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东吴批零社服 | 电商】618大促复盘:消费复苏成色几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趋势?

ZML12个月前 (06-22)研究报告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草叔消费升级研究】
——洞悉新消费,打造品牌&渠道&供应链研究新范式,化妆品,医美,免税,物流,电商,零售,教育,黄金珠宝,小家电,国牌崛起,产业互联网等消费领域深度研究

投资要点

618大促收官,全网成交额同比增长约8.2%:星图数据显示,2022年618全网成交额为6959亿元,同比+8.2%。5月底快递仍未完全恢复,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商节期间的线上消费。
分平台看,京东成交额同比+10%,天猫或有小幅正增长:京东平台官方战报显示2022年京东618成交额为3793亿元,同比+10%。据魔镜数据统计,天猫部分行业(包括美妆、服装等重点行业)618期间累计GMV增速为1%,平台口径有望小幅正增长。618大促的主战场一直是京东和天猫平台,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历来参与度不高。京东、天猫的增速奠定了618大促的整体基调。
大促前倾趋势愈发明显,品牌商“预售定胜负”:本次天猫618大促的预售期从5月26日20:00至5月31日20:00,结尾款在5月31日20:00至6月3日。以美容护肤行业为例,魔镜数据显示行业商家的预售额占618总成交额的比例由2021年的38%提升至2022年的46%;大促前3天的成交额占比由2021年的54%提升至64%。可见预售在大促过程中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品牌方的比拼,很可能在预售期间就已经定下了胜负。
大促实质为“聚集销售”,商家或“赚名不赚利”:我们认为,近年来“618大促”的实质形态已逐渐由“拉动增长”转为“聚集销售”,大促本质上相当于“把一段时间内的销售额聚集到短时间内释放”。对于商家而言,在大促中的销售额排名能够起到很好的品宣效果,但未必能大幅盈利。对于成长期的品牌,大促的增速一定程度上反映品牌增长势能,是一个重要指标。而部分处于成熟期的老品牌或不会特别注重大促的销售额,它们的重心在利润率更高的日常销售上。
Alpha > Beta,品牌分化显著,关注国牌崛起大趋势:魔镜数据显示,618期间天猫美容护肤/ 彩妆行业GMV同比+1.5%/ -15.1%,整体较为一般。而部分优质国产品牌增速远高于行业。如华熙生物旗下夸迪/米蓓尔的 GMV分别同增158.2%/334.4%,珀莱雅旗下珀莱雅/彩棠GMV同比增长76.0%/243.6%。小家电领域,天猫投影仪/扫地机器人GMV同比+2.4%/ +9.0%,极米、科沃斯、石头等头部品牌均取得显著高于行业整体的正增长。
投资建议:618大促对于品牌商而言是一个营销宣传活动,大促排名具较强参考意义,体现品牌认知,也为后续的搜索排名自然流量分配提供重要参考。在行业整体增速不高的环境下,部分实力强劲的品牌仍然能够取得高速成长,关注优质国产品牌的Alpha。推荐标的:化妆品优质国产品牌企业华熙生物、珀莱雅、贝泰妮,投影仪龙头极米科技等。
风险提示:第三方爬虫数据不准确,行业竞争加剧,退货,疫情反复等

正文

1. 2022年618大促,天猫&京东仍为主战场
据星图数据,2022年618全网成交额为6959亿元,同比+8.2%。本届618的消费仍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影响,从快递数据上看,5月规模以上企业快递业务量同比+0.2%,相比较2021年全年的29.9%仍然较低,可见至5月底快递仍未完全恢复,难免会影响618期间的电商消费。
分平台看:618主战场京东、天猫平台的销售额增速并不快,而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参与电商大促节的力度向来不高。 京东:成交额3793亿元,同比+10%。据平台战报,2022年京东618实现成交额3793亿元,26个店铺的下单金额突破10亿元。京东小时购、京东到家携手超15万线下实体门店,京东小时购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4倍。新品、中高端家电产品成交额为去年同期5倍,游戏投影和4K高清投影成交额同比增长达10倍。
天猫:或有小幅增长。天猫平台通常不会官方披露其618成交额。从魔镜数据统计的部分品类成交额上看,平台618总成交额或有小幅增长,样本品类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速为1%。服装类表现较好,或与疫情解封后消费反弹相关。
拼多多:大促力度一向不大。拼多多通常不会把太多的销售额聚集到大促期间释放,而更注重日常的销售;大促期间放量比较明显的通常是手机数码等补贴力度较大的品类。在居民囤货需求之下,拼多多日化等品类的销售额也较为亮眼,据亿邦动力报道,拼多多618期间日化品类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10%。
抖音为例直播在大促期间的聚集程度并不高。根据壁虎看看统计的抖音样本商品5月至6.18每日销售额,抖音成交额并未在618大促期间聚集,仅是618当天成交额比平时翻倍。

