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75bp的取与舍—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点评【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ZML12个月前 (06-16)研究报告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博士国盛证券宏观分析师,刘新宇CFA
事件: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6月FOMC会议决议。核心结论:美联储6月会议大幅加息75bp,点阵图更加鹰派,同时大幅下调了经济预测,鲍威尔称本次加息幅度并非常态。会议过后,市场加息预期小幅降温。我们认为,当前美联储的政策思路是先“舍经济压通胀”,等通胀受控后再避免硬着陆,因此可能会在年内保持快速加息,在明年上半年停止加息,并在不久后重新开始降息。
1、美联储加息75bp至1.5-1.75%,是1982年以来第三次加息达到75bp。最新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预计年底前加息至3.25-3.5%,2023年底前加息至3.5-4.0%,但2024年将会降息。此外,美联储大幅下调了今明两年的经济预测。鲍威尔称75bp的加息并非常态,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市场情绪,但同时也强调打压通胀的决心,整体立场维持鹰派。
2、本次会议过后,主要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美联储加息预期小幅降温。目前市场预期7月有70%的概率加息75bp,9月更有可能加息50bp,年内剩余加息次数为7.8次(一次对应25bp),低于会议前预期的8.5次。
3、从本次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当前美联储的政策思路是先“舍经济压通胀”,等通胀受控后再转向避免硬着陆。考虑到美国通胀4季度才可能明显回落,同时美国经济在2023年有衰退可能,我们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在年内保持快速加息,随后在明年上半年停止加息,并在不久之后重新开始降息。按照这一路径,今年底或明年初市场可能会转而开始交易停止加息或降息的预期。正文如下:
1、美联储大幅加息75bp,点阵图显示加息节奏将加快,并大幅下调了经济预测。
>政策决策: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上调75bp至1.5%-1.75%,会议之前利率期货已完全price-in了这一结果,尽管如此,1982年至今美联储仅有2次加息幅度达到75bp,分别是1984年3月加息113bp、1994年11月加息75bp,因此本次的加息幅度可谓历史罕见。此外,美联储已开始执行5月公布的缩表计划。
>点阵图:更新后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预计2022年底前将加息至3.25-3.5%,大幅高于3月预计的1.75-2.0%;2023年底前将加息至3.5-4.0%,大幅高于3月预计的2.5-3.0%;但2024年将降息至3.25-3.5%,3月时预计2024年利率保持不变。


>经济预测:美联储将2022、2023年实际GDP增速预测分别由3月的2.8%、2.2%大幅下调至1.7%、1.7%;预计近三年失业率将逐年上升,并明显高于3月的预测;将2022年PCE通胀预测由3月的4.3%大幅上调至5.2%,核心PCE通胀预测由4.1%小幅上调至4.3%,对未来两年的通胀预测变化不大。
>政策指引:本次会议声明中,新增了“坚定致力于让通胀回到2%的目标”,显示出美联储打压通胀的决心。鲍威尔称,75bp加息并非常态,5月会议后通胀意外上升是本次大幅加息的主要原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急剧加息的担忧。但鲍威尔也指出,未来加息步伐取决于数据表现,在看到通胀下降的有力证据前不会宣布胜利,下次会议可能加息50bp或75bp,预计年底前将加息至3.0-3.5%,这反映出美联储的政策立场依然维持鹰派,并更注重政策的灵活性。此外,鲍威尔依然认为经济可以实现软着陆,但也强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可能会导致无法软着陆。
2、会议过后,主要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市场加息预期小幅降温。
>资产价格表现:FOMC声明公布后,美股和黄金价格快速跳水,10Y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快速走高;鲍威尔发布会开始后,资产价格走势出现明显反转。收盘点位与会议声明公布前相比,标普500指数基本持平,10Y美债收益率下行10bp,美元指数下跌0.5%,现货黄金价格上涨0.6%。

>加息预期变化:本次会议前,市场预期7月加息75bp概率接近100%,9月也有过半概率会加75bp,年内剩余加息次数为8.5次(每次25bp)。会议过后,7月加息75bp的概率降至70%,9月加息预期回落至50bp,年内剩余加息次数降至7.8次。

