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国金电新-周观点】明辨光伏需求季节特征,坚定看好2023年需求和盈利超预期;海风双30政策中短期影响证伪

ZML7个月前 (11-14)研究报告
行业观点
本周重要事件:新能源:央视新闻发布1-10月光伏电池组件出口数据,10月出口金额降幅收窄;浙能电力取得中来股份控制权进军光伏制造业;上海启动800MW海风项目竞配;晶澳科技发布N型组件DeepBlue 4.0X白皮书。

氢能与燃料电池:江苏南通发布氢能规划,2025年推广200辆氢车,5座氢站;英美资源集团推出全球最大氢能重卡,配置2MW在矿山应用,预计将其在全球约400辆卡车中推广;国内首个可再生能源+PEM制氢+加氢一体化站成功试运行;吉林加快推动风光消纳规模制氢工程建设;国内首艘500kW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艇“三峡氢舟1号”成功合拢;江阴临港氢能产业园正式揭牌,集中签约十个重点氢能项目;康普顿子公司氢启科技投产膜电极100万片/年;进博会签署多项国际间氢能合作项目,绿氢成为重点。


核心周观点:
光伏:Q4需求“内强外弱”是正常季节性特征,且在今年分布式需求占比高增背景下被放大,基于近期与企业交流的订单反馈信息、中期的电源端/用户端成本比价关系、以及长期能源结构调整的诉求,坚定看好2023年及未来长期光储需求增长,维持2023年直流侧450-500GW判断,需求量和行业盈利能力均有望超预期,近期建议重点布局预期回落较多的一体化组件、逆变器(储能)方向。

受部分行业信息及带有偏见性的解读影响,近期市场反复发酵对“欧洲Q4需求走弱,明年还行不行”的担忧,造成板块情绪和股价反复波动,我们再次重申:行业需求季节性特征显著,坚定看好2023年行业需求超预期高增长及产业链盈利能力超预期。

因受到国内外项目建设高峰期、假期安排不同等因素影响,光伏Q4需求的“内强外弱”、组件/逆变器Q4出货结构的“内高外低”是完全常规的行业季节性特征,除需求端因素外,企业对发货节奏的主动安排也是重要决定因素。同时,在今年欧洲持续缺电、电价持续高位背景下,驱动分布式需求大爆发和经销商恐慌式囤货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这种季节性特征,并由于部分地区终端安装人力、物流等因素的限制,客观上造成了渠道库存阶段性略偏高的结果,并且伴随近期发货量放缓而安装需求维持旺盛,海外渠道库存目前持续下降中。
从这一轮全球光伏需求超预期的核心原因以及未来的需求因素来看,以欧洲为代表的主要海外市场对光伏的核心需求驱动力,还是来自于中长期的能源独立和供电清洁化诉求、以及中短期的严重缺电和持续高昂的电价水平,即使以当前处于高位的光伏建设成本来看,无论是对标电源侧的气电/煤电、还是用户侧的终端销售电价,光伏都仍然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近一年多持续上涨的新签项目PPA电价、明年有望逐步下跌的组件价格、近期已持续回落的物流成本,都将为明年海外需求弹性的释放提供动力(且足以对冲全球加息对项目投资积极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对2023年的海外需求(量和强度)仍然非常乐观。

据11月10日央视新闻报道:海关统计今年1-10月太阳能电池(含组件)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8.6%。按照人民币口径推算,今年1-10月太阳能电池(含组件)出口额2636亿元,10月单月出口242亿元,同比+27%、环比-5.5%,较9月环比降幅(11.84%)明显收窄。考虑到10月全行业供应量的环比增幅不到10%,且国内拉货需求在10月进一步加速,这一同比高增、环比小降的出口数据一方面验证了海外需求仍然保持强劲,另一方面也明显好于当前市场偏悲观的预期。

