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国金电新 重磅深度】风电2022中期策略:风电产业链景气度走稳,看好高成长环节

ZML12个月前 (06-22)研究报告

国金电新
风电2022中期策略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行业观点
风电装机开启“十四五”长周期景气。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指出,为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将推动风电项目由核准制调整至备案制,有望提升项目发电效率;2)据金风统计,1Q22招标达24.7GW,创单季度历史最高招标水平。截至2022年5月末,2Q22招标规模达17.70GW,其中海风招标达2.8GW,2021&1Q22高招标量预示2022年及以后高装机量。

2H22陆风机组价格企稳确定性高,支撑风电制造核心产业链景气度走稳。据我们统计, 5月平均中标价格达1708元/KW,环比下降6%,降幅主要来自于大兆瓦机组中标价格的下降。目前陆风价格持续下降主要由于现有招标部分为框架招标,除头部几家外,大量主机厂在手订单仍处于不饱和状态。我们预计2H22陆风机组招标价格企稳确定性较高,全年均价将回归1700-2000元/KW:1)随下半年业主招标量进一步释放,主机厂在手订单不饱和状况可出现改善;2)近期出现多起风电机组相关事故,当前价格水平下主机厂盈利微薄,继续降价或带来一定质量和安全风险。因此,下游业主在选择中标方时,相较于低价,将更多考虑产品、服务品质及综合实力等因素;3)下游业主现有IRR水平高。

看好高成长零部件、海风受益环节。1)看好海风受益环节。据我们测算,预计海缆环节单GW净利约占海风产业链价值量的48.5%,且预计未来海缆单GW价值量将维持在18-22亿元,深度受益海风高景气;2)看好高成长零部件环节。推荐大宗商品价格弹性大环节。据我们测算,塔筒、铸件环节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敏感性较大,原材料价格下降5%,利润分别增加25%、17%。

2022年整机环节盈利能力有保障。陆风机组交付周期约为12个月,预计2022年各大主机厂陆风交付价格在2350元/KW左右,考虑大型化降本,预计陆风机组全年毛利率可达17%;考虑部分4Q21交付的高价海风机组将于今年确认收入,2022年海风平均价格预计在4000元/KW。抢装结束后,2022年预计产业链约可实现降本20%,大型化下约可实现降本10%,全年海风机组毛利率将保持20%。

投资建议
预计未来风电需求持续保持高增,叠加原材料价格大概率下行,我们主要推荐三条主线:1)海风相关产业链;2)全球供应以及国产化替代的高成长零部件;3)受益行业景气环节。重点推荐标的:东方电缆日月股份明阳智能金雷股份、金风科技(完整推荐组合详见报告正文)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造成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的风险;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




1、风电开启“十四五”长周期景气,预计2H22陆风机组价格企稳
1.1行业招标迎新高,风电开启“十四五”长周期景气
风电项目有望从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项目开发建设效率将提升。2022年5月,发改委指出将规划建设450GW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其中85GW项目已开工建设。同期,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指出,为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将推动风电项目由核准制调整至备案制。



1Q22招标量创历史单季度新高,2Q22招标势头不减。据金风科技统计,1Q22风电招标规模达24.7GW,其中海风招标5.4GW。1Q22招标量创历史单季度新高。截至2022年5月末,2Q22招标规模达17.70GW,其中海风招标达2.8GW,预计2022年全年风电招标量可达80GW+,其中海风招标量可达15GW+。


风电装机开启“十四五”长周期景气。2010、2015、2020年为风电三次抢装。随着2021年陆风进入平价时代,叠加大型化下产业链协同降本,风电装机正式由周期性走向成长性。预计2022-2025年国内风电装机分别为60/70/78/99GW,年复合增速为19%,其中海风装机分别为7/12/14/17GW,年复合增速为37%。



