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浙商建筑交运|匡培钦】建筑专题:基建延续高景气,关注建筑央企,同时看好智能建造和旧改──建筑装饰行业专题报告

ZML6个月前 (11-24)研究报告


投资要点

项目开工落地、增量资金引进再获政策支持,基建Q4预计延续高景气度。

10月27日,国常会指出,要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11月7日,国家发改委提出: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用好政府出资产业引导基金来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截至11月13日,我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已达3.99万亿元,10月单月发行量达4279亿元,目前约有63.0%专项债资金投向基建领域;预计今年专项债将首次突破4万亿,有望形成基建项目增量支持资金新常态。我们认为,近期高层政策主要聚焦项目落地开工及增量资金引进两个方面,将有效保证未来我国基建行业的充分发展空间,叠加Q4系传统施工旺季,基建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智能建造试点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有望引领建筑业智能发展新变革。

11月10日,住建部决定将北京、深圳、广州、天津、雄安新区等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智能建造及建筑信息化行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开展智能建造试点有望促进建筑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有助于解决工程建设存在的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紧缺、资源能源消耗大等突出问题,更好发挥建筑业对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支点作用,建筑业有望迎来产业新变革。


钢结构板块:短期板块基本面边际改善,坚定看好钢结构板块中长期成长性。

短期看:需求方面,截止11月6日,我国百城工业用地供应建面达9.74亿平米,逆势同比增长18%,工业/公共建筑建设需求预计持续旺盛。成本方面,11月中旬各类钢材价格普降,螺纹钢月环比/同比分别-3.2%/-16.3%。对于钢结构制造企业,钢价成本压力同比显著减少,有望释放下游利润空间,看好钢结构企业Q4业绩复苏。长期看:随十四五绿色建筑政策推进,装配式建筑渗透率逐步提升,钢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钢结构制造需求有望持续提升,赛道龙头将核心受益,我们长期看好钢结构板块的高成长性。


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发力主向、政策持续加码,蕴含万亿市场空间。

2021年中央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设立城市更新量化数据指标,提出十四五时期21.9万套小区改造计划。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7月发改委指出,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8月国常会指出,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领域,并尽可能吸引民间投资。老旧小区改造政策逐渐演进,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根据我们的测算,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内老旧小区改造合计规模预计在2000亿元以上;全国范围内规模超3.5万亿元,年均市场规模超过7000亿。


投资建议:

推荐老旧小区改造的核心高成长标的-德才股份(22年16.2×PE);推荐新能源基建央企:中国能建(22年12.6×PE)/中国电建(22年10.0×PE);推荐传统基建龙头:中国铁建(22年3.5×PE)/中国中铁(22年4.2×PE);推荐钢结构制造龙头:鸿路钢构(22年17.7×PE)/精工钢构(22年10.7×PE);建议关注地产链及房建链标的:中国建筑(22年3.9×PE)、中国建筑国际(22年5.3×PE)、江河集团(22年15.1×PE)、深圳瑞捷(22年13.8×PE)。


下游:10月基建投资当月同比+9.4%,地产投资/销售加速下滑
资金端:10月社融同比大幅少增0.71万亿;10月专项债单月新增4279亿元,系今年6月以来最多;城投债单月同比增加12.7%。
投资端: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5.8%,基建投资累计同比+8.7%
(1)地产: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16.0%,土地购置/新开工/销售全面下行,1-10月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11.1亿平方米,同比-22.3%,环比下滑7.07pct。
(2)基建:10月,狭义基建(不含电力)、广义基建当月同比分别+9.4%、+11.4%。
(3)工业:10月制造业/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9.7%/+8.1%。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2.3%,较1-8月跌幅扩大0.2个pct,延续下滑趋势。

需求端:10月建筑业PMI为58.2%,较上月-2.0pct;新订单指数环比-2.9pct。


上游:10月挖掘机销量持续修复;11月建材价格同比大降
建筑材料截至11月15日,建材综合指数143.37点,单月环比下降1.6%,较21年同期大幅降低20.4%。水泥价格有所上升,玻璃价格持续下降,西南地区受限电、市场需求回升、原材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水泥价格月环比+2.9%。

建材零售:1-10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累计零售额1506亿元,同比-5.3%。

钢材:11月16日,螺纹钢、中板、高线、圆钢单价月环比分别-3.2%、+0.1%、-4.6%、+0.1%。

建筑设备:10月国内售出挖掘机同比降低9.9%,Q4销量跌幅较Q3明显收窄;10月国内挖掘机开工小时数102.10小时,同比变动-6.1%,较9月同比跌幅扩大5.5个pct,环比+2.4pct。

铝合金模板:10月,中国铝合金模板企业运行发展指数PMI为38.8%,环比下降3.2pct。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5.2pct至35.0%,铝模板市场需求持续收缩。

装配式建筑及钢结构板块跟踪

政策:2022年10月中旬到2022年11月中旬,各省市持续出台政策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积极践行绿色建筑双碳目标行动。云南、吉林、湖北咸宁、江西赣州等多省市提出到 2025 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和采用装配式技术体系的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30%或更高比例。
订单及经营情况:22Q1-3鸿路钢构、精工钢构、东南网架、杭萧钢构累计新签订单合同额分别为195.7、146.3、135.3、90.8亿元,同比+13.0%、+12.5%、+31.7%、+33.9%。