3、如何理解美联储政策立场?先“舍经济压通胀”,通胀受控后再避免硬着陆。
>美联储政策思路:当前美国通胀压力的主要根源是能源价格上涨和供给瓶颈,背后反映了俄乌冲突、全球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均非美联储所能控制,且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美联储的目的是避免通胀预期失控,从而出现70-80年代的长期高通胀,手段是通过货币紧缩来压制需求,让需求降至与供给匹配的程度,但这样做的结果是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受损。从本次会议来看,美联储一方面大幅加息并预计更快加息,另一方面大幅下调经济预测,表明现阶段打压通胀是美联储的首要目标,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经济表现。等通胀明显缓和之后,美联储将转向避免经济硬着陆。
>后续加息节奏展望:美国通胀遵循“能源分项决定方向、其他分项决定幅度”的原则,而能源价格受俄乌冲突影响较大,这意味着后续美国通胀和美联储货币政策均难以准确预测。根据我们最新测算,美国通胀三季度仍将维持高位,10月以后才可能明显回落,因此至少可以确定的是美联储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转向。前期报告中我们曾指出,美国经济最早可能在2023年底或2024年初发生衰退,考虑到美联储加息速度已明显加快,2023年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并不低。鉴于此,我们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在年内保持快速加息,随后在明年上半年停止加息,并在不久之后重新开始降息。按照这一路径,今年底或明年初市场可能会转而开始交易停止加息或降息的预期。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美联储货币政策取向、俄乌冲突等持续超预期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研究员;刘安林,国盛宏观研究员;穆仁文,国盛宏观研究员;朱慧,国盛宏观研究员。相关文章:[1],2022-6-11[2],2022-5-27[3],2022-5-5[4],2022-4-20[5],2022-3-17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2年6月16日发布的报告《75bp的取与舍——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点评》,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刘新宇 S0680521030002 liuxinyu@gszq.com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文章来自#赚美了#,一个专注价值投资的投研平台,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75bp的取与舍—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点评【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的相关文章

【天风医药杨松团队|深度】爱尔眼科:十八载岁月转瞬过,高质量发展再启航

【天风医药杨松团队|深度】爱尔眼科:十八载岁月转瞬过,高质量发展再启航

如您需要完整版报告,可联系天风证券医药团队或您对口销售报告摘要筚路蓝缕十八载,构筑全球最大的眼健康集团爱尔眼科创立至今已逾18年。眼科赛道的高成长性及公司矢志不渝的耕耘助力公司逐步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诊疗量最多的眼科医疗连锁机构。截至2020年底,公司及并购基金在全球共有 645 家医疗机构,其中中国内地 537 家,海外108家,业务遍及亚欧美三大洲。爱尔眼科规模业务持续放量,自2009年公司上市到2020年底,十一年间上市公司体系内门诊量和手术量分别上升8.47倍和6.71倍,上市公司的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长到上市初的18.66倍和17.74倍。公司的网络布局和业务体量构筑起眼科诊疗领域的深厚护城河。三驾马车驱动布局长远我们将上市公司体系的医院拆解为三个部分:老牌医院(8家核心成熟医院),新增医院(绝大部分为上市后大陆新增医院)以及海外医院(香港、欧洲、美国和新加坡的医疗机构)。通过分析公司收入及利润结构的演化,公司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已完成老牌医院向新增医院的转化,2020年新增医院的营收占比达70%,净利润占比达52%,已成为公司业绩的核心支撑。六大业务共举持续发展随着中国老龄化程...

【浙商地产】中期投资策略:寻找确定性强的小而美

【浙商地产】中期投资策略:寻找确定性强的小而美

图:深圳福田区CBD;来源:百度作者:杨凡联系人:王逸枫来源:浙商证券房地产研究团队感谢关天彬对本报告的贡献投资要点01、2022年地产问题不仅限于地产1)2022年政策放松持续推进,市场拐点尚未出现:2022年以来中央各部委陆续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进行积极表态,全国累计134个城市出台超230次放松政策,但政策放松后基本面回暖仍然乏力。从15个已进行四限放松的城市情况来看,放松后的周平均成交面积普遍仅略高于放松前的成交水平,说明政策端的放松效果仍未完全传导至需求端。2)地产需求修复不应局限于地产政策:购房需求由资格、意愿和能力三方面因素决定。限购政策放松主要解决购房资格问题,限贷政策放松降低购房成本,提升居民购买力。受当前宏观经济下行与疫情反复的影响,2022年调查失业率迅速攀升,2022年前4月新增失业率高于2008年和2014年,对居民收入预期冲击较大。因此,地产需求修复不仅是地产政策的问题,政策需同时发力于稳经济、稳就业和稳收入预期。02、扭转局面的政策力度预期1)本轮周期基本面较2008年周期更差:从投资和需求两端数据来看,本轮周期房地产基本面降幅较2008年周期底部更大,且...

