在欧洲市场推广需要渠道端推广的时间力度,不可能一两年建立自己的品牌。

4.欧洲户储经济性

(1)回本周期:目前家庭用电价格水平下,典型的光储系统投资回收期在五年左右。

(2)德国光储价格拆分:德国地区典型系统包括10kw光伏,10kW逆变器,10kwh储能产品。光伏组件4000欧左右,电池七八千欧,逆变器两千多欧。加上辅材设备端一万五,人工费三四千,加上税费合计在2~2.5万欧之间。

(3)其他光储价格拆分:英国意大利其他偏单相市场以5kW左右为主,设备端不到一万欧,加安装费等在一万五欧左右。

(4)储能逆变器:10kW储能逆变器出厂价1500~1800欧,终端价两三千欧,相比光伏逆变器价格翻倍。

(5)补贴不是主要驱动力:德语区大部分户储没有补贴,其他如西班牙部分地区每度电补200~300欧,大约解决20%左右初投资。


问答环节:


Q:欧洲主要国家最新电价?

A:从年初持续波动走高趋势,发电端上网电价300欧元/MWh,即平均值0.3欧/度电,反反复复起伏,各国情况类似,维持高位。

Q:全球高温、天然气短缺,后续是否有上涨空间?

A:上述电价是发电端现货市场电价,零售端电价一直往上走。八月初,冬季才是用气高峰,冬天会有更紧缺的情况。所以相应媒体说冬天电价会上涨更多,明年春天电价可能会回落一些。

Q:主要国家用户侧终端价?

A:去年上半年在100欧/MWh,按照一年前的数据,德国电价比较高,终端零售价到了0.3欧/度以上。周边的其他国家比如法国意大利等维持在0.2欧/度左右。今年上游价格从100欧涨到了300欧,零售端也有很大提升。输配电环节每个国家控制在0.7~0.8左右,再加上税费整体价格就比较高。最近一些部门比如德国把税费做了一些减免。减轻终端压力。今年电价至少0.4欧/度。

Q:最新光储市场需求情况?下单到安装的周期?

A:欧洲用电、水都很紧张,跟能源相关都很紧缺。普通消费者都在做相应的准备,生活中都在关注这个问题。提出需求以后需要半年以上的安装期。越头部越紧张,排到一年以后的都有。包括我们对一些大分销商的了解,一些热门的产品型号已经排到了明年二季度。

Q:供给端情况?采购储能系统策略?是否提前锁单?

A:越头部的越意识到这个问题,今年二季度已经去讨论锁明年的量,因为需求端已经明显释放,明年这个时间的需求更大,不会再去按月度去锁定。即使跟头部厂商锁定,但也有无法如期交货的情况,因为厂商会超卖。这样分销商会寻找二线品牌替代,只要品质大家认可。

Q:冬季户储容量能否支撑取暖?需求会不会更加旺盛?容量会不会需求更大?

A:光储只能解决用电的部分,取暖大部分还是天然气为主。有气转电的情况在,但光储解决不了,因此光储+热泵需求旺盛,但热泵交期也很久,我们了解到的一年到一年半的都有。有前瞻性的,家庭条件允许的家庭甚至去年能源危机已经在部署,可能到现在才装好,现在的需求明年甚至更晚才能实现。

Q:主要国家的发展情况?

A:个别地区有出现50%~100%的增速,平均值落在50%,个别市场翻倍甚至更多。去年2~3GWh的装机容量,今年5~6GWh完全有可能实现。

Q:明年需求增速,还能够保持比如百分之七八十或者翻倍的增速吗?

A:如果供应链、安装能解决的话,需求端能维持翻倍的增长。

Q:如果明年电价回落,天然气恢复供应,对需求的影响?

A:短时间没有下降的可能性,政治格局或者能源脱钩等原因导致气转电的需求已经被激发出来,不太会改边。即使出现极端情况,整体价格下调很多,但第一概率不大,第二因为明年的安装需求来自今年预定,也有一个过程,短期看不到大变化。

Q:瓶颈在哪?安装工人还是国内供应链?能否克服?

