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创新药疾病透视系列行业研究第三期:晚期肝癌治疗中创新药的竞争格局分析【东吴医药朱国广团队】

ZML1年前 (2022-06-08)研究报告


分析师承诺: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分析师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得出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分析师承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获取任何形式的补偿。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swsc_bm,国广有话说)由东吴证券研究所朱国广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朱国广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创新药疾病透视系列行业研究第三期:晚期肝癌治疗中创新药的竞争格局分析【东吴医药朱国广团队】” 的相关文章

商业模式比较系列:恒瑞医药与药明康德,淘金好还是卖铲子好?

商业模式比较系列:恒瑞医药与药明康德,淘金好还是卖铲子好?

恒瑞医药的主营业务是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抗肿瘤药、手术麻醉类用药、造影剂、心血管药等众多领域。药明康德的业务是为全球制药公司提供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属于医药研发服务行业,主营业务涵盖 CRO、化学药物 CDMO、细胞和基因治疗 CTDMO(合同检测、研发和生产)等领域。简单说来,恒瑞医药是卖药的,而药明康德是为新药研发“卖铲子”的。对二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问题。项目(2021年中报)恒瑞医药药明康德营业收入132.98亿,同比增长17.58%105.37亿,同比增长45.71%净利润26.47亿,同比增长3.31%21.27亿,同比增长88.05%毛利率86.81%36.99%净利润率20.02%25.55%研发费用25.8亿,占营收比例19.4%4.04亿,占营收比例3.83%销售费用46.65亿,占营收比例35%3.55亿,占营收比例3.37%对比以上财务数据,可以发现几个现象:第一,恒瑞医药到2021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金额依然领先于药明康德,但领先幅度逐渐缩小。2020年全年,恒瑞医药利润近60亿,而药明康德只有近24亿。无论是营收和利润的增速,药明康...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225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225

风电:成长之路,价值重估20220223.mp3千禾味业华东经销商电话会20220223.mp3韦尔股份20220223.mp3空气悬挂投资剖析20220223.mp3洋河股份山东白酒经销商20220223.mp3锂矿专家20220224.mp3长城汽车20220224.mp3恒瑞医药20220223.mp3汽车PCB专家交流20220224.mp3海通医药 中国创新药出口20220224.mp3...

​医药速递:关注业绩稳健的白马龙头,抗风险能力更强

​医药速递:关注业绩稳健的白马龙头,抗风险能力更强

一、疫情边际向好,但是对经济活动的扰动仍在上海疫情:1、什么时候解封:上海正在逐步解封的过程中。先看社会面清零,实现社会面清零并不断巩固防控成效,就可以根据“三区”划分相关要求,逐步、分批、有序开放社会面人员流动和生产生活,直至完全恢复常态。2、什么时候复工复产:已经逐步在推进复工复产复市。核心观测指标:全面解封后预计会有全面的恢复。在此之前逐步解封对应的就是逐步复工,而部分解封不排除有新增阳性。北京疫情:目前北京疫情虽然多地都有,但是没有呈指数增长,也没有全市分布,多数传播链也清楚,具体情况还需要继续跟踪二、医药板块内公司近期跟踪:疫情影响整体可控创新药临床进展、科研服务、高等级医院可择期手术影响相对较大:医疗服务华东地区有一定影响;CXO龙头、疫苗影响较小;药店龙头无影响,抗风险能力强;第三方检测行业环比加速三、辉瑞新冠药进展及相关板块CDMO看法:调整后建议买入辉瑞新冠药物暴露后预防topline数据未达主要终点,辉瑞一季报并未下调口服新冠药的生产和销售预期。CDMO的影响:CDMO新冠业务今年订单和收入预期不变,明年订单存在不确定性;CDMO后续需要拆分新冠和非新冠业务,今年头...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509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509

关于缩表,需要担心什么20220506.mp3dw电动车2021年报&2022一季报总结会议20220506.mp3中建投-政治局与美联储会议20220505.mp3医药2021&2022Q1业绩总结:疫情加速产业趋势,创新驱动&高端制造仍是成长主线.mp3从人类300年文明史、产业史得出的结论20220506.mp3海外户用光储深度20220505.mp3新能源汽车赛道AB面20220506.mp3...

