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科创板:科技主战场、估值底部

ZML1年前 (2022-06-09)研究报告
核心结论
5月份以来的市场反弹已初步显现出反转效应,前期调整幅度较大的科创50指数涨幅领先于其他主要市场指数。往后看,一方面,科创50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聚焦于新一代新技术,汇集了新经济核心资产,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科创50指数具有较高的盈利增长,同时估值正处于历史低点,指数投资性价比凸显。

科创ETF”(代码:588050)是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收益率的基金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科创板核心标的低费率金融工具。


风险提示:


“科创ETF”是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产品,工银瑞信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是方正证券研究业务的签约客户。本报告基于基金产品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等。


报告正文


1, 估值历史低位,性价比凸显

2021年12月份以来,在国内外因素共同影响下,A股市场出现了一轮较大幅度的调整。以万得全A为例,2021年12月13日,万得全A指数触及2016年以来的高点,此后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俄乌冲突等风险因素的影响下开始持续下跌;2022年3月后,国内疫情呈现多发频发的态势,导致经济短期内承受的下行压力有所加大,A股市场也出现新一轮的加速下跌趋势,直到4月底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才触底回升,期间最大回撤达到28%。

在主要的指数中,成长风格股票特别是科创50指数调整幅度最大。我们统计了从2021年12月初至2022年4月底期间,A股市场主要指数的涨跌幅情况,其中大盘价值股相对抗跌,上证指数跌幅为14.5%,沪深300下跌幅度为16.9%,而代表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期间累计跌幅均超过了30%,科创50指数跌幅达到35.8%,在我们统计的主要市场指数中调整幅度最深。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历次大跌反弹时期的A股市场表现来看,大跌反弹中前期涨跌幅是影响个股反弹幅度最显著的变量,大跌反弹中反转效应非常显著,前期跌幅最大的股票组合反弹中涨幅最大,超跌是反弹最大动力。我们按照反弹前1个月的涨跌幅进行排序后均匀分成10组,前1个月跌幅最大的公司在反弹阶段的平均涨幅为37%,涨幅中位数达33%;而前1个月表现最好的公司在反弹阶段的平均涨幅仅为20%,涨幅中位数为10%,显著低于第1组公司的涨幅。组内平均涨幅与涨幅中位数随着组别增长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

本轮市场反弹中,反转效应也已初步显现。以2022年4月27日为反弹起点,截至6月6日,此前跌幅最大的科创50指数已经上涨了29.2%,领先于其他主要市场指数;而较为抗跌的上证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当前累计涨幅仅分别为12.1%和10.1%。

此外,在经过此前的大幅调整之后,从估值水平来看,当前科创50指数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偏低水平。截至2022年6月2日,科创50指数的PE(TTM)为42.2倍,距2021年初80倍左右的水平下降了近一半,相比于2021年12月初此轮调整周期开始时60倍左右的估值水平也下降了近三分之一。从所处的历史分位点来看,当前科创50指数的市盈率处于9.68%的历史分位数,处于历史极低水平。

但科创50指数的基本面表现并不差,甚至较为出色。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2022年一季度,科创50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78.5%,而同期创业板指的利润同比增速为-19.6%,沪深300指数盈利情况要好于创业板指,但也仅维持3.2%的低速增长。在估值低位的情况下,科创50指数的投资性价比凸显。

2, 科创板:聚焦科技创新主战场
科技创新是一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产业升级与科技自立自强正是当前中国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自2019年开板以来,科创板定位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汇聚了一批研发实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重点科技型企业,已逐渐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沿阵地。科创50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反映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从行业分布看,科创50成份股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电力设备新能源、计算机等行业,科技创新属性鲜明。具体而言,科创50指数行业权重构成中,电子行业占比最大,权重高达40.8%,医药及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次之,权重占比均为14.7%,计算机行业权重占比为12.4%,这四大行业权重合计占比超过80%。

作为我国科创企业的孵化器,科创板整体偏向于中小市值,86%的企业市值小于200亿。科创50指数则汇集了科创板的核心龙头企业。市值分布上来看,科创50指数中,600亿元以上的公司占比20%,400至600亿元的公司占比14%,200至400亿元的公司数量占比34%,均要远远高于科创板整体的情况。

科创5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中也不乏以中芯国际天合光能等为代表的顶尖高科技企业。

科创50指数成分股的研发强度也要远远高于其他板块。根据2021年年报数据,科创50指数成分股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9.0%,远远领先于创业板的5.0%,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的2.3%,以及上证50指数的1.6%。

3, 科创ETF:一键布局科创板核心标的
“科创ETF”(代码:588050,上市日期:2020年11月16日)是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收益率的基金产品,该基金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力争实现与标的指数表现相一致的长期投资收益。费率端来看,该基金的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