A:目前都有,供应链即使扩产,周期至少半年到一年,还要调试才能放量。欧洲培养有资质的电工要1~2年,不排除明年下半年头部供应跟上,安装跟上,不会出现马上过剩,这个周期至少需要一年半到两年左右去消化。

Q:安装的驱动力?节省电费还是能源安全,环保,还是补贴?

A:光储三个动机:环保、经济、备电焦虑。以往是前两者,以德国为典型,电价高环保意识超前,所以德国市场在去年3~5年都是引领趋势。今年第三点被放大了,另外经济性提升特别明显,现在不仅德国包括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包括东欧开始放量,很大原因是电价上涨,每年电费支出增加,经济性越来越明显,还有一点就是这几个市场某种程度的补贴,但补贴不是主导因素。

Q:目前家庭用电价格水平下,典型的光储系统投资回收期?

A:五年左右,个别极端地区3~4年,有的6~7年,总体5~6年回报周期。不排除未来电价翻倍的情况,大家考虑远期的效益,安装意愿强。

Q:典型国家户储装机配比与价格拆分情况?

A:分两个市场来讲,比如德国市场。德国平均值8kw靠近10kw,以10kW的项目来做测算,支出2万~2.5万欧之间。包括10kw光伏,10kW逆变器,10kwh储能产品1:1配置。组件占到4000左右,电池七八千,逆变器两千多。加上辅材设备端一万五,人工费三四千,加上税费在2~2.5万欧之间。其他英国意大利其他偏单相市场以5kW左右为主,选择余地多,设备投入低一些,设备端不到一万+安装费等在一万五欧左右。

Q:单相与三相区别?

A:跟当地电网有关系,德国单相三相都有,但是德语区的奥地利和瑞士它就必须是三项,考虑到电动车需求要直接上三相,各个市场不一样。

Q:hybrid逆变器适合光储一套上齐的系统,已经存在的光伏加装储能对逆变器电池等产品的倾向?

A:一体还是单独都有,现在最大问题是供给问题,有什么都可以。以前了解过C端客户不了解,靠安装商去引导推荐,安装商会看谁的产品当地影响力和售后能力去引导,会起比较大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确实很多新增的客户,完全没有光伏上一套新增的,有一体分体选择,也有改造市场的只能上分体。安装商倾向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减少售后上门次数。目前欧洲本土的集成商略微占优势,目前国内逆变器转型的集成商也在加大影响力,尤其是他们供给比较快的话,进入市场的速度会比较快一些。

Q:欧洲除了光储还有空气源热泵,目前空气源热泵相比光伏的回本周期?

A:热泵没详细测算,目前最关心的是气转电的诉求,一套空气源热泵终端投入3~4万欧元,现在天然气家庭支出四五千欧元,可能七八年回本周期。空气源热泵前期高投入,上了热泵天然气支出能降低至1/3~1/4左右,没有办法简单测算。

Q:空气源热泵的安装难度?

A:水源热泵施工要求更高,空气源相对简单,但占地比较大,总体比光储安装难度大。

Q:空气源热泵安装与光储安装师傅冲突吗?

A:光储只有并网侧需要专门的电工,其他的由普通的工人解决,安装商的普通员工可以共用,但电工环节要有资质的来,排期在半年。两者不太冲突。

Q:主流市场国内逆变器厂商市占率?哪个有优势?

A:光伏逆变器这块传统老牌的,头部是华为,做的比较早,然后阳光,光储产品最近才出。然后是第二梯队。固德威在德国和东欧一些区域比如意大利做的比较好。锦浪在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做的好,在德国是以贴牌形式进入。中国品牌在市场价值高的德语区以品牌形式直接出现的少,意大利是国内的玩家在瓜分,像锦浪,首航,古瑞瓦特表现不错。

Q:电工除了新培养,有办法调用其他地区如东欧的电工支援吗?

