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近日银浆龙头聚和将登陆科创板,投资价值梳理

ZML6个月前 (12-08)研究报告

近日银浆龙头聚和将登陆科创板,我们对公司基本情况和投资价值梳理如下:


光伏银浆

1、市场空间:2019-2021年全球银浆需求分别为3101、2990、3478吨,考虑未来降银耗(年降10-20%)、技术变化(TOPConHJT银耗较PERC高50%以上)与装机量增长(年增30%+)同时发生,预计市场规模整体增速在20%+。

按25年TOPCon、HJT、IBC分别占65%、20%、15%,单瓦银耗分别8.6、13、7.5mg计算,假设2025年电池产量近770GW,则对应银浆需求在7000t以上,考虑三类电池银浆单价分别4400、5500、4500元/kg,市场规模340亿元左右(2021年180亿元+,CAGR16%)。

2、竞争格局:随着国内企业技术进步与价格竞争,国产银浆比例从15年的5%提升至2021年的61%,2022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80%。2021年行业前六名分别为聚和、贺利氏、帝科、硕禾、固锝、索特(原杜邦),其中聚和市占率37.1%(考虑背银后约27%),帝科市占率14.2%,固锝市占率6.6%。

考虑到未来电池结构多为双面,龙头企业或选择正背面银浆一起做,既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又可提升自身发展空间;预计未来龙头企业银浆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至40%。

3、竞争要素:在国内企业突破行业基础配方壁垒后,主要竞争点就变成了产品快速迭代、资金周转(对上游现款,对客户有账期)、降本控费等;此外,由于银浆直接关系到电池效率,重要性强,且多数客户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相似性,因此龙头企业具有规模优势,客户也有一定粘性,目前聚和、帝科、晶银均有龙头电池组件厂(通威、晶澳、天合、阿特斯、日升、润阳等)作为稳定大客户。

4、业绩预测:21年公司营收51亿元,净利润2.5亿元;22年公司营收预计65.5亿元左右(银浆出货1500t左右),净利润3.8亿元;23年按公司银浆出货2000t、单价4450元/kg、净利率6.6%计算,对应营收89亿元左右,净利润5.9亿元。

5、投资亮点:由于TOPCon、HJT较PERC银浆的加工费更高,因此在技术变化期预计龙头企业盈利能力还可进一步提升;而从当前盈利能力看,银浆行业近两年利润均较差(大量企业亏损),公司有望凭更强的盈利优势扩大自身份额,同时行业轻资产属性明显,头部企业ROE连年超20%。


第二曲线:

1、目前公司主要开拓的新业务方向有电子元件、柔性电路、导热结构胶、5G射频器件、电致变色玻璃等领域,其中市场空间最大的是电子元件,预计在100亿元左右。

2、电子元件: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等的连接材料,低温下固化粘接导电粒子,避免高温导致的热损伤;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出应用于片式电阻两端电极的银浆产品,现处于客户测试阶段。

电子元件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是MLCC电极材料,全球市场规模在百亿上下,国内占一半的需求,公司在MLCC铜浆领域已经开展第四轮测试,相关研发中心、生产线已经搭建完毕,未来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此外,公司生产的LTCC内浆、端浆也开始出货,正与大客户配合调整,未来也有望受益于电子元器件小型化、高频化、集成化和低成本化的发展趋势。

3、业绩预测与投资亮点:新业务均处于前期研发测试或小规模出货阶段,对公司业绩几乎还没有贡献;其中多个领域国内企业份额较小,公司通过光伏银浆生产所积累的经验技术,有望迁移应用并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

综上,我们认为银浆行业虽净利率不高(收加工费的生意),但投资回报率较高,且产品迭代快(龙头2周内迭代一次配方)、先发规模优势强,更容易形成几大龙头分割市场的格局,头部企业市占率上限高(浆料knowhow直接影响效率,铝浆龙头市占率过半),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同时,考虑到浆料在其他行业的应用(目前主要是海外企业做),远期利润空间大,在公司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情况下,高速发展期长。

看好【聚和材料】短期受益光伏需求增长&自身市占率提升,长期开拓更多应用领域,形成第二曲线,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机会,目标市值看到150-180亿,对应23年25-30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近日银浆龙头聚和将登陆科创板,投资价值梳理” 的相关文章

国泰君安:迈为股份年报电话会要点速览

国泰君安:迈为股份年报电话会要点速览

今年底附近,HJT跟PERC打平,扩产从新玩家开始蔓延到老玩家,明年将迎来HJT订单爆发年,当前景气度是加速向上的。换言之,明年将是公司的大年。当然,这不是说后年就是顶部,考虑光伏硅片行业存量规模巨大、行业高速发展,行业24、25年的增速也会很高,跟现在的锂电设备是有区别的——锂电赛道本身是增速边际递减的。 【国君机械】迈为股份年报电话会要点速览 1️⃣增效:年内HJT量产效率有望突破25%CTM水平:理论上HJT的CTM应高于PERC,因为(1)HJT高电压、低电流,内阻影响更小;(2)HJT短波响应差,封装后玻璃和EVA对其短波影响小。半片优势:1)切损小,而边缘损失可控,且随面积增大而降低。2)减少微裂纹,提升组件可靠性。3)半片可以更好的薄片化。微晶工艺:公司HJT3.0设备包含N面微晶技术,基于此技术的电池片量产效率有望首次突破25%,预计年内实现。而双面微晶有望将量产效率提到25.5%,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实现。更好的浆料+钢网导入:2023年底至少有一条HJT线量产效率达26%。 2️⃣降本:年底HJT组件成本与PERC接近银包铜进展:KE银包...

