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虚拟现实新业态,数字经济强引擎

ZML12个月前 (06-13)研究报告
核心结论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两年多以来,不断改变着人类社会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以5G、AI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推动全球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加速迈进,虚拟现实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
技术进步驱动虚拟现实发展。我国5G建设正经历快速发展期,基站数量稳步上升。千兆光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加快推进,连接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技术进步为VR网络传输提供保障,清晰度、时延性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产业链渐成熟赋能内容生态。“元宇宙”概念热潮下,虚拟现实产业链逐渐成熟。虚拟现实技术赋能VR游戏、VR社交、VR教育、VR医疗、VR影视等领域应用。预计到2025年,中国VR设备的市场规模预计可达480亿元,VR内容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33亿元。
虚拟现实产业迎来全新机遇。全球科技龙头企业纷纷布局“元宇宙”赛道,国内VR行业也迎来独立发展。政府陆续出台政策鼓励相关产业发展,虚拟现实产业迎来全新机遇。
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指数选取服务虚拟现实的硬件提供商、软件及系统提供商、内容制作和提供商、渠道、应用和分发平台等,以及与虚拟现实相关的代表性沪深A股作为样本股,以反映虚拟现实类上市公司整体表现。从历史表现来看,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高波动高弹性,长期表现优异,2012年以来较市场多数宽基指数取得明显超额收益。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成分股市值权重分布聚焦行业头部,涵盖虚拟现实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分布均衡且代表性强。
银华中证虚拟现实主题ETF:银华中证虚拟现实主题ETF(159786)是紧密跟踪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收益率的基金产品。基金采用被动指数化投资,一键布局虚拟现实产业核心资产,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管理透明且成本较低的指数投资工具。
风险提示:
银华中证虚拟现实主题ETF是银华基金旗下的产品,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是方正证券研究业务的签约客户。本报告基于基金产品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技术进步不及预期、产品渗透率提升缓慢、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等。


报告正文


1 虚拟现实新业态,数字经济强引擎
1.1技术进步驱动虚拟现实发展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两年多以来,不断改变着人类社会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以5G、AI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推动全球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加速迈进,虚拟现实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
我国5G建设正经历快速发展,基站数量稳步上升。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5G网络已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截至2022年4月末,5G基站总数达161.5万个,其中1-4月份新建5G基站19万个。由于5G在中国市场的迅速普及,中国市场成为5G使用的全球领先地区之一。

我国千兆光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加快推进,连接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2年4月末,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5051万户,比上年末新增1595万户。5G技术和宽带速率的大幅提升,为VR内容网络传输的清晰度提供了保障,时延性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近年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元宇宙(Metaverse)”概念持续火热。2021年10月,国外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公司宣布改名为Meta,全力发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抢占“元宇宙”入口。“元宇宙”是吸纳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VR、AR、MR,特别是游戏引擎在内的虚拟现实技术革命的成果,向人类展现出构建与传统物理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的可能性。通俗来说,“元宇宙”是一个可以在里面完成超越现实事情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过程中,VR就是一双站在现实世界中窥探元宇宙的眼睛。用户可以通过VR头显等设备完成线上的观看、互动、竞技等操作。
1.2产业链渐成熟赋能内容生态
在虚拟现实的热潮下,国内VR相关产业链配套也日渐成熟。VR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包括光学设备、显示设备、芯片、传感器等硬件,和数据采集、软件处理、系统平台等软件。中游主要包括头盔类、眼镜类等硬件和动作捕捉、手势识别、语音处理等软件。下游主要包括VR终端产品和VR应用服务。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统计数据,当前VR产业主要由整机设备厂商主导。预计2022年全球VR产业市场规模中的整机设备占比达到46%。

VR整机设备具体指各种形式的头戴显示器,包括一体式、外接式等。设备主要由外壳、显示屏、芯片、传感器等零件构成。目前市面上主流的VR头显产品包括HTC Vive、Oculus Rift等以及国产的Pico Neo、大朋头盔等。据第三方统计,2016到2021年全球VR设备头显出货量整体上涨,2021年VR设备头显出货量达到1110万台,与2019年相比上涨65.67%,预计未来三年增速均在69%以上,2025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预计达1.1亿台。