A:目前西欧地区已经用了很多东欧的劳动力,但不同国家有当地的要求,即使是其他国家有资质的,到瑞士意大利也要重新考资质,也是有一个过程,也有语言的障碍。

Q:电工缓解可能要到明年下半年?

A:会有这种可能性。

Q:已经有光伏的安装储能,安装工人有瓶颈吗?

A:已经是并网的太阳能系要加装储能的话,如果装一个AC couple的储能逆变器储的电不需要并网,安装简单。要再考虑并网的话会有严格要求。所以小型的微逆很火,不需要并网申报,所以也会导致这个小的应用场景它现在也有一个爆发。

Q:哪个环节议价能力更强?

A:安装商。

Q:户储有优势的中国厂商?

A:跟前面很像,华为、阳光、固德威、锦浪,古瑞瓦特、首航这些是逆变器厂商。电池比亚迪,派能。

Q:是否出现新的厂商?

A:新的也有,但不可能一两年马上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比如前面讲的锦浪进德语区也是借助其他的集成商,以代工形式,德业也是以代工的形式来做。国内进入的电池厂商像ATL,ATL在储能的市占率应该蛮高,但它也是大量的做代工,没有自己品牌。然后像鹏辉,瑞普以代工或者给集成商供应电芯的形式出现。

Q:在欧洲市场做品牌的难点?

A:主要是渠道端推广的时间力度,需要逐步渗透的过程,不是说接触不到,而是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接触到,因为通常国内的头部企业,在欧洲主要还是以5~8家的分销商为主,但安装商的层面就是数百家到上千家的规模,需要很大的团队覆盖。

Q:热泵厂家?

A:目前我们客户做热泵还是以欧美的当地品牌为主,比如博士、韩国的LG,松下、还有美国的一些品牌,还是以欧美为主,国内以品牌出现的很少见到。

Q:国内有没有以代工形式出现的?

A:一定有,但出货量不大,不是主流的情况。

Q:热泵安装工人资质要求?

A:连电网这块应该有,但只是做室外设备基础安装不需要资质,不连电网工人限制相对还好。

Q:热泵安装交期多久?

A:整个欧洲所有的都很缺人,不止是电工,另外我们了解热泵供应也是大问题。欧美品牌为主,但欧美品牌上产能迭代的速度很慢。最近了解到终端客户安装热泵去询价,交期要18个月以后。

Q:宁德在欧洲的电池以代工为主?

A:宁德没有以catl这个品牌去出现在终端,但是因为ctl和atl合并的情况,atl本身就是以代工为主,而且catl在合并之前,它的电芯不太适用于我们说真正的C端的这种储能,就比如说它是100Ah以上的电芯,比较适用于工商业再往上走的市场。它是直接就选择了这一条就是以商业合作的形式来进入来进入这个市场的部署。

Q:宁德电芯太大,技术上户储有额外的要求吗?

A:技术肯定有储备,只是说这个蛋糕对他来讲太小了,他为了这一块要单独去研发一款小电芯,我觉得没有必要。

Q:热泵欧美产能跟不上,国内哪些企业有可能弥补空白?

A:还是以头部传统做热泵的厂商,做一些核心部件的,有一些机会。

Q:光储和热泵是不是二选一,只需要装一个?

A:不是二选一,热泵只是解决取暖,供冷。光储是解决电,两者结合是最好的。热泵要用电,需要光储。

Q:国内热泵厂商有参与吗?

A:对具体细分设备供应商不了解,集成厂商没见到,也可能是了解有限。

Q:微逆的应用场景,渗透率,与传统的光伏+逆变器+优化器的性价比?

