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卖方小作文 > 正文内容

【国金电车】特斯拉跟踪点评

ZML5个月前 (12-29)卖方小作文

Fg7BF3MMvFrsb5bweDdaeNXUBTY0.png

[太阳]事件:特斯拉股价近期波动较大和减产传闻,引起市场对产业链基本面情况产生担忧。

1、Q4订单压力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跟美国IRA补贴以及国内疫情等多种因素有关。

(1)TroyTeslike数据:截至12月初,T在手订单约16万(北美6.2万辆,欧洲6.7万,中国6k,其他国家及地区约2.8万),而Q3末在手订单约28万辆(北美17.9万,欧洲7.6万,中国1.6万,其他2.7万),在手订单有所下滑。

(2)从结构上看,主要是美国和国内增量订单的压力。美国23年开始执行IRA补贴,额度$7500,引起当地消费者取消订单或者推迟交付;国金数字LAB高频跟踪数据显示,T目前在国内周新增点单1.1万左右。国内新增订单的疲软和疫情以及价格波动有关(H1涨价有一些黄牛和透支单)。

(3)据路透社报道:T 12、1月减产,其中1月将运行17天,1月20日至31日春节期间将停产。市场对阶段性的产能利用率波动已经有比较充分预期。

2、T短期订单波动不会改变中期的投资逻辑

(1)预计元旦和春节后,中美两地的新增订单均会快速恢复,目前我们跟踪的国内高频新增订单数据触底迹象明显。

(2)买T供应链买的是T的产品周期,目前特斯拉还处于车型周期比较早期的阶段,主流价格带仅有3/Y两款车型在售,价格带是26万+,且多年未更新换代,短期订单问题本质上是产能增长与新车型节奏的错配问题。

(3)T作为全球智能化竞争力最强的车企,其智能化的竞争潜力尚未完全展现。我们认为,电动智能汽车需要“把成本放在云端”,否则很难构建长期竞争力,T作为全球唯一一家实现把成本放在云端的车企,未来智能化下放至20万以下市场,将会推动汽车代步市场产生革命。

(4)从市场期待的新车型和老车型换代的角度看,短期产能的充沛将使得新车推出节奏加速(之前一直没有产能给新车型),23H1 M3改款,24年有望推出20万以下新车型和MY改款。

3、投资建议:看好特斯拉供应链的观点维持不变,T供应链的成长性来自于产品周期的持续性和爆发性,从1000万以上销售的天花板看,T供应链成长性不存在问题。持续推荐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恒帅股份三花智控东山精密等,边际上看建议关注0-1的盾安环境

风险提示:特斯拉产销不及预期,新车型推出节奏不及预期。

联系人:陈传红/姜超阳


点评:问题也比较简单,就是随着特斯拉产能大规模释放和需求增速放缓,特斯拉整体需求增速降低了。虽然有一些为了等优惠等原因,包括新车型发布后会好一些,但必须要承认,中国和欧洲电动车渗透率都不低,美国因为基数低、补贴周期来的更晚,所以增速会高一些。与之对应的,就是电池产能很快也将不再紧缺,大家对电池的看点,主要集中在储能业务和原材料降价带来的毛利提升,但确实不能算很大的机会,只能是估值的修复。锂电当前最大的走势,是筹码结构出清,所以后面大环境配合,可能会有反弹,但大β在年初就很弱了,只能去看新技术了。


文章来自#赚美了#,每天更新最硬核的投研资料,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国金电车】特斯拉跟踪点评” 的相关文章

4680电池技术资料学习

4680电池技术资料学习

1. 简介1.1. 定义4680电池为特斯拉推出的直径为46mm,高度为80mm的新一代圆柱电池。图:4680电池展示图对于电池来讲,能量密度提升时,功率密度会下降,直径46mm是圆柱电池兼顾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最优选择。图:圆柱电池尺寸与性能变化1.2.  核心创新大电芯+全极耳+干电池技术1.3.  性能突破4680电池大幅提升了电池功率(6倍于2170电池),降低了电池成本(14%于2170电池),优化了散热性能、生产效率、充电速度,能量密度、循环性能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2. 结构改变2.1. 全极耳4680电池通过极耳结构的改变,大幅提升了电池功率、优化了散热性能、生产效率、充电速度。2.1.1. 全极耳结构极耳: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是电池充放电时的接触点。在电池工作中,电子从正极极耳流向负极极耳,其流经路径与电池内阻成正比,流经宽度与电池内阻成反比,而电池内部损耗功率与内阻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极耳接触面积越大,极耳间距越短,电池输出功率越高。传统电池只有两个极耳,分别连接正极与负极,而4680电池实现了全极耳(直接从正极/负极上剪出极耳)...

