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科技主战场、估值底部
5月份以来的市场反弹已初步显现出反转效应,前期调整幅度较大的科创50指数涨幅领先于其他主要市场指数。往后看,一方面,科创50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聚焦于新一代新技术,汇集了新经济核心资产,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科创50指数具有较高的盈利增长,同时估值正处于历史低点,指数投资性价比凸显。
“科创ETF”(代码:588050)是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收益率的基金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科创板核心标的低费率金融工具。
“科创ETF”是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产品,工银瑞信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是方正证券研究业务的签约客户。本报告基于基金产品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 估值历史低位,性价比凸显
2021年12月份以来,在国内外因素共同影响下,A股市场出现了一轮较大幅度的调整。以万得全A为例,2021年12月13日,万得全A指数触及2016年以来的高点,此后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俄乌冲突等风险因素的影响下开始持续下跌;2022年3月后,国内疫情呈现多发频发的态势,导致经济短期内承受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A股市场也出现新一轮的加速下跌趋势,直到4月底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才触底回升,期间最大回撤达到28%。在主要的指数中,成长风格股票特别是科创50指数调整幅度最大。我们统计了从2021年12月初至2022年4月底期间,A股市场主要指数的涨跌幅情况,其中大盘价值股相对抗跌,上证指数跌幅为14.5%,沪深300下跌幅度为16.9%,而代表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期间累计跌幅均超过了30%,科创50指数跌幅达到35.8%,在我们统计的主要市场指数中调整幅度最深。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历次大跌反弹时期的A股市场表现来看,大跌反弹中前期涨跌幅是影响个股反弹幅度最显著的变量,大跌反弹中反转效应非常显著,前期跌幅最大的股票组合反弹中涨幅最大,超跌是反弹最大动力。我们按照反弹前1个月的涨跌幅进行排序后均匀分成10组,前1个月跌幅最大的公司在反弹阶段的平均涨幅为37%,涨幅中位数达33%;而前1个月表现最好的公司在反弹阶段的平均涨幅仅为20%,涨幅中位数为10%,显著低于第1组公司的涨幅。组内平均涨幅与涨幅中位数随着组别增长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

本轮市场反弹中,反转效应也已初步显现。以2022年4月27日为反弹起点,截至6月6日,此前跌幅最大的科创50指数已经上涨了29.2%,领先于其他主要市场指数;而较为抗跌的上证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当前累计涨幅仅分别为12.1%和10.1%。

此外,在经过此前的大幅调整之后,从估值水平来看,当前科创50指数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偏低水平。截至2022年6月2日,科创50指数的PE(TTM)为42.2倍,距2021年初80倍左右的水平下降了近一半,相比于2021年12月初此轮调整周期开始时60倍左右的估值水平也下降了近三分之一。从所处的历史分位点来看,当前科创50指数的市盈率处于9.68%的历史分位数,处于历史极低水平。

但科创50指数的基本面表现并不差,甚至较为出色。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2022年一季度,科创50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78.5%,而同期创业板指的利润同比增速为-19.6%,沪深300指数盈利情况要好于创业板指,但也仅维持3.2%的低速增长。在估值低位的情况下,科创50指数的投资性价比凸显。

2, 科创板:聚焦科技创新主战场
科技创新是一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产业升级与科技自立自强正是当前中国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自2019年开板以来,科创板定位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汇聚了一批研发实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重点科技型企业,已逐渐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沿阵地。科创50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反映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从行业分布看,科创50成份股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电力设备新能源、计算机等行业,科技创新属性鲜明。具体而言,科创50指数行业权重构成中,电子行业占比最大,权重高达40.8%,医药及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次之,权重占比均为14.7%,计算机行业权重占比为12.4%,这四大行业权重合计占比超过80%。

作为我国科创企业的孵化器,科创板整体偏向于中小市值,86%的企业市值小于200亿。科创50指数则汇集了科创板的核心龙头企业。市值分布上来看,科创50指数中,600亿元以上的公司占比20%,400至600亿元的公司占比14%,200至400亿元的公司数量占比34%,均要远远高于科创板整体的情况。

科创5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中也不乏以中芯国际、天合光能等为代表的顶尖高科技企业。

科创50指数成分股的研发强度也要远远高于其他板块。根据2021年年报数据,科创50指数成分股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9.0%,远远领先于创业板的5.0%,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的2.3%,以及上证50指数的1.6%。

3, 科创ETF:一键布局科创板核心标的
“科创ETF”(代码:588050,上市日期:2020年11月16日)是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收益率的基金产品,该基金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力争实现与标的指数表现相一致的长期投资收益。费率端来看,该基金的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

3.1 管理公司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21日,是由中国工商银行和瑞士信贷合资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有分公司,分别在香港和上海设有全资子公司——工银瑞信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工银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截至2022年6月6日,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基金数量为361只,规模为7909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83只,规模为940亿元;混合型基金127只,规模为1020亿元;债券型基金104只,规模为2219亿元;国际(QDII)基金14只,规模为20亿元;FOF基金13只,规模为36亿元;货币市场型基金13只,规模为3665亿元;另类投资基金7只,规模为9亿元。
3.2 基金经理
“科创ETF”基金在任基金经理赵栩,在任管理基金数15只,在管基金规模116亿元。2008年加入工银瑞信,曾任风险管理部金融工程分析师,现任指数投资中心副总经理。2011年10月18日起担任工银上证央企ETF基金基金经理,2012年10月9日起担任工银深证红利ETF基金、工银深证红利ETF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担任工银瑞信国际原油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任工银瑞信中证环保产业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7月至2020年10月任工银瑞信中证新能源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12月25日起任工银瑞信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3月起任工银瑞信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12月起任工银瑞信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0月起任工银瑞信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2月起任工银瑞信深证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2月起任工银瑞信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4月起任工银瑞信黄金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5月起担任工银瑞信黄金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任工银瑞信中证8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任工银瑞信深证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9月起任工银瑞信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3月起任工银瑞信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6月起任工银瑞信深证物联网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