618大促的主战场还是在京东和天猫平台,这两大头部平台相对一般的增速定下了本次大促的增长基调。拼多多、直播电商等渠道,618大促的整体销售体量,和京东、天猫平台相比存在明显差距。618本质上是个营销活动,参与活动的商家以大品牌为主,它们“要名不要利”,更希望通过促销活动来提升品牌力。而抖音、拼多多、快手平台上的商家相对而言或更看重利润率更高的日常销售。
2. 综合电商大促“前倾”趋势明显,品牌商预售定胜负
如今的618大促已经变成“6.1”+“6.18”两轮促销,前一轮的力度在逐年增大。从平台促销规则上看:2021京东、天猫大促均大致分为6月1-3日、6月15-18日两波促销。①5月31日晚8点起到6月3日:开启第一波促销,并结清5月底的预售的尾款,5月底预售的成果将反映在这个区间的销售额上;②4-14日之间的销售额不高,各类目、品牌的商品轮流打折;③6月15日重启大促高潮,商品价格重回1-3日的水平。 拼多多、抖音等平台的大促则没有明显的排期。如前文所述,这些平台的促销力度、对活动的重视程度总体而言也不如京东和天猫。
大促销售前倾,天猫预售额、前3天成交额占大促总成交额的比例明显提升。本次天猫618大促的预售期是5月26日20:00至5月31日20:00,结尾款在5月31日20:00至6月3日。预售带来的成交反映在5月31日20:00至6月3日的成交额中。
根据魔镜数据统计,以护肤、彩妆、投影、扫地机行业在5月底的预售额占整个大促成交额的比重均有所增长,其中美容护肤预售占比从2021年的38%提升至2022年的46%。预售额会反映在大促前3天的成交额中,2022年部分行业6月1-3日成交额占比都高达50%以上。
这意味着品牌商在大促期间的争夺,很有可能在预售期就基本分出胜负。其一预售已经很高了,美护、投影、扫地机等行业的预售占比高达40~50%。其二,在预售期间支付了定金的消费者基本不会改变购买决策,不参与预售的商家,其目标消费者很可能会被对手“截胡”。
3. 618的实质形态是“聚集销售”,商家或“赚名不赚利”

我们认为,近年来“618大促”的实质形态已逐渐由“拉动增长”转为“聚集销售”。“拉动增长”指的是传统线下消费者被促销折扣吸引,并逐渐养成线上购物的习惯;而“聚集销售”指的是线上消费者将消费时间提前或推后至618大促期间,以享受折扣。
对比2018年来京东618增速与平台全年GMV增速可见,京东历年618期间的GMV增速均高于平台全年GMV增速,但除2020年外,二者差距并不大。
天猫平台也是类似的情况。对比天猫双11增速与平台对应财年GMV增速,我们发现从2014年开始二者的差距就已经非常小了。这反应618、双11这类大促,对与整个电商平台的意义在于“把一段时间的销售额堆积到短时间内释放”。

对于商家而言,大促或许是一个“赚名不赚利”的场合。 电商大促对于商家而言能起到很好的品宣效果。首先大促的排行榜单对于商家而言能起到非常好的品宣效果,上榜的品牌有望提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第二,大促的折扣有利于促使犹豫中的消费者下单。最后,对于淘系等平台而言,其后续的算法排位机制,也或多或少会参考品牌在大促期间的销售额情况,大促销售额高的品牌在未来有望得到更多的自然流量和展现机会。 但大促期间的营销费用、折扣力度都比较高,品牌商的利润率将比平时更低。因此,大促对于品牌方而言是一个“赚名不赚利”的场合。
对于成长期的品牌,大促的增速一定程度上反映品牌增长势能,是一个重要指标。而部分处于成熟期的大品牌或不会特别注重大促的销售额,它们的重心在利润率更高的日常销售之上。4. Alpha > Beta,品牌分化明显,关注国货崛起大趋势
4.1化妆品:优质国产品牌快速崛起 2022年618大促中,美护行业整体增速一般,品牌分化明显,国产化妆品龙头表现突出。受疫情期间出行减少等因素影响,化妆品行业的大促表现整体较为一般。据魔镜数据,6月1日至18日,美容护肤/ 彩妆行业GMV同比+1.5%/ -15.1%。部分优质国产品牌取得远高于行业的增速,魔镜数据显示,6月1-18日,华熙生物旗下夸迪/米蓓尔的 GMV分别同增158.2%/334.4%,珀莱雅旗下珀莱雅/彩棠GMV同比增长76.0%/243.6%。
国产化妆品品牌618大促排名表现较佳,头部国牌品牌力持续成长。天猫方面,据魔镜数据, 6月1-18日,珀莱雅、薇诺娜分别名列天猫美容护肤行业销售额第5/ 7名,华熙生物旗下的夸迪名列第13。抖音方面,据壁虎看看数据,6月1-17日,珀莱雅名列抖音个护清洁行业第6名,花西子、毛戈平、彩棠分列抖音美妆行业第1/3/4名。