根据年底各公司跟海外客户的交流反馈,明年欧洲光伏装机及储能需求景气度依然保持非常好的趋势,我们预计随着海外圣诞假期的结束、渠道库存的逐步消化,欧洲等海外市场需求(尤其是此前被压制已久、大量延迟建设的集中式电站)有望在Q1国内需求刚性阶段性转弱、伴随产业链价格回落的过程中,开始恢复释放,并对行业供需关系形成有力支撑。展望明年全年,重申我们仍然维持全球直流侧组件需求450-500GW的判断,相较当前市场一致预期中枢的400GW附近存在显著的上调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市场对一体化组件及逆变器/储能细分板块的预期,近期因上述对海外需求的过分担忧而下调过多,当前处于预期低位,建议积极布局。
重申看好一体化组件龙头逻辑:1)短期看,我们判断大部分组件龙头Q4经营性单位盈利有望至少维持Q3水平附近(出货量增加<环比平均约+20%>、确认asp上行等因素对冲汇兑受益环比减少及国内出货量占比提升的负面影响);2)中期看,2023年电池片产能的高盈利能力、企业一体化程度的提升、溢价新技术产品放量的超额利润均有望支撑龙头组件企业单位盈利至少维持今年水平,甚至有所扩张,同时,部分企业的储能、跟踪支架、原材料参股等非组件业务也有望实现可观的增量利润贡献。

最近两个月以来,我们反复强调:“板块行情历史多次证明,强基本面背景下的情绪低迷阶段正是布局良机”,并持续建议积极布局,近期在市场情绪转暖背景下,光伏行业尽管并非直接受益“放开”,但仍表现强劲,充分反映市场对板块热情和基本面认可度仍高。继续重点看好:储能(阳光、宁德、南都、上能 等)、一体化龙头(隆基、天合、晶澳、晶科、中环)、alpha硅料(通威、协鑫)、设备(奥特维、迈为、高测、金辰、捷佳 等)、电站EPC/运营商,高景气辅材等方向,同时建议关注海外自建产业链主线:设备+自动化/能耗优势制造商(TCL中环、协鑫科技 等)+北美本土龙头供应链(金晶科技),以及调整充分、有望迎来阶段性量价齐升的核心辅材龙头(胶膜、玻璃:信义光能、福莱特、福斯特、海优 等)。

风电:上海启动800MW海风项目竞配证伪“双30”政策中短期影响,海风项目储备持续丰富,明阳股权激励目标超预期。明年风电装机、招标、业绩兑现有望三高,国内海风平价加速,长期渗透率提升叠加装机周期性转向成长,高景气龙头长期成长逻辑不改。

本周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升。2022年11月11日中厚板、铸造生铁、废钢、螺纹钢分别为3923元/吨、3650元/吨、2570元/吨、3790元/吨,周变动幅度分别为-0.6%/0%/+7.1%/+0.5%。

“双30”政策中短期影响已被证伪。海风建设原遵循“双10”要求,离岸十公里、十米水深内不允许建风电。“双10”政策出台是为保护近海资源。上周末“双10”改“双30”言论甚嚣尘上,引发市场恐慌,周一板块骤跌。该政策仍处早期征求意见阶段,变数较大。即使出台也需等到明年下半年,对明年装机影响不大。我们仍维持明年12GW装机判断。本周三,上海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布杭州湾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的通知》,将启动800MW海风竞配。由于该800MW项目均不满足“双30”要求,且要求在2024年9月前全容量建成并网,该政策中短期影响被证伪。

海风储备项目进一步丰富。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各省储备海风项目(已竞配未核准+已核准未招标)规模为,江苏3.35GW,海南12.3 GW,浙江0.3GW,天津0.2GW,广西 2.7GW,上海 1.1GW,福建 1GW,辽宁 0.25GW,合计达21.2GW。

明阳智能公布股权激励计划,激励目标超预期。11月10日,公司公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激励对象的股票期权数量为2,272万份,约公司股本总额的1.00%。行权目标如下:第一行权期: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 2022 年增长率不低于 30% ;第二行权期: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 2023 年增长率不低于 30%。若预留部分于 2023 年授予完成,则预留部分业绩考核与首次授予部分一致;若预留部分于 2024 年授予完成,预留部分考核年度为 2024 年与 2025 年 2 个会计年度,考核目标分别为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 2023 年增长率不低于 30%、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 2024 年增长率不低于 30%。

海风长周期景气逻辑不改:今年为取消国补后的第一年,海风仍未实现全面平价,海风装机预计达4-5GW,同比下降为市场早有预期的确定性事件。前三季度,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海风共招标12.8GW,预计全年海风招标规模将达17GW。考虑海风建设成本逐渐下降,明年海风高招标为大概率事件,预计明年海风招标将达20GW+。我们预计明年海风装机为12GW。海风长周期景气。