兴业证券2022年度投资策略系列报告:汽车行业-电动智能加速,自主品牌向上

兴业证券2022年度投资策略系列报告:汽车行业-电动智能加速,自主品牌向上

投资要点#summary 2021#年前三季度回顾:乘用车需求全年较强,供给年末开始恢复。21 年1-9 月狭义乘用车批发 1457 万辆,同比-2.5%,零售 1483 万辆,同比+17.4%(同比 19 年 1-9月+3.6%),行业整体需求不弱,但批发和零售21Q2 开始明显受到供给缺芯压制。展望 21Q4,考虑库存较低(9月份1.24)、供给逐步改善(马来西亚封测逐步恢复)、真实需求不弱,我们认为 21Q4 随芯片供给改善,批发和零售数据 Q4 都会改善,21 年全年我们预计乘用车批发/零售同比 8.5%/8.8%。2022 年展望:自主品牌加速向上,电动智能创造新需求。电动车除部分替代燃油车,也因差异化优势创造了额外需求,该额外创造的需求将助力乘用车中期的增长。我们预计乘用车 2022/2023年弱复苏,年复合增速 5%左右,结构上分化持续,2021 前三季度自主份额大幅提升5pct,考虑自主品牌新车周期依然强劲,预计未来自主份额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国内看混动,海外看美国。国内来看,2021 年伴随供给端优质车型持续推出(Model 3/Y 等、新势力等),电动车销量超预期...

汽车零部件之【空气悬架】:国产替代下的优质增量赛道!

汽车零部件之【空气悬架】:国产替代下的优质增量赛道!

空气悬架:国产替代下的优质增量赛道自主品牌高端化开始推动空气悬架配置下探,同时自主供应商开始在空气悬架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突破,中信证券认为,空气悬架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5年CAGR超过50%。为了降低空气悬架成本,主机厂开始分拆空气悬架大总成,分拆成空气供给单元、空气弹簧、减振器和传感器等小总成,这为国内供应商单点突破提供了机会,国内单个产品的优质供应商有望获得更多定点机会。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宣称以后取消螺旋弹簧,所有车型标配空气悬架。我们保守估计到2025年国内配置空悬车辆规模200万辆。蔚来把空气悬架配置车型价格拉到30-40万、岚图free把价格拉到31-32万,极氪001在26.8万⻋型上可以加钱选装空气悬架,未来25万以上车型配备空气悬架是个必然事件。空气悬架市场规模2025年国内/全球有望达到319/765亿元,5年CAGR达50%以上。空悬系统是以空气弹簧为主要弹性元件的主动悬架,它可以调节底盘高度、车身倾斜度和减振阻尼系数等,显著提升驾驶体验和乘坐舒适性。考虑到主机厂自主集成空气悬架系统,供应商国产化降本,空气悬架总体单车价值量2025年有望降至8500元。预计2025...

天风证券:新能源电池光伏21年报预告点评合集

天风证券:新能源电池光伏21年报预告点评合集

公司:欣旺达、科达利、锦浪科技、璞泰来、拓普集团、天奈科技、华测导航、恩捷股份、贝特瑞、德业股份、通威股份模型均已更新,欢迎私信联系。【天风电新】欣旺达业绩预告点评:消费业务可支撑当前市值,22年动力收入有望达100亿———————————*业绩预告2021年归母净利润8.0-9.6亿元,同增0%-20%;2021年扣非净利润4.0-5.6亿元,同增52-113%。21Q4归母净利润1.3-2.9亿元,中值2.1亿元,同降36%,环增304%;21Q4扣非净利润-0.5-1.1亿元,中值0.3亿元,同降78%,环降87%。*业绩拆分预计消费电芯全年利润7亿元,预计受到兰溪工厂产能爬坡费用的影响在1.2亿元,其中Q3费用5000万元,Q4费用7000万元+。动力业务因上游原材料持续高涨,而下游涨价具有一定滞后性,预计动力业务全年亏损9.5亿元。预计21Q4经营利润1.6亿元,其中:Pack收入58亿元,利润2.5亿元精密结构件收入8亿元,利润0.4亿元预计智能硬件&其他业务合计收入15亿元,合计利润打平预计消费电芯收入15亿元,利润1.6亿元预计动力业务收入14亿元,亏损2.8亿...

​如何看待汽车2022?

​如何看待汽车2022?

核心观点1、年初以来的震荡,主因新能源板块的回调连动+市场对终端需求的担忧。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对终端需求过于悲观,存在预期差。12月零售销量环比+16%,改善明显。2、供需错配下部分需求观望滞后,11、12月的建库奠定年底冲量的基础,期待折扣放大后的需求拉动。3、智能电动变革不断加速,重塑产业秩序,于变化中寻找投资机会。今年的汽车板块行情将会是beta共振的行情。如何掘金细分板块?1、零部件>整车:零部件格局重塑,业绩快速增长+新定点催化,自主加速崛起;整车商业模式大变革,软件收费打开市场空间,估值相对便宜,但格局未定。2、零部件:智能化增量>电动化增量。智能化将是今年的核心主线,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齐加速,看好声学+线控底盘+域控制器的加速渗透。电动化加速轻量化发展,特斯拉引领一体化压铸,加大行业扩容的同时提升行业集中度,持续看好。3、整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特斯拉德州工厂和德国工厂投产在即,产能瓶颈逐渐突破,销量有望突破150万辆;蔚小理今年开启新车周期,驱动销量加速增长;传统车企坚定看好自主崛起。如何优选标的?1、零部件:客户维度(新势力产业...