4.2 小家电:渗透率提升,行业规模不断成长据魔镜数据,6月1-18日,扫地机器人/ 智能投影仪行业GMV分别同比+9.0%/ 2.4%。极米、科沃斯稳居行业天猫销售额第一名,二者GMV分别同比增长12.7%/ 13.6%,均快于行业大盘。石头科技在天猫渠道也有亮眼表现,2022大促GMV增速为144%,成交额位列扫地机器人行业第二。

5.投资建议
618大促对于品牌商而言是一个营销宣传的活动,大促排名具较强参考意义,体现品牌认知,也为后续的搜索排名自然流量分配提供重要参考。推荐标的:化妆品优质国产品牌企业华熙生物、珀莱雅、贝泰妮,投影仪龙头极米科技等。
6. 风险提示
第三方爬虫数据不准确:本文引用的第三方数据由爬虫抓取,有计算不精确的可能,或无法统计满减、优惠券、退货对销售额的影响,对含有多SKU的商品链接的销售额统计未必准确,且可能遗漏临时链接(如直播间专属链接)产生的销售额。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竞争加剧会推高商家投放引流的价格,导致商家618活动的盈利下降甚至亏损;也有可能导致商家大促期间的销售额不及预期,并进一步导致存货积压等风险。
退货超预期:大多数商品可7天无理由退货,若退货率超预期将造成商家销售额被过度高估,且对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疫情反复:影响消费意愿以及快递物流。
欢迎联系
东吴批零社服:吴劲草/ 石旖瑄/张家璇/谭志千/阳靖【东吴批零社服团队简介】团队荣誉:2017年 金牛奖 社会服务业最佳分析师 第5名2019年 金牛奖 社会服务业最佳分析师第1名2021年 WIND 零售行业最佳分析师 第4名2021年 金麒麟 零售行业最佳分析师 第6名2021年 新财富 批零与社服行业最佳分析师 第6/7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东吴批零社服 | 电商】618大促复盘:消费复苏成色几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趋势?” 的相关文章

冷冻食品专家会议纪要 1107

冷冻食品专家会议纪要 1107

进入正文:嘉宾:浙江台州速冻食品经销商嘉宾有十几年速冻食品从业经验,代理安井、味知香、三全、思念、海兴、惠发等品牌,安井代理业务往来 6000 万/年,与安井中高层关系紧密,参与行业会展、新闻、平台建设等。问题:11 月 1 日,安井公布的提价的节奏和进展?答:从今年上半年到现在,冻品行业在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1)火锅料,猪肉涨价会带动火锅料的销售,猪肉跌价,会(负面)影响火锅料的销售。今年是猪肉跌价,但是人工、耗材都涨价,其实安井 8 月向经销商发过涨价函,但是市场反应不大。6-8 月是火锅料淡季,安井的促销政策:新品 3 倍促销积分,次新品 2 倍,流通品是 1 倍;6 月是 3 倍积分,7 月 2 倍积分,8 月 1 倍积分,举个例子:6 月进新品,就是 9 倍积分,安井用这个政策来刺激经销商在淡季的备货。积分最终可以抽奖、兑换奖券。10 月和 11 月开始限电,安井因为之前经销商存了一批货,所以经销商暂时不缺货。10 月安井又发涨价函的原因,我们不清楚,因为安井的成本压力并不是很大,采购是期货操作,而且可以使用原材料的金融服务,拿到期货的肉,又不着急付钱,所以成本压力并不会很大...