【东吴电新】海外电动车4月销量:战争持续冲击供应链,欧洲电动车销量承压

【东吴电新】海外电动车4月销量:战争持续冲击供应链,欧洲电动车销量承压

投资要点4月海外电动车销量26.22万辆,环比减少28%,低于市场预期。根据Marklines统计,4月全球电动乘用车销量54.16万辆,同比升37%,环比降34%。其中,国内电动乘用车销量为27.93万,同比升46%,环比降39%。海外销量低于预期,4月海外电动车销量26.22万辆,同比增28%,环比减少28%,其中EV销量17.22万辆,同比增57%,环比降低30%,占比66%;PHEV销量9万辆,同比降低5%,环比降低22%,占比34%。4月欧洲电动车销量环比下降,渗透率环比下降至16.13%。4月欧洲共销售15.03万辆,同环比+0%/-38%,电动车渗透率16.13%,同比增4.62pct,环比减2.79pct;1-4月共销售69.37万辆,同比+18%。其中德国4月销售4.17万辆,同比降低16%,环比降低30%,占欧洲销量比重28%,维持欧洲第一大电动车市场地位,电动车渗透率降至23.14%;1-4月共销售18.76万辆,达去年同水平。英国4月销2.15万辆,同环比+9%/-64%,渗透率降至15.26%;1-4月共销售12.32万辆,同比增50%。法国4月销2.32万辆...

资管规模超6000亿美元,45分钟会谈投出450亿美元的沙特主权基金在中国投了什么?

资管规模超6000亿美元,45分钟会谈投出450亿美元的沙特主权基金在中国投了什么?

千亿美元的软银愿景一期基金规模前无古人,投出450亿美元的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作为最大出资人也声名鹊起。作为沙特“2030愿景”国家转型战略的重要推动者,PIF管理石油美元,沙特王储和6位部长担任其董事会成员。PIF当前资管规模高达6200亿美元,位居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第五。其投资注重协同国家战略,考量标的长期价值,并获得较高话语权,同时配置另类资产以提升回报。由于风格进取,其风险敞口也较高。PIF的资金80%投向本国、20%投向外国,2030年目标则是各占50%。其海外投资的20%投向中国。如今PIF正加码中国,2021年底已提交QFII申请,有消息称2022年计划开设中国办公室,除以往投资互联网、在线教育及应用软件外,跨境电商、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也可望赢得其关注。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简称“主权财富基金”)近年来资产管理规模大幅增长,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日益活跃的参与者。根据主权财富基金研究院(SWFI)数据,截至2021年12月,排名前100位的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总计已达9.4万亿美元,远超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成为仅次于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机构投资者。中...

【光大证券】电动车销量多级开花,锂电板块将迎来持续反攻

【光大证券】电动车销量多级开花,锂电板块将迎来持续反攻

5月底以来,国家大力减免燃油车购置税,市场有声音认为会对新能源车需求形成压制,但是我们统计各地鼓励政策后看到,地补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支持力度更大。(1)北京调高新能源车型指标10000个;(2)上海补贴新能源购置费用10000元;(3)其他省市单车补贴多在数千元到2.5w不等,且新能源车补贴额度普遍略高于燃油车。对燃油车的支持目的是为了防止车市下滑拖累经济,刺激政策在股价中更多体现的是强弹性;而对于新能源车,一方面需求在疫情中显示出了极强的韧性,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国家逆周期调节的决心,以及对新能源车的坚定支持,5月底以来新能源车板块的强势走势也反映了:无论从政策端还是实际数据端,市场都对新能源车产业链逐步恢复信心。我们认为后续随着实际排产和销量数据的不断验证,新能源车产业链将迎来大反攻!需求端:国内:五月需求整体反攻,除比亚迪特斯拉尚未公布数据,理想,哪吒,零跑,广汽埃安等新能源车整体销量恢复到3月水平,同比翻倍增长,小鹏,蔚来销量也恢复到3月的70%,小鹏同比翻倍增长。产业链上了解下来,目前头部车企新增订单恢复到涨价前状态,仍然是供给追赶需求状态。除蔚小理以外的新势力增速可喜,新能源...

