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正文内容

中信建投新能源·每周观察:车型迭出,维持 2023 年中国电动车产销同比+40%判断

ZML7个月前 (11-08)研究报告

每周观察:车型迭出,维持2023年中国电动车产销同比+40%判断

核心要点:
1、回顾22年前三季度:国内新能源车整体呈现出供给端多元化驱动终端需求释放的态势,具体表现为:1)车型矩阵丰富,排名11位以后的中后卫车型强势突围,销量增速显著高于平均水平;2)比亚迪带动A级车和插混车型销量占比提升,当前各级别分庭抗礼、插混增速略高于纯电。

2、展望22年:9月起受疫情反复的影响,供给端部分主机厂及零部件厂停产,需求端多个车展延期或取消,多地区经销商和消费者处于静态管理状态,进店率和需求转化均受到影响,但终端需求依旧坚挺,超出预期。预计10、11、12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含商用)分别达71.5、78、86万辆,全年合计691万辆,同比翻倍。

3、展望23年:一方面供给端优质车型仍将驱动旺盛需求;另一方面,多因素刺激明年销量继续同比高增:1)22Q4因疫情抑制的需求将平滑至23H1;2)明年年底购置税优惠政策大概率终止,对应15-30万售价区间的车型购置成本上升1.3-2.6万元,将驱动年底抢装。预计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917万辆,商用车40万辆,合计957万辆,同比+38%,其中上险量约750万辆,对应乘用车中渗透率达到35%(不含出口)。

1.1、回顾前三季度:车型矩阵多元化,各级别百花齐放
回顾22年前三季度,国内新能源车累计销量455.8万辆,同比+113%,其中乘用车435.6万辆,同比+114%,商用车20.2万辆,同比+82%。整体呈现出供给端多元化驱动终端需求释放的态势,具体表现为:

1)车型矩阵丰富:中后位新车型强势突围,品牌+认知驱动下老车型依然强势放量。
根据乘联会批售数据,2021年1-5名、6-10名、11-20名车型的平均销量分别为22.3/7.9/5.0万辆,同比增长181%/161%/162%,后位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00%,同期新能源车总销量增长率为182%;2022年Q1-Q3这三档车型平均销量分别为24.8/11.4/7.3万辆,同比增长74%/127%/130%,后位车型销量同比增长149%,同期新能源车总销量增长率为117%,头部热销车型增速明显趋缓。22年头部效应明显降温,销量高增速区域进一步向中后位车型集中,品牌+认知驱动下老车型依然强势放量。



2)比亚迪带动A级车&插混车占比提升,当前各级别分庭抗礼、插混增速略高于纯电。
级别方面,A级车受益于比亚迪秦Plus DM-i、秦Plus EV、驱逐舰05、海豹等热销车型带动,A级占比平稳上升,当前A00+A0、A、B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分庭抗礼。动力类别方面,比亚迪DM-i系列对同级别燃油车实现降维打击,自身销量持续上升的同时带动其他车企推出混动平台,驱动插混占比上升至25%,同比+9pct。



1.2、展望22年:疫情影响下需求仍坚挺,预计全年销量690万辆,同比翻倍
9月起受疫情反复的影响,供给端部分主机厂及零部件厂停产,需求端多个车展延期或取消,多地区经销商和消费者处于静态管理状态,进店率和需求转化均受到影响,但终端需求依旧坚挺,超出预期。

10月已公布销量车企(比亚迪、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合众、广汽埃安、极氪、岚图、创维、问界)销量合计39.7万辆,环比持平,同比+108%。


预计10月上险量46-48万辆,环比-15%,主要系季度初出口接近10万辆(其中Tesla 5.5万,BYD 1万),叠加布局渠道、为季度末冲高做准备。预计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售68.5万辆,叠加商用车后71.5万辆,环比+1%。



预计11月国内新能源车(含商用)批售78万辆;12月补贴政策终止将带动年底抢装,预计销量达86万辆,环比+10%。预计22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61万辆,商用车30万辆,合计691万辆,同比+97%。