关注业绩兑现的零部件龙头:今年受疫情影响,风电行业上半年装机略低市场预期。叠加年初高企的原材料成本,风电零部件环节在上半年业绩表现同比均有所下降。而随着疫情缓解下游需求回暖、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质量高、成本把控强的零部件龙头企业三季度业绩环比均有较大提升。我们预计随Q4装机进一步提升、Q3的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结转至Q4的成本端,高兑现度的零部件龙头企业Q4业绩环比将有继续提高的空间。

投资建议:风电长周期景气明确,风电零部件龙头盈利有望随原材料跌价持续释放。我们持续推荐三条主线:1)海风相关产业链;2)全球供应以及国产化替代的高成长零部件;3)受益行业景气环节。

氢能与燃料电池:10月产销持续高增,FCV迎接四季度放量,核心零部件环节受益;10月FCV车型目录出炉,上榜44款车型再创新高,新老玩家齐发力;韩国政府发布氢经济发展战略,推广3万辆氢车及建造年产能达4万吨的液氢设备,利好布局核心零部件及液氢设备环节企业。10月产销持续高增长,FCV迎接四季度放量。11月10日,中汽协公布FCV10月产销数据,10月FCV产销为277/301辆,同比增长370%/540%。1)销量旺季已至,FCV迎接四季度放量。行业放量特点呈“前低后高”,历年四季度FCV产销占全年产销比约为50%,预计FCV四季度产销近2000辆,2022年全年产销看向5000辆;2)由“概念”向“业绩”过渡,关注月度装车数据,核心零部件环节受益。政策的落地定调叠加补贴细则的开展,行业放量确定性强,头部企业直观业绩反馈及增速将由装车数据所反馈;3)FCV放量叠加大功率趋势下,核心零部件环节率先受益:电堆、膜电极、系统、车载储氢瓶。

10月FCV上榜车型再创新高,新老玩家齐发力。10月FCV车型目录出炉,体现三个核心点:1) FCV上榜车型44款,再创历史新高,重卡、专用车数量并列第一。工信部11月9日发布了第10批推荐目录,其中FCV车型共44款,同比增长52% ;其中重卡、专用车并列第一,分别为13款;2)高功率系统占比近九成,系统高功率化趋势显著。从系统功率变化来看,高功率系统占比高达86%,达到了38款,同比增长17%;3)上榜系统厂家持续增长,国鸿氢能携两家子公司上榜8款系统。此次上榜25家系统厂商,国鸿氢能上榜8款,包括国鸿氢能主体3款,子公司鸿力氢动和鸿芯氢能的4款和1款,共占比18%;重塑科技第二,有5款,占比11%;亿华通第三,上榜4款,占比9%。

韩国政府发布氢经济发展战略,推广3万辆氢车及建造4万吨/年的液氢设备。韩国政府将通过扩大氢能车的购置补贴、延长购置税、减免通行费等措施,创造氢能需求,并计划到2030年推广3万辆氢能商用车,建造年产4万吨的全球最大规模的液化氢成套设备,年进口400万吨的氨等基础设施,预计共将产生约47万亿韩元的经济效益。此前韩国也曾提出大力发展氢能的相关规划,计划到2030年绿氢产能达100万吨并实现50%的自给率。

利好环节:
①上游:FCV的放量将推动氢气需求增长,考虑当前主要氢气供给多为副产氢,FCV的放量将利好当前布局副产氢的企业;在政策的支持与相关电解制氢项目的开展下,随着电解槽技术的突破以及副产氢的区域和资源限制,电解氢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建议关注布局电解槽企业。

②中游:在地方政策规划持续加码下,加氢站建设加速,为FCV的放量和运营做出保障,建议关注布局加氢站建设和设备企业。同时叠加订单的增长,FCV将持续放量,带动核心零部件领域放量,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发展将加快燃料电池产业市场化进程,建议关注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头部企业IPO进度。

③下游:FCV 迎来放量,利好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企业。
推荐组合:由于平台审核原因,本平台周报不再列出推荐标的,具体推荐组合请以国金证券正式对外发布的报告口径为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国金电新-周观点】明辨光伏需求季节特征,坚定看好2023年需求和盈利超预期;海风双30政策中短期影响证伪” 的相关文章

