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长江电新】储能景气跟踪丨国内中标、国内装机、欧洲电价

ZML6个月前 (11-28)研究报告

1、国内大储中标量,根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11月前4周国内储能EPC中标4.9GWh、储能系统中标0.9GWh、系统框架采购3.7GWh,年末项目落地依然旺盛;年内累计EPC中标达到28.1GWh。行业爆发趋势得到进一步印证。


2、CNESA发布国内储能数据,2022Q3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344MW/568MWh,功率同比增长41%;2022Q1-Q3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934MW/1911MWh,功率同比增长113%。分应用场景来看,2022Q1-Q3装机中,电网侧占到55%(其中独立储能占37%)、电源侧占30%、用户侧占15%。储能装机数据有一定的季节性,2021Q4国内新增1.9GW装机,维持2022年国内装机接近10GWh的判断。


3、欧洲批发端期货电价,本周继续回升,2023年交付德国、意大利、法国期货电价分别上涨9%、7%、9%;2024年交付的德国、意大利、法国期货电价分别上涨5%、2%、7%。随冬季到来,欧洲电价在12月-2月有望走高。


投资方面,国内储能正处于产业发展的拐点阶段,今年已经兑现了装机、中标量的高增,部分省份的商业模式也基本完成构建,明年下半年到后年硅料降价碳酸锂降价、地方及国家政策的完善都将是重要催化。美国大储商业模式确定,供应链的盈利拐点下半年已经兑现,需求也将伴随美国光伏装机有明显弹性。大储板块从弹性出发推荐EPC、温控等,继续推荐锂电池逆变器标的。户储板块企业量利预期积极、中期景气度确定,欧盟电价改革落地后预期充分,短期电价向上带来可观的修复空间。继续推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长江电新】储能景气跟踪丨国内中标、国内装机、欧洲电价” 的相关文章

长江电新:光伏10月排产跟踪:环比下调仍维持高强度,22年需求增速或上移,继续看好光伏!

长江电新:光伏10月排产跟踪:环比下调仍维持高强度,22年需求增速或上移,继续看好光伏!

1、硅料环节,9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为4.28万吨,环比小幅增加0.2%,与8月份产量基本持平,低于原计划创新高的产量预期,主要是由于江苏和内蒙地区受限电因素影响,个别企业被迫停产、减产。10月根据各硅料企业生产运行计划,协鑫和天宏检修企业逐步恢复,东立进入检修,在硅粉供应保障充足的前提下,10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将环比持平,但根据目前的硅粉供应情况看,各硅料企业按计划产出存在难度。2、硅片环节,9月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已逐步恢复至80%以上,一体化企业基本维持满产运行,新建产能稳步释放,国内单晶硅片产量继续增加至18.8GW,环比增幅为6.2%。10月当前仍保持9月排产水平,一线开工率80%左右,一体化企业维持满产,后续保留调整可能,主要视硅料供应及下游价格接受度而定。3、电池环节,9月电池片有硅片供应的厂商基本满产,爱旭四期、五期的产能新开启。10月长假期间国内不少电池企业放假、减产,166尺寸等小尺寸产线减(停)产最为明显。节后提产的观望情绪浓厚,或主要取决于下游对涨价的接受程度,10/9通威发布最新报价,本月166和210电池分别上涨0.06元/W、0.08元/W,均至1.12元...

长江证券:光伏行业研究框架

长江证券:光伏行业研究框架

【长江电新】202110-光伏行业研究框架.pdf...

储能专家交流20211024

储能专家交流20211024

储能专家交流20211024...

储能电话会议20211103

储能电话会议20211103

新能源发电占比超过 20%,在国内,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系统下,调峰调频是跟不上的。 调峰调频的问题为越来越突出。传统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没有变化,发电扣掉网损就是发电 量,而新能源不可控,看天吃饭。 解决方案:煤电,汽电,抽水蓄能,调动需求侧响应(峰谷电价),储能。 网侧用储能有几个技术门槛:1.规模大,最大抽水蓄能 360MKW。2.高完全性,不高安全对电网冲击很大。3.很大的电化学储能的安全问题还在突破。散热,防爆等4.功率调节,电网喜欢抽水蓄能,因为可以灵活调整。用户侧可以发无工,但是对变流器要 求比较高。对功率能灵活性调节还做不到单独调节。5.寿命:可以稳定用十年以上,充放电 1 万次以上才可能,现在的电化学只能做几千次。 抽水蓄能可以用 30 年以上。6.故障的支撑能力,电网发生故障是储能可以推出去7.经济高效:电网侧的度电成本还是比较好的。目前用户侧 0.5-0.6,高的 0.8 元。抽水蓄能 0.2 元的成本相比其他方案还是可以接受的。 散热方面,数据中心要求比较高,电网侧有什么特殊需求? 规模特别大,所以散热需求很高。 散热两个方面,体外和体内...

