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行业专题报告:创新驱动发展,生物科技长青——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投资价值分析【东吴医药朱国广团队】

ZML12个月前 (06-13)研究报告
报告要点
创新驱动发展,生物科技长青。医保谈判、支付方式、商业保险、审评审批和带量采购五类政策将在“十四五”时期深刻影响制药行业的发展。基于产业加速转型的现状,三股力量驱动产业增长。目前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创新药物是转型的发力点,生物技术是产业的战略增长点,国际化将引领产业的第二增长曲线。2022年1月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创新产品收入占比增加。“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包括:医药创新产品产业化工程、医药产业化技术攻关工程、产品质量升级工程等。2015年722事件后国内经历了一系列药审及医保改革,港交所18A上市规则的实施,为创新药提供肥沃土壤,国内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创新药市场潜力较大,布局生物技术具有长期价值。

恒生科技指数分析:

指数介绍: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HI)选取恒生行业分类中生物技术、药品、医疗保健设备相关上市公司,以及通过港交所18A规则上市的公司,旨在反映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的整体表现。

指数表现:随着国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的放松,部分公司财报边际好转,港股生物科技底部基本确认。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近1周,近1月涨跌幅分别为7.18%和19.02%,相较2022年年初涨跌幅有较大回弹,超过其余宽基指数。

估值分析:由于前期集采频繁、政策压力加大及流动性收缩的预期,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估值目前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022年6月10日,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市净率(LF)为2.49,远低于中证生科。

十大权重股分析:近期各股释放反弹信号,前10权重股在2022年5月初以后平均上涨14.67%。相比于21年以来平均63.58%的最大回撤而言,反弹后指数仍有很大上涨空间。

相关产品分析:
汇添富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证券代码:513280,认购代码:513283)是汇添富基金旗下的一只被动指数型基金,该基金跟踪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自2022年5月27日至2022年6月30日进入募集期。
基金经理为赖中立先生,北京大学数学学士与经济学硕士,具有十四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九年投资经验,善于基于公司竞争优势和行业中长期趋势挖掘企业价值。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低于预期风险;药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药物研发失败风险; 企业出海政策风险等。

1.创新驱动发展,生物科技长青
1.1支付端改革,驱动医药的产业创新升级
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制造强国,产业链现代化,融入国际体系。医保谈判、支付方式、商业保险、审评审批和带量采购五类政策将在“十四五”时期深刻影响制药行业的发展。基于产业加速转型的现状,三股力量驱动产业增长,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1)创新药和高端仿制、制剂驱动增长的高质量和性价比方向;2)前瞻、差异布局创新技术驱动增长的创新性方向;3)高端制剂和创新药出口驱动增长的国际化方向。
创新药上市数量显著增加。2020年,中国创新药物获批上市数量为45个,是2016年的9倍,创新药批准数量逐渐接近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
审评审批的速度显著增加。相比于2015年,经过近5年的药审改革,审评审批效率显著提高,化学和生物药物的临床试验获批时间缩短超80%。2015年的审评审批平均时间为22-25个月,到2020年平均时间仅为3个月。创新药上市数量持续增长。在申报和批准方面,2018-2021年,国内创新药的获批数量分别为9、10、20和25个,实现连续4年增长。
医保对创新药物的支持具有稳定性、持续性。2016-2021年,医保药品目录已经连续6年开展谈判,纳入药物的数量分别为3、36、17、97、119和94个,累计达366个创新药。创新药获批上市联动目录准入,准入速度和放量速度齐增长。创新药获批上市的同年,即可进入医保目录,新获批上市创新药实现快速商业化。据医药魔方统计,2017年谈判的药品,到2019年销售达275亿元人民币,实现2.3倍增长。
商保迎来爆发增长期,支持药品研发和创新。医保控费、个人降负、产业创新,多方期待商保成长承担。根据银保监会等13部门《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预计2025年商保筹资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与医保基金的体量相当(2020年医保筹资2.5万亿元人民币),预计有1.5倍增长空间,支付结构将迎来重大改变,并逐渐纳入创新药物、技术。

1.2 十四五规划,创新药物/技术是重要方向
产业快速增长,质量有待提高。从目标制定和完成情况来看,医药工业整体发展和集中化速度较快,创新药的研发上市数量显著提高,未来5年仍将保持超8%的中、高速增长;但是,在行业研发投入、国际竞争力两方面表现略不及预期,具体体现在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较低(上市公司仅>6%)、创新药和仿制药的国际化进度较慢,同样是未来5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临床价值、高质量、创新型、国际化是主旋律。我们认为,目前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创新药、仿制药和高端制剂是转型的发力点,创新技术和机制是产业的战略增长点。展望“十四五”时期,创新产品销售额增加且新技术将有所发展,仿制药、制剂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重点期待下述任务/工程的完成:
新一轮技术变革和跨界融合加快。围绕新机制、新靶点药物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不断取得突破,以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合成生物技术、双功能抗体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技术日渐成熟,为医药工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