基建板块跟踪

政策:基建稳增长主抓手定位明确。10月下旬以来,国家和地区持续推动水利、交通、电力、新能源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10月27日,国常会指出,要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要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确保工程质量。11月10日,证监会要求进一步扩大REITs试点范围,为盘活存量资产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

建筑央企订单:2022年1-10月,中国建筑(建筑业)、中国化学分别累计新签27227亿元、2498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7.0%、18.3%。在稳增长政策背景下,全国Q4 首月基建需求持续旺盛,龙头央企α属性持续凸显。

PPP入库项目:9月新入库项目金额1518.3亿元,同比+39.4%,超七成投入交通、市政、城镇综合开发领域。


风险提示

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房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绿色建筑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疫情反复风险。



正文目录

1.投资建议:坚定看好基建链景气度,关注地产链情绪提振效应


1.1. 投资主线

基建投资加速趋势不改,细分看公共设施管理投资、电力热燃水生产投资维系高增速。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5.8%,受地产投资疲弱拖累环比1-9月减缓0.1%,10月固投增速+4.3%。具体领域看,10月单月,基建(不含电力)/制造业/房地产投资分别+9.4%/+6.9%/-16.0%。基建方面,10月单月同比延续较高增速,其中10月单月交运仓储邮政同比+8.3%;水利环保市政投资单月同比+10.9%,连续5月维系两位数增速,其中水利管理/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同比+8.9%/+11.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投资额单月同比+26.5%,系单月投资同比增幅最大细分领域。


基建领域重要政策回顾:项目+开工落地+增量资金全维度支持政策完备

1) 项目持续充裕:9月26日,发改委基础司司长郑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以“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以及“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项目清单为重点,坚持适度超前推进重大工程建设。

2) 开工落地获保障:10月27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要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

3) 激活民间增量资金: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提出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用好政府出资产业引导基金来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


专项债发行情况一览:今年预计首次突破4万亿,将有效补充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下滑带来的基建支持资金缺口,未来有望形成基建项目增量支持资金新常态

1) 截止11月13日:我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已达3.99万亿元,10月单月发行量达4279亿元。根据我们统计,全年新增专项债资金约 63.0%投向基建领域,10月单月投入基建比例达65.8%,投入力度超过2020年及2021年(去年投入基建领域比例全年为52.8%),我们认为未来中长期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支持领域将持续着眼于基础设施建设。

2) 展望明年:发改委10月20日明确2023年申报的专项债规模按照提前分配本地区额度的3倍左右进行把握。截止11月4日,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全国多省份获得提前批额度相较2022年同比明显增长,预计大于去年提前批的1.46万亿。我们结合发改委对2023年全年专项债规模3倍把握,2023年专项债规模有望突破4.40万亿。

近期地产纾困政策符合预期,政策从“救项目”逐步转向“救项目+救企业”,地产链情绪提振修复行情值得关注

1) 11月8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官网发文称,为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在人民银行的支持和指导下,交易商协会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2) 11月13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出台《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共16条措施,要求金融机构分别从房地产融资、“保交楼”金融服务、受困房企风险处置、住房租赁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对房地产行业给与支持。

3) 11月14日,银保监会、住建部、人行允许商业银行按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在充分评估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财务状况、声誉风险等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决策,与优质房地产企业开展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房地产企业要按规定使用保函置换的预售监管资金,优先用于项目工程建设、偿还股东借款等。

  综合来看,“第二支箭”及“金融16条措施”的出台将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政策指引产生重大转向,民营房企有望逐步走出资金紧张困境。结合9月23日银保监会指出的 “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得到稳妥处置”论述具备政策前瞻性引领及标志性作用,我们预计未来房地产政策放松仍有空间。

  对于涉足地产业务的建筑企业:据浙商建筑团队统计,从收入/销售/拿地端看建筑型央国背景房企,发展动能相对充沛,品牌销售能力较强。建议关注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能建等建筑央企旗下房地产业务发展。标的方面,建议关注地产行业政策放松下板块情绪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推荐中国建筑、中国建筑国际、江河集团、深圳瑞捷等地产及房建链相关企业。


智能建造试点铺开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有望引领建筑业智能发展新变革。

11月10日,住建部指出要大力发展智能建造,以科技创新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经城市自愿申报、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推荐和专家评审,决定将北京、深圳、广州、天津、雄安新区等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试点为期3年,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智能建造及建筑信息化行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主攻方向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有望促进建筑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有助于解决工程建设存在的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紧缺、资源能源消耗大等突出问题,更好发挥建筑业对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支点作用,建筑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变革。


钢结构板块:Q4板块下游需求提振确定性高、短期成本压力同比大幅降低。中长期受益于建筑行业绿色健康发展,坚定看好钢结构板块成长性

短期看:需求方面,截止11月6日,我国百城工业用地供应建面达9.74亿平米,逆势同比增长18%,占比总供应建面比例达58%;随着各地高温制约消除,年底将迎来施工旺季,工业/公共建筑建设需求预计持续旺盛,有望持续拉动装配式钢结构及重型钢结构需求放量,未来钢结构企业订单增长可期。成本方面,11月中旬各类钢材价格普降,螺纹钢月环比/同比分别-3.2%/-16.3%。对于钢结构制造企业,钢价成本压力同比显著减少,有望释放下游利润空间,看好钢结构企业Q4业绩复苏。

