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高瓴看好的一个高成长行业

ZML12个月前 (06-22)研究报告
高瓴的前消费负责人李岳,最近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认为新能源车数千亿美元的核心零部件的全球利润池重构的过程,中国有很多公司有5-10倍的机会。燃油车时代 ,传统汽车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 有稳定的合作关系,国内的供应商一般都进不了这个供应链里面。电动车时代,国内新势力电动车公司会重构全球的零部件产业链。
投资成长股一般是顺着产业趋势进行投资,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 “长期大空间,短期高成长” ,如果把成长股进行拆解,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市值=行业总规模*市场渗透率*市场占有率*(售价-成本)*PE

通过渗透率成长是最简单粗暴的,行业的所有公司都会受益,对公司管理层的运营能力要求也不高,风来了,猪都能飞上天。渗透率成长的公司有很多,但总体分为两类:
面向消费者的toC公司
一般渗透率处于5%到10%左右开始爆发,因为最先体验产品的一部分消费者会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迅速的进行口碑裂变。
面向企业 的to B公司
一般是拿到标志性的大订单开始,是比较好的机会 ,因为供应链公司能拿到大订单,说明前期已经经过长期的积累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理想汽车最近公布了,它的旗舰车型L9核心零部件供应商,L9未来可以最高支持L4级别的辅助驾驶 ,未来随着供应链成本的降低,中高端零部件未来会用到入门型车型里面,零部件行业的 渗透率可以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
空气悬架
渗透率预期:2022年渗透率 3%, 2025年 渗透率 15%
理想汽车L9使用的空气悬架:保隆科技,威巴客、

HUD硬件 渗透率预期:
2022年AR-HUD 渗透率2%,2025年 渗透率20%
2022年W-HUD渗透率13%,2025年渗透率 45%
理想汽车L9使用的HUD硬件:未来黑科技(暂时没有上市)

域控制器渗透率预期:
2022年自动驾驶域控 4%,2025年渗透率 50%
2022年区域控制器 1%,2025年 渗透率 20%
理想汽车L9使用的域控制器:德赛西威


智能座仓渗透率预期
2022年智能座仓域渗透率10%,2025年渗透率30%
理想汽车L9使用的智能座仓:德赛西威

有卖方根据未来渗透率的变化,通过对上市公司的业绩组成拆分,推测出 业绩增长变化和估值情况,大家可以参考。卖方的话很多时候只能信一半,因为一些优秀的公司没有上市,质量不好的公司后期业绩兑现不了。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

除了上面这些细分行业,理想L9还使用了下面配置:
碳化硅SIC 芯片:斯达半导
电池:宁德时代
自动驾驶芯片:英伟达,地平线
天窗玻璃: 福耀玻璃
立柱,尾门 :常熟装饰
今天只是先把智能车产业链总结了一下,前期写过一个低渗透率统计,现在数据有一些变化了,后期准备再更新。


文章来自#赚美了#,一个专注赛道股投研的平台,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高瓴看好的一个高成长行业” 的相关文章

赵晓光三个投资方向

赵晓光三个投资方向

赵晓光三个投资方向...

新能源汽车全球复盘与预测202108

新能源汽车全球复盘与预测202108

新能源汽车全球复盘与预测202108...

​【东吴电新】2021年三季报点评合集

​【东吴电新】2021年三季报点评合集

【电动车】 宁德时代 【东吴电新】宁德时代2021年三季报点评:龙头具备超强盈利抗压力,业绩超市场预期德方纳米 【东吴电新】德方纳米2021年三季报点评:铁锂龙头销量再上台阶,单吨利润持续提升恩捷股份 【东吴电新】恩捷股份2021年三季报点评:单平盈利稳定,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科达利 【东吴电新】科达利2021年三季报点评:盈利水平维持较高水平,产能扩张加速天赐材料 【东吴电新】天赐材料2021年三季报点评:电解液盈利超预期,股权激励落地明确长期目标亿纬锂能 【东吴电新】亿纬锂能2021年三季报点评:盈利端承压,上游供应链整合加速容百科技 【东吴电新】容百科技2021年三季报点评: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一体化提升单吨盈利诺德股份 【东吴电新】诺德股份2021年三季报点评:铜箔供需持续紧张,龙头产能加速释放天奈科技 【东吴电新】天奈科技2021年三季报点评:产能顺利释放,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璞泰来 【东吴电新】璞泰来2021年三季报点评:负极一体化强化竞争力,涂覆膜持续放量中伟股份 【东吴电新】中伟股份2021年三季报点评:一体化产能对冲成本上涨,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当升科技 【东吴电...