各省“十四五”新增风电装机规划达290GW。截至目前,已有29个省份出台“十四五”风电装机规划,预计各省“十四五”新增装机达290GW。



1.22H22陆风机组价格企稳确定性高
1-5月,单机容量5MW及以上的陆风机组招标占比达45%。据CWEA统计,2021年国内新增陆风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3.1MW。据我们统计,今年以来单机容量5MW及以上的陆风机组招标占比逐渐提升,截至5月末,5MW及以上的陆风机组招标占比达45%,机组招标大型化趋势明显。



陆风机组价格呈下降趋势。据我们统计,今年以来,陆风机组规模加权平均中标价格仍持下降趋势。5月平均中标价格达1708元/KW,降幅主要来自于大兆瓦机组中标价格的下降。据我们统计,5月,5MW及以上机组平均中标价格为1734元/KW,4-5MW(含4MW)机组平均中标价格为1636元/KW。



框架招标使部分整机厂在手订单不饱和,致中标价格仍呈下降趋势。虽然2022年招标高景气,但部分项目为框架招标,未能确定最终交付时间,致使部分整机商在手订单不饱和,中标价格仍呈下降趋势。



2H22陆风机组招标价格企稳确定性较高。目前陆风价格持续下降主要由于现有招标部分为框架招标,除头部几家外,大量主机厂在手订单仍处于不饱和状态。我们预计2H22陆风机组招标价格企稳确定性较高,全年均价将回归1700-2000元/KW:1)随下半年业主招标量进一步释放,主机厂在手订单不饱和状况可出现缓解;2)近期出现多起风电机组相关事故,当前价格水平下主机厂盈利微薄,继续降价或带来一定质量和安全风险。因此,下游业主在选择中标方时,相较于低价,将更多考虑产品、服务品质及综合实力等因素;3)下游业主IRR水平高:在现有投标价格下,下游业主IRR或可达20%+,处于较高水平。




1.3海风价格呈下降趋势,平价海风项目IRR可达6%
各省“十四五”海风规划达52GW:目前已有八个海风省出台“十四五”海风规划,合计达52GW,其中广东、江苏、山东海风装机量规划领先。其中上海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增1.8GW风电装机,未出台明确海风规划。



海风中标集中度高,反映相对较高的竞争壁垒。截至5月末,据我们统计,今年已有5.4GW平价海风项目公布中标整机商。明阳智能、中国海装、金风科技中标海风规模分列前三,分别为2.4GW、1.2GW、0.8GW,集中度显著高于陆风。



海风机组招标价格呈下降趋势,持续驱动海风走向平价。2021年起至今国内已有7个平价海风项目公布招标价格,其中含塔筒机组中标/预中标均价在4166元/KW,不含塔筒机组中标/预中标均价在3830元/KW。



海风建设成本降幅明显,平价海风项目IRR可达6%。据CWEA统计,2020年国内海风建设成本平均为17.8元/W。据我们统计,目前山东省海风建设成本在9-11元/W,福建在12元/W,广东在12-14元/W,浙江在9-12元/W。据测算,当建设成本在12元/W,发电利用小时数在3600小时时,IRR可达6%。






1.4海缆开启新一轮招标周期
2022-2025年为新一轮海缆招标周期,预计2023-2024年为海缆交付高峰期。2019-2021年为第一轮海缆招标周期,2022-2025年为新一轮的海缆招标周期。海缆分批交付,施工流程通常为:送出缆交付敷设→首批风机吊装/首批场内缆敷设→剩余批次风机吊装/剩余批次场内缆敷设。一般送出缆交付早于风机并网半年至一年,预计风电新增装机于2025年达至“十四五”峰值,而海缆交付高峰期预计为2023-2024年。