长期看:钢结构板块有望核心受益双碳政策推进及建筑业技术革命随十四五绿色建筑政策推进,装配式建筑渗透率逐步提升,广东、浙江、云南、吉林等多地指出到 2025 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和采用装配式技术体系的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30%。钢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钢结构制造需求有望持续提升,赛道龙头将核心受益,我们长期看好钢结构板块的高成长性。


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发力主向、政策持续加码,蕴含万亿市场空间

2021年中央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设立城市更新量化数据指标,提出十四五时期21.9万套小区改造计划。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7月发改委指出,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8月国常会指出,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领域,并尽可能吸引民间投资。老旧小区改造政策逐渐演进,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根据我们的测算,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内老旧小区改造合计规模预计在2000亿元以上;全国范围内规模超3.5万亿元,年均市场规模超过7000亿,市场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基于基建稳增长主抓手地位,推荐建筑央企:新能源基建央企-中国能建(22年12.6×PE)/中国电建(22年10.0×PE);推荐切入大市政及大水利业务的传统基建龙头:中国铁建(22年3.5×PE)/中国中铁(22年4.2×PE);推荐受益于十四五城市更新及新城建战略,发力老旧小区改造的核心高成长标的-德才股份(22年16.2×PE);基于钢结构板块中长期成长性及短期基本面边际变化,推荐钢结构制造龙头-鸿路钢构(22年17.7×PE)/精工钢构(22年10.7×PE);关注地产链重磅支持政策情绪提振效应,建议关注地产链及房建链标的:中国建筑(22年3.9×PE)、中国建筑国际(22年5.3×PE)、金螳螂(22年7.0×PE)、江河集团(22年15.1×PE)、深圳瑞捷(22年13.8×PE)。


1.2. 重点个股

德才股份:该标的被浙商证券研究所遴选为重大推荐标的,值得重点关注。22年Q1-3公司累计新签78亿元,同比高增70%,增速居板块前列。22H1在手订单85亿元,未来成长动能充沛。公司是业内唯一拥有建筑设计、建筑施工、装饰设计、装饰施工、新材料生产的全资质企业,具备27项甲(壹)级资质。公司以公建内装设计及施工为主业,以设计驱动订单。公司未来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历史风貌建筑修缮、高端系统门窗制造三大新业务拉动高增长。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1.53亿元/2.14亿元/2.90亿元,同比增长9.25%/40.26%/35.45%,对应PE分别16.2/11.6/8.6倍,我们保守估测,22-24年业绩复合增速38%。基于PEG估值视角,公司当前PE(TTM)对应PEG仅为0.41,估值水平处于低估区间,价值亟待发现。


中国能建:公司22Q1-3新能源新签合同额累计同比108.32%,传统能源新签合同额累计同比20.98%,新老能源建设业务全面发力。公司将新能源业务摆在最优先发展位置,重点发力新能源投建营,在建风光新能源项目37个,在建风光装机4.8GW,累计新获取风光新能源开发指标13.0GW,累计获取27.8GW;获取储能投资开发指标10.2GW,其中,抽蓄7.9GW、压缩空气储能1.1GW、电化学储能1.2GW。此外,公司符合涉房企业股权融资与国资委央国企股权类融资PB大于1倍要求,并在10月23日迅速推出150亿元定增计划,用于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综合能源项目,“五年再造新能建”战略思路清晰,成长逻辑持续兑现,双碳背景下公司有望率先受益于国家新能源发展进程。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78.11/90.77/104.51亿元,对应22-24年PE分别为12.6/10.8/9.4倍。基于分布估值法、整体估值法测算,公司当前估值偏低。


中国电建:公司系全球清洁能源建设龙头,22年1-9月公司新签订单已达7730亿元,同比高增48%,增速继续领跑八大建筑央企,其中9月单季订单同比高增103%,境外单季新增182%。从新能源业务布局来看,22H1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1912万千瓦,水电/风电/光伏装机同比增长14%/15%/24%;新增获取新能源建设指标1001万千瓦,批复开展投资建设和前期工作项目抽蓄装机规模达2300万千瓦,总投资超1600亿元,2022年计划开工4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截止11月2日已开工云阳建全、湖南炎陵罗萍江、甘肃皇城3个项目。此外,公司150亿定增预计强化资金优势,为公司向多元综合开发商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109.02/126.10/146.86亿元,对应22-24年PE分别为10.0/8.6/7.4倍。基于分布估值法、整体估值法测算,公司当前估值偏低。


中国中铁:公司是核心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基建央企龙头,Q1-3新签订单同增35%,其中市政/公路/铁路/房地产新签13459/2486/1579/441亿元,分别同比+49%/+56%/-24%/-6.3%。Q3单季公司基建类订单同比高增100%,公司Q3单季市政/公路业务分别同比+146%/+125%,承接力度显著加强,主要受益于国家稳增长政策落地及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实施。公司Q3单季房地产签约同比+54%,对比上市房企整体销售情况,央企市场认可度凸显。此外,随涉房企业融资放松,建筑央国企市值提升动力有望增强,低估值建筑企业市值回归修复行情值得重视。同时,监管部门已向地方预下达了2023年专项债提前批额度,叠加5000亿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落地,基建增量资金有望持续高增。预测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0.12/347.03/388.67亿元,对应22-24年PE仅4.2/3.8/3.4倍,PB仅0.5倍,估值处于15年底部,我们坚定看好公司价值回归。