1.3、展望23年:预计全年销量950万以上,维持同比高增
展望23年,一方面供给端优质车型仍将驱动旺盛需求;另一方面,多因素刺激明年销量继续同比高增:1)22Q4因疫情抑制的需求将平滑至23H1;2)明年年底购置税优惠政策大概率终止,对应15-30万售价区间的车型购置成本上升1.3-2.6万元,将驱动年底抢装。预计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917万辆,商用车40万辆,合计957万辆,同比+38%,其中上险量约750万辆,对应乘用车中渗透率达到35%(不含出口)。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销量端可能受到疫情反复、需求疲软影响而不及预期;产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限电、疫情反复等影响不及预期,进而影响公司相关业务出货量及盈利能力。

2)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2021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原材料价格阶段性出现大幅波动性,价格高位及不稳定性对于终端需求有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对于公司短期业绩有扰动。

3)推荐公司的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公司作为新能源赛道参与者,重点项目的推进是支撑营收和利润的关键,也是公司成长性的反映,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将影响当期和远期业绩。
文章来自#赚美了#,一个专注高成长股投研的平台,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中信建投新能源·每周观察:车型迭出,维持 2023 年中国电动车产销同比+40%判断” 的相关文章

中金证券:美国新能源车政策推进:获众议院投票通过,补贴整体符合预期

中金证券:美国新能源车政策推进:获众议院投票通过,补贴整体符合预期

►行业近况2021年11月19日,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Build Back Better》法案,新能源汽车税收抵免上限维持12500美元/车,补贴金额符合预期;法案后续仍待参议院投票通过,我们预计将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结果公布。► 发展趋势发展趋势补贴整体符合预期,税收抵免可全额返还力度更强。1)新法案将电动车最高补贴由目前的7500美元上调至12500美元:基础补贴4000美元+3500美元(单车带电量大于40KWh)+4000美元(在美国生产电动汽车并配备工会劳动力)+500美元(使用美国制造的动力电池),最高补贴金额较此前《清洁能源提案》相同。2)此次法案首次将两/三轮车与二手车首次纳入补贴范畴,对带电量2.5KWh以上的电动二/三轮车提供最高7500美元的减免,对二手车提供4000美元税收减免。3)税收抵免由现行从联邦个税抵扣调整为全额返还,我们认为对新能源车消费拉动更强。补贴整体倾向美国本土制造,通用和福特销量弹性更大。税收抵免中基于美国工会和本土制造的补贴额度达到5000美元/车,且2027年后补贴仅限于美国生产的电动车才能享受,我们认为美国本土车企和产业链将持续受...

中信证券:IGBT行业深度报告-受益电动车、光伏等需求拉动,当前处于国产替代机遇窗口期

中信证券:IGBT行业深度报告-受益电动车、光伏等需求拉动,当前处于国产替代机遇窗口期

  IGBT属于功率器件核心赛道。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电子装置中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器件,主要应用于650~6500V的中高压场景。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由于IGBT的可靠性、节能性直接决定了终端设备的性能(如电动车、光伏等),下游客户在选取供应商时较谨慎,导致应用环节客户导入门槛高,结合设计、制造、封装等环节的技术难度,综合来看IGBT属于Si基功率器件壁垒最高的细分赛道。  市场空间:预计2021年国内需求约200亿元;受益于新能源需求爆发,未来4年有望保持20+%的复合增速。IGBT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光伏、工控等领域,其中1)电动车领域:应用在电控、空调与热管理、充电系统三大主要场景,根据车配置不同单车价值量在500~5000元不等,我们预计2021年国内空间约67亿元,未来随着电动车渗透率加速提升叠加中高端车型占比提升,预计未来4年CAGR超过40%;2)光伏+风电领域: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和风电变流器中,我们预计2021年国内空间约30亿元,“双碳”政策下“十四五...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203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203

激光雷达山西汾酒20211203.mp3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专家解读头脑风暴电话会.mp3中信建投中微公司20211202.mp3中泰医药板块12月观点电话会议.mp3天风餐饮产业链20211202.mp3中信光伏风电交流2021.12.2.mp3...