截至6月中旬,海缆2022年合计招标规模达6.5GW。截至6月中旬,今年已有4.3GW海缆项目完成招标,2.3GW海缆项目正在招标,合计招标规模达6.5GW。


2、零部件环节:推荐海风受益&高成长性零部件
‍海缆环节高价值量,深度受益海风高景气。海风产业链中,预计海缆价值量占比在48.5%,深度受益海风高景气。


海缆进入壁垒较高。海缆进入门槛较高,主要受制于:1)地理位置:受运输需要,海缆企业需临近港口;2)技术门槛:海缆技术要求高,特别是220KV及以上的高压海缆技术复杂,研发生产周期较长,需要技术积累及有经验的生产运营团队;3)业绩门槛:海缆招标中往往需要历史工程业绩。
高电压等级海缆仍呈寡头竞争格局。据我们统计,2020年海缆招标规模中三家合计市占率达91%,其中东方电缆达36%,为行业第一。目前500KV海缆技术难度较高,仅有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有产品投入应用,未来该环节格局将维持寡头竞争。



二线企业挤入220KV海缆市场。受益于2021年海风抢装潮,头部企业产能不足,二线企业获得220KV海缆订单。截至目前,据我们统计,2022年海缆招标中,二线厂商占比约达17%。其中宝胜股份、汉缆股份均有中标220KV送出海缆。



2025年海缆+敷设市场规模达366亿元,2022-2025年年复合增速达44%,单GW价值量维持在18-22亿元区间。据我们测算,2025年海缆+敷设市场规模达366亿元,相较2021年提升22%。2022-2025年海缆+敷设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44%,单GW价值量维持在18-22亿元区间。



2022年成本高点下行,原材料降价进一步释放零部件盈利弹性。受制于2021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疫情影响导致海运费增加,零部件厂商多在2021Q4&2022Q1达成本高点。2022年原材料价格相较去年高点已有下滑。同时,部分零部件厂商,如锻造轴等,今年的框架销售价格均较去年提升3%-5%不等。随着成本下降、价格提升,零部件龙头盈利拐点已现。据我们测算,塔筒、铸件环节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敏感性较大,原材料价格下降5%,利润分别增加约25%、17%。




欧洲加力风电建设驱动零部件出口提速,关注高出口弹性环节。近期欧洲各国陆续出台风电相关规划,旨在大力发展风电。5月18日,丹麦、德国、比利时与荷兰的政府首脑在“北海海上风电峰会”上共同签署一份联合声明文件,承诺到2050年将四国的海上风电装机增加10倍,从目前的16GW提高至150GW;在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将达到65GW。据我们测算,出口业务弹性最大的四家(2021年出口业务毛利占比口径)的风电公司为金雷股份(40.4%)、中际联合(20%)、泰胜风能(16.8%)、日月股份(15.8%)。





3、整机环节:全年盈利有保障
预计陆风机组招标-交付平均周期在12月,2022年陆风交付价格在2350元/KW左右。据我们统计,2H21整机厂陆机销售价格平均值为2863元/KW,含税为3235元/KW,接近2020年9月公开市场机组招标价格,因此我们预计整机商从招标到交付平均周期在12月。根据金风科技统计的月度投标均价,我们可简单加权求得2021年度平均投标价格为2636元/KW(含税),因此我们预计2022年各大主机厂陆风交付价格在2350元/KW左右(不含税)。



2022年陆风机组毛利率水平预计维持稳定。根据2021年金风科技年报可知,2MW机组风机单位成本为2780元/KW,3-4MW机组风机单位成本为2551元/KW,大型化带来8%成本下降。我们预计1Q22陆风机组价格在2600元/KW水平,相较2022年预计均价2350元/KW,降幅10%。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若大型化下2022年相较1Q22降本8%,1Q22机组毛利率18%,则2022年全年陆风毛利率水平可达17%。


2022年海风毛利率预计在20%水平。综合金风、明阳的2021年海风价格成本数据可知,2021年平均海风价格在6033元/KW,毛利率在27%。考虑部分4Q21交付的机组将于今年确认收入,2022年海风平均价格预计在4000元/KW,降幅34%。抢装结束后,2022年预计产业链约可实现降本20%,大型化下约可实现降本10%,全年海风机组毛利率将保持20%。