中国铁建:公司是基建国家队,上半年净利稳增9.5%,订单高增保障充裕;估值处近十年底部,稳增长背景叠加公司投建营转型,未来成长可期。公司22H1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1.3万亿元,同比高增26%,其中水利工程新签713亿元,同增580%;当前在手订单5.4万亿元,同比增长22%,订单侧表现亮眼;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提出加快布局绿色环保、城市运营等领域,打造“铁建高速”等系列运营品牌,逐步实现由传统建筑承包商向投资建设运营商转型。预测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01/303.41/335.33亿元,对应22-24年PE仅3.5/3.2/2.9倍,当前PB仅0.4倍,处公司历史估值底部位置,公司价值被显著低估。


鸿路钢构:公司是钢结构制造板块龙头,具备基本面边际改善×中长期板块高成长投资逻辑,今年三季度新签合同额同比分别+14.71%/+27.99%/+0.03%。公司22年前三季度钢结构产品产量合计246.0万吨,同增1.47%,其中22Q3产量环比略有收窄,主要系三季度以来安徽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公司生产端受限所致。随9月后高温、限电制约减缓,公司生产端有望得到修复。22Q3公司新竞得多块土地,计划布局绿色装配式建筑及绿色装配式建筑围护产品,持续延伸钢构制造产业链。公司当前在建及已经完成建设的共有十大生产基地,预计2022年底产能将达500万吨/年,龙头集中逻辑加强。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产能扩张速度快,上下游议价能力强,伴随公司智能制造能力的提升及成本控制、垂直管理优势的持续显现,强者恒强逻辑将逐步凸显。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12.78/16.90/20.40亿元,对应22-24年PE分别为17.7/13.4/11.1倍。


精工钢构: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110.6/6.54亿元,分别同增6.4%/16.8%,其中Q3归母净利录得2.73亿元,同比增长18.7%。公司疫后复工复产经营回归正轨,业绩迎来复苏22Q1-3公司累计新签订单合同额146.27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Q3新签同比/环比上升32%/63%,主要系6月份复工复产之后业务承接加速。10月,公司公告披露拟以不低于0.5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并全部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长效激励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逐步完善,彰显经营信心。短期看:Q4在国家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基建及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良好增势,预计将有效提振钢结构下游产业需求。长时间维度看,钢结构板块有望核心受益双碳政策推进及建筑业技术革命,公司作为钢结构工程赛道龙头,受益供给需求双轮驱动,未来业绩确定性凸显。预测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9/10.14/12.24亿元,对应22年-24年PE分别为10.7/8.7/7.2倍,相较行业平均PE,公司价值被低估。


深圳瑞捷:第三方工程评估先锋,客户、产品、品牌三大竞争优势铸就深厚护城河,短、中长期兼具高成长性。短期看,公司战略布局五大城市群,市场、人才、成本多维受益;中长期看,平台化强化核心竞争力,布局检测、存量市场贡献新动能。行业方面,“第二支箭”及“金融16条措施”的出台将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政策指引产生重大转向,民营房企有望逐步走出资金紧张困境,随着地产行业情绪改善,房建链情绪提振效应下投资机会值得重视,公司作为第三方评估检测龙头有望核心受益。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1.61/2.13/2.72亿元,对应22-24年PE分别为13.8/10.4/8.2倍。从成长性角度综合PEG估值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看,公司估值偏低。


2.下游:10月基建投资当月同比+9.4%,地产投资加速探底

2.1. 资金端:10月社融同比大幅少增0.71万亿;10月专项债单月新增4279亿元,系今年6月以来最多;城投债单月同比增加12.7%

(1)金融统计数据:10月M2余额同增12%,新增社融/人民币贷款0.91/0.62万亿元

存量方面:10月M2余额达261.3万亿元,同比增加11.8%,环比下降0.5%。10月社融存量341.4万亿元,同比增加10.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09.8万亿元,同比增加10.9%。

增量方面10月新增社融0.91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7097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2791亿元,同比减少3376亿元。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元,同比减少2110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332亿元,同比减少92.1%;企业贷款新增4623亿元,同比增加111.1%。


(2)专项债:10月单月新增4279亿元,系6月以来发行峰值,约63%投入基建类项目

截至11月13日,新增地方专项债年度累计发行399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5.7%;净融资额3416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2.7%。其中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分别发行地方专项债4844亿元/3931亿元/4205亿元/1038亿元/6320亿元/13724亿元/613亿元/516亿元/241亿元/4279亿元,7月、8月、9月三月专项债发行放缓,10月发行速度回升。



按发行起始日计,10月新增地方专项债4279亿元,发行额度环比大幅提升。从债券资金投向看,本月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支持力度靠前,分别获专项债资金1632.02、737.06、711.38、708.03、266.56亿元,分别占比38.1%、17.2%、16.6%、16.5%、6.2%。10月专项债投入基建类项目占比约为65.8%,支持力度系年内第二高位。


从发行省份看,10月份,河北、山东、四川三个省份专项债发行量最大,发行额分别为374、360、356亿元,分别占比8.74%、8.41%、8.32%。


3)城投债:发行规模看,10月单月同比增加12.7%,1-10月累计同比减少6.5%

10月城投债发行额同比+12.7%,1-10月累计同比-6.5%。Wind口径下:2022年10月份,全国共发行城投债526只,较去年同比增加38只,发行额合计3872亿元,同比增加12.7%;净融资额783亿元,同比减少12.6%。整体来看,1-10月,全国共发行城投债6385只,发行额42882亿元,同比减少6.5%,净融资额12346元,同比减少34.0%。


