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 | 万华化学(600309):出口逻辑逐步验证,聚氨酯内需存修复空间

5月MDI出口环比大增,主要需求增量来自欧洲
据海关昨日数据,今年5月我国聚合MDI出口量11.4万吨,同比+1.3%,环比+37.3%;其中往荷兰出口3.4万吨,环比+113.0%。浙江和山东地区出口9.65万吨,环比+30.6%,在全国占比高达84.5%。今年5月我国纯MDI出口量1.3万吨,同比+36.1%,环比+10.9%。
万华化学烟台MDI产能有望技改扩能10万吨至120万吨
据烟台日报社官网水母网报道,万华化学将利用新开发的“六代半”技术实现烟台基地MDI扩能10万吨至120万吨。“MDI6plus”单套装置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投产,标志着公司MDI技术进入“六代+”时代。

上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声明由于检修工作延期,“北溪一号”的输气能力由1.67亿方/天下降至1亿方/天。同时近日美国德州freeport的天然气液化站受火灾影响关停,恢复时间由原先预期半个月推迟至90天,该装置讲使得美国LNG出口能力减少20亿立方英尺/天,占美国LNG出口总容量的17%,且今年前五月通过该港出口的LNG中71%运往欧洲。在供应端双重扰动下欧洲天然气TTF价格一周内大涨超40%,一度超过36美元/百万英热。据欧洲异氰酸酯协会研究,MDI和TDI生产的天然气能耗加原料单耗平均达31和28百万英热/吨,今年单位成本上升超600美元/吨。当前欧洲聚合MDI报盘为2800-2900欧元/吨,纯MDI报盘3100-3300欧元/吨,韩国纯MDI到岸价为2650美元/吨。考虑到欧洲聚氨酯产能占比较高,MDI约占27%,TDI约占25%,海外能源价格进一步高企将加剧全球成本曲线陡峭化,同时今年巴斯夫美国40万吨和陶氏34万吨MDI产能接连宣布不可抗力,加剧全球供应紧张,给公司MDI和TDI带来出口需求支撑。
国内MDI存减量预期,TDI今年供应持续偏紧,叠加复工复产和稳增长支撑,内需和价差存修复空间
今年7月份国内上海地区前期因疫情推迟检修的MDI装置可能迎来检修,包括巴斯夫22万吨和亨斯迈38万吨,同时浙江的东曹瑞安8万吨预计在8月停产检修,因此未来1-2月国内MDI供应存减量预期。TDI今年供应端持续偏紧,甘肃银光12万吨、烟台巨力8万吨以及万华福建一条线5万吨持续停产,上海地区巴斯夫16万吨和科思创31万吨存检修预期。总体而言现阶段国内聚氨酯存减量预期。今年前五月由于国内地产链下行压力较大叠加疫情冲击,MDI和TDI下游均显著承压,而上游纯苯、甲苯和动力煤大涨对毛利率形成侵蚀。目前随着出口支撑的延续以及复工复产和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需求端和产品价差均存修复空间。公司国内现有MDI产能230万吨,今年底烟台技改扩能10万吨以及福建基地一期40万吨有望投产,加上匈牙利BC总产能达315万吨,全球市占率有望提升至30%以上,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并有望享受行业景气度回升。
石化业务和新材料业务版图扩张稳步推进,未来成长性依然显著
公司石化业务产品价差存较大修复空间,同时多个项目稳步推进:大乙烯二期项目完成环评公示后有序推进,其中包括20万吨POE;蓬莱工业园陆续建设中,主要包括90万吨/年丙烷脱氢、50万吨/年聚醚、40万吨/年POCHP、30万吨/年聚丙烯、30万吨/年EO、30万吨/年EOD、丙烯酸及酯(16万吨/年丙烯酸、16万吨/年丙烯酸丁酯、2万吨/年丙烯酸辛酯)、20万吨/年碳酸酯、3万吨/年润肤剂等,拓展C3领域市场份额。公司新材料业务不断拓展,未来2-3年规划投产的项目集中在聚烯烃改性、PC改性、电池材料,尼龙12,柠檬醛,可降解塑料等等。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48万吨双酚A、4万吨尼龙12等有望投产转固,未来新材料业务毛利润占比有望提升。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6月21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邓胜 SAC 执证编号:S1440518030004
卢昊 SAC 执证编号:S14405211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