长江证券 | N型电池片技术专题:效率跃升新“奇点”

长江证券 | N型电池片技术专题:效率跃升新“奇点”

1、N型趋势明确,细分路线共存。目前对N型技术的选择主要集中在TOPCon、XBC和HJT三种,对比来看:1)转换效率方面,三种技术均能实现24%+量产效率,XBC略高,且均能进行叠层电池升级进一步提效,目前三种技术在效率方面尚未拉开明显差距;2)成本方面,目前三种电池的单瓦成本仍高于PERC,相较而言,HJT高于TOPCon、XBC,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非硅部分;3)工艺复杂度,XBC>TOPcon(12-13道)>HJT(4-6道);4)与PERC产线兼容性方面,TOPCon(可基于PERC升级)>XBC(部分兼容)>HJT(完全不兼容)。整体来看,各技术路线各具特点,但中短期TOPCon、XBC的综合性价比相对优于HJT,中期行业扩产呈现多路线并行格局,2022年扩产或以优势更明显的TOPCon、XBC为主。2、量产势若风火,溢价可观格局集中。当前不完全统计下已投产及在建、规划N型电池产能超过260GW,其中TOPCon、XBC、HJT均有一定份额,对于2022年,TOPCon、XBC的量产进度则相对领先。我们认为N型变革对产业的影响依然在于两方面:1)具备...

迈为股份年报电话会纪要

迈为股份年报电话会纪要

时间:2022年3月11日出席:董事长 周总、董秘&财务总监 刘总、证券部总监 谭总一、核心要点1,增效:年内HJT量产效率有望突破25%CTM水平:理论上HJT的CTM应高于PERC,因为(1)HJT高电压、低电流,内阻影响更小;(2)HJT短波响应 差,封装后玻璃和EVA对其短波影响小。 半片优势:1)切损小,而边缘损失可控,且随面积增大而降低。2)减少微裂纹,提升组件可靠性。3)半片可以更 好的薄片化。 微晶工艺:公司HJT3.0设备包含N面微晶技术,基于此技术的电池片量产效率有望首次突破25%,预计年内实现。而 双面微晶有望将量产效率提到25.5%,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实现。 更好的浆料+钢网导入:2023年底至少有一条HJT线量产效率达26%。2,降本:年底HJT组件成本与PERC接近银包铜进展:KE银包铜(44%银,48%铜)通过客户验收。国产纯银浆预计2季度市占率超50%。国产银包铜(60% 银,30%铜)进步较快,预计今年6月技术基本达标,3季度渗透率开始提升。 钢网印刷:未来导入钢网印刷有望再降低15-20mg银浆耗量(正背面同时用钢网印刷),降幅超预期。同时可...

2022阿特斯N型光伏技术创新论坛纪要

2022阿特斯N型光伏技术创新论坛纪要

主持人:今年论坛我们选取的主题是光伏T时代,N型是未来。全球130多个国家相继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碳中和的浪潮奔涌而来。2022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将突破1TW,光伏行业开启了一个新纪元。为进一步推动光伏行业的技术交流和创新,阿特斯组织召开了本次N型光伏技术创新论坛,非常荣幸邀请到硅片电池组件企业及研究院、设计院的技术大咖们共同探讨N型光伏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前景。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的各位嘉宾: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博士,工科院宁波研究所研究员、新能源技术所副所长叶继春博士,信息产业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部副主任杭浩然先生,阿特斯电池研发高级总监、嘉兴研究院院长蒋方丹博士,阿特斯组件研发高级总监许涛博士,IEEE青年专家奖获得者、阿特斯技术集成副总监邓伟伟女士,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雪囡博士,欢迎大家的参与。首先有请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博士为本次论坛致辞。瞿晓铧:大家好。今年的阿特斯论坛有一个特殊的意义,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全球光伏的发电累积装机容量在去年年底达到了940GW。也许在我们...