长江证券 | 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如何看待空气悬架系统国产化机遇?

长江证券 | 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如何看待空气悬架系统国产化机遇?

差异化配套的典范,空气悬架有望进入 汽车智能电动变革的时代,自主品牌有望抓住历史机遇实现品牌上攻。空气悬架是当下消费者 的热门选择,也成为各家主机厂冲击高端的重要配置之一。我们认为随着空气悬架成本的下降, 25 万以上车型将有望实现较高比例标配,20 万以上车型有望提供选配车型,2025 年乘用车行 业渗透率有望从目前 2%提升到 10.5%,市场空间达到 187 亿,行业有望进入爆发期。空气悬架难点如何? 空气悬架核心部件包括空气弹簧、空压机、控制器、传感器、减震器等,是底盘系统调校、电 子控制和橡胶工艺的集大成者。主要的难点包括:1)系统集成:空气悬架需要各个部件协同配 合,对于零部件选型、刚度调整以及对减震器与底盘结构件耦合等需要大量的研发工作,同时 对零部件底盘和整车试验能力也提出较高的挑战;2)电控单元:电子控制单元需要收集多种 传感器发出的数据信息完成加工处理后再实现对零部件的精准控制,算法开发量较大。电控执 行端空气供给单元和阀体等需要有较强精密控制能力;3)橡胶气囊:作为底盘橡胶受力复杂 且对耐久性要求极高,橡胶的配方和工艺形成较高壁垒。 ...

汽车空滤专家交流纪要

汽车空滤专家交流纪要

1、汽车空滤更换频次?正常燃油车2年更换一次,新能源汽车1年一次,尤其特斯拉售后是半强制要求1年更换一次。现在新能源车渗透率起来保有量多了,4S店基本没有传统燃油车的机油滤等耗材更换的收入了,所以出于利益考虑会大力推空滤这个唯一耗材的更换,其实后续更好的会是一年换两次,冷风一次暖风一次。现在消费者也开始关注空气质量了,汽车厂商也会逐步在仪表盘等醒目位置加入空滤更换的提醒。2、特斯拉生化模式空滤与普通汽车的不同点?特斯拉之前主打的一大卖点就是使用了超强空滤的生化模式,称为hepa,1-2分钟之内可以把汽车内空气排出,同时引入经过空滤过滤的空气。之前国外很多测评,将汽车和引燃的烟雾弹放在同一个封闭空间,特斯拉开启hepa后,车内空气质量检测下来依然是优秀,视频话题度和关注度都很高,是个非常好的营销。最早用在model s上,去年年初开始model y全系列也开始使用,未来空滤国产化之后,产能上来,就会运用到model 3。3、曼胡默尔供应特斯拉的价格和利润率?未来竞争格局?特斯拉hepa的空滤60美金,整个前脸进风口那一大块面积都是,普通空滤售价10-15美金。其他品牌的汽车空滤售价20人...

【东吴电新】海外电动车4月销量:战争持续冲击供应链,欧洲电动车销量承压

【东吴电新】海外电动车4月销量:战争持续冲击供应链,欧洲电动车销量承压

投资要点4月海外电动车销量26.22万辆,环比减少28%,低于市场预期。根据Marklines统计,4月全球电动乘用车销量54.16万辆,同比升37%,环比降34%。其中,国内电动乘用车销量为27.93万,同比升46%,环比降39%。海外销量低于预期,4月海外电动车销量26.22万辆,同比增28%,环比减少28%,其中EV销量17.22万辆,同比增57%,环比降低30%,占比66%;PHEV销量9万辆,同比降低5%,环比降低22%,占比34%。4月欧洲电动车销量环比下降,渗透率环比下降至16.13%。4月欧洲共销售15.03万辆,同环比+0%/-38%,电动车渗透率16.13%,同比增4.62pct,环比减2.79pct;1-4月共销售69.37万辆,同比+18%。其中德国4月销售4.17万辆,同比降低16%,环比降低30%,占欧洲销量比重28%,维持欧洲第一大电动车市场地位,电动车渗透率降至23.14%;1-4月共销售18.76万辆,达去年同水平。英国4月销2.15万辆,同环比+9%/-64%,渗透率降至15.26%;1-4月共销售12.32万辆,同比增50%。法国4月销2.32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