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天风电新】电动车:大圆柱产业化加速,强call产业链弹性标的20221204

ZML6个月前 (12-05)研究报告


边际变化

1、T:公司在22Q3财报电话会表示4680产量环比增长3倍,22Q4周产量有望达1000个电池包以上。按单个电池包80-100度电算,对应电池年产能4-5GWh+。

2、T-结构件:据其某供应商反馈,预计T 客户12月中旬日产4680电芯个数增至15万个/天,翻5倍(之前是3万个/天)。折算为电池包预计周产能在1200个(超额完成Q3目标),对应电池年产能在5-6GWh。

3、T-铜箔(8微米):据其供应商反馈,今年上半年月销200吨+,近期月销400吨+,对应电池年产能约在8GWh,明年指引月销1500吨,对应电池年产能约在36GWh。

4、T-正极:据其某供应商反馈,今年上半年月销在几百吨,近期月销在千吨级别。

5、EVE:预计湖北荆门大圆柱产线本月底投产,明年Q1量产,订单在10GWh,预期出货在5GWh。公司目前大圆柱总规划产能80GWh,分别在湖北荆门、沈阳、匈牙利、四川各20GWh。

6、SKI:近日,旗下铜箔厂商SK nexilis宣布,已开发出用于4680电池的高延伸率、高柔软性能的“V铜箔”。(侧面验证出SKI在加速布局4680)


我们的观点

1、【从中长期看,大圆柱(46系列)产业趋势明确】。车企端有宝马、特斯拉,电池端有亿纬、宁德、LG、松下、远景、比克、力神、蜂巢等国内外电池企业均在积极布局。我们预计23/25年全球大圆柱电池出货33/270GWh,在动力电池渗透率3.8%/18%。

2、【从短期看,大圆柱虽迟但到,近期已有明显边际变化】。近期,从T供应链端看结构件、正极、铜箔出货有明显提升(目前量较低,但一旦提升是几倍的增长),此外EVE大圆柱产线量产在即。

3、【大圆柱电池有望带动锂电主材体系升级,辅材国产替代加速】。主材升级包括正极高镍化,负极硅基化,碳管三代化+单壁化,结构件等强度要求提升;辅材0-1国产替代包括预镀镍、芳纶涂覆,这两个产品此前多应用在圆柱电池,尚出于海外垄断阶段,我们认为随着全球大圆柱趋势的盛行,有望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括号里为23年估值和25年大圆柱弹性)

重点推荐高弹性大圆柱标的:电池-【亿纬锂能】(28X,23%),正极-【当升科技】(15X,27%),负极-【贝特瑞】(11X,25%),芳纶涂覆-【泰和新材】(20X,44%),结构件-【科达利】(19X,35%),预镀镍-【东方电热】(14X,62%),碳管-【天奈科技】(25X,38%)。

———————————

欢迎交流:孙潇雅/张童童


文章来自#赚美了#,一个专注赛道股投研的平台,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天风电新】电动车:大圆柱产业化加速,强call产业链弹性标的20221204” 的相关文章

电动车专家纪要20210809

电动车专家纪要20210809

20210809电动车专家.pdf...

7月电动车解读专家会议纪要20210810

7月电动车解读专家会议纪要20210810

7月电动车解读专家会议纪要20210810...

​动力电池11月排产持续提升

​动力电池11月排产持续提升

结论:从排产看电车需求仍在持续上升,中游材料普遍处于供需紧张状态。在需求高景气状态下,排产主要取决于新产能的投产速度,但部分地区限电对供给仍有一定的压制。Q4电动车板块景气度仍持续提升,维持硬缺口的【负极】【隔膜】【铜箔】和明年量利齐升的【电池】环节两大主线推荐!电池环节:5家整体MoM+12%宁德时代:10月预估三元、铁锂产量5.9GWh、7.3GWh,11月排产预估三元、铁锂6.3GWh、8.2GWh环比分别为+12.3%、+6.8%。比亚迪:10月预估三元、铁锂产量0.45GWh、6.1GWh,11月排产预估三元、铁锂0.45GWh、7.2GWh环比分别为+0%、+18%。亿纬锂能:10月预估三元、铁锂产量0.4GWh、0.8GWh,11月排产预估三元、铁锂0.45GWh、0.9GWh环比分别为+12.5%、+12.5%。正极环节:5家整体-2%,湖南广东限电,价格略升长远锂科:11月排产预计3,600吨,环比+9%。当升科技:11月排产预计3,700吨,环比+0%。容百科技:11月排产预计6,200吨,环比+0%。德方纳米:11月排产预计9,000吨,环比+1%。负极环节:4家...