制造业复工复产专题报告:“复工复产”中制造业投资机会

制造业复工复产专题报告:“复工复产”中制造业投资机会

复工复产持续推进,物流供应链恢复过半本轮疫情严重程度量级可与武汉相提并论,目前物流供应链已恢复过半。目前确诊病 例数已开始快速下降,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从全国公路货运高频数据来看,3 月底时供应链活动跌入最低谷,剔除“五一”假期造成的季节性因素,目前供应链已逐步恢复一个多月。分地区看,除北京周边外,其余地区疫情影响均基本结束或持续下降。东北此轮疫情 已接近完全结束;北京及周边与东北疫情不属于同一传播链,目前已得到控制。长三角地 区,江苏、浙江已基本结束,安徽几乎没有病例,上海进入解封阶段。从地面交通看,深圳、长春已回正常,上海逐步恢复,北京加入封控。近期主要封控 城市中,深圳和长春已恢复正常,上海进入 5 月以来,地面交通逐步恢复。对比此前因疫 情封控的武汉和石家庄,预估上海第二季度末可恢复正常,北京封控暂无扩大态势。从工业物流看,东北及环北京物流即将全面恢复,北京物流缓慢下行至低位,长三角 除上海外均恢复过半。分省整车货运流量指数直接体现工业物流情况,东北受疫情冲击后, 已得到显著提升,即将恢复至正常水平;北京城区地面交通近期受阻,3 月中旬后持续下 行,目前处...

中信建投 | 上调全年电动车产销量,上调光伏硅料全年均价

中信建投 | 上调全年电动车产销量,上调光伏硅料全年均价

每周观察:上调全年电动车产销量,上调光伏硅料全年均价核心摘要:1、今年以来特别是疫情扰动下,新能源行业基本面向好,持续超预期是我们上调景气度指标——电动车产销量和光伏硅料——的核心原因2、电动车经历疫情考验后,预计在6月迅速恢复至疫情前的3月水平,将在三季度迈入旺季,边际变化明显,上调全年销量至570-590万辆(前期预测550万辆)3、光伏产销两旺,以至于硅料价格在产能持续投放之下,价格仍居高不下,预计下半年较多产能投放,但需求持续强劲,预计全年均价将在22万元/吨以上。(前期预测均价为18-20万元/吨)4、预计电动车碳酸锂、隔膜、电池环节,光伏组件、硅料、逆变器环节是全年确定性方向。新能源汽车:上调全年新能源车销量展望570-590万辆车型和认知驱动是新能源车销量不断超预期的核心驱动力:车型方面:1)新车型推出丰富产品矩阵,贡献销量净增量;2)动力性能、智能硬件成熟度大幅提升,行业价格整体下行。认知方面:1)用户结构来看,一方面“直营直销”的透明化定价模式受年轻消费者喜欢;另一方面,新能源车To C比例持续上升;2)城市结构来看,新能源车市场逐步下沉,加速向二三线城市渗透,电车认...

中信建投|传媒互联网2022下半年投资展望:政策和业绩,相继筑底;互联网平台释放规模效应

中信建投|传媒互联网2022下半年投资展望:政策和业绩,相继筑底;互联网平台释放规模效应

硬件创新周期、经济与消费、政策、疫情,是当下影响互联网传媒行业的四个核心因子。目前,疫情逐步消退,政策进入常态化监管,政策和疫情因子影响减弱。经济与消费,硬件创新周期,将成为下一阶段影响互联网传媒板块的核心。一、互联网:常态化监管开启,降本增效带动长期规模效应政策:常态化监管、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今年4/29与5/17两次会议,明确“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实施常态化监管”,政策底已逐步明晰。竞争格局:形成稳态。各互联网公司已通过前期的用户扩张与各自产品定位,获取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如游戏行业腾讯/网易市占率约60%/20%,电商行业按GMV计算,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2%/20%/15%。报表:降本增效,盈利改善。互联网公司Q1财报陆续发布,经营韧性与降本增效效果显著,多数公司业绩超市场预期,快手、拼多多营销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23.5/11.5pct;爱奇艺毛利率1Q22提升至18%,实现首个季度盈利。虽然Q2互联网公司的广告、电商、本地生活等业务仍会受到疫情、经济/消费的影响,但随着6月主要城市的疫情控制得当、线下消费的逐步回暖,叠加平台降本增效的主线,预计下半年我们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