2.2. 投资端:1-10月固投累计同比+5.8%,基建投资累计同比+8.7%

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7.1万亿元,同比稳增5.8%,环比降低0.1pct。从三大主要领域来看,房地产、基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分别-8.8%、+8.7%、+9.1%,10月单月同比分别-16.0%、+9.4%、+6.9%,环比上月分别-3.9、-1.1、-0.9 pct。总体而言,地产投资加速探底,企业投资行为延续低迷;制造业和基建投资相对高增,尽管环比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系当前国家稳增长政策主要发力方向。



(1)房地产:投资/土地购置/新开工延续下滑,竣工端边际改善,销售端仍显疲态

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累计同比-8.8%,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当月同比-16%;从各环节指标看:

  • 土地购置:房屋购置面积累计7432万平方米,同比-53.0%,10月购置面积单月同比-53.1%(前值-65.0%),下滑趋势仍未显著改善。

  • 新开工: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10.4亿平方米,同比-37.8%。10月新开工面积单月同比-35.1%(前值-44.4%)。

  • 施工:房屋施工面积累计88.9亿平方米,同比-5.7%。10月单月房屋施工面积同比 -32.6%(前值-43.2%)。

  • 竣工:房屋竣工面积4.7亿平方米,累计同比-18.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4亿平方米,累计同比-18.5%,10月当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9.42%,住宅竣工面积同比    -9.21%。

  • 销售:从销售面积看,1-10月商品房累计销售11.1亿平方米,同比-22.3%,其中,住宅累计销售9.4亿平方米,同比-25.5%;从销售金额看,1-10月商品房销售金额累计同比-26.1%,其中住宅销售金额累计同比-28.2%。10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23.2%,较上月跌幅扩大7.07个pct;销售金额同比-23.7%,较上月跌幅扩大9.5个pct;10月单月住宅销售面积同比-23.8%,销售金额同比-23.3%,销售端再度疲软、反应我国当前居民购房意愿仍较为低迷。


(2)基建:1-10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8.7%,增幅连续七月有所加速

1-10月,狭义基建(不含电力)、广义基建累计同比分别+8.7%、+11.4%;10月,狭义基建、广义基建当月同比分别+9.4%、+12.8%。从细分板块看:

交运仓储邮政:交运仓储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6.3%,10月单月投资同比+8.3%(前值+13.2%)。铁路、公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分别-1.3%、+3.0%,10月单月投资同比分别+8.3%、+12.3%。

水利环保市政:水利环保市政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2.6%10月单月投资同比+10.9%(前值11.6%)。水利、公共设施管理业(大市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分别+14.8%、+12.7%,10月单月投资同比分别+8.9%、+11.9%。

电热燃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8.9%,10月单月投资同比+26.5%(前值34.2%)。



(3)工业:1-10月制造业、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9.7%、+8.1%,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速延续下滑

1-10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7%,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1%;10月,制造业、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分别+6.9%、+7.4%。1-9月规模以上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2.3%,较上月下滑0.2pct,延续下滑趋势;10月,国内PMI指数49.2%,环比下降0.9pct,仍处于荣枯线下,其中生产指数环比下降1.9pct 至49.6%,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1.7pct至48.1%,PMI数据整体偏弱。



2.3. 需求端:10月建筑业PMI下降2.0pct,新订单指数环比-2.9pct

(1)气度:10月建筑业PMI略有下降,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2.9pct

10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8.2%,较上月下降2.0pct。其中新订单指数48.9%,环比下降2.9pct,企业新签订工程合同量略有下降;新订单指数投入品价格指数52.3%,环比下降0.1pct;从业人员指数47.8%,环比下降0.5pct。


(2)房建:截至11/06,大中城市累计供应土地建面、纯住宅建面、工业类建面同比分别 -10%、-35%、+18%

截至11月06日,全国100大中城市累计土地规划建筑面积17.25亿平方米,相较同期减少10%。从土地用途看:住宅类、商服类、工业类累计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同比分别-37%、-18%、+18%,其中,纯住宅累计土地规划建筑面积相较同期减少35%。

3. 上游:11月建材价格同比大降;10月挖掘机销量持续修复

10月PPI环比0.2%(前值-0.1%),从建材细分门类看,橡胶和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加工三个建材大类行业PPI环比分别-0.2%(前值-0.3%)、0.6%(前值-0.4%)、-0.4%(前值-1.7%),均略有上升。

建材综合指数方面,2022年Q1建材价格略窄幅变动,进入Q2受区域性疫情因素影响,项目开工受限较多,停产停工反复,需求疲软,建材价格出现较大程度下滑。8月由于部分地区受极端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限电生产影响部分原材料供给,Q3商品价格有所回升,Q3以来建材指数再次回落,截止11月15日,建材综合指数为143.37点,单月环比下降1.6%,较21年同期大幅降低20.4%。


从建材零售数据看:10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当月零售额170.0亿元,同比减少8.7%;1-10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累计零售额1506亿元,同比减少5.3%。