A:微逆渗透率整体比较低,个位数。微逆的客户在对电站安全要求特别高,如商场等公共电站,现在还有一种像现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有一些客户他直接就上网去买微逆,然后买两块板子,自己在阳台上搭一个小型电站,这种也是也是有的。总体微逆市场偏向于总功率小的电站,5kW以下,3~5kW,还有安装场景比较复杂有遮挡的。不管是微逆也好,优化器也好,它目前的前期安装的费用肯定是比用组串的要高一些的,跟客户的喜好也有关系。因为微逆会有一个并网点,ACDC这一块要在屋顶上去做的,但有一些客户根据这个他又是很喜欢微逆。目前看下来优化器在欧洲推广的久,市场接受度高,微逆这几年增速快,但渗透率总体偏低。

Q:欧洲安全上对微逆具体要求的点?

A:没有看到,不像美国市场要求明确。

Q:国内微逆厂商在欧洲相对占主要位置的?

A:禾迈和昱能。昱能在法国的分布式市场特别好。

Q:光伏10kW,储能是10kWh吗?

A:平均值方便测算,选择范围可以在5~20度电,通常是10度电左右可以覆盖一个家庭80%的基础需求,有些家庭比如有游泳池或者其他设施,可能会选择多配一些,15~20度电也是有的。

Q:10kW的系统逆变器也是10kW吗,价格?

A:对终端两三千欧,出厂价1500~1800。比光伏逆变器价格肯定是翻倍的。

Q:典型10kW的系统,回本周期要多久?

A:电价涨上来以后居民电价指出要五千欧,电价已经不止0.3,今年至少0.4以上。一年电费4~5千。

Q:补贴占初投资比例?

A:我们做的德语区大部分没有补贴,五六年回本已经是很好的投资。其他地区比如西班牙有些地方一度电补200~300欧,10度电补贴2~3千能承担20%总投资,补贴很复杂,不止是储能补贴,还有光储、光储充。不同地区也不一样,一般是解决20%左右总投资。

Q:热泵比较贵要3~4万欧元,为什么不装空调?

A:第一空调不环保,空调渗透率只有3%~5%;第二普通空调制热不好,欧洲的需求在制热而不是制冷。欧洲虽然空气源热泵三四万欧很贵,但安装传统的1.5匹分体式空调也要五千欧,费用非常高,三四个卧室全装也要两三万欧的投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中信建投:海外储能再更新--需求能否持续?” 的相关文章

逆变器行业深度解读以及电新整体观点有望延续20210726

逆变器行业深度解读以及电新整体观点有望延续20210726

永福股份1.过去主要从事电力设计和EPC,唯一一家可以从事特高压项目的民营企业。看好逻辑:宁德入股后,打开EPC的成长空间,合作方式:成立时代永福,定位储能电站投资、系统集成和运营。近期刚落地了储能的设计项目,几千万投资规模。2.未来保守估计20%份额,2025年240亿的市场空间,EPC业务5~6%的净利率,20年5000万,今年不到1个亿。3.森特股份被隆基参股,BIPV业务,永福和森特非常相似。不同点在于:1)储能空间可能比BIPV更大;2)森特和隆基合作是参股,永福更加紧密(之前合作过);3)储能落地的节奏更快。参考森特市值还有上涨空间。逆变器报告1.储能选方向:1)弹性大的设备公司:首选逆变器,量增+价值量高,盈利能力比单纯的光伏逆变器强;2)专门做储能业务的公司:永福、派能;3)动力电池:市场大,虽然弹性小一些,也增厚了公司的EPS。2.逆变器量比单纯的光伏和储能逆变器高(叠加、更换),逆变器市场结构优化(分布式市场占比提高,中国上半年分布式装机首次超过,分布式市场单位价值量和属性都可以提供更高溢价)。海外储能具有渠道和品牌属性,客户端品牌培育,中国企业迭代和服务意识很强,...