3.1 管理公司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21日,是由中国工商银行和瑞士信贷合资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有分公司,分别在香港和上海设有全资子公司——工银瑞信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工银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截至2022年6月6日,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基金数量为361只,规模为7909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83只,规模为940亿元;混合型基金127只,规模为1020亿元;债券型基金104只,规模为2219亿元;国际(QDII)基金14只,规模为20亿元;FOF基金13只,规模为36亿元;货币市场型基金13只,规模为3665亿元;另类投资基金7只,规模为9亿元。
3.2 基金经理
“科创ETF”基金在任基金经理赵栩,在任管理基金数15只,在管基金规模116亿元。2008年加入工银瑞信,曾任风险管理部金融工程分析师,现任指数投资中心副总经理。2011年10月18日起担任工银上证央企ETF基金基金经理,2012年10月9日起担任工银深证红利ETF基金、工银深证红利ETF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担任工银瑞信国际原油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任工银瑞信中证环保产业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7月至2020年10月任工银瑞信中证新能源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12月25日起任工银瑞信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3月起任工银瑞信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12月起任工银瑞信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0月起任工银瑞信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2月起任工银瑞信深证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2月起任工银瑞信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4月起任工银瑞信黄金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5月起担任工银瑞信黄金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任工银瑞信中证8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任工银瑞信深证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9月起任工银瑞信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3月起任工银瑞信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6月起任工银瑞信深证物联网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文章来自#赚美了#,每天更新最硬核的投研资料,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科创板:科技主战场、估值底部” 的相关文章

方正证券:新能源和半导体的时代意义

方正证券:新能源和半导体的时代意义

陈杭方正电子科技首席——新能源和半导体的时代意义1、结论:半导体板块有结构性大行情,在少部分高景气度的细分板块2、复盘历史:1),2019年,半导体行情启动的第一年,主要是美国封杀华为,拉动国产替代芯片设计行业,再有5G发展加持2),2020年,华为拉动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及上游封测、材料厂行情3),2021年3月到7月,指数涨超一倍,“国产+创新"共振,扶持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4),2022年,主线没有变,但国产化演变为「设备」为主,|材料」准备爆发,设备上游零部件国产4.0深化,逐渐步入电动车转向智能车阶段3、投资机会:1)一阶导2020~2023:油车→电车IGBT、MOSFET、MCU、PMIC、锂电池、光伏逆变器,逆变器最核心的是芯片,供给有壁垒,需求爆发,但明年下半年产能逐步释放,预计明年电车渗透率到达临界点2)二阶导2023~2025:电车→智能车CPU,GPU,FPGA,ASIC,XPU,DRAM,NAND,NOR,Cmos,LidarLED,LCD,MCU,PMICSiC,GaN,MOSFET,IGBT,人工智能处理芯片4、今年谁最受益?1)半导体设备:要...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517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517

方正半导体材料一季度总结20220515.mp3 民生策略首席牟一凌:“封印”解除后 - 策略周论220515.mp3 招商军工行业2021年&22Q1业绩总结20220515.mp3 掘金PCB深度探讨数通景气周期叠加汽车板20220515.mp3 广发保隆科技20220513.mp3 如何看待社融与M2的背离?4月金融数据解读与展望.mp3 我武生物20220516.mp3 泸州老窖20220516.mp3 华创张瑜-美国通胀见顶了!20220515.mp3 长江智能汽车投资框架之五复盘8090年代北美车市如云20220515.mp3 整车平台架构技术演变&对供应链影响20220516.mp3 长江端午白酒跟踪系列一:安徽省内白酒最新情况跟踪 20220515.mp3 广发军工 - 周末30分:航空供应链改革.mp3 屈光手术专家交...

估值修复到哪里了(方正策略)

估值修复到哪里了(方正策略)

核心结论策略观点:5月份以来随着稳增长政策陆续发力以及国内疫情趋于稳定,A股红五月收官,市场估值小幅修复,但我们统计的主要宽基指数以及各细分板块估值当前依然多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往后看,我们认为在短期盈利下行叠加政策宽松利好环境下,结构性行情可能加速轮动,在不同板块间进行估值修复。A股红五月收官,主要股指五月份以来普遍收涨。去年12月份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大幅的调整,主要指数估值大多已探得底部区域。叠加稳增长政策陆续发力及国内疫情趋于稳定,5月份以来A股市场出现反弹,我们统计的主要宽基指数普遍收涨,其中科创50、国证2000、中证1000等指数涨幅均在10%以上。5月份主要宽基指数估值小幅修复,但当前依然多处于底部区域。截至6月2日,我们统计的主要宽基指数无论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来看多数具有较好的估值性价比。其中中证500、中证1000和科创50指数当前市盈率水平分别处于2010年以来自下而上8%、12%和10%分位点,大幅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分板块具体来看:(1)金融板块估值水平整体较低,其中银行、保险和多元金融估值处于历史极低位。(2)科技板块各细分行业估值普遍不高,其中面板和消费电子等细...

