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祝贺上市【华海清科 688120】106页PPT及最新CMP竞争格局

ZML1年前 (2022-06-08)研究报告
还是在前几天的那一篇文章中指出,设备和材料是一家,有材料的地方就有设备,有设备的地方就有对应的材料,就像水泥要用到搅拌车和泵车,挖煤炭要用到采煤机、掘进机,光伏设备还用到非晶硅的薄膜沉积,古代农田灌水还用到丽江古城那里一样的水车,通常有CVD的地方就有CMP


CMP就是如此,CMP抛的就是薄膜,例如PECVD沉积的氧化硅薄膜、电镀沉积的铜柱子,或者外延出来的硅。也就是说CVD沉积薄膜——CMP抛平——大马士革刻蚀

CMP抛的是介质、金属、硅质三大类薄膜,不管抛什么,其实都和小时候农村磨豆子做豆腐一样,一边磨一边还要浇水,转速、加水量、黄豆加入速度、均匀性、降速/停止时间都是特别有讲究!



一起祝贺期待已久的华海清科6月8日成功登陆科创板!如需了解详情,欢迎联系我们!

华海清科(688120):主导CMP设备国产化,市占率稳步提升,订单爆发增长
u股东结构:起源于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董事长及3大持股平台合计20.1626%(发行前)
u行业地位:老牌半导体设备厂商,主导12英寸CMP设备国产化,在部分产线上的市占率快速攀升至40%左右
u财务表现:2017-2021年公司收入依次为0.19/0.36/2.11/3.86/8.0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155%;22Q1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193%。2017-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从17.5%提升至44.7%,年均上升6.8个百分点。22Q1毛利率47.3%
u业绩预告:2022上半年收入5.5-7亿元,同比87%-138%;扣非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89%-247%
u客户结构: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英特尔、长鑫存储、厦门联芯、广州粤芯、上海积塔等。2021年前三大客户是YMTC、华虹集团、SMIC,分别占66.4%、14.9%、6.4%。
u订单趋势:发出商品、合同负债持续大幅增长,2021年新订单118+台,在手订单139+台(含DEMO)
u市场空间:CMP国内市场有望达到10亿美元,国际市场将达到30亿美元以上
u竞争格局全球市场和国内CMP市场均被应用材料和Ebara垄断,华海清科在部分主流产线市占率达到40%
u科创性:承担两项“02专项”CMP相关项目,以及三项国家级重大项目/课题(CMP、减薄等),已有机台在客户端做14nm产线验证
u募投项目:拟发行2666万股占发行后25%,募投资金用于扩大CMP及减薄抛光一体机产能100台套,并加大对先进制程CMP技术工艺研发












































































































         
文章来自#赚美了#,一个专注高成长股投研的平台,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祝贺上市【华海清科 688120】106页PPT及最新CMP竞争格局” 的相关文章

兴业证券2022年度投资策略系列报告:机械行业-积极布局技术成长,穿越周期望见价值

兴业证券2022年度投资策略系列报告:机械行业-积极布局技术成长,穿越周期望见价值

投资要点⚫ summary 看好高端制造长期向荣,分化成长各放异彩。 1)2021 年前三季度我国制造业GDP 为 22.5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5%,2020 年 3 月~2021 年 8 月制造业 PMI连续站上荣枯线。2)工程师红利孕育产业升级,匹配人才结构的新兴行业有望加速成长。3)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引导企业加码研发投入。4)出口景气度延续,盈利能力有望逐季改善,积极关注贸易政策变化。⚫ 投资主线之一(周期调节):基建投资节奏预期加快,出口高增长。工程机械:1)上半年地方专项债投放不及预期致内销低迷,出口销量边际改善。2)下半年发行节奏加快实现跨周期调节,刺激工程机械行业需求。3)工程机械出口规模逐步扩大,龙头企业有望突出重围。推荐:恒立液压。油服装备:1)国内页岩油气开发景气上行,压裂设备需求扩增。2)全球油气需求景气叠加海外更新,多维激励设备市场。推荐:杰瑞股份。⚫ 投资主线之二(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孕育设备升级,把握技术壁垒甄选标的。锂电设备:1)下游投资活动现金流紧张,审慎观测设备商账款边际变化。2)兼顾利润率、信用风险甄选投资标的。3)激...

东吴证券 | 迈为股份:近日回调点评&最新观点

东吴证券 | 迈为股份:近日回调点评&最新观点

【迈为股份】近日回调点评&最新观点【东吴机械】近日迈为股份回调,主要系市场担心当前HJT&TOPCon之争,我们判断2022年HJT扩产20-30GW,迈为2022年订单仍维持高速增长。我们认为迈为未来将会成长为横跨“光伏&OLED&半导体”的泛半导体设备龙头,当前市场调整,建议重点布局。1、 当前光伏设备贡献最大业绩弹性,建议关注2022年降本增效进展(1)2021年,公司在PERC尾声仍保持订单正向增长,2021Q3归母净利润2亿,同比+140%。(2)2022年HJT降本增效加速,包括“量产效率达25%的微晶技术+SMBB+银包铜+国产银浆+硅片薄片化”导入量产。2022年底实现与PERC的每W制造成本打平,预计2023年行业内新旧玩家均将开启HJT大规模扩产,龙头高市占率(80%)充分受益,订单增长动力强。(3)银浆降本方面,市场近期担心激光转印颠覆迈为主业,迈为于近期推出的全开口钢板印刷技术可节省20%银浆,春节前后在客户端验证,我们预计2022H1批量订单落地。(4)盈利能力方面,HJT核心设备为类半导体工艺壁垒较高,公司作为整线布局&...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323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323