哪些创新药企将率先盈利上岸?

哪些创新药企将率先盈利上岸?

未盈利Biotech估值是混沌的,不能精确锚定,但其成长过程却是全透明的,始终置于最严格的数据考核中,先前年报披露的销售数据、现在ASCO年会发布的临床数据,一不如预期股价立即狂泻。创新药赛道竞争最充分,也最具有活力和弹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0年-2025年为国内创新药景气度最高的时期,抗肿瘤药+自免疾病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142亿元扩容至47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2%。随着化疗药物占比急剧萎缩,腾出大片空间,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将增长更快。我们身处黄金时期,而不自知,当前局部拥挤的挫折,不过是上升途中一个小插曲。事实上,未来三四年,国产创新药上市将处于井喷状态,2025年前后,头部Biotech将抵达盈亏平衡点。适逢基石药业公布财报,补齐创新药商业化拼图,我们可以发现哪些重要趋势?01商业模式差异至今共有50家生物科技公司通过18A章在港交所上市,剔除疫苗类、器械类,未盈利创新药企达34家,其中,截至2021年财报发布日,20家已进入商业化阶段。虽然彼此管线有所重叠,但主要创新药企的商业模式却有鲜明差异,哪些路线最后能走通,也将引起市场持久的兴趣。百济神州走高举高打的国际化路...

黑天鹅冲击!

黑天鹅冲击!

今天市场整体波动比较大,早盘一度强势上涨,10点半左右快速回落,午后又大幅拉升,整个行情跌宕起伏。今天对市场影响最大的电池龙头,早盘有传闻电池龙头二季度可能低于预期,电池龙头出现大幅调整,下午又有传闻电池龙头中报业绩正常,电池龙头又大幅拉升。临近中报,业绩对gu价的影响开始加大,最近这一个月整个成长板块出现了无差别的修复行情,大部分龙头公司都有30-50cm的涨幅。随着临近中报披露,市场对业绩会更加敏感,业绩不及预期的黑天鹅事件可能会时有发生,板块和个股的波动可能会明显加剧,大家要做好应对大幅波动的心理准备。具体到电池龙头,中报盈利情况应该比一季度好一些,但是上游碳酸锂价格依然非常高,大幅修复的可能性不大。今天市场表现比较好的主要是医药,互联网和周期领域的煤炭石油,基本也都是小研之前反复提及的方向。医药医药板块是一个普涨行情,CXO,创新药和医疗服务三个方向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修复。医药板块业绩增速最快的还是CXO方向,小研之前也多次讲过,CXO整体业绩增速是没有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国ji关系。目前来看关系有所缓和,CXO板块跟随成长板块一起修复。下面是客观事实,CXO龙头是药明康德...

创新药龙头的新变化

创新药龙头的新变化

在一片悲观与绝望中,创新药板块已经悄然展开大幅反弹,超跌后的第一波反弹幅度总是那么炫,产品具有差异化竞争能力的biotech、或充分验证商业化能力和执行力的pharma,在港股和科创板短时间内已经普遍有30%-60%级别的反弹,明显跑赢行业指数和XBI指数,也相当于是再次明确创新药未来可选择的方向。今天来简单聊聊创新药一哥短期的一些变化。01、国际化新公司恒瑞在5月中旬新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Luzsana Biotechnology,专门负责恒瑞医药创新药管线的国际化,在该公司成立之初恒瑞给其输出了11个产品线。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新成立的美国公司是真正的“美国公司”,直接从美国本土招聘当地有资深背景的医药产业人士来运营公司,并且可以独立的面向投资人、面向产业界去吸引投资、引进或license out产品。这个操作并不是恒瑞突发奇想,在很久以前我们就了解到恒瑞对独立分拆美国子公司的想法,这个想法体现的核心逻辑有两点,第一是想要真正进入美国市场,靠中国的创新药品牌去做的难度明显更大,参照日本企业在美国进行商业化初期也普遍要依靠美国本土的企业,涉及到的是对美国本土的社会环境、文化、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