【国君电新】阳光电源2021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20210829

【国君电新】阳光电源2021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20210829

【主要参会人员】董事长:曹仁贤 董事会秘书:解小勇【核心要点】出货上半年逆变器出货20多gw,海外占比70-80%。一季度8gw。出货口径,还有有部分没有确认收入。户用上半年出货15w台,海外占40%。全年目标50w台。售价q2和q1基本持平毛利率毛利率同比改善,一方面是结构,海外占比提升;第二方面户用占比提升。展望下半年,维持这个水平。储能储能业务每年翻番没有问题;毛利率和去年全年持平,和上半年下降,主要是收入结构调整。去年上半年pcs多,储能系统少,毛利率高;今年储能系统占比高。预计全年毛利率维持去年水平。电站epcepc总体比较慢,有些项目没启动,单epc业务是亏的,加上发电业务是盈利的。大部分电站项目会在下半年启动。电驱电驱9-10万台。1-6月亏损1200w,收入增加1.2亿,争取明年扭亏。目前主要客户五菱宏光,其他客户正在验证。现金流、存货1.库存增加,主要是备料,从去年开始做筹备。上半年原器件备料特别多,5-6亿的规模。2.研判下半年会上量,做了一些标准品备货。3.还有一些在海上漂,也有原因。4.电站也有组件的一些备货。总体原材料增加9亿,成品增加10亿。igbt供应供不...

宁德时代:定增加快产能投放,有望持续巩固龙头份额20210814

宁德时代:定增加快产能投放,有望持续巩固龙头份额20210814

中金电新 曾韬18621248856/刘烁13699226593/王颖东18817519160 ► 事件 8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582亿元,用于建设五大生产基地、先进技 术研发基地、补充流动资金。 ►评论 定增加快产能建设,有望加速抢占动力和储能份额。本次定增拟募资投建五大生产基地,涵 盖动力和储能两大领域,其中包括锂电池产能合计137GWh,储能电柜合计30GWh。考虑 公司中期规划产能规模较大,本次定增及时补充现金储备,我们认为将为后续产能快速投放 打好基础。同时,随着新能源车进入景气向上拐点,以及储能市场逐渐爆发,我们预计 2021­2025年两大市场需求量将分别保持54%、70%以上年复合增速,我们认为本次定增将 为公司抢占动力、储能两大市场份额奠定良好基础。 拟投资70亿元建设新能源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有望持续巩固技术领先优势。本次募 投项目还包括新能源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用于开展新一代动力及储能电池关键材料 体系研发、结构设计及智能制造、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关键材料及设备开发、大规模储能系 统、智慧能源网络等。推动新能...

【天风】宁德时代模型&案头20210704

【天风】宁德时代模型&案头20210704

【天风】宁德时代模型&案头20210704 (1).xlsx...

储能系列深度5 | 德国表后市场主导增长驱动力【天风电新】(附:储能系列深度全系列1-5)

储能系列深度5 | 德国表后市场主导增长驱动力【天风电新】(附:储能系列深度全系列1-5)

1. 除中美之外,哪些国别和地区锂电储能市场增速最快?2015-2020年全球锂电储能新增装机复合增长率达到46.24%。据彭博新能源数据,近5年德国、澳洲、英国、日本是除中美外,锂电储能发展较快的区域。将其中最靠前的德国和澳洲再次细分为表前储能市场和表后储能市场对比可以发现,2015-2020年德国表后储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6.95%,其中锂电池储能新增装机占比自2017年已超过95%。2. 为什么德国表后储能市场增长表现远超越表前市场?政策:德国电力市场至今仍未赋予表前储能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导致在立项批复、充放电成本、税费厘定方面存在诸多障碍;2013-2018年,德国政府已经直接为户用储能提供高达30%直接贷款补贴,同时由于表后储能的使用场景以搭配户用光伏为主,德国持续对户用光伏的鼓励政策也变相拉动了户用储能装机。经济性:德国表前储能盈利场景主要为参与调频市场和峰谷套利,欧洲调频市场近年趋近饱和,价格暴跌,而电力批发市场峰谷套利价差短时间无法覆盖投资成本,均不具备经济性;表后储能主要应用场景为自发自用(由于居民电价没有峰谷区别,因此不存在时移套利场景),目前LCOE已具备经...