智能电动车价值量全梳理20220322.mp3掘金系列•公司精选会议__医药专题.mp3动力电池新技术专题20220322.mp3新能源车单车价值20220322.mp3半导体设备交流20220322.mp3锂资源,我们对于价格怎么看?20220322.mp3大跌后是否改变食品饮料行业长期逻辑20220321.mp3为什么我们在行业推荐里第一个放新能源20220320.mp3新势力如何解读涨价后订单趋势?20220321.mp3高端制造板块20220321.mp3...

华海清科:国内唯一12英寸CMP设备量产供应商,晶圆厂扩产+国产替代助推高速成长

华海清科:国内唯一12英寸CMP设备量产供应商,晶圆厂扩产+国产替代助推高速成长

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2022年6月4日发布的报告《华海清科:国内唯一12英寸CMP设备量产供应商,晶圆厂扩产+国产替代助推高速成长》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

国产化4.0(附标的)

国产化4.0(附标的)

展望半导体2022年投资方向,我们认为有两条相对确定的主线:国产化和电动化。一、国产化:逐步深化,分为四个阶段:1、国产1.0:2019年5月,限制华为终端的上游芯片供应,目的是卡住芯片下游成品,直接刺激了对国产模拟芯片、国产射频芯片、国产存储芯片、国产CMOS芯片的倾斜采购,这是第一步。2、国产2.0:2020年9月,限制海思设计的上游晶圆代工链,目的是卡住芯片中游代工。由于全球晶圆厂都严重依赖美国的半导体设备(PVD、刻蚀机、离子注入机、测试机等),海思只能转移到备胎代工链,直接带动了中芯国际等国产晶圆厂和封测厂的加速发展。3、国产3.0:2020年12月,中芯国际进入实体名单,限制的是芯片上游半导体供应链,本质是卡住芯片上游设备。想要实现供应链安全,必须做到对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的逐步突破,由于DUV不受美国管辖,此阶段的关键是针对刻蚀等美系技术的替代。2022年,国产化路径将顺着四条主线继续推进到4.0时代。国产4.0:1)半导体设备:将在2022年实现1-10的放量,优先关注成熟工艺国产化设备(130/90/65/40/28nm)。2)芯片材料:将在设备后,接力进行0-1的...

半导体设备行业分析:下游开工饱满,国产化迎来契机

半导体设备行业分析:下游开工饱满,国产化迎来契机

一、下游晶圆厂:产能利用率饱满,资本开支向上一)终端需求相对强劲,产能利用率饱满终端需求保持强劲。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2022年3月全球半导体销售 额506亿美元,同比增长23.0%,环比略有下滑,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已经连续12个月 同比销售增长超过20%。其中22年3月各区域市场同比增速:美洲40.1%、欧洲25.7%、 中国17.3%、日本20.4%、亚太17.6%。根据台积电月度营收报告,22年4月台积电营业收入1726亿台币,同比增长55.0%;1-4月收入累计增长40.1%。根据22Q1台积电话会,22Q1公司实际收入175.7亿美元 Q2的业绩指引为176-182亿美元,同比增长32%-37%。产能利用率饱满,行业仍处于涨价通道中,预计未来结构性缺货状态依旧严峻。根据各家公司公告,22Q1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联电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0.4%、 106.0%、100%+,全球主要晶圆代工厂已经连续5-6个季度保持满负荷甚至超负荷 生产状态。虽然这个过程中,晶圆厂的产能持续释放,但仍然满足不了市场强劲的 需求。根据各家公司公告,22Q1中芯国际产能较21Q1增长...

国君电子:看多半导体自主可控

国君电子:看多半导体自主可控

【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推荐点评】举国体制支撑半导体自主可控,“0-1突破”将成重点1、半导体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必要性和持久性强,举国体制将为长久政策抓手。半导体自主可控的紧迫性来自美国制裁,10月7日美国BIS法令出台后,对中国大陆的存储、先进制程、超算等带来经营持续性冲击。半导体自主可控的必要性来自“修昔底德陷阱”,芯片产业如无法缩小差距实现一定程度自主可控,在未来的数字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将难以摆脱底层技术安全问题。半导体自主可控的持久性来自技术壁垒,按照目前的技术差距,我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追赶海外先进水平。如若本土产业无法短时间形成良好的市场化正反馈,举国体制将成为长久的政策抓手。2、本土Fab产线、设备、材料在五年制裁过程中进步可圈可点,有差距但也不再是完全空白。从2018年特朗普政府制裁中兴通讯/华为开始,五年的国产化替代,本土厂商进度可圈可点。在Fab端,YMTC、CXMT、SMIC等产线具备一定国际化竞争力,先进工艺产线打通,NAND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化供应体系。在设备端,除光刻机、量测设备等,大部分环节国内设备均由所突破。在材料端,硅片、CMP抛光液/片等材料已经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