隆基股份拟建1200MW HJT中试项目,传统龙头有望加速推进HJT产业化

隆基股份拟建1200MW HJT中试项目,传统龙头有望加速推进HJT产业化

事件:近期隆基股份公开环评报告,建设项目为隆基西咸中央研究院一期1200MW中试项目1、隆基股份建设HJT中试线,对HJT技术及公司自身意义重大近期隆基股份公开环评报告,建设项目为隆基西咸中央研究院一期1200MW中试项目。根据环评内容,隆基此次中试线的设备是激光切割机、制绒清洗机、PECVD、PVD、丝网印刷机等设备,我们判断此次建设产能是HJT技术路线。(1)对HJT技术来说,此次隆基建HJT中试线的意义大于实际扩产量。由于HJT对传统PERC技术的颠覆性,过去HJT技术扩产一直由行业新玩家在推进例如华晟金刚等,此次隆基中试线建设可以理解为是光伏龙头对HJT的态度变化。(2)对隆基股份来说,此次中试线将为隆基未来HJT量产线扩产奠定重要基础。光伏电池片产能建设一般都要经过“实验室数据-中试线-量产线”三个步骤推进,隆基此次GW级的中试线将持续优化HJT技术指标,为后续大规模扩产奠定基础。2、设备商技术确定效率下限,电池片厂商开发各自上限此前隆基股份已确定400MW设备选型,该400MW设备已完成招标且为拼线,未来仍有800MW设备待招标。值得关注的是,我们认为光伏新技术的量产化都是...

天风证券 | 新技术之HJT:量产效率持续提升,印证降本潜力

天风证券 | 新技术之HJT:量产效率持续提升,印证降本潜力

4月30日,华晟二期2GW项目顺利出片,最高转化效率达到24.68%,公司表示经过工艺调试,有望达到25%的量产平均效率。按照华晟规划,6月底公司HJT产能将达到2.7GW,同时公司已在4月29日启动三期2GW项目招标挂网。HJT技术正不断取得更具实质性的进展。表面上看,HJT实验室最高效率被打破的新闻还停留在去年10月,今年以来并未出现能刷新纪录的更高效率,但实际上,实验室效率更多体现HJT长期降本潜力,而现阶段来看,HJT技术正不断取得更具有实质性的进展。一方面,多家企业量产效率取得进展。金刚玻璃微晶产线在3月投产后,4月初最高效率达到24.62%,已超过PERC电池理论转化效率上限;而华晟二期出片后,最高效率达到24.68%。这里可以做个类比:(1)从首次出片效率来看:2021年华晟一期非晶首片转化效率仅23.4%,而二期应用微晶工艺,首批出片最高效率高了1.28个百分点,体现微晶工艺的提效能力。(2)参考华晟一期和金刚玻璃微晶产线的后续进展,华晟一期在投产后不到3个月,最高效率提升0.67个百分点,金刚玻璃在投产后1个月内,量产效率提升0.34个百分点。由此可以期待的是,华晟二...

行业点评:6月以后光伏电池技术催化密集,建议关注投资机会#中信建投新能源

行业点评:6月以后光伏电池技术催化密集,建议关注投资机会#中信建投新能源

进入6月后光伏电池技术各细分均迎来密集催化,其中部分标的前期存在较大预期差,有望迎来估值边际修复,建议持续关注产业链上下游标的。#TOPCON: 预期差在于工艺细分方向,当前规模量产企业晶科、钧达、一道主要采用LPCVD成熟工艺,具备高效率优势,近期将进入业绩兑现期。而天合、晶澳、通威在LP、PE、ALD等路线均有储备,出于性价比后续工艺选择或将多元化,叠加6月后有望陆续启动GW量产招标,我们预期对相关工艺公司有望先行利好。#主材关注晶科、天合、晶澳,工艺关注捷佳、金辰、海目星。#HJT: 由于前期性价比弱于TOPCON,因此今年上半年市场表现一般。进入6月以后,金刚、日升、华晟有望分别启动大GW级别量产招标,并均配备微晶等高效工艺。此外,银包铜等降本工艺目前试验线推进顺利,将于Q3进入量产导入验证阶段。结合前期市场表现,我们预期相关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主材关注金刚、日升,工艺关注迈为。#IBC: 目前隆基、爱旭IBC前期量产招标基本准备完毕,将先后于今年Q3后迎来量产落地。同时爱旭望于6月后召开产品发布会,或将进一步引领IBC电池预期。目前IBC在各路线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分布...

HJT、钙钛矿之后,新来的IBC才是光伏的明日之星?

HJT、钙钛矿之后,新来的IBC才是光伏的明日之星?

导语:华西证券指出,IBC(或HBC/TBC)等电池有望在未来成为明日之星。近日,光伏HJT、钙钛矿电池相关公司连续大涨。消息面上,隆基硅异质结光伏电池(HJT)光电转换效率达26.50%,创造了大尺寸单结晶硅光伏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而除了HJT电池,近期包括华西、信达、长江、开源等多家券商还提到了IBC电池技术。华西证券指出,IBC(或HBC/TBC)等电池有望在未来成为明日之星。长江证券也认为,IBC电池可以与多种电池技术进行叠加以进一步提升效率空间,未来产业化具备发展潜力。什么是IBC电池技术?IBC电池,即叉指式背接触电池,是高效大面积太阳能电池之一。资料显示,光伏电池片是决定组件效率和成本的核心器件,对于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2015年之前,光伏电池主要由铝背场(BSF)电池主导。到2015年,PERC电池开始起量、并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电池,但是目前PERC电池、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接近天花板,效率提升瓶颈已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P-PERC型硅电池市场占比已提升至91.2%左右,但是PERC的量产效率逼近实验室效率极限24.06%,且提效速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