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 首页/ 政策法规 正文

翡翠矿石形态与特征

(一)翡翠水石水石通常采捞于缅甸雾露河沿岸,因为水石普遍质量较高,且皮薄较透,比山石更容易看出内部情况,赌准的概率更大,所以很受欢迎。原因是水石经过亿万年河水的冲刷分选,实现了对被搬运到河床的翡翠原石的优胜劣汰,使质地好的留了下来,所以水石并非天然就比山石好,只是不好的大多无法留下来罢了。另外要注意的是,水石并非只产于河床,在翡翠场区山上的坑口也会产出水石,原因是坑下有地下暗河等。附图是我自已的一块水石,也许大家见过了,可以看出整块都是玉肉,无风化层。

不同类型的矿床中产出的翡翠仔料的特征也多有区别,位于山坡下的残坡积矿床中产出的翡翠仔料的外皮多比较厚,比较疏松,因为残坡积的翡翠仔料的风化作用以化学风化为主。在河床中的翡翠仔料的外皮很薄,而且皮下就是新鲜的玉肉,这种仔料又称水石,外皮称为水皮。水石的外皮很薄是因为水石经受的机械风化作用强,经常受到水流的冲刷及与卵石的摩擦,松软的风化皮易被磨蚀造成的。

(二)翡翠仔料翡翠仔料,就是具有风化外表皮,多产于河床、残坡等处,经自然的滚磨搬运而成为砾石头的翡翠原料。这种具有外皮的翡翠在南方被称为老山。

翡翠的原石一般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从翡翠矿脉中开采出来的没有风化外皮的原生矿,称为新山料;另一种类型是从河床、山坡和砾岩中开采出的具有风化外皮的翡翠砾石,称为仔料。仔料不仅产量比新山料多,而且质量比新山料要好,可以出现有高档玉料,而新山料一般只出产中低档的玉料。新山料因为没有风化的外皮,从表面即可以观察到翡翠质地的好坏,而且表里如一,较易于判断整块山料质量的高低,仔料则与新山料相反,内部质地的好坏,绿色的多少往往都无法直接观察到。

但是,翡翠仔料的 风化外皮上存在揭示其内部质地的线索,外皮上的某些特点与翡翠的矿物成分、结构等因素有内在的联系,正确地认识和识别翡翠仔料外皮上的这些标志,是了解和 判断其内在质量的基础。但是,仔料内在质量与外皮特征的关系非常复杂,并且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至今尚无人可以完全把握,故又有行话说“玉石无专家”。 由于翡翠仔料的评价非常困难,风险大,故形象地把翡翠仔料称为“赌石”。

翡翠仔料的产状和类型。

缅甸翡翠仔料的产状可分为3种类型:残坡积型、第三纪砾岩型和现代河流冲积物型。其中第三纪砾岩中的翡翠矿床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开采的对象,而且还为残坡积和现代河流冲积矿床提供翡翠来源。另一种残坡积矿床是与翡翠矿脉有关的,是矿脉在风化作用下,崩裂下的碎块,残留在原地翡翠仔料的产状特点或流落到不远的坡脚处,这种仔料没有经过长距离的搬运,棱角明显,风化皮也较厚。但是这种仔料产出少。不同类型的矿床中产出的翡翠仔料的特征也多有区别,位于山坡下的残坡积矿床中产出的翡翠仔料的外皮多比较厚,比较疏松,因为残坡积的翡翠仔料的风化作用以化学风化为主。

在河床中的翡翠仔料的外皮很薄,而且皮下就是新鲜的玉肉,这种仔料又称水石,外皮称为水皮。水石的外皮很薄是因为水石经受的机械风化作用强,经常受到水流的冲刷及与卵石的摩擦,松软的风化皮易被磨蚀造成的。介于水皮与山皮之间的仔料的外皮称为半山半水皮。砾岩中开采出来的翡翠仔料皮比较薄,而且比较坚硬,是由于砾岩中的翡翠砾石原先是经过不同程度风化和侵蚀的水石,然后被埋藏在砾岩中,并且被地下水浸泡,未遭强烈的风化,其外皮多为黑色,可以呈砂粒状、蜡状,还常常覆有黑色的胶结物,形成特殊黑色、具有蜡状光泽的蜡状皮。这类仔料通称为黑皮石,是现在主要的翡翠仔料类型。