4、投资建议
预计未来风电需求持续保持高增,叠加原材料价格大概率下行,我们主要推荐三条主线:1)全球供应以及国产化替代的高成长零部件:关注日月股份、金雷股份、新强联、恒润股份;(2)海风相关产业链:推荐东方电缆、明阳智能,关注海力风电、大金重工、电气风电;(3)受益行业景气环节:推荐金风科技,关注中际联合、天顺风能、泰胜风能、中材科技、运达股份等。



5、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造成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的风险:现全球疫情反复,下游需求、供应链生产、运输等多环节都会受疫情影响而滞后延迟,存在因疫情反复造成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的风险。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近期受疫情等多方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呈明显不确定性,有一定概率继续上升,会对风电产业链造成不利影响。


(PDF报告全文烦请联系对口销售或国金电新团队索取,谢谢)
姚遥yaoy@gjzq.com.cn
胡竞楠hujingnan@gjzq.com.cn

>>>END<<<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国金电新 重磅深度】风电2022中期策略:风电产业链景气度走稳,看好高成长环节” 的相关文章

光伏系列(50):政策频出,继续大力支持新能源发展

光伏系列(50):政策频出,继续大力支持新能源发展

◾今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促进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对新能源发展的大方向和现阶段影响新能源发展的要素进行了梳理,同时,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聚焦于丰富财政政策工具支持各地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行业继续高速发展。摘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促进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今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由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关于促进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新能源开发利用仍存在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制约因素,并规划通过多种途径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包括: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深化新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支持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新能源发展合理空间需求、充分发挥新能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完善支持新能源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同日,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5月3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2030年前,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

【东吴电新】海外电动车4月销量:战争持续冲击供应链,欧洲电动车销量承压

【东吴电新】海外电动车4月销量:战争持续冲击供应链,欧洲电动车销量承压

投资要点4月海外电动车销量26.22万辆,环比减少28%,低于市场预期。根据Marklines统计,4月全球电动乘用车销量54.16万辆,同比升37%,环比降34%。其中,国内电动乘用车销量为27.93万,同比升46%,环比降39%。海外销量低于预期,4月海外电动车销量26.22万辆,同比增28%,环比减少28%,其中EV销量17.22万辆,同比增57%,环比降低30%,占比66%;PHEV销量9万辆,同比降低5%,环比降低22%,占比34%。4月欧洲电动车销量环比下降,渗透率环比下降至16.13%。4月欧洲共销售15.03万辆,同环比+0%/-38%,电动车渗透率16.13%,同比增4.62pct,环比减2.79pct;1-4月共销售69.37万辆,同比+18%。其中德国4月销售4.17万辆,同比降低16%,环比降低30%,占欧洲销量比重28%,维持欧洲第一大电动车市场地位,电动车渗透率降至23.14%;1-4月共销售18.76万辆,达去年同水平。英国4月销2.15万辆,同环比+9%/-64%,渗透率降至15.26%;1-4月共销售12.32万辆,同比增50%。法国4月销2.32万辆...

资管规模超6000亿美元,45分钟会谈投出450亿美元的沙特主权基金在中国投了什么?

资管规模超6000亿美元,45分钟会谈投出450亿美元的沙特主权基金在中国投了什么?