北上资金5月净流入,加新能源化工、减大消费医药(方正策略)

北上资金5月净流入,加新能源化工、减大消费医药(方正策略)

核心结论综合来看,北上资金5月份持续净流入,且流入规模环比有所扩大。从持股市值的板块分布上看,5月陆股通持股市值在主板和创业板均小幅增加。从陆股通持仓占比的变化角度来看,5月份主板占比小幅提高,创业板占比继续下降。从外资定价权看,5月份家用电器、休闲服务、电气设备、食品饮料行业陆股通持股市值占行业A股总市值的比例依然处于前列。从持仓占比的变化角度看,5月份外资加仓电气设备、化工、汽车、采掘和公用事业等行业,减仓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房地产和家用电器等行业。集中度上看,5月份陆股通行业和个股集中度多有回落。5月份以来随着稳增长政策陆续发力以及国内疫情趋于稳定,市场情绪有所回暖,A股市场出现反弹,北上资金也再度维持净流入。往后看,我们认为随着6月份上海解封以及之后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国内经济同样有望稳步复苏,同时考虑到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底部区域,依然具备相当性价比,我们认为北上资金持续流入的大趋势仍将不变。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报告正文1 北上资金流动情况与持股规模北上资金5月份净流入规模环比有所扩大。截至5月31日,陆股通当月累计净流入...

股市流动性:5月互联互通资金小幅净流出(方正策略)

股市流动性:5月互联互通资金小幅净流出(方正策略)

核心结论综合来看,我们认为5月份股票市场流动性中性偏紧。具体来看,虽然5月份一级市场上募资总规模降至近两年低点,但重要股东净减持额环比小幅回升。二级市场上虽然两融余额稍有回升,但两市成交热度持续降温,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同样再迎冰点创下新低,同时5月份互联互通资金继续小幅净流出。我们认为随着6月份上海解封以及之后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国内经济同样有望稳步复苏,并且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依然处于底部区域,往后看机会要大于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新增投资者、新发基金、外资流入等微观层面资金有望逐渐加大对A股市场的配置,届时股市流动边际上也将有所改善。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等。报告正文1 一级市场:5月份募资规模创近两年新低5月一级市场股票市场募集资金总额399亿元(包括IPO、增发和配股),环比下降70.2%。从结构上看,IPO规模大幅减少,创近两年新低,当月共募集109亿元,环比大幅下降86.9%,占当月总募集资金的比重为27.4%;增发募集资金总额163亿元,环比下降61.3%,占当月总募集资金的比重为40.8%;当月配股募集资金额为127亿...

2022年6月份大类资产配置报告(方正策略)

2022年6月份大类资产配置报告(方正策略)

核心结论2022年5月大类资产表现排序为权益市场领先大宗商品市场与债券市场。虽然美联储5月大幅加息,但市场已有一定预期,悲观情绪并未发酵,全球股市有所回暖。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落,农产品价格涨跌不一,工业金属价格或因需求减少的担忧开始回落。债券市场方面,多地央行跟随美联储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全球债券类资产多数已经对利率上行做出定价,国内债市可能面临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利好,短期内利率还有下行空间。2022年6月,我们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如下:股票市场主要思路:随着市场触底企稳以及各项利好政策刺激,国内股市有所回暖。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后续调控政策力度有望加大。我们看好国内权益市场整体发展,但短期市场环境仍有一定不确定性,建议标准配置。行业配置方面,考虑到疫情局部爆发对经济的拖累,后续可能出台更多产业利好政策,货币政策宽松信号有望持续释放,我们推荐超配估值进入合理区间且符合中长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成长板块和政策利好下基本面有望触底反弹的大基建产业链。债券市场主要思路:利率债方面,债市面临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利好,短期内利率还有下行空间,推荐...

比亚迪电池供应链

比亚迪电池供应链

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比亚迪动力电池供应商体系》,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联系人:方正证券 段迎晟 S1220520120001核心观点1、比亚迪电池产能扩张积极。2021年底比亚迪电池产能达到135GWh,今年底有效产能285GWh,明年产能可达到445GWh,国内第二的位置稳固,和宁德时代差距不断缩小。供应链体系中,动力电池四大材料和电池辅材等供应商,供应能力相对稳定,保障供应体系的稳定性,公司也将部分存在供应风险的材料和较易实现自产的环节,内部供应,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2、刀片电池成为安全的标志,特斯拉和国内友商纷纷采用。刀片电池7S开发理念:安全、成本、强度、功率、低温、寿命、续航,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高效成组极大降低电池系统成本。以前车企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不愿意购买比亚迪电池,现在比亚迪新能源车的成功,相当于刀片电池最好的广告,特斯拉和国内车厂纷纷大量采购。3、比亚迪电池和整车的配合度高,CTB等创新技术率先采用。CTB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系统能量密度高等优势,可以简化整车结构,提高生产效率。由于CTB电池系统需要作为车身结构件使用,因此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