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2021年在全球市场上,Oculus出货量占比超75%。在全球VR市场被海外生产商挤占的情况下,中国的VR设备厂商仍占据一席之地。与2020年第4季度相比,国内生产商在2021年初全球占比实现小幅提升2个百分点,达到17%。

另外,中国VR设备市场在2022年迎来高速增长,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19.4亿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63.56%,未来三年增速预计均在40%以上。

根据第三方统计,预计到2025年,中国VR内容的市场规模将达832.7亿元。其中游戏领域的销售额预计达396.4亿元,影视领域紧随其后,达到201亿元。

1.3虚拟现实产业迎来全新机遇
2012年到2015年,在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下,VR行业开始进入萌芽阶段。Google Glass等现象级产品的出现引起市场对VR的关注,大量VR玩家涌入。2015年,Google Glass暂停发售,各种VR产品销量不达预期,VR产业进入冷静期。其后,国内外各大公司开始重新布局VR市场,在经历过行业低谷期后,2020年Oculus Quest2的出现再次引爆VR市场。
自从Quest 2推出后,VR游戏变现能力被验证。在国际市场上,Quest平台和Steam平台打造多款现象级VR产品,狂揽全球过亿用户。2021年Steam全球日活人数达到6900万人、月活为1.32亿人、每月新增购买者达到3120万人。与2020年相比,玩家的游戏时间增加了21%、玩家消费增加了27%。
国内VR也迎来了独立发展的窗口,2021年,字节跳动收购了国内头部VR企业Pico,加速布局虚拟现实“内容+硬件”赛道。随后,大朋VR、小派等企业均完全了新一轮的融资。其中Pico内容平台更是打造出《超能军团》、《亚利桑那阳光》、《多合一运动VR》等热门游戏。与此同时,VR在医疗健康、影视视频、教育培训、体感设备等领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2020年我国VR教育培训市场规模为13亿元,同比增长117%。随着政策的鼓励和市场的驱动,VR教育市场将持续增长,2022年中国VR/AR教育培训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7亿元,同比增速高于60%。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可通过VR推出物理,化学等虚拟教学环境,模拟实验,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在高等教育方面,可以提供仿真教学软件和虚拟实验室,让研究过程更加高效安全。在医疗健康方面,VR可以协助完成远程急诊协助方案、远程手术指导、病房的探视方案等,帮助解决基层医院医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推进医院同质化建设。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为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2018年12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中指出要推进虚拟现实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加快对虚拟现实相关器件的研究和产业化。2020年9月,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供应链创新和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中强调了要加快虚拟现实、5G等技术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鼓励企业在疫情期间主动适应消费模式的变化。
根据《2021全球XR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2年中国VR/AR工业生产应用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1.7亿元,这一数字预计在2025年迎来大幅上涨,与2024年相比增长125%,达到72亿元。工业生产主要包括各种与VR相关的远程协作操作,应用到的具体案例有医疗会诊、远程巡视、协作制造等。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对居家娱乐的需求上升,VR设备市场迎来新的拐点。高网速覆盖的背景为虚拟现实的应用带来了可能性,政府陆续出台政策鼓励相关产业发展,虚拟现实产业迎来全新机遇。在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不断成熟下,虚拟现实产业生态趋于完善,预计2023年国内的虚拟现实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300亿元,增速达到59.26%。

2 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编制简介
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选取服务虚拟现实的硬件提供商、软件及系统提供商、内容制作和提供商、渠道、应用和分发平台等,以及与虚拟现实相关的代表性沪深A股作为样本股,以反映虚拟现实类上市公司整体表现。2021年初以来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收益好于wind全A、上证指数、沪深300以及中证500等其他市场指数。中证虚拟现实成分股市值权重分布聚焦行业头部,前十大权重股均为虚拟现实板块龙头,合计权重为61.5%。行业分布上中证VR指数成分股涵盖VR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分布均衡且代表性强。从个股情况来看,中证VR指数主要聚焦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半导体、电池等行业龙头企业。中证VR指数估值目前较低,在政策发力支持下,行业有望迎来新的拐点。
2.1 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编制方式及简介
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以2012年6月29日为基期,基点1000点,于2016年5月11日首次公开发布。从调整频率来看,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每季度调整一次,样本股调整实施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收盘后的下一交易日。