千亿美元的软银愿景一期基金规模前无古人,投出450亿美元的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作为最大出资人也声名鹊起。作为沙特“2030愿景”国家转型战略的重要推动者,PIF管理石油美元,沙特王储和6位部长担任其董事会成员。PIF当前资管规模高达6200亿美元,位居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第五。其投资注重协同国家战略,考量标的长期价值,并获得较高话语权,同时配置另类资产以提升回报。由于风格进取,其风险敞口也较高。PIF的资金80%投向本国、20%投向外国,2030年目标则是各占50%。其海外投资的20%投向中国。如今PIF正加码中国,2021年底已提交QFII申请,有消息称2022年计划开设中国办公室,除以往投资互联网、在线教育及应用软件外,跨境电商、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也可望赢得其关注。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简称“主权财富基金”)近年来资产管理规模大幅增长,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日益活跃的参与者。根据主权财富基金研究院(SWFI)数据,截至2021年12月,排名前100位的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总计已达9.4万亿美元,远超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成为仅次于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机构投资者。中...

【光大证券】电动车销量多级开花,锂电板块将迎来持续反攻

【光大证券】电动车销量多级开花,锂电板块将迎来持续反攻

5月底以来,国家大力减免燃油车购置税,市场有声音认为会对新能源车需求形成压制,但是我们统计各地鼓励政策后看到,地补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支持力度更大。(1)北京调高新能源车型指标10000个;(2)上海补贴新能源购置费用10000元;(3)其他省市单车补贴多在数千元到2.5w不等,且新能源车补贴额度普遍略高于燃油车。对燃油车的支持目的是为了防止车市下滑拖累经济,刺激政策在股价中更多体现的是强弹性;而对于新能源车,一方面需求在疫情中显示出了极强的韧性,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国家逆周期调节的决心,以及对新能源车的坚定支持,5月底以来新能源车板块的强势走势也反映了:无论从政策端还是实际数据端,市场都对新能源车产业链逐步恢复信心。我们认为后续随着实际排产和销量数据的不断验证,新能源车产业链将迎来大反攻!需求端:国内:五月需求整体反攻,除比亚迪特斯拉尚未公布数据,理想,哪吒,零跑,广汽埃安等新能源车整体销量恢复到3月水平,同比翻倍增长,小鹏,蔚来销量也恢复到3月的70%,小鹏同比翻倍增长。产业链上了解下来,目前头部车企新增订单恢复到涨价前状态,仍然是供给追赶需求状态。除蔚小理以外的新势力增速可喜,新能源...

【东吴电新】周策略:电动车5月销量超预期,新能源政策密集出台

【东吴电新】周策略:电动车5月销量超预期,新能源政策密集出台

投资要点电动车方面,国内地方政府密集出台补贴政策将加速销量恢复,5月国内已披露9家车企销19.5万辆,同环比+202%/24%,新势力销量显著回升,我们预计5月销量有望恢复至38-42万辆,好于预期,6月恢复正常至46-50万辆,全年维持580-600万销量预期,同增65%+。欧洲5月已披露主流八国合计销量为12.7万辆(占主流九国比例约为85%),同环比+2%/+20%,电动车渗透率19.9%,同环比+1.8/-0.6pct,销量小幅回升,预计Q3将有明显恢复,全年销量预计250万辆+,同增近20%。美国预计全年110-130万辆,同增70-100%,22年全球预计950万辆+,同比增50%+。排产看,6月锂电排产环比增5~10%,7月则有望显著增长完全恢复迎接旺季,Q2核心公司环比中枢0~10%,全年仍可增60~100%,当前市场预期和估值明显偏低,继续强烈看好电动车板块超跌反转行情,看多电池和锂电材料各环节龙头。光伏来看,欧洲今年及中期需求有望超预期,户用储能火爆,美国因针对东南亚反规避调查边际略有好转,国内分布式需求延续火爆,风光大基地项目加快推进,国内利好政策不断,预计202...