3.1非金属建材:11月水泥价格略有提升,玻璃价格持续下降

(1)水泥、玻璃价格指数月环比分别+0.5%、-1.0%

水泥价格:截至11月14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154.01点,单月环比+0.5%,较去年同期大幅降低27.2%。分区域看,各区域价格变动差异较大,西南、长江、华东地区月环比分别上升2.9%、1.4%、1.1%,西北、珠江-西江、华北、京津冀地区月环比分别下降2.0%、1.0%、0.7%、0.1%,东北地区水泥价格维持不变。其中西南地区水泥价格指数月环比增幅最大,受限电导致产能释放受限、市场需求回升、原材成本上升、疫情影响减小等因素影响,该地区水泥价格月环比+2.9%。

浮法平板玻璃价格:浮法平板玻璃价格持续下降,11月10日,全国浮法平板玻璃市场价1699.80元/吨,月环比-1.0%,同比-30.4%。


(2)管材、防水材料近一月价格基本持平

11月11日,管材价格指数106.85点,防水材料价格指数89.62点,均环比上月持平。


3.2. 钢材:11月中旬钢价月环比普降,螺纹钢月环比/同比分别-3.2%/-16.3%

11月16日,价格单月环比看,螺纹钢、中板、高线、圆钢分别-3.2%、+0.1%、-4.6%、+0.1%。从旬度数据看,螺纹钢、中板、高线、圆钢旬环比分别+1.4%、0.0%、+0.3%、0.0%;相较去年同期,螺纹钢、中板、高线、圆钢价格同比分别-16.3%、-23.6%、-14.5%、-19.6%,同比降幅均有缩小。


3.3. 挖掘机:10月销量持续修复,开工小时数受区域疫情影响有所承压

10月份,当月国内售出挖掘机1.14万台,同比降低9.9%,Q4销量跌幅较Q3明显收窄;10月国内挖掘机开工小时数102.10小时,同比变动-6.1%,较9月同比跌幅扩大5.5个pct,环比+2.4%。


3.4. 铝合金模板:10月PMI指数为38.8%,环比大幅下降3.2pct

10月,中国铝合金模板企业运行发展指数PMI为38.8%,环比下降3.2pct,低于临界点,主要系房屋开工、施工景气度低迷影响混凝土铝合金模板需求、十一长假影响月度环比指标所致。其中生产量指数环比大幅下降3.8 pct至40.0%,生产动能持续减弱;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5.2pct至35.0%,市场需求进一步收缩,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仍大。

4. 装配式建筑及钢结构板块跟踪

 

4.1. 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各省市持续出台政策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2021年10月,中央密集出台《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重磅文件,强调推广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推动建材循环利用,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

近期政策跟踪:2022年10月中旬到2022年11月中旬,各省市持续出台政策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积极践行绿色建筑双碳目标行动。云南、吉林、湖北咸宁、江西赣州等多省市提出到 2025 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和采用装配式技术体系的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30%或更高比例。 


4.2. 钢结构板块:板块基本面短期迎边际变化;中长期坚定看好高成长性

从当前需求/成本/政策来看, Q4钢结构板块预计将迎订单增长/业绩复苏;十四五长时间维度看,随绿色建筑政策推进,装配式建筑渗透率逐步提升,我们长期看好装配式钢结构龙头企业的高成长性,以及板块龙头集中度提升逻辑。

1)截止11月6日,我国百城工业用地供应建面达9.74亿平米,逆势同比增长18%,占比总供应建面比例达58%;随着各地高温制约消除,年底将迎来施工旺季,工业/公共建筑建设需求预计持续旺盛,有望持续拉动装配式钢结构及重型钢结构需求放量,未来钢结构企业订单增长可期。

2)11月中旬各类钢材价格同比/环比普降,螺纹钢月环比/同比分别-3.2%/-16.3%;钢价成本压力同比显著减少,有望释放下游利润空间,看好钢结构企业Q4业绩复苏。

3)10-11月各省绿色建筑政策陆续出台,提出明确新建建筑装配式渗透率,同时指出大力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叠加“双碳”战略驱动,建筑钢结构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钢结构板块十四五中长期成长性有保障。

2022前三季度鸿路钢构、精工钢构、东南网架、杭萧钢构累计新签订单合同额分别为195.7、146.3、135.3、90.8亿元,同比+13.0%、+12.5%、+31.7%、+33.9%。

5. 基建板块跟踪

 

5.1. 板块重要政策:用好用足金融工具额度和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优先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基建支持政策、专项债增量资金加速落地,稳增长目标明确。基建作为稳增长政策持续的发力方向,稳经济大盘能力与地位凸显。10月中旬以来,国家和地区持续推动水利、交通、电力、新能源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10月26日,国务院要求用好结存5000多亿元专项债,为重点项目建设配足融资。11月10日,财政部提前下达2023年财政水利相关资金941亿元。11月10日,证监会要求进一步扩大REITs试点范围,为盘活存量资产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我们认为,随着疫情的逐步放开,以及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增量资金陆续加码,稳增长政策背景下基建板块β行情凸显。


5.2. 建筑央企:Q4基建需求持续旺盛,龙头央企α属性持续凸显

2022年1-10月,中国建筑(建筑业)、中国化学分别累计新签27227亿元、2498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7.0%、18.3%。10月中国建筑(建筑业)、中国化学新签合同额分别为2684亿元、143亿元,同比+53%、-63%。2022年Q1-3,中国中铁、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中冶、中国交建、中国铁建分别累计新签19831亿元、7730亿元、6946亿元、9353亿元、10322亿元、18437亿元,同比分别增加35.2%、48.5%、17.3%、6.6%、2.5%、17.7%。单季度看,中国中铁、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中冶、中国铁建Q3单季度新签订单增速为78.0%、48.4%、41.6%、10.0%、0.0%,基建稳增长政策支持效果显著。在稳增长政策背景下,全国Q4基建需求持续旺盛,龙头央企α属性持续凸显。