2.2 中证虚拟现实指数收益:高波动高弹性
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历史上收益率波动较大,自指数基日以来较多数宽基指数取得超额收益。长期来看,以2012年6月29日为起点,截至2022年6月9日,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年化收益率为8.6%,略低于wind全A指数(9.0%),高于中证500指数(6.2%),明显领先沪深300指数(5.8%)、上证指数(4.1%)等。

短期来看,以2021年1月1日为起点,截至2022年6月9日,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年化收益率为-13.5%,低于中证500(-2.7%)、wind全A(-5.9%)、上证指数(-4.9%)等指数,领先沪深300指数(-14.8%)。



2.3 中证虚拟现实指数风格:聚焦行业龙头
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成分股市值权重分布聚焦行业龙头,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为61.5%。截至2022年6月9日,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总市值1000亿元以上的成分股共4只,权重占37.2%。总市值50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的成分股共7只,权重共计24.6%。总市值不足500亿元的成分股共计39只,权重共计38.2%。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成分股分布虽然数量上以中小市值公司为主,但权重上聚焦行业龙头。


从细分行业的权重分布上看,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成分股涵盖虚拟现实领域全产业链,分布均衡且代表性强。具体来看,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成分股主要分布于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游戏、IT服务等细分行业。截至2022年6月9日,光学光电子行业权重占比为29.6%,消费电子、半导体以及游戏行业次之,占比分别为28.8%、11.0%、8.1%。
从细分行业的数量分布上看,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成分股主要分布于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游戏、半导体、IT服务等行业。具体来看,截至2022年6月9日,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游戏三个行业成分股数量分别为13只、8只和7只,半导体和IT服务分别是4只和3只。


从个股情况来看,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主要聚焦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游戏、半导体、IT服务等行业。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前二十大成分股主要为立讯精密、京东方A、歌尔股份、韦尔股份、TCL科技等电子、半导体、IT行业的龙头公司。这些成分股具有一定的规模,且目前估值水平适中。

2.4 中证虚拟现实指数估值:估值水平适中
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估值处于适中水平。从横向来看,截至2022年6月9日,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市盈率为23.7,低于创业板指(49.9)、科创50(42.4)、中证1000(30.7),高于中证500(20.5)、万得全A(17.3)、中证800(13.5)、沪深300(12.4)、上证指数(12.6)。从纵向来看,从2016年5月11日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发布至今,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市盈率整体呈波动趋势,在2019年中至2020年中达到高位。2022年6月9日为市盈率分位数为23.7%,远低于中位数43.9。2022年随着5G的发展和元宇宙概念的再次走红,虚拟现实板块估值有望逐步恢复。


3 银华中证虚拟现实ETF:一键布局虚拟现实龙头公司
银华中证虚拟现实主题ETF(159786)是紧密跟踪中证虚拟现实主题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基金采用被动指数化投资,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基金力争实现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不超过0.2%,年跟踪误差不超过2%。费率端来看,该基金的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

管理公司
银华基金成立于2001年5月,凭借诚信、规范、稳健、务实的运作风格,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牌照、综合型资产管理公司,业务领域涵盖公募基金管理、社保资金投资管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管理、养老金管理等多个领域。银华基金致力于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逐步发展为一个具有大资金管理能力的综合型资产管理公司,银华基金建立了覆盖股票型、配置型、债券型、货币型、保本型和QDII基金的较为完善的产品线,为数百万不同风险收益特征和理财需求的客户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
截至2022年6月9日,根据Wind统计,银华基金管理基金数量为172只,规模为5341亿元。其中货币市场型基金规模为3076亿元,基金数量6只;混合型基金规模为1239亿元,基金数量72只;债券型基金规模为762亿元,基金数量29只;股票型基金规模为237亿元,基金数量51只;FOF基金规模为17亿元,基金数量8只;国际(QDII)基金规模为10亿元,基金数量6只。
基金经理
银华中证虚拟现实主题ETF基金(159786)现任基金经理张凯,CFA,硕士学位,毕业于清华大学。2009年7月加盟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量化策略研发和投资组合管理等工作,曾担任量化投资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等职,现任量化投资部总监助理。
         