银华基金:李晓星售后交流纪要20211119

银华基金:李晓星售后交流纪要20211119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一、市场观点及行业看法2020年的观点是“聚焦比较优势,回避犀牛风险”。比较优势行业指的是科技和消费行业,犀牛风险的行业指的是房地产行业,目前看这句话对了一句半。今年科技板块表现强势,但消费股表现普遍偏弱,房地产行业是市场爆发最大的风险的板块。我们当时判断今年的基金会有很多个位数的平均收益,好一点的基金可能会有双位数,首尾差距非常大。目前的基金收益也在这个判断范围之内。我们预计明年的市场可能会比今年市场稍微乐观,明年的主要观点是“碳中和、稳消费”。碳中和明年的景气度会延续,风险不大且估值不贵。景气度的维持是解决交易拥挤的核心因素。明年边际变化更大的是经济纠偏:今年由于政策的压制,以调结构为主。因为去年基数较低,今年的经济增长没有太多压力。今年房地产和消费数据都很差,如果明年不进行经济纠偏或者稳消费的举措,经济会有很大压力。科技尽管发展的很好,但是拉动的GDP和行业从业人员都非常有限。中国的GDP结构里50%-60%来自于消费,所以明年稳消费是最核心的。消费和信心是正相关的。如果我们对自己可持续拥有的收入出现一些怀疑时,消费就会缩减;明年如果我们对于自己的收入有信心...

中金证券:日常消费 - 2022年度策略:坚守高端白酒,关注大众品需求改善及提价落地

中金证券:日常消费 - 2022年度策略:坚守高端白酒,关注大众品需求改善及提价落地

投资建议疫情延续及全球货币扩张背景下消费结构分化,居民整体收入增速放缓致 消费总需求略显疲软,但高端消费需求较好。白酒表现分化,高端、次高 端白酒延续扩容态势,大众白酒需求疲软;大众品于社区团购分流及疫情 点状反复影响下基本面承压。展望 2022 年,我们判断白酒将延续集中分 化趋势,推荐关注具有定价权和业绩确定性的高端白酒、结构持续升级且 有改革预期的徽酒和苏酒龙头、及仍处于全国化扩张阶段的次高端白酒; 我们判断大众品需求有望实现温和复苏,实现低基数下基本面改善,通胀 背景下具备定价权的龙头有望通过提价对冲成本压力。我们看好 2022 年 板块表现的相对改善,当前估值调整基本到位,建议自下而上优选个股。理由未来 6-12 个月,我们优选 3 条选股思路:投资主线一:受益于结构升级、高端化趋势加速的标的。消费弱复苏下高 端消费需求旺盛,受宏观环境影响小,消费升级趋势延续,主要关注:白 酒:行业基本面稳健,四季度及明年或将迎来新一轮控量挺价,千元扩容 值得期待,长期看白酒结构性景气延续,集中分化加速,品牌效应强化龙 头地位。啤酒:长期高端持续扩容,10-15 元价位带放量成为高端量增主...

啤酒行业交流纪要20211123

啤酒行业交流纪要20211123

青岛啤酒:比较关注青岛啤酒在产品升级方面的趋势;青岛啤酒相对于重啤和华润,相对来 说没有大单品的支撑;但是从去年开始,青啤在结构化升级方面逐渐清晰,提出 1+1+X,经典+纯生+超高端的几个产品,有助于解决青啤没有大单品的问题;最近一两年青啤在内部效率改善方面有所提升,从三季报可以看出,青啤前三季 度的新增费用控制比较好,说明青啤在内部产销协同、效率提升方面有所改善;即使公司不像华润那样大规模关厂,这受制于体制约束,通过连片发展、SKU 的逐步精简和统一,青岛啤酒的总体效率和规模效应会逐步体现;2021年青啤在北方地区推进了青啤的升级,持续向1903做延展,从这个角度看, 青啤的升级更像重啤在 2014-2015 年的升级,逐步从国宾向乐堡去转换的过程; 这种升级过程是比较确定和稳定的;青岛啤酒是比较稳健和确定的升级;公司内部费用投放也越来越精准:大部分费用是投放在基地市场,把基地市场做 深做透之后,可以掌握提价权,可以掌握费用的使用权; 在非基地市场,公司减少了费用投放;在细分渠道,比如夜场、流通渠道,做更 精细化地管控;青啤用崂山逐步替代地方品牌;单厂产能覆盖范围是扩大的,SKU...