1.3市场潜力大,创新药物/技术医药需求大
国际化处于初期阶段,尚需持续关注进展。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医疗卫生支出增长空间大,创新药市场空间潜力大。2020年美国医疗费用支出达4.12万亿美元,占GDP的19.70%,人均12,530美元。受新冠疫情影响,相比2019年增长加速。2020年中国医疗费用支出达1.05万亿美元,占GDP的7.12%,人均746美元。2020年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31倍,医疗卫生支出仅为美国1/4,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仅为美国1/17。中国在医药卫生方面的支出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未来得益于人均收入的提高,医保将不再是所有创新药唯一的核心支付方,商保终会成为部分创新药的主要支付方。
在一个疾病领域内将产品从70分做到90分的意义远不如在一个缺医少药的领域研发新药。在众多未满足临床需求中,肿瘤和免疫领域已有较多产品进行探索,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和衰老相关的疾病将成为下一个重磅炸弹聚集地。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下肢缺血坏死、器官纤维化损伤。这些疾病致病机制复杂,靶点发现难度大,愿意在此深耕的企业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创新兑现价值案例:TDXd颠覆乳腺癌标准治疗方案。TDM1霸占HER2+ BC 2L标准疗法长达8年。2012年EMILIA试验公布结果,恩美曲妥珠单抗疗效优于标准疗法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重新定义标准疗法,成为十亿级重磅药物。DS8201击败TDM1,或成为新标准治疗方案。2021年DESTINY-Breast03公布结果,T-DXd在头对头III期试验中击败TDM1,mPFS分别为25和6.8个月。

2. 指数历史表现
2.1. 指数概况
  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HI)选取恒生行业分类中生物技术、药品、医疗保健设备相关上市公司,以及通过港交所18A规则上市的公司,旨在反映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的整体表现。生物科技包含恒生行业分类系统医疗保健大类下的药品、生物技术、医疗保健设备三个子行业。指数成分股汇聚了国内生物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共59只成分股。港交所在2018年4月修订主板上市规则,增加了第18A《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新规,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因而许多创新药企、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以及其他生物科技公司都在港股完成上市。
2.2.指数成分股市值分布
根据自由流通市值划分区间,除药明生物(2484.96亿元)和京东健康(1505.67亿元)以外,其余成分股自由流通市值均小于1000亿元,其中500-1000亿档位共计4只,占比7%,500亿以下的小市值档位共计53只,占比90%。在权重分布上,小于500亿以下市值档位占比为59%,大于1500亿档位和1000-1500亿档位分别占比20%和21%。


2.3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
截至2022年6月10日,根据申万行业分类2级划分,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成份股涵盖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化学制药5个细分行业。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包含的59只成分股中,数目分布上行业占比最高的行业为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和医疗器械,分别为21只,18只,9只。权重分布上占比最高的行业为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和医疗商业,权重分别33.26%,31.57%,15.57%


2.4指数走势、收益对比
随着国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的放松,部分公司财报边际好转,港股生物科技底部基本确认。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近1周,近1月涨跌幅分别为7.18%和19.02%,相较2022年年初涨跌幅有较大回弹,超过其余宽基指数。为使下半年经济有较大程度的复苏,国内政策有持续放松的可能,因此预计将会有更为乐观的企业盈利预期


2.5估值分析
由于前期集采频繁、政策压力加大及流动性收缩的预期,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估值目前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022年6月10日,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市净率(LF)为2.49,远低于中证生科。

2.6十大权重股分析
截至2022年6月10日,前10权重股总市值合计9021.09亿元(单位:港币),占指数成分股总市值比重25.40%。前10权重成分股权重占比59.22%,权重最小的为威高股份(2.44%),权重最大的为药明生物(11.25%)。
由于政策环境的变化,今年以来前10权重股平均跌幅 -18.92%,其中获得正收益仅有国药控股,涨幅5.54%。但近期各股释放反弹信号,前10权重股在2022年5月初以后平均上涨14.67%。相比于21年以来平均63.58%的最大回撤而言,反弹后指数仍有很大上涨空间。