【东吴电新】 电动车9月销量点评:国内销量大超预期,自主车企稳步增长,车型向多元化发展

【东吴电新】 电动车9月销量点评:国内销量大超预期,自主车企稳步增长,车型向多元化发展

9月电动车销量35.7万辆,同环比+148.4%/+11.4%,超市场预期。根据中汽协数据,9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3万辆,同比增加148.4%,环比增加14.5%;销量35.7万辆,同比增加148.4%,环比增加11.4%,超市场预期。1-9月累计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16.6万辆,同比增加184.5%;销量为215.7万辆,同比增加185.3%。9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4.1万辆,同比增加159.4%,环比增长11.3%;产量为33.7万辆,同比增长159.4%。1-9月累计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205.5万辆,同比增长197.9;销量为204.5万辆,同比增长199.0%。9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约为1.6万辆,同比提升28.6%,环比增加13.1%;产量为1.6万辆,同比提升32.2%,环比增加10.7%。 9月新能源乘用车高端车型强势增长,中低端走势较强。9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4.1万辆,同环比+159.4/+11.3%,纯电乘用车销量28.1万辆,占比82%,其中A00级销量9.0万辆,同比增134%,环比增108.6%,占比30%,1-9月累计销量55.3万,累计占比33%...

阳光电源2021Q3业绩报交流纪要

阳光电源2021Q3业绩报交流纪要

时间:2021.10.28一、情况简介阳光电源发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53.74亿元,同比增长29.0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05亿元,同比增长25.89%;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52亿元,同比增长33.95%;其中,单三季度实现收入71.63亿元,同比增长44.23%,环比增长47.2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48亿元,同比下降0.19%,环比增长101.97%;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8.76%,环比增长114.23%。盈利:前三季度净利率10.4%,略高于去年;毛利率27.4%,较去年提升2.6个百分点。Q3毛利率26.7%,相对于Q1-2略有下降,主要是海运费大幅上涨(Q1-3海运费5亿,去年同期1.5亿,海运费率从3%提升至6%)。费用:1)研发费用8.5亿,同比增长63%,研发费用率从去年的4.4%提升至5.5%,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大研发力度,特别是在储能、电动车、充电桩等领域加大研发。设立南京和深圳的研发中心,确保技术产品领先。2)营销费用8.6亿,同比增长18%,销售费率从去年6.2%降低到5.6%,得益于规模持续扩大。收入结...

储能更新:需求、应用场景、产品、弹性-1031

储能更新:需求、应用场景、产品、弹性-1031

近期,我们对储能产业链密集调研和研究,新增认知分享如下:1、需求——超预期1)宁德和供应链:21H1宁德储能出货5.8GWh,单价0.81元/wh,毛利率37%,我们预计Q3出货45GWh,则前三季度实现接近10GWh出货,预计全年大概率超15GWh出货,明年50GWh出货, YOY+178%。而根据松芝等多家温控企业调研来看,明年宁德的订单-海外表前市场,预计风冷+液冷5万套(主力产 品8kw、15kw),1套产品带电300多度电,预计贡献15GWh,因此侧面验证,明年50GWh大概率 事件。2)海博思创:预计今年单价1.3-1.5元/Wh,出货1.3-1.4GWh(去年低于500Mwh),明年预计翻 倍。而出货场景前三,独立储能电站占比一半(主要是用于调峰、租赁换指标)、其他系工商业等。 而对明年国内行业的总量,预计今年8GWh,明年20GWh,YOY+150%。3)派能科技:预计21H1出货0.5GWh,Q3出货0.5GWh,预计今年出货1.75GWh,明年翻倍达 3.5GWh。而根据调研反馈,海外市场盈利好,国内市场供应链仍是“劣币驱逐良币”。从明年增量来 看,海外工商业比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