文章来自#赚美了#,每天更新最硬核的投研资料,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虚拟现实新业态,数字经济强引擎” 的相关文章

调研纪要音频合集20211124

调研纪要音频合集20211124

通信投资沙龙 - 新能源专题会20211122.mp320211123天风电子烟.mp3寻找智能制造和快反趋势之下的产业链“沙漠之花”20211122.mp3大消费调研复盘&周观点.mp3国内分布式光伏的进击之路20211122.mp3元宇宙 - 从架构到落地20211121.mp3黑芝麻 自动驾驶芯片算法方案.mp34680发展趋势20211122.mp3今年跨年行情主线是什么?20211122.mp320211123星源材质.mp3...

​【方正电新】如何看待4680对结构件的新要求

​【方正电新】如何看待4680对结构件的新要求

【方正电新】如何看待4680对结构件的新要求————————————4680电池产业链跟踪电池厂进展◆T计划电池明年上半年工艺定型,需要将优率提升到95%,Q3系统层级工艺定型;◆松下近期开发加快,仍略落后于LG,两家均有望22年4月份工艺定型;◆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均处于小试阶段,预计宁德时代成熟度略高,双方均收获某客户大单材料端变化对化学体系影响不大,LiFsi和CNT用量或增加。主要变化是机械件,圆柱中心对称的特点使新制造工艺(拉伸)成为可能被忽略的供应链环节-结构件◆ 4680技术上的要求:圆柱电池最大优势是成本低,标准化的对称设计是主要原因。需要壳体尺寸一致性高、防锈蚀、强度好、成本低。◆传统结构公司生产使用冲压工艺,主要原因拉伸工艺在钢材上应用较少需要开发,同时方壳路径依赖结构件新技术可能对传统冲压造成冲击◆差异:传统冲压:加工件形状不限,冲压头将钣件压入模具中;拉伸冲压:加工中心对称形状,由多道模具对开口空心件进行成型◆拉伸优点: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业跟踪:斯莱克、昇兴股份目前均处于打样阶段,预计22年中后有产品进展建议关注昇兴股份和斯莱克◆做易拉罐企业有望凭借同源技术切...

方正证券:陈杭电车半导体:研究框架(800页)

方正证券:陈杭电车半导体:研究框架(800页)

【汽车半导体/产业链梳理】报告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SCrH8BA_kFFkZFnNwhqlw电车半导体:研究框架(800页)本框架基于能力和详细的处理应用,分为两大板块10个环节:1、电车之心(IGBT):斯达半导、中车时代、闻泰科技、士兰微、华虹半导体、新洁能、华润微、扬杰科技2、电车之心(MOSFET):闻泰科技、华润微、立昂微、新洁能、扬杰科技、捷捷微电、士兰微3、电车之脑(CPU、FPGA、ASIC):安路科技、紫光国微、复旦微电、芯原股份4、电车之心(第三代半导体):三安光电、凤凰光学、闻泰科技5、电车之核(MCU):兆易创新、中颖电子、国民技术、芯海科技6、电车之能(电源管理):芯朋微、士兰微、晶丰明源、圣邦股份、思瑞浦、明微电子7、电车之耳(V2X射频模拟):卓胜微、思瑞浦、紫光展锐、圣邦股份8、电车之眼(CMOS摄像头):韦尔股份、格科微、晶方科技、联创电子、舜宇光学、欧菲光9、电车之忆(DRAM、NAND、NOR):兆易创新、北京君正、聚辰股份、普冉股份10、底层支撑(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芯源微、盛美上海、中微公司、万业企...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20104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20104

1月电动车专家20220104.mp3容百科技2021年度业绩预告解读会议.mp3建筑产业元宇宙20220104.mp3...