国金证券:近期逆变器板块波动点评20211221

国金证券:近期逆变器板块波动点评20211221

【国金电新】近期逆变器板块波动点评-20211221近期逆变器板块集体回调,或与上周国内媒体报道的美国逆变器制造本土化激励政策有关,对此我们点评如下:12月11日,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发布的《重建更好法案Build Back Better》草案中,增加了对太阳能光伏逆变器和跟踪器的国内制造激励措施,不再限于主产业链(11月20日美众议院投票通过的《BBB》针对在美国纳税的主产业链产能给予1-7美分/W的补贴)。首先,本次草案还需要参议院投票通过,是否会执行、执行周期及补贴额度还存在很多变数;其次,不同类别逆变器补贴1.5~11美分/W,如果能够执行,按照目前美国逆变器企业成本测算(solaredge、enphase为国内代工),国内逆变器企业成本优势仍然存在,且如果政策执行力度和补贴周期存在吸引力,国内企业在美建厂也能有不错利润;最后,我们曾多次强调中美完全脱钩的宏观风险对新能源的潜在影响永远无法100%排除,但对美国而言,实现双碳目标、付出合理成本、不用中国产品基本上是一个“不可能三角”,中国光伏制造业的优势也已经明确全方位碾压欧美。近期逆变器股价回调,我们认为更多是因为年底资金对相...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20115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20115

国金医药行业2022年度投资策略【个股推荐】电话会议.mp3光伏半导体风电年度策略20220113.mp3君晟-长江机械赵智勇20220115.mp3民生迈瑞医疗20220113.mp3半导体光刻胶深度20220113.mp3君晟-中泰电新苏晨20220115.mp3...

国金证券:阳光电源与宁德时代合作事件点评20220209

国金证券:阳光电源与宁德时代合作事件点评20220209

【国金电新】阳光电源与宁德时代合作事件点评-20220209根据阳光电源官方公众号消息,2月9日,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率队到访宁德时代总部,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举行座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全球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储能系统集成商,本次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双方可利用各自在储能变流器/系统集成和锂电池领域的优势实现强强联手,进一步巩固其在储能行业的规模及产品优势;同时,在2022年锂电池产能依旧紧缺的情况下,公司通过绑定头部供应商,有望保障储能电芯的原材料供应,提高出货量及业绩的确定性。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高,储能的发展势不可挡,预计未来几年电化学储能市场复合增速将达到80%以上。为了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公司近期频繁出手布局储能赛道,2月8号阳光电源与高安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建设年产能10GWh的储能系统装备制造基地、2GW+200MW/400MWh的风光储绿色应用项目以及500MW/500MWh的储能应用示范项目,预计一期将于22年底投产。截至2021H1,公司储能系统集成产能约6GWh,领先的产能规划及原材料储备有望使得公司在储能市场爆发中抢...

国金证券:德国拟立法加速可再生能源建设,新能源赛道长期景气,持续推荐

国金证券:德国拟立法加速可再生能源建设,新能源赛道长期景气,持续推荐

事件据外媒报道,2月28日德国经济部提出一份待立法草案,拟将100%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提前15年至2035年。为完成此目标,草案提出光伏新增装机从2022年的7GW逐步增加到2028年的20GW,陆风新增装机从2022年的3GW增加至2027年的10GW,海风新增装机从2030年的30GW提升至2045年的70GW。评论德国能源独立信心坚定,全球可再生能源建设将加速:欧洲40%天然气依赖俄罗斯进口,近期俄乌冲突升级,为降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欧洲各国必然会加快新能源的推进速度,摆脱对石油天然气的过度依赖。当下“能源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近期第二批大基地项目也是类似,德国本次草案只是全球各国重视能源独立的一个信号,我们预计各国新能源发展均将进入新的加速阶段。光伏风电:去年12月德国新政府联盟提出过2030年实现80%以上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的目标,本次草案将目标细化,据此计算2021-2025年德国光伏装机CAGR将达到32%,德国光伏市场高增确定性强;随着各国新能源发展加速,预计全球新增光伏风电装机将保持高速增长。氢能与燃料电池: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加速将增加储能...