(三)翡翠及共生矿翡翠以其炫丽多姿的色彩、温润清透的质地、独特浓厚的文化,深受人们广泛认可和喜爱。

随着几十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翡翠玉石的热爱更是与日俱增,从而也加速了翡翠矿产资源的枯竭。近几年在翡翠市场上,常见到翡翠与钠长石玉、角闪石等矿物共生体的出现,使得相关的生意纠纷事件频繁发生,并且各组分矿物的所占比例的认定也使检测机构在出具检验报告时发生矛盾。这些翡翠共生矿物的出现让大家觉得翡翠更是奥妙莫测、变幻无穷。

国标GB/T 16553-2010 《珠宝玉石 鉴定》,明确定义翡翠矿物名称:主要由硬玉或由硬玉及其他钠质、钠钙质辉石(如钠铬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少量角闪石、长石、铬铁矿等矿物。在实验室日常检测工作中及协助平洲珠宝玉器协会进行纠纷处理时,发现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翡翠与其它矿物共生体的出现,最常见的是硬玉与钠长石玉共生和硬玉与角闪石共生等 。

1、硬玉与钠长石玉共生。将样品制成薄片后在镜下观察,样品呈柱粒状结构,基本上由硬玉和钠长石玉组成,含有少量的角闪石。硬玉的自形很好,多呈长、短不一的0.2~ 0.5 mm柱状,个别可达1.5 mm,分布不均匀;无色,部分为浅绿色;中高突起,糙面明显;在40倍镜下可见柱面一组、横截面两组近90度的中等解理;在正交偏光下为二级蓝;其质量分数从40 9/6~80 不等。

钠长石玉为无色,呈负低突起,他形,分布于硬玉周围;粒度大,多为0.8~1.2 mm;具有宽大的双晶和细密的聚片双晶,解理不明显;在正交偏光下为一级黄;其质量分数在20 9/6~60 之间。角闪石呈浅黄色,中等突起;不同颗粒的观察面上可见一组或两组完全解理;在正交偏光下为二级黄,体色对偏光色有一定的影响;在硬玉中不规则的夹杂钠长石玉晶体,在检测中需加倍谨慎。

2、硬玉与角闪石共生。翡翠中含有角闪石非常常见,原石中常见的“癣”大部分是角闪石。角闪石常见黑色或墨绿色,呈星点状和条带状分布。当翡翠原石中 角闪石 含量约达20%~75%时,对翡翠的外观和结构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使得整体外观显得很斑杂,带灰色调。以下是两种矿物宝石学的基本特征对比:

翡翠:颜色(白色,无色,各种色调的绿色、红色、黄色、紫色、黑色、灰色等。)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极少为透明。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66。相对密度:常为3.25~3.40g/cm3,密度随所含元素的不同而变化。摩氏硬度:硬度为6.5~7。结构:透射光下可见纤维交织结构至粒状纤维交织结构。

1483959384971531.jpg

角闪石:颜色:常见黑色、墨绿色。光泽:亚玻璃光泽。透明度半透明至透明。折射率 :点测法约为1.62。相对密度:常为3.10~3.20g/cm3。摩氏硬度:硬度为6~6.5。结构:呈块状、纤维状集合体,纤维状近平行排列。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漫反射检测,根据不同的位置测试,可以得到不同的矿物光谱图,视测试人员水平和测试部位不同而变化。通过对样品的镜下观察与结合各类分析仪器的检测,其各组分矿物所含比例数值也直接影响检验结论的定名。随着矿床的不断开采,早期发现的大部分都是以硬玉为主的翡翠,现在逐渐发现很多不同种质,不同矿物与硬玉共生的玉石。这些玉石的出现,也给我们深入认知奥妙莫测、变幻无穷翡翠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

我要评论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andk_in 或查找公众号 安妮导刊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