3. 汇添富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介绍
3.1. 基金介绍
汇添富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证券代码:513280,认购代码:513283)是汇添富基金旗下的一只被动指数型基金,该基金跟踪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自2022年5月27日至2022年6月30日进入募集期。
基金经理为赖中立先生,北京大学数学学士与经济学硕士,具有十四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九年投资经验,善于基于公司竞争优势和行业中长期趋势挖掘企业价值。曾任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师。2010年8月加入汇添富基金,现任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汇添富恒生指数、汇添富深证300ETF及联接基金、汇添富中证环境治理指数、汇添富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指数、汇添富中证沪港深消费龙头指数、汇添富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汇添富优选回报灵活配置混合、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增强基金等基金的基金经理。
汇添富基金成立于2005年2月,是中国一流的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自成立以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品牌优势,被誉为“选股专家”,并以优秀的长期投资业绩和一流的客户服务,赢得了广大基金持有人和海内外机构的认可和信赖。截至2022年一季度,汇添富旗下权益、固收类产品过去10年业绩在大型公司中双双位居前列(均位居第3名)。目前,汇添富基金已经发展成为长期业绩亮眼、产品布局完善、业务领域全面、资产管理规模居前的大型基金公司。公募业务方面,截至2022年一季度,汇添富基金共管理243只公募基金,涵盖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QDII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等各类产品。汇添富立志于做中国证券市场的选股专家,并已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独特个股研究方法,旗下基金的投资业绩也因此获得了投资者的充分认可。公司自成立以来屡获殊荣,多次获得中国基金业金牛奖、中国明星基金奖、中国金基金奖等多项业内重量级奖项。


3.2. 基金亮点
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正快速发展。医保谈判、支付方式、商业保险、审评审批和带量采购五类政策也将在“十四五”时期深刻影响中国制药行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稳步增长。从2015年到2019年,中国的医疗卫生总支出从105亿人民币增加到211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19.1%。预计在未来将会继续保持增长。预计2024年中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达到476亿人民币。
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从恒生行业分类系统的业务子类别中选择属于药品、生物技术或医疗保健设备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的整体表现。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3.80%,高于沪深300和恒生指数等宽基。成分股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率最高达1045%,有11家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0%以上。截至2022年6月10日,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近一月涨跌幅为19.02%。从估值来看,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估值(PB-LF)为2.49,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汇添富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是紧密跟踪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收益率的基金产品,一键布局医疗前沿生物创新板块,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管理透明且成本较低的标的指数投资工具。


4. 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低于预期风险;药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药物研发失败风险;企业出海政策风险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行业专题报告:创新驱动发展,生物科技长青——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投资价值分析【东吴医药朱国广团队】” 的相关文章

王鹏板块梳理20211008

王鹏板块梳理20211008

【机器翻译的,错别字有点多,完整听语音】就这我可以讲一讲我擅长的东西,必须跟大家讲我喜欢把市场拆成行业去看,所以我讲的时候我还是按行业来讲,市场很明显的现在就是几股势力或者说几个主流的板块,第一消费医药对吧?这可以放到一起讲。第二的话就是新能源车,你可以把新能源车光伏风电放到一起,第三波的话可能就是科技上面的半导体,然后剩下一波可能就是周期资源品,就是涨价的资源品,我分别来讲消费药,你会发现最近在反弹,最近它反弹反应了什么事情,我觉得我没有看到基本面明显的改善,就是很不幸,我没有看到基本面明显的改善,我看到的是消费数据非常差。而且我看到的是从基数的角度来看的话,我觉得三季报压力会很大,所以我自己对消费和医药的定义是这些反弹不是反转。很多人讲反弹和反转怎么定义,这是个后验的东西,你可能最后股价走出来了,创新高了,那就是反转。如果是可能10-20%的上涨,然后又开始下跌,或者横盘的话就是反弹。但是从基本面的角度来讲的话,我觉得就一条如果你能看到企业盈利增速上台阶,这东西就是反转。如果你看不到企业盈利增速上台阶,这就是跌多了的反弹,因为总有长期资金,他会比你忍受更久,对于我们一般的居民来说的...

工银瑞信赵蓓: 医药行业基金投资策略

工银瑞信赵蓓: 医药行业基金投资策略

工银瑞信赵蓓-医药行业基金投资策略.pdf...

【广发证券】《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政策解读纪要

【广发证券】《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政策解读纪要

参会嘉宾:缔脉生物 首席科学家 赵耐青一、赵老师对政策的解读:《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价值导向主要是抗肿瘤药物的药物研发的指导策略。这个策略实际上有几个背景,一是中国2017年加入 ICH 以后,中国在法规的层面,近几年都在朝 ICH 并轨。 第二个背景,ICH 在 2020 年通过 11 月通过了以患者为核心的药物研发议题以及征求意见稿。然后美国 FDA 在 2017 年也发布了以患者为核心的药物指导原则的制定计划和四个指南。整体来讲,都是想向药物研发与临床的需求靠拢。实际上本来也是很靠拢的,但是我们更关注及时的需求。中国目前在这个角度上来讲,药监局出台的监管政策,跟欧盟、日本,特别是跟美国 FDA 是跟得比较紧的,有些还走在前面。那么在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里,实际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慢性病和危及生命的疾病。例如肿瘤危及生命,所以往往跟美国FDA 与欧盟靠的特别近,国外有什么动向,国内往往就开始考虑起来了。而有些疾病譬如皮肤病、眼科病,相对来讲中国有中国的考虑,因为中国有中国的特点,所以跟美国 FDA 与欧盟某些法规跟得不紧。这一次出台的《...