中信证券:IGBT行业深度报告-受益电动车、光伏等需求拉动,当前处于国产替代机遇窗口期

中信证券:IGBT行业深度报告-受益电动车、光伏等需求拉动,当前处于国产替代机遇窗口期

  IGBT属于功率器件核心赛道。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电子装置中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器件,主要应用于650~6500V的中高压场景。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由于IGBT的可靠性、节能性直接决定了终端设备的性能(如电动车、光伏等),下游客户在选取供应商时较谨慎,导致应用环节客户导入门槛高,结合设计、制造、封装等环节的技术难度,综合来看IGBT属于Si基功率器件壁垒最高的细分赛道。  市场空间:预计2021年国内需求约200亿元;受益于新能源需求爆发,未来4年有望保持20+%的复合增速。IGBT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光伏、工控等领域,其中1)电动车领域:应用在电控、空调与热管理、充电系统三大主要场景,根据车配置不同单车价值量在500~5000元不等,我们预计2021年国内空间约67亿元,未来随着电动车渗透率加速提升叠加中高端车型占比提升,预计未来4年CAGR超过40%;2)光伏+风电领域: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和风电变流器中,我们预计2021年国内空间约30亿元,“双碳”政策下“十四五...

2022 年聚名刘晓龙投资策略

2022 年聚名刘晓龙投资策略

2022 年聚名-刘晓龙投资策略2021 年产品回顾1 月份主动减仓核心资产,避免了大的回撤,5 月份以后的收益由电新和军工的贡献。港股和传统经济相关持仓今年是负收益。医药和消费配置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持仓偏向军工和硬制造。2021 年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出过的变量。2021 年的变量:碳中和(全球共识)、多项行业政策(教育培训、游戏、互联网)的出台了,对行业和投资信心产生了很多剧烈的影响。经济下行超所有人预期。虽然经济下行,但在碳中和背景下,煤炭有色却眉飞色舞了一把。过去赛道投资的板块除了电新赛道,其余都下跌。港股表现全球倒数第一。2021 年的市场是对过去两年赛道投资极致表现的再均衡的过程。过去两年,消费,医药,半导体,电新,迎来趋势上涨,大市值比小市值要好。但是今年是小市值好于大市值,大部分赛道估值回归的过程。2022 年展望(一)宏观环境1. 中美经济状态相反。过去10 年中尉两个经济增速维持了4-5%的增速差。明年中美经济的总量差距可能将会扩大。美国GDP 大概在5%,中国5-6%。增速差消失。明年,中国面临的是经济增长的压力和流动性宽松,美国面临的通胀压力与流动性收紧。2. 消...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20104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20104

1月电动车专家20220104.mp3容百科技2021年度业绩预告解读会议.mp3建筑产业元宇宙20220104.mp3...

电动车2022年五大趋势观察

电动车2022年五大趋势观察

尽管持续的全球供应链问题、半导体短缺和疫情,但是电动车(EV)火热程度将持续,并可预期2022年EV将有以下趋势。1.充满电一次可行驶距离的最佳甜蜜点至少是250英哩展望2022年,在两次充电之间的最佳行驶距离约为250英哩(约402.3公里),这将是许多买家的最基本要求。截至2021年10月底,美国最畅销的12辆EV中有8辆的版本至少能够达到该行驶距离。展望未来,低于250英哩行驶距离的EV将难以在市场上竞争。事实上,任何正在开发的新车型,尤其是来自高阶品牌的车型,都应该至少能够行驶300英哩。Lucid Motors甚至将推出一辆可行驶520英哩的豪华轿车Air,比起特斯拉Model S还高。2.快速充电成为王道虽然续航里程愈长愈,但汽车公司于2022年展开缩短充电时间方面的竞争,因为在长途旅行中为电动车必须加快充电的速度,才具有优势。当今最快的充电器工作电压为800伏特,能够提供高达350千瓦的充电。但是为了平衡充电速度、电池稳定性、电池使用寿命,汽车公司必须在这技术之下,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例如:现代汽车的新款Ioniq 5电动SUV插入350千瓦的快速充电器时,将在18分钟内...

​电动车基本面跟踪:2022电池成本涨价5-15%大概率成功

​电动车基本面跟踪:2022电池成本涨价5-15%大概率成功

#成本压力理顺:行业下游需求旺盛带动上游供需逆转,在锂矿、负极石墨化等原材料持续涨价基础上。本次年底谈判22年顺价机制下游接受度较高,预计分别涨价5%-15%不等:A车企:原本就有顺价机制,基于20年Q3 金属价格做相应顺价,预计至今传递20%成本压力;B车企:战略客户,受到涨幅报价10%上涨,最终谈判为5%上涨;C车企:传递5-6种材料的上涨压力,差价超5%以上就顺价,大约传递20%的成本压力;D车企:原本没有材料联动机制,目前受到报价20%的增长,董事长谈判价格中,希望分别承担部分。#涨价对需求影响较小:电动车是车企兵家必争之地,行业目前是抢占市场份额的时候,不会主动减供给:A车企:不减需求,亏着也要卖;B车企:行业供应链博弈一下,希望能减少一些我们的压力,但是终端不涨价,总体要市场;C车企:目前维持全年50万+的规划,没有减少需求;D车企:不排除终端变相减少让利;E电池企业:订单没有减少,不会因为涨价主机厂就减少订单;F电池企业:车企有蹲点抢产能,二季度产能预计会紧张。#下游车企博弈,电池利润修复:材料具备周期性,中游向下游传递成本压力,下游车企根据自己的订单水平和行业竞争力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