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锂芯(002245):不仅仅是一家电动工具电池公司
摘要
公司经营稳健且高效。过去2年市场已经认可电动工具电池环节国产化替代的趋势,同时通过稳健的盈利能力(Q1电池业务扣非净利率超过13%、2021年毛利率减净利率的差值不到10%)和较高的经营效率(2021年人均创收、创利205、21万元),也认可了公司的竞争力。但由于电动工具电池市场空间有限,且短期需求受到海外经济疲软的影响,市场对于公司业绩增长和估值水平有一定争议。
公司一直保持产品迭代与升级。现已形成针对低温性能、抗震动等电动工具独特应用场景的专利群,主打18650工具电芯容量也由1.5Ah升级至2.0Ah、2.5Ah。18650电芯产品的持续迭代也有望在便携式储能等领域获得突破。此外,公司中倍率的21700电芯与海外龙头电踏车客户贴身学习,也有望获得突破,21700电芯单价远高于18650电芯,具备较大成长弹性。
积极开拓第二成长曲线。我们认为公司并不仅仅是一个电动工具电池企业,在广阔的小型动力、储能领域,公司都已经开始布局,如便携式储能、电踏车、清洁电器等。在2022-2023年,公司的新业务拓展有望逐步落地,下游市场空间将从2022年的336亿元(仅电动工具)成长到2025年的900亿元(含电动工具、便携式储能、电踏车、清洁电器),下游市场空间复合增长率达到39%。同时,在工具以外的领域中,若成功拓展,对公司而言均是0-1的突破,背后的核心逻辑还是国产化替代,未来几年公司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公司公告,在便携式储能领域已有产品储备,因产能不足,今年该部分出货有限,23年会有明显增长。
投资建议:考虑到明年新业务增量贡献,且利润更高的21700产品开始贡献,预计2022、2023年归上净利润10、15亿元,PE约23.8、15.8倍。考虑到新业务领域的相关公司今明年PE普遍较高,分别约为40-60倍、25-30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上调目标价为28-30元。
风险提示:LED行业景气度继续下行风险;锂电池新客户拓展低于预期;扩张中的管理风险。

市场份额跻身全球前三。公司已经成功打入全球主要电动工具品牌商,并且在全球前四工具厂商的份额基本都跻身前三,其中根据去年公告的博世订单推算,公司可能已经成为博世一供,成功取代三星。随着客户结构不断优化,预计2022年公司全球份额接近20%,2023年达到20-25%。




产品持续迭代。虽然公司目前主打的电动工具赛道,并不是一个迭代很快的市场,但产品的持续升级一直在进行中,主要体现在:
针对性研发:电动工具应用中会有低温(北美、欧洲的北部地区市场冬季)、易跌落等情况,对电芯的性能、安全性要求不断升级,公司近几年也在针对性进行研发,形成了相关的专利群。
结构升级:公司在电动工具领域产品布局以超高倍率和高倍率2.0Ah为主,今年价值量更高的高倍率2.5Ah出货比例正在提升。
正是因为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公司才可以在国际龙头中占据比较高的份额。
未来的跨越式发展。公司现阶段对自身的定位是清晰的,目标成为小型动力、储能市场的领军企业。目前国内可以大批量稳定量产21700电芯的电池企业较少,而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公司中倍率产品中应用于E-Bike等领域的21700等高端产品与海外龙头客户贴身学习,有望获得突破。21700产品单价远高于18650产品,有望带动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





预计2021年全球电踏车销售规模推算,电池需求约5.8亿颗,对应价值量103.6亿元,预计至2025年将增长至17.4亿颗、297.6亿元,2021-2025年CAGR分别约32%和30%。
去年公司已经通过工具电池的海外龙头客户引荐,为其电踏车部门送样测试21700电芯。21700电芯电化学体系、生产工艺难度高于18650电芯,单价也更高,今年以来公司持续推进,有望今明年获得突破。






根据华宝招股书,去年便携式储能渗透率不到2%,2025年预计也仅11.2%,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21年全球便携式储能需求111亿元,根据行业龙头华宝新能单价和份额推算,电池需求约2.6亿颗,对应价值量22亿元,预计至2025年将增长至10.7亿颗、92亿元,2021-2025年CAGR分别约42%和43%。
去年开始公司中倍率产品中已有针对便携式储能的产品布局,预计今明年有望持续获得突破,该领域的布局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下游应用领域。






随着公司产能释放,预计在吸尘器领域的份额将继续提升,但该领域市场空间相对较小,可能不会是公司重点花精力的市场。

公司经营稳健高效。在此前的深度报告中我们已经分析过公司现金流等几个主要的财务指标,整体财务情况健康。同时,公司拥有行业内比较高的利润率水平,除了产品单价比国内同行略高以外,费用率控制优秀,毛利率减净利率的值连续多年低于10%,在A股电池企业中最低。
此外,公司人均创收、创利在2021年达到204.7、20.5万元也处于行业内佼佼者的水平。



投资建议。公司圆柱电池在工具领域的国产替代仍在继续,并且正在积极拓展新的下游应用,预计今明年将在客户层面实现一定突破,同时随着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公司Q1、Q2均在持续传导成本压力。而 LED板块开始扭亏,金属物流业务保持稳定贡献。预计未来公司整体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风险提示
1)LED行业景气度继续下行风险。LED行业在过去几年由于大量新增产能扩张导致行业出现供需不平衡,进而导致出货价格持续下滑。如果未来中低端过剩产能无法有效出清,行业价格可能仍有下滑风险。
2)锂电池新客户拓展低于预期。公司已经在电动工具领域成功开拓多个海内外主流客户,在电动两轮车、智能家居等领域也在持续开拓新客户,同时公司产能也在持续扩张。如果客户需求最后不达预期,可能有资产闲置或浪费的风险。
3)扩张中的管理风险:公司业务快速拓展,锂离子电池、LED业务都有比较强的专业性,扩张中管理跟不上可能长期收益会不及预期。



负责本研究报告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游家训:浙江大学硕士,曾就职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中银国际证券,2015 年加入招商证券,现为招商证券电气设备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刘珺涵:美国克拉克大学硕士,曾就职于台湾元大证券,2017年加入招商证券,覆盖新能源汽车中游产业,现为招商证券电气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联席首席分析师。
◾刘巍: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车辆工程硕士,曾就职于保时捷汽车、沙利文咨询公司,2020年加入招商证券,覆盖新能源车汽车产业链、工控自动化。
◾赵旭:中国农业大学硕士,曾就职于川财证券,2019年加入招商证券,覆盖风电、光伏产业。
◾张伟鑫:天津大学电气工程硕士,曾就职于国金证券,2021年加入招商证券,覆盖新能源发电产业。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短期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强烈推荐: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20%以上
审慎推荐: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5-20%之间
中性: 公司股价变动幅度相对基准指数介于±5%之间
回避: 公司股价表现弱于基准指数5%以上
◾公司长期评级
A:公司长期竞争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B:公司长期竞争力与行业平均水平一致
C:公司长期竞争力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行业投资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推荐:行业基本面向好,行业指数将跑赢基准指数
中性:行业基本面稳定,行业指数跟随基准指数
回避:行业基本面向淡,行业指数将跑输基准指数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