5.3. PPP入库项目:9月新入库项目金额1518.3亿元,同比+39.4%,超七成投入交通、市政、城镇综合开发领域

规模、数量方面:2022年9月,新入库PPP项目53个,较2021年同期增加16个;投资总金额1518.3亿元,同比增加39.4%,环比下降2.5%。


行业分布方面9月份新入库项目中,交通运输投资额663.2亿元,占比42.6%;市政工程投资额358.6亿元,占比23.0%;城镇综合开发投资额120.8亿元,占比7.8%;教育投资额68.7亿元,占比4.4%;林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体育投资额均超过10亿元。


地区分布方面:9月新入库项目中,按省份看:广东、山东、重庆三地投资金额分别为432.9、293.7、244.3亿元,分别占比27.81%、18.87%、15.69%,位列前三;陕西、新疆、福建、广西四地投资金额分别为88.0、87.6、82.5、57.0亿元,排名靠前。按区域看,华南、华东、西南区域占据主导地位,投资额分别占比33.59%、31.79%、17.40%,剩余区域合计占比17.22%。

6. 风险提示

 

1、 国内新冠疫情反复;

2、 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3、 房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4、 装配式建筑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

文章来自#赚美了#,一个专注价值投资的投研平台,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浙商建筑交运|匡培钦】建筑专题:基建延续高景气,关注建筑央企,同时看好智能建造和旧改──建筑装饰行业专题报告” 的相关文章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129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129

德邦证券:每周谈  第三十三期:继续看多年底消费行情兴业社服观点交流.mp3日辰股份20211129.mp3海通海风电话会20211128.mp3申万国网电力规划及调度专家20211128.mp3天风新型烟草电话会20211129.mp3华安电子烟近期政策解读20211127.mp3福能股份20211129.mp3招商通讯年度策略.mp3海兰信20211129.mp3浙商福斯特2021129.mp3浙商许继电气20211129.mp3浙商东方盛虹20211129.mp3...

浙商证券:“重建更好法案”立法受阻影响新能源板块情绪,但美国加快清洁能源转型方向不变

浙商证券:“重建更好法案”立法受阻影响新能源板块情绪,但美国加快清洁能源转型方向不变

【浙商电新|邓伟】“重建更好法案”立法受阻影响新能源板块情绪,但美国加快清洁能源转型方向不变“重建更好法案”遭参议员反水:12月19日,民主党参议员乔·曼钦(Joe Manchin)公开表示,不支持拜登总统的"重建更好法案"。在共和党全员反对及民主党内部产生分歧情况下,BBBA法案恐难通过参议院投票。曼钦公开声明反对BBBA法案:1)通胀风险及债务危机:大规模税收和支出法案会加剧美国通货膨胀,国会预算预计法案实际成本超过4.5万亿美元,并使国家债务达到超过29万亿美元;2)新冠疫情加剧:Omicron变体在各地传播,COVID-19病例上升速度超越高峰期;3)国际形势紧张:与俄罗斯和中国的紧张局势加剧,美国面临着更多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后续谈判或将减少部分开支:白宫将继续向曼钦施压,期望其改变立场,并继续推进该法案。目前分歧为对法案实际成本及美国债务危机的担忧,及大规模税收和支出加剧通货膨胀,后续党内谈判或将缩减部分领域开支额以减少财政赤字,并修改部分关于气候方面条款。拜登政府将坚定推进BBBA政策:根据拜登政府在清洁能源领域政策的强势推进,电动汽车领域补贴有望继续保...

​浙商证券 | 2022年度策略:低碳+、全球化,老树发新芽

​浙商证券 | 2022年度策略:低碳+、全球化,老树发新芽

浙商机械 【2022年度策略】低碳+、全球化,老树发新芽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阖家幸福,2022年祝有好的投资回报!1、2021年:光伏设备、锂电设备、风电设备等新能源专用设备表现靓丽,进口替代、出口海外的“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精彩纷呈。2、2022年:从“新能源”到“新能源+”,低碳+、全球化——老树发新芽!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能源革命将进入产业新能源化阶段,也即“新能源+”阶段。 “新能源+”(“低碳+”)、“全球化”好比是“水分”和“阳光”,使得传统机械制造业“老树发新芽”。四大投资主线:(1)新能源设备——光伏设备、锂电设备、风电设备;(2)传统转型:“老树发新芽”——传统机械设备向新能源设备转型,开启二次成长曲线,估值提升。(3)产品电动化:工程机械电动化,有望使中国工程机械龙头弯道超车,从追赶到超越,迈向全球工程机械龙头。(4)减碳装备迎更换需求——高效节能电机、压缩机、锅炉等节能减碳装备受益。3、光伏设备: 光伏装机需求未来十年迎来十倍增长,光伏企业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带来新一轮设备需求。重点聚焦成长性好的HJT电池设备龙头,密切跟踪钙钛矿、光伏制氢、储能等新技术变革。4、锂...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20127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20127

安徽白酒经销商交流之一0125.mp3安徽白酒经销商交流之二0125.mp3安徽白酒经销商交流之三0125.mp3汽车电子系列会议 - 软板及连接器.mp3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影响几何.mp3安信证券赣锋锂业20220125.mp3...