华商基金:内部交流内容医药消费行业细化观点

华商基金:内部交流内容医药消费行业细化观点

一、医药先进制造:打造国际竞争长板,崛起趋势明确经过过去二三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然而从内在结构来看,落后产能和低附加值中间体业务的占比仍然较高。而近期发布的《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政策,也对原料药产业的未来升级指明了方向。政策文件指出,到2025年,开发一批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品种,突破一批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和生产基地。原料药产业创新发展和先进制造水平大幅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明显提高,供给体系韧性显著增强,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为国际竞争合作锻造特色长板。对原料药企业而言,目前主要有以下两条主要的发展思路:1)侧重CDMO和大客户的拓展;2)侧重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及制剂出口;侧重CDMO及大客户战略:基本盘稳步向上,CDMO体量普遍快速做大从过去两年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原料药企业依托自身完善的EHS、GMP体系和制造优势,向CDMO业务的拓展普遍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这类企业也具备着较好的发展趋势和投资价值。1)原料药基本盘:政策引领,龙头集中过去两年,...

东吴证券:磷酸锰铁锂(LMFP)梳理——电池技术梳理之三

东吴证券:磷酸锰铁锂(LMFP)梳理——电池技术梳理之三

1. 简介        1.1. 定义        1.2. 为何选择LMFP        1.3. 为何掺入锰而非其他元素        2. 磷酸锰铁锂与磷酸铁锂、三元比较        2.1. LMFP对比LFP        2.1.1.优势        2.1.2.劣势        2.2. LMFP对比NCM、NCA        2.2.1.优势        2.2.2.劣势        2.3. LMFP技术难点        2.4....

华商基金高兵调研会议纪要

华商基金高兵调研会议纪要

华商基金高兵调研会议纪要会议时间: 2021年11月24日路演产品:华商智能生活灵活配置混合一、 个人简介2011年2月加入华商基金,这十多年我可以简单的用三个3来总结一下我自己的背景:第一个三年,10年到13年当时担任华商基金周期组的组长,覆盖了钢铁、煤炭、有色、环保这些行业。第二个三年,在13年的年中提升为基金经理助理,之后就开始系统的去研究这个互联网、军工、TMT这些大方向。第三个三年,我以成长股的风格为主要的坚守方向。回顾过去10年投研生涯,仍然选择成长风格。我自己本身最擅长的领域,其实就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包括上市公司的三张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在今天我们重新选择成长股,每一个重仓股我们都会精挑细选。二、 观点分享如何看待新能源板块?今年一季度我们看到1月份2月份3月份连续几个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是不断在超预期的,可它挡不住这个股价不断的暴跌。包括龙头以及各个环节,像隔膜环节、铜箔环节等等,重仓新能源板块的基金产品在一季度也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回撤。二季度新能源板块是怒涨,涨完之后7、8、9这几个月,很多基金经理到处去挪,他们挪到了周期板块,大家看到就...

蜂巢能源第二届电池日发布会纪要_20211208

蜂巢能源第二届电池日发布会纪要_20211208

纪要精华:1、蜂巢2021年装机量&订单迅速增长:2021年10月,装机量位居全球第九位;2021年1-10月,蜂巢的装机量位于全国第七。公司获得了大量来自国内外的订单和车型公告:公司2021年与欧洲某整车厂签订了百亿合同,且近期会有一个欧洲大合同落地。2021年公司交付率达到98%+,成功交付5GWh产能。公司希望2022能够交付26-27GWh,持续提高交付率。2、产能建设:公司快速进行产能扩张,在建基地8个,在建产能达297GW。其中,欧洲(德国)30GW,长三角共计在建190GW,西南共计在建产能达90GW。公司收购盐城和上饶两家公司,进一步补充产能供给。3、领蜂“600”战略:由于市场发展快于预期,公司修订了目标,挑战2025年600GWh产能。2025年600GWh的有效产出约450GWh。其中:乘用车340GWh(依靠5个全球大客户),储能37GWh,非高速车40GWh,商用车37GWh。目前公司收到的到2025年的乘用车订单已经将近400GWh。为了支持领蜂战略,发布了品类创新、AI智能制造、蜂链生态伙伴和资本共创四个子战略。4、短刀电池覆盖了从L300-L60...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215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215

民生证券前财政部专家-美国政策医药大跌解读电话会20211215坚朗五金20211214.mp3平安证券策略会宏观_策略会.mp3银行|策略会.mp3碳中和产业-策略会.mp3新能源-策略会.mp3地产|策略会.mp3非银|策略会.mp3建材|策略会.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