方正证券:FEELM英国伦敦新技术发布会纪要

方正证券:FEELM英国伦敦新技术发布会纪要

时间:2022年1月18日7:00 pm发言人:思摩尔FEELM事业群总裁韩纪云;思摩尔副总经理熊少明链接入口:https://live.vhall.com/v3/lives/watch/558444539纪要正文:三年前,FEELM在伦敦荣获全球金叶权威大奖,时间过得真快,三年后我们很高兴再次来到伦敦,推出FEELM全新技术。现在,消费者已经注意到许多电子烟产品上印有FEELM的标识。什么是FEELM?总的来说,FEELM是基于世界领先的陶瓷芯加热技术结合口味还原技术和电子技术和结构设计的一流品质的烟弹系统解决方案。FEELM带来了极致的感觉和优质的抽吸体验。我总是和我的同事们开玩笑说,我们的工作就像创造一个F1赛车,我们需要在最强大的引擎和最好的赛车之间进行调整。因此,我们本着工匠精神,不断创新研发雾化解决方案。FEELM品牌的第一个口号是 "For Next Pod",这代表了我们的创新理念,即为消费者制造更好的优化产品和追求极致雾化的体验。FEELM先邀请您见证我们的品牌升级。FEELM的前五个字母现在有了新的含义。F是感觉,第一个E指的是雾化,第二个E代表...

聚鸣投资刘晓龙交流纪要

聚鸣投资刘晓龙交流纪要

问:今年开年市场就很动荡,2022年整体宏观经济是怎样的?你对市场有什么看法?刘晓龙:2021年1季度经济表现得非常好,2季度属于正常的好,3季度突然变得很差,4季度数据刚出来,已经到了单季度比较差的状态。我们对2022年宏观经济的判断跟2021年相反,2022年大概率是从底部慢慢抬升的过程,虽然力度不会特别强,但是底部在去年四季度或今年上半年基本已经确定了。我们对国内流动性的预判一直是乐观的,所以市场大概率是一个震荡式的行情。刘晓龙:震荡行情无非是一个震荡偏牛还是一个震荡偏熊的市场,或者是先牛还是先熊,这个跟短期信息面的偶然因素相关。比如元旦期间美国的加息预期突然提高,这是一个负面的因素,一些比较敏感的机构在月初对信贷力度或者基建力度有一些微观跟踪,发现强度还没有跟上来。年初公募基金的募集在年后工作日的第一天不是太好,和去年的强度和量级比,有比较大的差距,几种因素在短期形成共振导致市场先跌。去年市场涨了一个多月以后,下跌是紧缩预期的一次抬头,那次下跌非常凶悍,比这次下跌严重的多。所以今年年后两个星期的下跌还是一个结构性行情,主要是去年获得比较大超额收益的电新、半导体、军工板块的集中下...

中金证券:对话创壹科技掌门人——从柳夜熙到元宇宙20220120

中金证券:对话创壹科技掌门人——从柳夜熙到元宇宙20220120

【时间】2022年1月20日 周四 15:30-16:30【分享嘉宾】创壹科技CEO/梁子康【主持人】中金公司研究部传媒行业首席/张雪晴我们近期发布《虚拟人:风潮渐起,触摸未来》主题报告,通过“溯过往:何为虚拟人?”、“风潮起:为什么虚拟人近期受到关注?”、“ 探未来:虚拟人的应用场景与价值几何?”三大篇章分析了我们对于虚拟人的认知。跨年期间,各大平台纷纷推出虚拟人主播或偶像,虚拟人话题关注度持续提升。在此背景下,我们邀请到了首发视频破300万点赞的虚拟人柳夜熙背后的创作团队,创壹科技CEO梁子康先生,就虚拟人相关话题与投资人做分享交流。我们将电话交流会内容整理如下,供各位投资人参考。近一年来市场关注互联网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升级,虚拟人作为虚实融合的关键构成要素,技术相对成熟,落地应用也较广泛,因此收获较高关注和讨论度。回顾行业发展,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虚拟人是以动漫、游戏等二次元形象为主,从受众到场景都相对垂直。近期的虚拟人案例,包括柳夜熙、AYAYI、万科虚拟员工“崔筱盼”等,体现行业在技术、内容、应用上多维度突破。虚拟人的发展也走过“愚昧之山”下降至“绝望之谷”的阶段,进入到了...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218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218

光伏产业交流1.mp3光伏产业交流2.mp3中信VR设备深度报告 - 初级元宇宙核心载体,持续演进迭代成长..mp3碳纳米管专家会议20220216.mp3东吴策略会新能源20220216_.mp3国信新能车专家20220216.mp3中欧基金曹名长20220217.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