【天风电新】4680大圆柱研究更新-1107

【天风电新】4680大圆柱研究更新-1107

我们在9.5日深圳闭门会之后,陆续更新过两版对大圆柱的研究,这里做个详细完整版更新,以期对大家的投资有帮助。具体案头、测算欢迎联系对口销售。核心观点1、4680国内的电池厂走在前面的是【宁德】、【亿纬】,其中宁德根据产业链调研目前8条产线-12GWh、亿纬公告20GWh,下游推动者主要是特斯拉、宝马。特别是特斯拉最新口径2022年在Model Y实现量产。2、表面看,4680对三元正极的投资情绪有所修复;重要的是,高镍趋势明确+高镍一体化构建中期壁垒,看好【中伟】、【华友】(有色覆盖),关注三元反弹(长远、当升、容百)。3、4680对材料的其他弹性标的:考虑大圆柱使用高镍,材料用量(质量)减少,而投资机会来源于asp和毛利率提升,具体【天奈】、【中国宝安】(贝特瑞)、【天赐】、【科达利】。前言:20年9月特斯拉电池日提出“4680”新型电池,即直径46mm,高80mm的圆柱电池。根据特斯拉展望:4680将在2170的基础上能量(容量)提升5倍,里程提高16%,成本下降14%。目前市场对4680的前景分歧较大:看好的人认为4680可能会颠覆现有电池技术路线,或许迎来圆柱电池的第二春;不看...

东吴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电动车2021年10月专题报告,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电池技术升级加速

东吴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电动车2021年10月专题报告,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电池技术升级加速

  10月国内销量超市场预期,海外季末冲量后正常回落。中汽协10月电动车销38.3万辆,同比增139%,乘联会10月电动乘用车批发36.8万辆,同环比+148%/+6%,零售32.1万辆,环比微降。10月批发渗透率达18.6%,环比微降,零售渗透率18.8%,环比微降,受季度影响,特斯拉10月批发5.4万辆(含出口4万辆),环比微降。比亚迪等自主品牌表现亮眼,全年国内电动车销量我们预期维持335-340万辆(含出口),同比增长150%+。欧洲电动车10月销量环比小幅下跌,主流10国合计销量16.1万辆,同环比+23%/-19%,渗透率24.8%,同环比+10.7/0.3pct,电动化趋势维持稳定,全年我们预计欧洲电动车销195-205万辆。美国10月电动车销5.5万辆,同环比+44%/-0.6%,传统车企新能源车开始发力,全年美国电动车销量有望达60-65万辆。我们预计2021年全球销量近600万辆,Q4仍有上修空间,2022年维持近50%高增长,销量870万辆+。  锂电池技术持续升级,中游龙头排产环比持续向上。锂电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速:1)4680电池即将装车:4680电池由特斯拉...

兴业证券2022年度投资策略系列报告:新能源车-聚势而强,电动车市场开启最美篇章

兴业证券2022年度投资策略系列报告:新能源车-聚势而强,电动车市场开启最美篇章

核心观点 KEY POINT  2021年主旋律:需求超预期增长,产业链盈利再分配。国内1-9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215.7万辆,国内新能源车需求的超预期增长导致年 内中上游材料环节供需紧张尤为突出,呈现量价齐升局面,而电池厂商向下游价格传导迟滞,主要承担了前期价格上涨压力,产业链盈 利向材料端倾斜。  展望2022:美国市场接棒,延续高速增长。全球三大主要汽车市场中,美国新能源发展略显滞后,1-9月渗透率仅为3.93%,低于中国的 12.4%和欧洲的17.3%。在美国补贴支持政策不断加码和新车型密集推出的驱动下,美国市场2022年有望复制欧洲2020年增长趋势,成为 全球需求新的发动机。  从量和利两个维度出发,海外龙头供应链和边际趋紧环节仍将具备超额收益。从量的角度出发,建议关注美国市场弹性标的。美国整体 市场目前由松下、LG等日韩龙头企业主导,占据国际化卡位优势的材料企业将充分分享需求增长带来的销量弹性。从盈利能力的角度 出发,建议关注边际趋紧环节。紧缺环节中,首推铜箔和隔膜,二者受制于上游设备瓶颈,未来1-2年供需继续收紧,龙头企业...

长江证券:新能源车-美国供应链推荐之弹性标的梳理

长江证券:新能源车-美国供应链推荐之弹性标的梳理

[烟花]周末市场对美国税收抵免政策的推进关注度较高,确实美国将在2022年迎来政策与车型共振的周期,是景气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在美国电池、材料供应链中,梳理下来认可度较高的标的包括:1、中伟股份:公司是LG化学、SKI、特斯拉的前驱体供应商,且是前驱体技术领先的龙头公司,考虑到LG-通用NCMA方案、SKI-福特镍9系方案、特斯拉同样采取高镍,美国市场的增长有利于公司放量。公司2021、2022年产能预计分别达到23、35万吨,同时中间品自供率持续抬升,支撑业绩增长。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火法镍冶炼扩产提速,原先规划一期3万吨中开工2万吨,目前调整为一二期合计6万吨,考虑相应产线在2022-23年相继落地,有望带来镍资源的盈利增厚空间。预计2022、2023年净利润23、40亿元,继续推荐。2、当升科技:公司是SKI正极材料主要供应商,且SKI占当升科技出货的40-50%,因而公司将充分受益于SKI在美国市场的高增长,近期当升科技与SKI签订战略合作,SK入股欧洲基地,同时规划韩国、中国合资工厂,此外双方协议承诺优先供应及采购,主要是供应韩国和美国市场。除了受益于美国市场,当升科技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