制造业复工复产专题报告:“复工复产”中制造业投资机会

制造业复工复产专题报告:“复工复产”中制造业投资机会

复工复产持续推进,物流供应链恢复过半本轮疫情严重程度量级可与武汉相提并论,目前物流供应链已恢复过半。目前确诊病 例数已开始快速下降,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从全国公路货运高频数据来看,3 月底时供应链活动跌入最低谷,剔除“五一”假期造成的季节性因素,目前供应链已逐步恢复一个多月。分地区看,除北京周边外,其余地区疫情影响均基本结束或持续下降。东北此轮疫情 已接近完全结束;北京及周边与东北疫情不属于同一传播链,目前已得到控制。长三角地 区,江苏、浙江已基本结束,安徽几乎没有病例,上海进入解封阶段。从地面交通看,深圳、长春已回正常,上海逐步恢复,北京加入封控。近期主要封控 城市中,深圳和长春已恢复正常,上海进入 5 月以来,地面交通逐步恢复。对比此前因疫 情封控的武汉和石家庄,预估上海第二季度末可恢复正常,北京封控暂无扩大态势。从工业物流看,东北及环北京物流即将全面恢复,北京物流缓慢下行至低位,长三角 除上海外均恢复过半。分省整车货运流量指数直接体现工业物流情况,东北受疫情冲击后, 已得到显著提升,即将恢复至正常水平;北京城区地面交通近期受阻,3 月中旬后持续下 行,目前处...

中信建投|军工及新材料2022中期投资策略:景气持续,改革加速

中信建投|军工及新材料2022中期投资策略:景气持续,改革加速

2022年下半年展望:行业高景气持续,国改加速有望成为新驱动力我们判断,当前军工行业正由局部景气向全面景气扩散,2022年景气度保持不变有望重拾升势。主要逻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求侧国防预算上行趋势不变,“十四五”军费有望保持稳步增长;二是业绩印证行业高景气保持不变,国企改革加速板块上市公司数量+质量双提升;三是军工高景气有望传导全产业链,“三高一低”保障长远需求;四是中长期资金话语权逐渐提升,产业+资本同频共振有望开启新征途。1、宏观:地缘政治形势紧张加剧,国防预算增速或持续提升2、中观:高景气有望传导全产业链,“三高一低”保障长远需求3、板块有望迎来上市公司数量+质量双提升,国改加速或将成为新驱动力4、中长期资金话语权逐渐提升,产业+资本同频共振开启新征途投资策略:核心推荐高景气龙头,重点关注国改受益标的在投资策略上,首选“高景气赛道、军品占比高、业绩增速快”的标的,次选“估值低分位,边际变化大”的标的,同时重点关注国改受益标的:先进战机产业链:西部超导,光威复材,中简科技,中航重机,爱乐达,三角防务,中直股份,中航沈飞,中航西飞;航发产业链:华秦科技,航发控制,派克新材,图南...

中信建投|传媒互联网2022下半年投资展望:政策和业绩,相继筑底;互联网平台释放规模效应

中信建投|传媒互联网2022下半年投资展望:政策和业绩,相继筑底;互联网平台释放规模效应

硬件创新周期、经济与消费、政策、疫情,是当下影响互联网传媒行业的四个核心因子。目前,疫情逐步消退,政策进入常态化监管,政策和疫情因子影响减弱。经济与消费,硬件创新周期,将成为下一阶段影响互联网传媒板块的核心。一、互联网:常态化监管开启,降本增效带动长期规模效应政策:常态化监管、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今年4/29与5/17两次会议,明确“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实施常态化监管”,政策底已逐步明晰。竞争格局:形成稳态。各互联网公司已通过前期的用户扩张与各自产品定位,获取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如游戏行业腾讯/网易市占率约60%/20%,电商行业按GMV计算,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2%/20%/15%。报表:降本增效,盈利改善。互联网公司Q1财报陆续发布,经营韧性与降本增效效果显著,多数公司业绩超市场预期,快手、拼多多营销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23.5/11.5pct;爱奇艺毛利率1Q22提升至18%,实现首个季度盈利。虽然Q2互联网公司的广告、电商、本地生活等业务仍会受到疫情、经济/消费的影响,但随着6月主要城市的疫情控制得当、线下消费的逐步回暖,叠加平台降本增效的主线,预计下半年我们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