招商证券 | 深度:如何看待北方华创的市值成长空间?

招商证券 | 深度:如何看待北方华创的市值成长空间?

浙商新科技|大制造【北方华创】深度:如何看待北方华创的市值成长空间?北方华创:较全球行业龙头应用材料被低估,市值具提升空间半导体设备作为产业发展基石,我们认为,在国内半导体市场肥沃的土壤上,以及与美国半导体设备行业相似竞争格局。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成长速度有望远高全球行业龙头,北方华创合理市值较龙头应用材料具提升空间如何看待行业周期性波动对于半导体设备公司的估值影响?可适当弱化1、我们通过对比3家半导体设备龙头公司(应用材料、拉姆研究、阿斯曼)市值走势,随着半导体设备龙头在细分设备领域市占率的持续提升、以及对行业先进制程的推动,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明显缩小,市场愿意给予更高的估值溢价空间。2、我们认为北方华创作为国内平台型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未来有望复制北美半导体设备龙头市占率提升(国产替代)、多元产品平台化布局(平台型公司)业务趋势。在考虑北方华创估值的过程中,可适当弱化行业需求周期性波动对于公司估值的影响。如何看待北方华创的合理市值区间?市值比(与应用材料)中枢具上行空间1、参考国内外半导体设备竞争格局,我们认为公司应与应用材料为锚,进行对标分析。2017年至今北方华创市值上涨超12...

浙商证券 | 储能行业:南网拟将新型储能纳入并网主体,提高独立储能补偿标准

浙商证券 | 储能行业:南网拟将新型储能纳入并网主体,提高独立储能补偿标准

【浙商电新】储能行业:南网拟将新型储能纳入并网主体,提高独立储能补偿标准南方能源监管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南方区域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南方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的通告,规范新型储能电站的市场地位,并提高其调峰补偿标准。规范新型储能电站的市场地位,将其纳入并网主体范围。并网主体包括发电侧并网主体、负荷侧并网主体和新型储能。独立储能电站可以独立身份直接与电力调度机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容量为10MW/1小时及以上的新型储能电站,不受接入位置限制。新型储能可以参与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无功调节以及调峰辅助服务,通过固定方式获得补偿,已开展市场化交易的电力辅助服务,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其中独立储能电站参照煤机深度调峰第二档的补偿标准(以广东为例,补偿标准为约为 0.792 元/kWh,较 2020 年版提高 0.292 元/kWh);其他辅助服务与常规机组补偿标准一致。推荐关注:①储能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南都电源、鹏辉能源、孚能科技、天能股份、派能科技等;②储能PCS/BMS/EMS: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禾望电气、上能电...

浙商证券 | 锂电排产:疫情扰动逐步消散,中游迎来量利拐点

浙商证券 | 锂电排产:疫情扰动逐步消散,中游迎来量利拐点

【电池:疫情扰动4月产量,5月环比恢复】4月三元电池产量为12.6GWh(环比-27%,同比+55%); 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为20.6GWh(环比-18%,同比+210%)。受疫情下物流受阻和车企停工、及原料价格波动较大影响,4月电池产量减幅明显。5月车企逐步复工,但开工率增速较慢,预计5月三元电池预计产量为13.8GWh(环比+9%),铁锂电池预计产量为22.9GWh(环比+11%)。【负极:4月环保督察逐步结束,一体化产能将于22Q2-3集中投放】4月负极产量10.15万吨(环比+15%,同比+69%)。天然石墨的供应量随天气回暖及环保督察整改结束有所增加;人造石墨开工率维持高位运行,主流负极企业的自供石墨化受环保督察影响较小,预计22Q2-3为负极一体化产能集中释放期。 需求端,受主流动力电池厂商排产减少,负极下游需求短期缓解,但长期仍供不应求。5月预计负极材料在11.16万吨(环比+10%)。【隔膜: 4月动力市场紧平衡,5月产量逐步爬升】4月隔膜产量8.40亿平方米(环比+3%,同比+46%)。4月长三角地区物流运输受阻导致推迟交货,动力市场供需维持紧平衡。5月随供货通道逐步畅...

浙商证券 | CXO:中美关系缓解,看多CXO

浙商证券 | CXO:中美关系缓解,看多CXO

【事件更新】:5月26日,布林肯发表美对华政策演讲,称美国决心避免与中国发生“新冷战”,我们认为最近压制CXO股价的贸易冲突问题有了较大缓解,继续看好高估值性价比CXO板块。【研究更新】:1)《CXO年度及Q1总结:产能蓄势,景气持续20220504》http://mtw.so/6a26vS 2)投融资:短期投融资波动对CXO订单和业绩影响不大。单纯通过全球医疗健康/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趋势很难判断CXO订单趋势。投融资与CXO业绩相关性研究更新,详细分析请参考我们以下两篇市场独家探讨报告。《CXO:高频投融资数据背后密码20220228》http://mtw.so/6p4wHc 《周报:如何看投融资波动对CXO影响?20220504》http://mtw.so/6wAJIZ 3)5.23-5.29日辉瑞新冠药物Paxlovid美国分发持续47.31万疗程,市占率持续提升,分发量再创新高。《新冠药专题跟踪:Paxlovid供&需及自主创新药更新20220515》http://mtw.so/5zvQ8Z 【观点】1) 估值性价比已超海外:本土CXO回落到2019年初,本土龙头成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