储能行业交流纪要20211104

储能行业交流纪要20211104

1、电力储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从实验室到商业化初期,现在逐渐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过渡。这 个阶段有几个特征,第一个,在技术发展方面,某些储能装置的性价比已经可以推广应用阶段了。十 多年前电力系统需要的储能有三个要素,长寿命、低成本、高安全。现在长寿命和低成本基本上具备 了。但是高安全还有最后一公里。在研发方面,我们国家几乎所有储能技术都有涉及。在应用方面, 我们在电源、电网、用户侧各种应用都尝试过。在商业模式上,确实是短板,有很长时间需要探索, 世界其他国家都存在同样的问题。2、抽水蓄能仍然是主力。新型储能发展非常迅速,它的增长速度是远超过抽水蓄能的。在新型储能技 术中,锂离子电池的储能技术占比是最高的,增长也是最快的。当然有和电动汽车同步发展这个得天 独厚的条件。但是储能技术我们不仅仅限于锂离子电池,在应用阶段还有铅碳电池、钠硫电池和液硫 电池,在示范阶段有压缩空气、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和纳镍电池等。实验室阶段有飞轮、超导、相变氢,还有一个非抽蓄重力储能,还有一些新型电池。储能以什么能量形式储存起来,又分成为物理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化学燃料储能。3、锂离子电池技术进...

头部公募基金经理杨锐文交流纪要

头部公募基金经理杨锐文交流纪要

我现在对市场相对比较中性,但是我觉得整个大方向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可能地产阶段性随着政策缓解会有一定的缓和。原来的确太过严,按这种连锁反应对经济的冲击,对地产的连锁问题都会暴露很多,所以会有失控的风险。但是我认为整个大的方向不会有任何改变,就算这些股票反弹也只是说估值修复,可能从两三倍到三四倍、四五倍也是可能的。但就像这种机会对轮动型的选手是可能适合,但对我们并不太适合。我们也没办法准确把控这些风险。我们还是依旧去坚持科技成长,当然我后面会展开我们对具体方向性的机会的略微变化。 我们为什么还是那么看好这个方向,我们认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过去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到今天变成鼓励生育,会带来一个很大的影响。要去努力降低社会的运行成本,最重要的三个领域就是一个房地产、教育、医疗。教育基本都歇菜了,俞敏洪先生也说了教培时代的结束。医药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量采购价格控制会越来越严格。事实上,单一买家的商业模式会有很大的挑战,对企业的盈利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这里也带来一系列的投资风险性。我们可以看互联网巨头但凡冲击到广大劳动群众的钱袋子,也同样面临到各式各样的挑战。地产到今...

未来两年硅料价格走势展望!

未来两年硅料价格走势展望!

硅料价格从年初的88元/kg(复投料),一路上涨至本周的272元/kg,上涨幅度之大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今年硅料价格主要分为几个阶段:1、2021.01.01~04.28,硅料价格匀速上涨期,四个月内价格由88元/kg匀速上涨至156元/kg;2、2021.04.28~06.02,硅料价格快速上涨期,一个月内价格由156元/kg快速上涨至212元/kg;3、2021.06.02~09.22,硅料价格盘整期,三个多月内价格在204~217元/kg之间窄幅震荡,期间价格博弈明显;4、2021.09.22~10.13,硅料价格快速上涨期,受能耗双控以及工业硅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半个月内价格由215上涨至270元/kg;5、2021.10.13~11.10,硅料价格盘整期,一个月内价格稳定在270元/kg。综上所述,今年硅料经历了“匀速上涨 - 快速上涨 - 横盘震荡 -快速上涨 - 横盘震荡”等5个阶段,当前硅料价格似乎仍然没有掉头反转的趋势,全年硅料供需偏紧,全年组件装机的上限由硅料产量来确定。那么站在当前时点,展望未来1~2年,270元每公斤的硅料价格还能撑多久?未来硅料价格如何演绎?...

长江证券:智能汽车专辑&华为“赋能" 汽车系列

长江证券:智能汽车专辑&华为“赋能" 汽车系列

华为“赋能" 汽车系列之一:如何看待华为智能汽车布局?.pdf华为“赋能”汽车系列之二:华为激光雷达-巨龙入海,天眼初开.pdf华为“赋能”汽车系列之三:智能驱动量价齐升,光学产业掘金正当时.pdf华为“赋能”汽车系列之四:华为朋友圈落地,开启新时代.pdf华为“赋能“系列报告之五:鸿蒙OS将如何改变智能座舱生态?.pdf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开篇:市场政策双驱动,智能汽车掀起新一轮汽车变革.pdf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之一:ADB:下一个车灯技术趋势.pdf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之二:从特斯拉看汽车底盘电子发展趋势.pdf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之三:FOTA助力汽车不断生长.pdf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之四:智能化如何重塑产业链利益格局?.pdf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之五:从EE架构变化看控制器行业机会.pdf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之六:如何看待华为智能汽车布局?.pdf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之七:感知进阶之路,激光雷达迎来量产元年.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