海通证券:苟玉根 | 曲则全,枉则直——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

海通证券:苟玉根 | 曲则全,枉则直——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

曲则全,枉则直直是方向,曲是过程长期股权时代已经开启:转型支撑ROE上行、资产配置向股权迁移。目前A股类似1980年后美股,长牛由小牛熊构成,蜿蜒向上。岁末年初是最好窗口期,22年扰动:通胀制约利率、盈利周期性回落。投资策略:行稳致远岁末年初:低估的金融地产、高景气的硬科技、跟随的消费。全年亮点1:涨价逻辑,国际定价的铜和油、国内猪相关产业链。全年亮点2:疫情如得控,消费服务困境反转,如航空机场、旅游。风险提示疫情恶化,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和宏观政策曲则全,枉则直——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202112.pdf海通策略会-梁中华-“东风”随春归—2022年宏观展望-2021-12-15-.mp3...

嘉实基金:吴越 | 迎接消费资产的结构性反转—2022年消费板块展望

嘉实基金:吴越 | 迎接消费资产的结构性反转—2022年消费板块展望

必选消费BETA+可选/初级消费ALPHA结论—可选/初级消费结构行情主线BETA or ALPHA:白酒/地产链/免税等可选核心赛道中短期难有大BETA,龙头白马股观点类似级别定位:新消费整体估值高位,自下而上精选选股为主,并不是板块性胜负手进攻方向:成长类新消费为核心,出口链为储备(H1验证出口链业绩弹性)结论—必选BETA行情主线驱动因素:极低持仓+中低估值+景气反转带领下的业绩超预期式爆发,板块性戴维斯双击级别定位:2022H1甚至全年,消费投资的胜负手。龙头白马30-50%空间,弹性品种50-100%+空间进攻方向:大众品为核心,养殖链为储备(H1验证猪周期反转)节奏:预期驱动(21Q4提价潮)-高频数据拐点(22年春节后)-业绩爆发(22Q2-Q4)嘉实吴越-2022年消费板块展望202112.pdf...

西部证券重庆啤酒电话会议20211213

西部证券重庆啤酒电话会议20211213

主题:西部证券重庆啤酒电话会议时间:2021年12月13出席领导:董秘邓炜一、摘要1.市场规划(1)公司战略目标是实现增长:2022年仍然会尽力地去保持在业务方面的增长。(2)乌苏疆外增长源于华东和华南区域:除福建和广东外,其他的省份像安徽、浙江和上海等,都得了一定幅度的增长。(3)华南市场竞争优势来源于扬帆22战略:1)做中高端的竞争,放弃在低端的竞争,目标非常确。2)瞄准年轻人的消费来渗透,更早的去发现这些年轻人的需求,再更好的去做适合高端化场景这些产品的开发。3)在消费升级过程当中,寻找什么样的产品更能够去推动细分的、高端化的场景。2.产品情况(1)疆内乌苏产品矩阵完整:乌苏在疆内已经有接近40年的品牌成长历史,品牌矩阵非常完整,我也逐步的在疆外市场上开始去推广,所以乌苏的SKU也会慢慢地、不断地去丰富。(2)1664继续走高端精酿路线:1664去年全年销量4万吨左右。它的价格在啤酒里面属于超高端的格带,精酿销量不会太大,更多的是保持这种高端化。3.产能情况(1)国内产能:不包括准备建设但还没有形成的西昌和佛山工厂,设计产能大概是在330-350万吨。(2)新增佛山工厂覆盖华南需...

华创证券:董广阳食品饮料会议20220113

华创证券:董广阳食品饮料会议20220113

消费受经济下行影响的三重防御:1.高价低频;2.低价高频的外出;3.基础蛋白补充(肉蛋奶)和必要人情维护(酒),对未来有消费信心的话这两个板块就不会受到影响,是消费最后的堡垒。20年21年白酒涨了很多,带动三四线白酒涨。对未来两三年不像18年那么剧烈,所以中长线保持信心。 对于22年,稳健收益在白酒,弹性收益在大众品。大众品:21年大众品经历了估值下滑、成本提升、需求下滑,这种压力会延续到22Q1,22Q2可能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大众品21年第一个触底点:21年9月提价应对,奔溃式下滑基本过去,21Q4和22Q2是业绩比较差的时期,22Q3-22Q4会持续回升。 白酒:高位稳健降速。茅台20、21年增速较慢,22年会加速。其他稳健,估值放慢。白酒公司管理变强很多,所以在业绩稳定性上比过去几年好很多,有一定收益空间,但弹性不会特别大。20年一二线涨的快,21年三四线涨的快,21Q3因为对经济下行的预期,预收款比收入留的要多,保障21Q4以及22Q1的开门红。在22一季报出来前,不必担忧,跌的话会在一季报出来后涨。业绩来看,三四线次高端会更强一些。 高端酒中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