国信证券 :新材料论坛——碳纳米管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20220309

国信证券 :新材料论坛——碳纳米管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20220309

嘉宾:高工锂电研究所(GGII)资深研究员刘老师高工锂电研究所(GGII)所长于总主持人:国信证券电新首席分析师王蔚祺主要内容:1.回顾2021年锂电池产业链情况2.碳纳米管导电剂行业情况介绍3.2022年产业预测一、回顾2021年锂电池产业链1.正极材料:锂矿供应不足,成本上升,三元材料涨价程度高。2.电解液:六氟磷酸锂供不应求,头部企业(天赐)陆续投产;DMC因为华鲁30万吨投产,价格答复下跌,12月底达到1.3万元/吨。VC因为限电限产放宽,供给上升,价格下跌3-5%,NMP由于上有DBO等材料涨价导致价格持续上涨超100%3.负极:因为冬奥会临近限电限产,供给j紧张。涨价,12月底石墨价格超2.8万元4.锂盐:锂矿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5.隔膜:产能紧张,出现小幅度涨价锂电池结构:铁锂装机占比上升,相比2020提升10pct,接近50%(特斯拉、比亚迪、五菱MINI都使用铁锂,带动装机)。三元比例下降;锰酸锂比例下降,因为涨价后,下游接受程度低,钴酸锂因为数码电池比例上升;因为锂电池成本上升,钠电池商业化快速发展,4680电池也逐步步入商业化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50万辆(+...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406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406

智能化推动产业新变革电话会20220401.mp3重庆啤酒20220402.mp3中航沈飞20220401.mp3光伏电动车4月基本面分析研判 20220405.mp3GJ新能源每周汇20220405.mp3论我国CXO赛道发展趋势_20220405.mp3嘉元科技20220405.mp3...

【国金电新】美畅股份深度:技术、规模领先,金刚线龙头优势渐显

【国金电新】美畅股份深度:技术、规模领先,金刚线龙头优势渐显

美畅股份:技术、规模领先,金刚线龙头优势渐显>>投资逻辑技术、规模领先,高市占、高盈利的金刚线龙头。美畅股份是市场份额最大的金刚线生产企业,2017年起出货量稳定第一,按行业需求测算2021年市场份额超过一半,同时通过技术及成本优势与其他企业维持15%以上的毛利率差距,龙头优势显著。2022Q1公司营收/归母净利分别同比高增83.62%/80.64%至6.66/2.68亿元,毛利率常年维持在54%以上。细线化提升耗量,晶硅切割用金刚线需求快增长。金刚线是应用于光伏硅片切割的耗材,平价背景下光伏行业持续高景气,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CARG达34.4%,在此带动下硅片环节大规模扩产,同时细线化推进提升金刚线耗量,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光伏晶硅切割用金刚线需求分别达到1.45/2.06/2.65亿公里,CARG达45.5%,保持高速增长。一体化布局持续降本,快速扩产巩固龙头地位。公司龙头优势显著,垄断格局较难颠覆:1)成本:金刚线产能建设周期短、单位投资额较低,近年行业供给快速增加,供给过剩背景下降本能力成为核心竞争要素。公司于4月底完成“单机十二线...

国轩高科:向上布局资源+向下绑定龙头车企,资源和需求红利释放——公司深度研究系列【国金电车】

国轩高科:向上布局资源+向下绑定龙头车企,资源和需求红利释放——公司深度研究系列【国金电车】

国轩高科(002074.SZ)向上布局资源+向下绑定龙头车企,资源和需求红利释放>>投资逻辑资源端布局完善,我们预计公司23年权益碳酸锂自给率有望近60%,充分享受碳酸锂红利。公司目前布局碳酸锂产能:(1)加工产能:国轩科丰2万吨、宜丰国轩和奉新国轩各5万吨。预计22、23年公司碳酸锂当年产量分别达到1万吨(国轩科丰)、3万吨;(2)矿:公司控股宜春白水洞、水南矿段两大项目,预计后续还有增量。(3)自给率:按照公司出货量估算,预计公司23年权益碳酸锂自给率将接近60%,是全球碳酸锂自给率最高的电池厂之一,在碳酸锂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运行下,将深度受益碳酸锂红利。中游材料布局完善,公司积极布局完善产业一体化,目前公司已完成中游正极、负极、隔膜、铜箔等近乎锂电全产业链布局。如携手星源布局隔膜(持股合肥星源27.69%)、携手中冶瑞木布局正极(持股中冶30%股权)等。未来几年产能和装机量迈入加速增长期。预计22年公司电池产能将达到100GWh,25年规划达到300GWh,公司目前已拥有合肥(新站、经开、庐江、肥东)、南京、青岛、唐山、南通、柳州、宜春等十大生产基地,并于2021年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