中信建投:新能源朱玥团队12月5日晚专家电话会议纪要

中信建投:新能源朱玥团队12月5日晚专家电话会议纪要

核心要点 一、第二批和第一批风光大基地通知相比要求更加完善,同时也存在一些区别:1、特别提出不涉及生态红线。生态红线这一块,现在要求应该是一个硬门槛。依托通道落实消纳这方面,此次要求变严格了。2、提出调峰设施不光有消纳,要有调峰、要有接入,把电网分成了三个部分,新能源不能只管发电。3、此外第五条,要求单体规模不超过100万千瓦,第一批有些项目不满足100万千瓦。4、储能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项目申报要求中明确“鼓励建设集中式、共享式储能,最大化发挥储能效益”,大基地在土地、金融层面有一些优惠条件,所以也会激发大家配套储存这种积极性,这个就是不太一样的地方。二、大基地规模:目前企业申报积极性高,看好未来两年风光装机需求。大基地时间点建设节奏上面比我们想的要快,第二批大基地要求2023年底能够全容量并网,如果有特殊条件的可以拖到2024年。假设二期报上来也是100GW,也就是200GW,国内的市场的需求应该是非常确定。大基地建设周期实际上比较长,规模可能今年看着没那么高,不必担心某个节点少并网,全国目标会按照规划要求进行。保障性项目和大基地两者之间没有重合,各省发保障性指标,会对照大基...

中信建投:淡化总量重视结构,新型电力系统的投资的“三支箭”

中信建投:淡化总量重视结构,新型电力系统的投资的“三支箭”

【中信建投新能源 朱玥】淡化总量重视结构,新型电力系统的投资的“三支箭”新型电力系统近期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大的背景是新能源渗透大比例提升,必然伴随着电网的改造和支撑,这种变化是循序渐进但韧性持续性强。总体而言,新型电力系统存在“三支箭”。#我们再次重申:国家电网投资总额在十四五会落在2.3-2.5万亿区间,年化5000亿左右,十三五2.18万亿,整体上调幅度不大#淡化总量重视结构,结构上一定会有巨大变化,三支箭带来需求明确提升#第一箭:直流输电。这是我认为新型电力系统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目前市场上只有我们团队在持续重点推荐,直流输电的投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核心是大范围配置可再生能源和电力资源的刚需,若不尽快启动,十四五面临重大安全风险。且直流输电格局好,毛利率高,电网投资提升之后,能迅速反馈在上市公司订单上,主要标的包括【国电南瑞、许继电气、派瑞股份、时代电气(机械)、四方股份等】#第二箭:电力信息通讯。电力物联网和信息通信是电网公司投资十四五最大的变化也最为核心,HPLC宽带载波通讯投资预期差大(很多人认为载波通讯被淘汰了,其实不然),有广阔市场空间,替代窄带载波刚刚开始,标的芯片好...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214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214

安信高善文:沉舟侧畔千帆过20211214高善文:沉舟侧畔千帆过PPT.pdf高善文:沉舟侧畔千帆过演讲记录.pdf安信陈果:把握时代主线,决胜景气中小盘20211214.mp3广发海天专家交流21.1213.mp3信达-板块及重点公司投资机遇20211212.mp3中信建投大消费联合电话会议20211212.mp3国盛-盐湖提锂专家电话会议202112121.mp3海通云计算产业链交流20211212.mp3德邦-医药行业2022年投资策略解读20211212.mp3中信建投中国制造,全球崛起”系列会议第40期202112121.mp3中信新能源汽车板块近期的配置机会及建议20211212.mp3动力电池专家211213.mp3分布式光伏专家电话会211213.mp3...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216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216

汇川技术20211216中信建投充电桩专家20211216.mp3逆变器行业专家交流20211216.mp3锂资源2022年展望专家会12.16.mp3稳增长下再议“困境反转”机会.mp311月经济数据解读20211215.mp3财富大讲堂20211215.mp3天风美联储联合解读20211215.mp3绿电、绿证cce20211216.mp3天风政策数据落地,如何辩识方向20211216.mp3德业股份交流20211216.mp3...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220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220

美联储加息节奏如何?对市场影响几何?国盛华测检测20211217.mp32022军工后来居上、混动加速渗透、新能源链分化.mp3东吴四川区域白酒大商交流202121219.mp3长江四川高端白酒最新情况跟踪20212119.mp3民生赣锋锂业20211220.mp3中信建投全面解析新型电力系统投资框架会议纪要20211219.mp3东吴DRGs专家交流20211219.mp3...